“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都说现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适婚的单身男性比女性多出三千多万,那就是说有三千多万男人,只能打光棍。

这个说法可能太过于极端,但是一度的重男轻女,确实导致一个年龄段适婚的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确实存在找不到媳妇的男人,但是也是少数,只要不是太挑,找个人结婚还是不是问题的,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没玩好,根本不想早早迈入婚姻。

其实,早婚跟晚婚都有各自的好处,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其实很多年轻人自己是不着急的,只是作为父母长辈的,可能比较着急。

“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但是也不敢太过于催自己的子女,毕竟很多失败的婚姻摆在面前,所以他们也不敢盲目地给自己儿女物色对象,只能心里干着急。

作为子女的,其实我们也能理解父母,但是现在结婚真的太难了,社会给年轻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我们都在夹缝中生存,我们在无法支撑一个家的时候真的不敢随便结婚。

以前的人们结婚,也没有考虑太多,只是年龄合适了,自己处的对象,或是别人介绍的,没多想,稀里糊涂就在一起结婚了,但是也过了一辈子。

但是现在人读书多了,见识也广了,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反而不那么容易结婚了,因为他们觉得低质量的婚姻不如高质量的单身,反正父母自己会赡养,如果跟对方在一起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那么结婚的意义在哪?

“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为了结婚,去勉强自己跟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甚至讨厌的人相处,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会这么委屈自己这样做。

其实我们不是想晚婚,就跟李宗盛在《晚婚》里面的歌词唱的那样“我又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我们不将就。

但是我们的“不将就”在父母眼中就是“挑”,就像李强老妈抱怨他说,“再挑,黄花菜都凉了”。

过年的时候,李强的妈妈看儿子又是一个人单独回来,埋怨到“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当时一句话,就刺痛了母亲的心。

“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妈,您看咱家这个条件,我怎么敢带姑娘回家?”边说话边把行李箱拖进了屋子里。

李强算是争气的,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现在毕业了,在北京已经打拼两三年了,虽然说是有一万多一个月的工资,在小乡镇里,是令人羡慕的,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以自己的条件,想要结婚肯定要得到30岁以后,才有结婚的资本。

当时家里为了供自己读书,借了几万块钱,等到自己工作了近两年才还完,刚毕业的第一年,是他最苦的时候实习期工资低,大城市消费又高,自己不敢住市区里高租金的房子,住在北京的郊区。

每天上下班花在路上的通勤时间差不多有四个多小时,根本不敢在外面点外卖吃,只能自己晚上做便当,白天上班带着。

“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刚熬过实习期,工资开始上涨了一点,父亲又生病了,去医院花了一万多,更是给这个原本家境不好的家庭雪上添霜。

后来他觉得只是白天上班的工资根本存不了多少钱,所以他开始找兼职做,晚上在家熬夜给别的公司做程序赚钱。终于在18年年底,他把自己读书时借的钱,还完了,感觉舒了一口气。

但是他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家里还是老房子,以后肯定要买房子的,北京的房价根本承担不起,所以他考虑在老家县城买房。

但是前几年房价猛涨,县城的房子均价也在八九千左右,好点的地段也得一万多,也不便宜,自己压力真的很大,知道父母年纪大了,想看到自己早点成家。

“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但是自己现阶段真的没有能力照顾好一个家庭,现在深刻地了解到自己长大的速度根本赶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

自己知道现在姑娘结婚,动不动就是多少万的彩礼,要求男方要有车有房。其实自己清楚这些要求不算过分,别人家把女儿养这么大,肯定想找个条件好一点的,让女儿下半辈子有保障,不说别的,最起码衣食无忧吧。

将心比心,自己其实能理解,真的无能为力。就算有个姑娘愿意什么都不图自己的,自己也不能耽误人家姑娘呀,人家小姑娘可能不懂事,但是自己不能不懂事啊!

“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自己很多时候怨恨过为什么投胎到这样一个家庭,但是原生家庭不能选择,自己父母也尽最大努力养自己长大,供自己读书了,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剩下的就要靠自己努力了。

虽然有时候我们抗拒婚姻,但是我们也同样渴望婚姻,我们也想有一个温暖的家。现在人不管恋爱还是结婚都要资本的,不是能空手套白狼,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是一盘散沙,我们在没有能力支撑自己的婚姻之前,最好先努力把自己变得优秀一点。

父母有父母的期盼,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他们所渴望的不过是自己的子女能够成家立业,组建自己美满的小家庭,等到自己百年归去,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儿啊,咋这么没出息,媳妇都带不回”儿子一句话,刺痛母亲的心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也不必过于操心,顺其自然就行。作为子女的,如果可以早点成家就不要让父母老是为自己担心了。

两代人因为思想观念的差异确实存在很多碰撞,但是都是为了彼此好,是真心爱彼此的,可能有时候用错了方式,我们要相互理解,毕竟是最亲近的人。

都说九零后是垮掉的一代人,却不知道我们有时候做两份工作才勉强谋生。希望社会也不要太苛责年轻一代了,他们真的压力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