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共舞,日本战斗机与B-29的战斗


1944年起,B-29“超级空中堡垒”开始出现在日本上空,且规模不断扩大。

截杀B-29成为日本陆海航战斗机部队战争后期的主要任务。

陆军一式战斗机“隼”的两挺机枪几乎无法对B-29造成威胁。

陆军二式单座战斗机“钟馗”是少数适合高空截击的机型,但火力较弱。

二式单战被盟军称为“东条”,国军称为零式二型。

东条挑战超级空中堡垒

钟馗在战争前期并不讨喜,日军也不知道拿它干啥好,到了战争后期有用武之地时已经过时了。

图片很有气势,但二式单战这种没有雷达的飞机完全靠探照灯配合发现目标,做出这种动作恐怕挺难的。

陆军二式复座战斗机“屠龙”是对抗B-29的主要机型。

作为双发机,屠龙能爬到较高高度,能够安装重型武器,是较适合的截击机种,但和B-29相比速度不占优势。

后期屠龙机背安装了斜射炮,更适于拦截任务,但野马一出统统完蛋。

陆军三式战斗机“飞燕”在拦截B-29战斗中出镜率也比较高。

飞燕是日军中唯一一种液冷发动机战斗机,使用仿制德国DB发动机。

飞燕高空性能不佳,参与拦截任务的飞燕要尽量轻装。

飞燕上镜率高的一个原因是它是震天特攻队的座机。

所谓震天特攻队就是对B-29自杀撞击的部队,类似部队还有好几个。

反正图片上都挺威风的。

陆军四式战斗机“疾风”被称为大东亚决战机。这种飞机用来和野马式格斗比拦截B-29划算。

陆军五式战斗机就是换了气冷发动机的三式战,出来太晚数量也太少,绰号都没有。

海军J2M“雷电”是海军第一种局地战斗机。

雷电似乎是一种高手向的战斗机,飞行特征类似于西方战斗机,盟军战后测评对其评价颇高,但当时深为只会打圈圈的日军驾驶员反感。

海军J1N“月光”夜间战斗机是日军唯一一种专用夜战机型,但由于飞行高度和速度不足,拦截B-29仍很困难。

陆军百式司令部侦察机三型改也参加了对B-29的作战,借重其高空高速性能。

P-51“野马”战斗机加入护航后,昼间拦截难度急剧上升,日军开始缩小拦截规模,囤积兵力为本土决战做准备。

对日间出现的单机或小机群,日军完全采取不理会态度。

不管的结果就是——原爆投下。

美术作品很难表现双方飞机真实比例,也无法展示日军战斗机驾驶员面对巨型四发轰炸机的震撼感觉。这是一架二式复战“屠龙”穿越B-29机群的真实空战照片,这张照片可能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自杀部队组织起来前日军截击飞行员就开始自发撞击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