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朝貢貿易"為例,分析中泰朝貢體系

導讀:

據《清史稿》記載,清王朝共有19個藩屬國,再加上依附於西藏的3個屬國以及不列入史籍的事實藩國-蘭芳共和國,

清王朝在當時被23個國家奉為宗主國

這些藩屬國雖然按時對清王朝進行朝貢,但真的是依附於清朝嗎?

老陳在本文中將以泰國的“朝貢貿易”為例,為您揭露出一個不一樣的朝貢體系。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美麗的泰國


背景介紹:

泰國與清王朝的朝貢關係源自吞武裡王朝時期,華裔鄭信在泰國登位後,曾派遣使者陳美生到廣東向清朝請求冊封。鄭信死後,拉瑪一世建立了曼谷王朝,拉瑪一世致書清政府,以鄭信之子鄭華的名義向清朝上表察報,併成為慣例

“退羅國長鄭華備具表文、馴象等物差陪臣帕史滑裡那突等,懇求入貢,並稟請乞恩請封。因其未遵前檄, 自行具表懇求,是以將來使安頓公所,貢品敬謹驗收。俟舉到諭旨,即委員伴送起程”

《清實錄》卷1213載

在看待藩屬國“朝貢”一事上,清王朝為了彰顯大國威儀,對“朝貢”早有訂例。對這23個藩屬國堅持“厚往薄來”的原則,為了對這些“小弟”表示嘉獎,往往回贈給他們豐厚的禮品。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清朝藩屬國

為了管理“小弟們”的朝貢事宜,清王朝對入貢的次數、貢品的數量、進貢使團的人數都有著嚴格的限制。

中國對泰國的規定是三年一貢,規定貢船以三艘為限,每艘不得超過一百人,進入北京的官員以二十名為限。進貢的路線往往是由進貢使團先走海路抵達廣東,再由廣東運抵京城。


實際操作:

泰國進貢的實際操作根本沒有按清王朝的規定進行,為了賺取更多的利益,泰國進行了許多“騷操作”。

首先是在進貢的次數上,泰國往往一年進貢多達2-3次。其次是進貢使團的人數往往多達幾百人。而貢船也帶有其他目的,船上不只是裝載著進貢給滿清皇帝的貢品,也裝載著用來交易的物資。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鄭信

其中進貢給滿清皇帝的“貢品”由廣州運往京城,其他物件往往直接在廣州就地展開貿易。在等待貢品上京的過程中,留在廣東的商人從容的銷售掉從泰國運來的物資,然後在當地後買一批貨物帶回國內銷售。

一趟進貢,泰國起碼有3次獲利的過程:

1、進貢得到的豐厚回報;

2、在廣東實地進行貿易賺取的利潤;

3、回國後販賣在廣東收購的物資賺取的利潤。

泰國就這樣以朝貢為名進行貿易,據文獻記載,泰國在“朝貢貿易”中的利潤高達百分之三百,所以當時泰國幾乎每年都有貢船到中國,有時一年數次。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朝貢船隻

除正貢船以外,還有副貢船和探貢船等。泰國國王每次入貢,清朝皇帝都賞賜禮品,不僅數量多,而且非常貴重。

泰國學者沙拉信·威臘蓬曾經指出,清朝皇帝賜予泰國朝廷和貢使們的回賜,通常為精美的平紋布、絲綢、瓷器、銅線以及其他價值昂貴的物品,且有逐次增加的趨勢。這些禮品不僅得到泰國貴族的高度評價,而且在泰國當地市場上可以賣得非常誘人的價錢,並再出口到西方"。

丹隆拉查努帕親王說: "泰國與中國建立友好關係的原因,主要是為海外商業貿易的目的, 自古以來,泰國有中國需要的種種貨物,中國也有泰國需要的商貨,泰國與中國進行貿易對泰國大有益處,按照當時的習俗,為了便與中國進行貿易,海外各國必對中國皇帝敬獻禮物"。

正是因為“朝貢”帶來的鉅額利潤,泰國的進貢使團不斷的到訪中國,更加頻繁的對中國進行朝貢,直到谷王朝拉瑪四世(公元1851年至公元1868年)時期,泰國才停止向中國進貢。


停止進貢的原因:

1,清王朝國力衰落是泰國不再朝貢的主要原因。

晚清時期,清王朝經濟落後、官場腐敗、軍備廢馳、財政困難,在列強的入侵下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逐步從一個主權國家淪落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國家。泰國目睹了這一切的發生,清楚的看到腐敗落後的清王朝已經不再是亞洲地區的主導力量。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清王朝國力衰弱

2、清末太平天國起義導致貢品被劫,清王朝處理不當。

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領導的農民戰爭爆發,蔓延整個南方。1852年拉瑪四世遣使來貢,在完成朝貢任務後,由北京至廣州的返國途中遭到太平軍的襲擊,所有財物全部被太平軍繳獲,貢團使者或被殺,或被傷。當時泰國使者向當地知縣稟告,知縣只是送了些慰問品就把使團打發走了。泰國使者回國後稟告拉瑪四世,泰國國王發怒,自此停止入貢。

“當年6月15日,泰國使者航抵河南商丘縣石榴塌驛附近,被搶去衣箱86個,朝服4件,退王採買的金絲鍛60匹,玉器、古玩4箱,貨賜木箱12個,還有人參、鹿茸、金盔甲、朝珠、金手鐲、金案御書匾額、敕書、兵牌、勘合等物。通事胡鴻準不知不落,貢使披耶司豁裡巡段亞派拿車突手腳受傷,跟役潘五、亞烈也受了傷” 《《泰國最後一次入貢中國記錄書》初考》中國學者餘定邦

3、兩國對朝貢關係的認知差異

泰國國王派遣往中國入貢的使者、通事、海員大多是由華商或已長期留居泰國的華人來擔任, 雙方外交文件全部使用中文。這些華人是典型的二面派,在給泰國國王彙報時往往陳敘:“國王要與中國貿易,就必須派遣使節向中國皇帝遞送國書和朝貢品。”他們纂改泰語原文的國書內容,把泰國認為的“贈獻”關係纂改為“朝貢”關係。當華商們入貢返回泰國後,又把中國政府的國書再次刪改寫成泰國愛聽的內容.

“以前泰國國王與中國進行帆船貿易,都能得到鉅額利益,每次泰國向中國入貢,從回賜中都能夠得到超過朝貢品的高價的物品,泰國使者們來到中國後,收到中國各個城鎮所給的費用,就購買高價的泰國沒有的物件敬獻給泰國國王與官員們,當時的泰國國王未懷疑被中國人欺騙,中國對泰國規定的入貢時間,泰國就按照做,敗壞泰國的名譽,失去泰國的體面,愚蠢了好幾代,思蠢最大的因素即是中文最難以理解,不像泰國與別的國家,還可以懂得,因為是泰人,不是中國人的子孫,沒有懂中文之人 ”泰國國王《拉瑪四世佈告集》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拉瑪四世發佈的佈告

從佈告中可以看出,泰國國王認為在“朝貢”體系中的無知和愚蠢是受到中國官員和翻譯欺騙所造成的

當雙方的認知出現差異並真相大白的時候,中泰都感受到了對方愚弄,並把這種責任歸咎於對方

4、拉瑪四世向西方開始學習,開拓了眼界

“咸豐元年(公元1851年), 鄭明通佛書,善英語,用歐人改制度,行新政,國治日隆,稱皇帝。復與英、法諸國訂約,遣使分駐各國"。《清史稿》

這段《清史稿》記載的是鄭明(既拉瑪四世:鄭信之子鄭華為拉瑪一世,拉瑪二世稱鄭佛,拉瑪三世稱鄭福,拉瑪四世稱鄭明),其自年少時便認真學習西方的天文地理、人文等學科,又與西方來泰國的傳教士親密接觸,對西方有一定的瞭解。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拉瑪四世與拉瑪五世:服裝是否具有中國特色?

拉瑪四世採取了親西方的政策,在泰國開始實行有限的改革,並在西方顧問幫助下尋求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其認為如果泰國繼續承認自己是清朝的藩屬國,列強在完成對中國的瓜分後會迅速的佔領泰國,所以決心終止與清王朝的交往


“朝貢”與“朝貢貿易”之差別

“拉瑪四世初期,中泰關係還是進行“朝貢貿易”,其實在他出家時,已清楚中國清朝的統治日趨衰落,但他在公元1851年與公元1852年還有兩次照例造使送禮入朝,是為了與中國進行貿易,希望泰國得到更多的利潤,朝貢儀式只不過被看作進行貿易的一種不可避免的結束理由”.

泰國學者納如夢·提拉瓦《拉瑪四世之政治聖訓》

文中泰國學者明確的指出了“朝貢”與“朝貢貿易”的差別,我們所幻想的“天朝上邦,萬國來朝”終究只是一廂情願的臆想罷了。

中泰之間的這種貢賜往來,對泰國來說,並非真的依附於中國,而完全是為其經濟利益所驅使下的行為

。一者因為載有貢團使節人員的船隻可以免納一切進口稅。二者可以實現中泰之間物質上的互通有無,為泰國上流社會提供來自清王朝的奢侈品。

泰國認為向中國京城贈送的禮品是為了表示二國的友好關係,而並非向中國歸附順從。在與清王朝打交道的過程中,泰國也不喜歡中國對其傲慢、輕視的態度。

泰國“朝貢貿易”希望的是一種國家與國家之間對等的關係,而清王朝所希望的“朝貢”則是泰國對其無條件的依附與順從。

“泰國不是中國的藩屬國,不需要中國的庇護,不怕中國軍隊入侵泰國。泰國派遣使者向中國入貢的習俗,損害國家威信的行為”泰國國王《拉瑪四世佈告集》


結語:

在實行朝貢體系的過程之中,我們以仁為本的老祖宗講究的是一個自願的原則。強扭的瓜不甜,只有採取自願的原則,才能顯示出皇恩浩蕩,天朝風範

的確,在我國古代的朝貢體系內,事實上也對外宣揚了中國國威,展現了天朝上國的威儀,以經濟換和平的做法也確實存在積極意義。

但朝貢體系不是萬能的靈藥,也無法明確“藩屬國”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如果一味的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吃虧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擊碎你的天朝上國夢,以泰國

泰國詩琳通公主

“中泰兩國關係源遠流長,兩國人民有著親戚般的傳統友誼”(引自泰國詩琳通公主),但即使是二者之間有著如此親密的關係,在國與國之間的抉擇上,利益才是唯一的選擇

正是因為中泰兩國自古以來的友好關係。本文選擇以泰國為例來分析“朝貢”與“朝貢貿易”的差別才更具有說服力。


全文完

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