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連著供應平臺,一頭繫著居民餐桌——社區團購橋樑:熱心快腸的“團長”

抗疫關鍵時刻,有這樣一群人出現了。

一頭連著商超、電商、蔬菜基地等供應平臺,一頭繫著老百姓家裡的餐桌,他們就像一座座橋,讓生活物資有序抵達封閉管理、閉戶在家的老百姓手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團長,社區團購團團長。”

他們是誰?他們如何讓居民餐桌不斷供?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對話30位“團長”,描摹“團長”群像。

70後、80後是主力

年前,在廣州開淘寶店的王佩偉回到武漢過年。今年31歲的她,本科畢業後幹過快遞也開過淘寶店。

疫情嚴峻,管控升級,武漢市開始對社區實行封閉管理,吃飯問題凸顯出來。

2月初,王佩偉在生鮮電商平臺食享會上申請開團,當起了她所在的武漢蔡甸區學府佳園的社區團購團長。組織接龍、核對需求、做統計表格、收分物資……這一套王佩偉得心應手,“我有電商經驗,平均每次開團有七八十人參加,做個統計表格花不了1小時。”

“我們年紀輕,會網購、也會做表格,就主動建群當團長了。”今年33歲的田爽名如其人,言語之間透露著爽快。她家住在武漢洪山區東湖尚郡,是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的一名員工。

2月27日,家住武昌小東門新民主二路社區的吳漢霞第一次開團。“以前就參加過團購,知道怎麼操作。”70後吳漢霞對於在互聯網上團購很熟悉。她回憶,當時她所在的社區群裡有人推薦仟吉團購,不少街坊鄰居想購買,她在群裡回答了一些操作上的問題後,被大家一致推薦為團長。

記者採訪了30名“團長”,從年齡上看,70後、80後“團長”是主力。從性別上來看,團長以女性為主,其中70%是女性,30%是男性。

每天忙到凌晨三四點

“為了讓小區居民買到放心菜,我和幾位熱心居民一起在網上找平臺、把關、審核資質,最終確定了一家蔬菜購物平臺。”51歲的龔洪偉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他所居住洪山區麗華苑小區一共居住著3065戶,將近2萬人。短暫當過業委會主任和從事法律工作的他,也讓居民們對他的工作多了很多信任。2月初,他開始與蔡夫人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對接為小區居民團購蔬菜。

“隨時隨地都要盯著手機,微信群小程序接龍—統計需求單—對接供應商,僅派貨就要花費一上午時間,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龔洪偉告訴記者,除了買菜團購群,他還對接了商超、賣肉群、賣水果群等平臺。

和龔洪偉一樣,在泛海國際桂海園小區,熱心快腸的小區居民黃喜詠以樓棟為單位,自發成立愛心菜團購群,提前一天和每個棟樓負責人統計居民的訂單,中午12點前將清單發給供應蔬菜的老闆。第二天,供應商就將新鮮的蔬菜送到小區門口。除了為居民團購蔬菜,他還是京東友家鋪子團購群的團長,為小區居民提供團購服務。

數據統計,80%的團長完成一次團購至少花費6小時。累不累?“怎麼會不累呢?尤其是發貨的那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44歲的王曉春是食享會的一名團長,負責洪山區四眼井社區的居民團購。武漢小區封閉後,她管理的微信群如滾雪球一般,每天都有人加入,現在已經超過600人。

“報酬都是其次,最主要是能為大家服務,有時候也會害怕。但是我如果不做了,大家的生活保障就少了一個便捷的渠道。”王曉春說,現在平臺也為團長們提供了護目鏡、口罩等防護用品,從一個人單打獨鬥,到熱心居民幫忙派送,小區志願者幫忙搬貨,她的工作也越來越順利。

被需要也是一種責任感

數據統計,73%的團長是義務為居民團購物資,僅20%的團長有平臺支持的少量報酬。

疫情洶洶,他們為什麼冒著風險挺身而出?

“一開始真的只是想自己團購點東西。”家住武漢礄口區公路社區的“團長”小路直言自己不喜歡拋頭露面,但她現在有一個500人的團購群,成了群裡的“紅人”。“團著團著好像就成了自己的責任。”

與小路有同樣感受的,還有食享會專職團長王文丹。“一開始公司說恢復團購,我猶豫了兩天才申請,因為家裡的二寶才3歲多,家裡還有兩個老人,出去還是很害怕的。”王文丹回憶,但她的團購群裡有人反映什麼東西都買不到,在外面買的東西又特別貴。“我就覺得我的老顧客、鄰居都需要我,感覺有一種責任感。”3月3日凌晨4點,她還在核對當晚對接的團員需求。

在不少團長們眼中,“責任心”是成為團長最重要的品質。

“大家平平安安,我們物業守護大家。關鍵時期,只有我們物業把事情安排好了,待在家裡的居民才不會慌,這是我們物業人應有的責任和擔當。”43歲的東林外廬小區物業經理張啟衛告訴記者,如今他們對接著蔬菜基地、中百超市等平臺,從開始只有15名物業人員,到小區熱心居民的加入,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疫情防控關鍵時刻,這些熱心的團長們讓宅居家中的鄰居們安心生活,就是為疫情防控貢獻著一份力量。

“這是我36歲做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家住武鐵佳苑小區的周暢,對接3個500人的團購群。成為團長前,她曾在醫護崗位上工作了12年,疫情發生後,她以前的同學、同事都奮戰在一線。“我雖然不能奮戰在抗疫一線,但可以提供後勤保障。”周暢的團長工作彌補了她的遺憾。

在採訪中,“團長”們還普遍反映,隨著居民閉戶在家的時間越來越長,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數據統計也發現,60%團購群一週團購頻次在兩到三次。不少團長建議居民控制購買慾,儘量團購生活必需品,減少頻繁團購增加的外出感染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