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人員發掘一古墓,盜洞多達247個,沮喪之際,重大發現來了

上世紀70年代,陝西鳳翔一村民分到一塊地,他按時播種、辛勤耕耘,可那塊地就是不長莊稼。

村民感到奇怪,就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結果來的不是農業專家,而是一位考古學家。

陝西鳳翔是秦國故都雍城所在地,而這塊地靠近史料記載的“北園”,因而引起考古專家的關注。他經考察後做出判斷:地下可能是一個古墓。

考古人員發掘一古墓,盜洞多達247個,沮喪之際,重大發現來了

發掘過程中,盜洞一個接一個出現

發掘工作從1976年正式開始,過程中有個現象,讓考古隊員心情沉重,那就是古墓周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盜洞,最後一統計,盜洞數量居然達到247個。

就算按小說裡摸金校尉的規矩,進一個墓只能帶走一樣寶貝,那也是幾百件文物流失了,何況現實中的盜墓賊不可能守這些所謂的“行規”,大都是能拿多少拿多少,考古人員的心情算是降到了冰點。

考古人員發掘一古墓,盜洞多達247個,沮喪之際,重大發現來了

一件罕見文物,證實墓主的身份

就在大家對這次發掘感到沮喪的時候,驚喜出現了:考古隊發掘出一套石磬,保存還相當完好!

所謂石磬,是青石製成的一種古代樂器,先秦時代常見。更令人興奮的是,這些樂器上刻有文字,是先秦篆文,共290多個。通過古文字學家的破譯,證實了墓主人的身份——春秋時代的秦景公。

考古人員發掘一古墓,盜洞多達247個,沮喪之際,重大發現來了

秦景公下葬用的柏木棺槨,也是當時罕見的貴重品,而且是按照天子規格下葬的,可見秦國的霸氣。

與之相應的,是這座古墓的巨大規模,總佔地面積達到5300多平方米,隨後3000餘件珍貴文物陸續出土,包括金銀器、玉器、鐵器、青銅器等等,在盜墓賊頻繁光顧的情形下,還能有如此重大收穫,這簡直是一個奇蹟,同時也可見這座古墓的規模。

考古人員發掘一古墓,盜洞多達247個,沮喪之際,重大發現來了

墓主人秦景公何許人也?

據史籍記載,秦景公是秦國第14代君主,在位時間是公元前576年至前537年,共39年。秦景公時代,秦國勢力進一步向中原擴張。

歷史學家曾經認為,秦國早期是一個地處西隅的貧窮小國,公元前4世紀中葉開始的商鞅變法,才徹底改變了秦國的面貌。但從出土文物看,早在商鞅變法之前100多年,秦國的富庶就已經超出人們的想象。

考古人員發掘一古墓,盜洞多達247個,沮喪之際,重大發現來了

此前,史學界對秦人的起源也有爭論。《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說秦人起源於黃帝之孫、五帝之一的顓頊,但缺少實物證據。

此次出土的石磬,銘文刻有“高陽有靈,四方以鼐”字樣,顓頊即號高陽氏, 史籍與考古實物相結合,有力地證明了秦人起源於華夏族。

考古人員發掘一古墓,盜洞多達247個,沮喪之際,重大發現來了

結語

上述這個墓就是著名的秦公一號大墓,它是先秦古墓中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被視為20世紀我國考古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隨著該大墓的發掘,古秦國的神秘面紗一點點向世人揭開。

至於古墓之上為什麼不長莊稼?目前還沒有明確解釋,不過,古墓之地跟一般莊稼地自然有所不同,不長莊稼應該也屬正常。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