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爱上一个人,或许有着绵长的痛苦,但是爱情能给我的快乐,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快乐。—张爱玲

大多数人眼里的爱情,应该就是相濡以沫白头偕老了。而往往有的爱情在命运的捉弄下,连白头偕老都只是一个奢望。瞿秋白和妻子王剑虹就是如此,两人成婚后不到一个月王剑虹就病逝了,独留下瞿秋白一人面对这个世界。而瞿秋白却并没有一直沉浸在爱妻去世的悲痛中,在妻子去世后不久就选择与杨之华再婚,与她相守了10年。瞿秋白这段婚姻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瞿秋白:爱妻早逝,心也随她而去

瞿秋白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瞿家原本也是个小富家庭,但是瞿秋白的父亲不想继承家业,于是到了瞿秋白这一辈基本上瞿家没剩几个钱了。虽然家里有时候穷到连学费也交不起,但是瞿秋白还是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

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瞿秋白也清楚人可以穷,但是志不能短的道理,于是18岁的时候考进了外交部,24岁的时候又来到上海大学做了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年纪轻轻又事业有成的瞿秋白,自然是各大女孩梦中的白马王子。然而瞿秋白早已经心有所属,她就是王剑虹。

瞿秋白和王剑虹是因为文学结缘,而且瞿秋白和王剑虹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于是两人就在了一起,才相爱不足半年就结了婚。婚后两人生活习性和习惯都十分的吻合,相处的也是甜甜蜜蜜,但是好景不长,结婚七个月后王剑虹就因为肺结核去世了

王剑虹的离开让瞿秋白备受打击,他整天都魂不守舍意志消沉,瞿秋白曾写信给朋友说:"我的心仿佛已经陪着剑虹一起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杨之华:暗怀情愫,却不敢跨越这一步

瞿秋白一边因为妻子的离开意志消沉时,一边又迎来了他的曙光,而这个曙光就是杨之华。杨之华是瞿秋白的学生,一开始杨之华对瞿秋白的感觉就是,一个严肃又认真的男人。后来苏联顾问来上海看看上海近几年情况,杨之华临时受命被负责处理报告工作,杨之华则担任翻译。

杨之华一开始很担心自己能不能处理好这次工作,瞿秋白看出杨之华的紧张后,细心的安慰着杨之华,杨之华心里开始觉得瞿秋白虽然看起来很严肃,但是还是很温柔。瞿秋白也觉得这个紧张但是又很热情的女孩子莫名很可爱,觉得她是个人才,想多照顾照顾她。于是两人的交流也密切了起来。

在民国有多少爱情是交往密切后互生情愫而来的,两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愈来愈密切,彼此之间也对对方暗怀情愫。但是在那时瞿秋白的妻子王剑虹还在,而杨之华也有着丈夫,所以两人都没有跨越过这一层关系。

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杨之华的丈夫是富家子弟沈剑龙。虽然沈剑龙长的也是英俊潇洒,但是杨之华和沈剑龙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杨之华对沈剑龙也没有多少感情,而且杨之华十几岁就出去求学了,两人的文化差异也大。但是杨之华还是为沈剑龙生一个女儿沈晓光。

不同于瞿秋白与王剑虹,杨之华和沈剑龙的婚姻并不让杨之华满意。当时沈剑龙结婚后外出打拼,没赚到钱却染了嫖妓的坏习惯,杨之华对丈夫的

不忠十分生气,两人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沈剑龙: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杨之华在婚姻上的不幸福愈发让她珍惜瞿秋白,王剑虹去世后她也得知瞿秋白意志消沉,于是常常去陪陪瞿秋白。瞿秋白也明白杨之华对他的心意,他虽然感伤妻子的去世但又十分的感激杨之华对他的不离不弃。他也知道杨之华的婚姻不幸福,于是瞿秋白再三思考下,向杨之华提出求婚。

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瞿秋白的求婚一边让杨之华开心,又一边让她陷入了纠结。虽然她对沈剑龙没有感情,但是毕竟还有一个女儿。瞿秋白也明白杨之华的苦恼,于是决定带着杨之华找沈剑龙谈谈

杨之华在去的路上还在纠结,毕竟哪个丈夫能接受妻子带着别的男人一起来提出离婚的。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沈剑龙和瞿秋白一见面并没有剑拔弩张,而是像老朋友一样谈天说地

原来沈剑龙自己心里早就清楚与杨之华的结合是父母之命,杨之华对自己并没有多少感情,而且自己与妻子文化差异越来越大,自己也对不起妻子,觉得自己配不上杨之华。但是毕竟与妻子有着一个女儿,害怕杨之华离开自己后无法独自带着女儿长大,所以才迟迟没有提出离婚。

沈剑龙对瞿秋白也有所耳闻,知道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有才华又有气节。当得知瞿秋白愿意代替自己照顾杨之华母女后,也明白自己是时候退出了。于是三人达成一致:

沈剑龙退出,瞿秋白与杨之华成婚。很快瞿秋白与杨之华在同年的11月7日结婚,沈剑龙也参加了瞿秋白和杨之华的婚礼,他衷心的祝福他们能白头偕老幸福生活。

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杨之华:十年相濡以沫,往后都是你的回忆

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后,过上了和和睦睦的生活,杨之华的女儿也改名成瞿独伊。后来瞿秋白要去莫斯科参加工作,杨之华和瞿独伊也跟随着瞿秋白一起去了。

虽然瞿独伊不是瞿秋白亲生的,但是瞿秋白对待瞿独伊就和亲生女儿一样温柔和体贴。瞿独伊喜欢吃牛奶糖,于是瞿秋白每次下班回来都会去买带给瞿独伊吃。无论瞿秋白多忙也会抽时间陪伴杨之华和瞿独伊,瞿独伊也一直把瞿秋白当亲生父亲一样看待,这样温馨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年。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瞿秋白和杨之华要回国工作,但是瞿独伊在莫斯科生活学习一切稳定,瞿秋白不想让女儿和自己一起奔波,于是就把瞿独伊托给自己朋友照顾。瞿独伊知道自己的好爸爸为了国家总是工作繁忙,但是她不知道瞿秋白这一走竟然是永别

他带着别人妻子,向其丈夫提离婚,丈夫不但和他畅聊,还出席婚礼

瞿秋白和杨之华回国后不久,两人因为工作关系又要分离,临走之时杨之华还安慰着瞿秋白不要担心自己和瞿独伊,却不曾想瞿秋白这一转身就是再也没回来。

1935年,瞿秋白因为未及时转移被抓捕,他在监狱里也明白自己生路无望,于是毅然写下绝笔诗,准备慷慨就义。下令处决的军官还是瞿秋白的学生,瞿秋白临刑前提出两个要求,第一,自己绝不屈膝而死,我要坐着死。第二,决不能打我的头。最后军官满足了瞿秋白的要求,瞿秋白含笑而终。

杨之华和瞿独伊得知瞿秋白去世的噩耗后,都十分的悲痛。之后的日子里,杨之华独自一人带大了瞿独伊,杨之华也每时每刻都在怀念着瞿秋白,常常和瞿独伊讲着父亲的光荣故事。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是瞿秋白用自己的真心,和杨之华共同创造了最美的爱情。张爱玲曾说过:爱上一个人,或许有着绵长的痛苦,但是爱情能给我的快乐,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快乐。

我想,杨之华在后来的日子里都是快乐的,因为目光所及,都是关于自己和他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