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这是一篇干货文

提到爱情中的深度连接,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性爱。

罗洛·梅在其经典著作《爱与意志》中,把性爱描述为“可以想象出来的、最有力的体现连接的方式”。但实际上,即便是很棒的性爱,有时也无法填补人们内心的空缺。

两个灵魂的深度连接,要把感受、激情、内心和灵魂融入性爱中,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共情。

只有通过共情,我们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亲密感,既能理解他人,他人也能理解我们。

共情能把我们从对某人的表层连接,带入对他人的完全接纳,不仅包括他人的闪光点,也包括一个人所有的不完美。

而当我们接纳了他人,共情会指引着我们接纳自我,包括自己所有的局限和不足。

一段具有良好共情的亲密关系,会让你发现:

我们对幸福的找寻,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真实的人,而不是那个正确的人。

这篇文章,我主要想介绍一下亲密关系中的3个阶段。通过对这3个阶段的了解,我们会更好地理解共情如何强化我们的关系,以及共情如果带领我们更深入地欣赏他人和自己。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1.理想化阶段

这一阶段很好理解,因为几乎所有的人,在初涉爱河时,总会经历一个为对方癫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仿佛只能看到对方的好,当有人说你的男女朋友没那么好时,你可能会气得跺脚。

精神分析学家埃尔文·塞姆拉德说过:

“坠入爱河,是我们的文化中唯一一种可以接受的精神病。”

这是因为,精神病的症状之一,就是无法保持注意力和客观性。也就是说我们既看不清楚,也想不清楚,更感觉不清楚。

我们仿佛坐上了一个情绪过山车,所有的事情只围绕着我们的对象打转,我们的理性不见了,就像开启了一段疯狂的终极大冒险之旅。

这一阶段对共情有着极大的挑战,因为想要共情,必须依靠客观性和理性来维持平衡和方向。

在这一阶段,实际上我们把对象当成了一副图像,Ta漂亮、引人入胜,但却是固定和静止的,我们无法走近它,改变它。

如果我们把活生生的人当作物体来爱,我们就会想让那个人保持不变,与我们头脑中那副理想的图像相符,而最重要的是,那副图像是经过精心打磨来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的。

这种将注意力只集中在自己身上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作自恋。它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无法将对方看作不断发展的人,对方的存在,也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求。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这种爱,开始可能让你感觉很舒服,因为图像没有瑕疵。但真人终究是不完美的,所以如果只停留在这一阶段,两个人注定不能走得很近。

因为当你爱上一副图像,你也得成为一副图像。而图像是在否认我们的本来面目的基础上,只保留了一些典型特征。

当你发现对方的缺点,比如睡觉打呼噜、脚臭、吃饭声音大等,很可能无法接受。而对于自己,则要时时刻刻戴着一副面具,以免暴露自己的缺点。

我们只有在愿意把人看成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人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亲密感。

当我们开始变得理性,开始看图像之外的部分,对共情的挑战会增加。有些人往往会只盯着对方的缺点,而不够关注对方的优点。随之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两极化阶段。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2.两极化阶段

当两个人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对方的一些缺点,这就是我们构建的那副图像的裂痕。当我们发现这些裂痕时,很容易仓促地做出判断,并对伴侣身上的问题进行泛化处理——他很自私,他很懒,他总是不爱干净……

很多人很快又会将这些共性看成所有人的共性。这种泛化的过程范围不断扩展,甚至会蔓延到我们自己身上:“我怎么这么蠢,会喜欢这种人?”

两极化的阶段动荡不安,没有方向。而共情让我们学会接受这些事实,并敢于承认每个人的缺陷。当认识到事情的全貌后,我们就会清晰地发现自己能够改变和不能改变的事情,从而决定我们自己是否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与对方共同成长或改变。

而如果缺乏共情,我们会尽力保持现状,不知道其实我们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我们会认为两个人不合适,从而结束这段关系,再去寻找另一段新的恋情。

所以,如若没有共情,很多恋情就不能顺利过渡到下一阶段。

世间没有人是完美的,所有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者不足。拉里·麦克默特里的小说《孤独鸽》中,考尔说他会尽量避免做错事,因为这样他就不用担心承认错误,而奥古斯塔斯提醒他,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都会犯错误。

面对错误是第一步,改变错误是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我们必须明白,所有的不完美都是我们成长的动力与根源。只有坚信我们可以进步,我们才能进入到恋情的最终阶段。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3.整合阶段

进入到这一阶段,你与伴侣已经能相互共情。你们既可以融合为一体,也可以互相分离。你能全身心地投入对方的感受中,也可以利落地回归到自我。

你们只是因为一段恋情而走到一起,但你们依然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因为共情,你看到了对方的不足,也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但双方的世界并非就此停滞,相反,你们都通过共情扩展了自己的世界。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那么一段关系,如何才能做到相互共情?

1.破除传统观念中的刻板印象。

因为文化的原因,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印象中有一些刻板印象,比如,相爱的人不能吵架、永远都应该是男追女、男方的职责就是赚钱养家等。如果固守这些信条,一旦发现你们的关系中与其不符合,你将会大失所望。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会发现,有好多恩爱夫妻也会吵架,但依然可以百年好合;有些关系是女追男,却也羡煞旁人;有些夫妻是男主内,女主外,也和谐融洽……

要始终坚信,你们的爱有着世间独一无二的模式,只要这个模式让双方都舒服,就是最好的。

因为共情让我们相信,任何一段关系都是动态的,没有固定方程式,每个人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亲密关系才会让我们得到成长。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2.在关系中永远不要自满

如果你们的关系发展得比较稳定,我们就会容易陷入自满,从而不再努力试着了解你的伴侣。

“我太了解你了。”“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都跟你生活20多年了,还不了解你吗?”

以上这些话语,在你们的相处中是否出现过?

但实际上,这种“我太了解”的方式对一段关系的破坏可能是毁灭性的。当你说出这种话,就意味着你不会努力去了解你的伴侣,对方始终停留在你的固有印象中。

因为,人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不管你与一个人相处了多久,你都要知道,你永远不会了解到某个人的所有。即便是对方一个多年的习惯,也可能会改变。

把每一天,都当成双方重生的第一天来对待,你一定会收获更多惊喜。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3.要保持一定的界限感

虽然共情把那你们近乎融合为一体,但你也要明白,我们永远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可以相互依赖,也可以完美地相互分离。

我们都需要一个自我独立空间,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去认识自我。

只有一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之后,Ta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整装待发,进入一段关系。

就像布伯说的:

“凡真实的人生皆是相遇。”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学会共情,能让你更好地经营一段关系,不仅能接纳双方,也能洞察他人的需要,与其共患难,同欣喜。

缺少共情的爱,只是一个空洞的词汇。

共情,是一段亲密关系的核心,也是爱的灵魂所在,它让爱变得动态鲜活,充满机遇与挑战,让爱成为真正的爱。

除了性,亲密关系中还应该怎样建立深度连接?

作者简介:孟小喵,多平台原创作者。一只可爱、温暖的喵,希望通过读书写作,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

码字不易,且读且珍惜;欢迎转评赞,如若盗用,必追究到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