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皇帝的儿子都是谁?嘉庆的儿子们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清仁宗嘉庆帝顒琰一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老大穆郡王,老二清宣宗道光帝旻宁,老三敦恪亲王绵恺,老四瑞怀亲王绵忻,老五惠端亲王绵愉。

嘉庆帝和父亲乾隆、祖父雍正相比,儿子的确不多,就这五个儿子,还一个夭折,一个早亡,只有三个活过四十岁善终。

皇长子穆郡王(1779-1780)

嘉庆帝的长子穆郡王,没有起名字就夭折,出生在乾隆四十四年【1779】十二月二十九,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三月初六夭折,只活了三个月,他的生母是和裕皇贵妃刘佳氏。

当时嘉庆帝的身份还只是个平头阿哥,虽然已经被内定皇储,但身上并没有爵位,这个夭折的长子自然也什么都没有。而嘉庆帝继位后,也并没有追封长子,还是道光帝继位后,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八月,追封早夭的庶兄为多罗穆郡王。

皇次子清宣宗道光帝旻宁(1782-1850)

嘉庆帝的次子,也是嫡长子旻宁,就是被西方列强打破国门的清宣宗道光帝,他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八月初十,当时他的庶兄和庶长姐、还有胞姐都已经夭折,只有一个庶姐三皇女庄敬和硕公主,也是穆郡王的胞妹。

嘉庆四年(1799)四月初十,嘉庆帝密建家法,立旻宁为继承人,缄藏鐍匣;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在癸酉之变中立下功劳,被封为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八月登基,是为道光帝,在位三十年,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十四驾崩,年69岁。

也是嘉庆帝五子活得最久的一个。

皇三子惇恪亲王绵恺(1795-1838)

绵恺是嘉庆帝第三子,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六月二十二,出生的时候嫡兄旻宁都已经十三岁,根本不具备和兄长竞争的条件。

绵恺的生母是嘉庆帝的继后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因为绵恺文不成武不就的,所以不得嘉庆帝喜爱,二十四岁还被老爹责骂,一直都是平头阿哥,直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正月,大封宗室,绵恺才被封为惇郡王。

绵恺不得皇父喜爱,可能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是个同性恋,道光帝继位后晋封绵恺为亲王,后来因为强抢民男被降低罚俸,一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十二月初四去世之前,才恢复亲王爵位,以亲王的身份薨逝,年四十四岁。

皇四子瑞怀亲王绵忻(1805-1828)

老四绵忻,是继后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的小儿子,出生在嘉庆十年【1805】二月初九,他的生母已经正位皇后,他的父亲嘉庆帝正当壮年,因此,对这个新生儿非常疼爱,再加上绵忻聪明伶俐很会读书,更是被嘉庆帝捧在手心,嘉庆二十四年(1819)正月,大封宗室之际,十四岁的绵忻就被封为瑞亲王。

据说绵忻也是同性恋,不过没有胞兄绵恺那么明显,他只活了二十四岁,在道光八年(1828)八月十九薨逝。

皇五子惠端亲王绵愉(1814-1864)

老五绵愉,生母恭顺皇贵妃钮钴禄氏,老五是在嘉庆十九年(1814)二月二十七出生,那时候他嫡兄旻宁都已经三十一岁,年龄足够做他爹了。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嘉庆帝驾崩时,绵愉仅仅七岁,被二哥道光帝封为惠郡王,但是,过了十九年,道光十九年(1839)才晋封亲王。

绵愉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在同治三年【1864】十二月十二薨,终年五十一岁。

就是这样。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猴格大人


嘉庆有五个儿子,除了长子早夭外,其余的四个基本是按部就班,各行各事。

(1)皇长子:无名,早夭。

这位皇长子出生之后,还没来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

(2)皇二子道光帝。

道光的生母是嘉庆皇后喜塔腊氏,去世较早。

嘉庆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有两个亲生儿子,但是最后还是道光做了皇帝,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不常见。

道光享年67,在历代帝王里算是高寿者。

(3)皇三子绵恺。

皇三子绵恺是皇后亲生,但是没有做成皇帝,是以道光对他比较猜忌,他一辈子经常性的被道光罚俸禄,享年44,寿命不长。

(4)皇四子绵忻。

嘉庆很喜欢绵忻,他又是皇后亲生,其实很有竞争帝位的资本,可惜嘉庆死的时候,他才15岁,难成大事,只做了亲王。

绵忻短寿,享年24岁。

(5)绵愉。

绵愉一生按部就班,平淡无奇,享年50岁。


师明礼


嘉庆,相对于他的曾祖父康熙35个儿子,父亲乾隆17个儿子,嘉庆生的儿子真的是少之又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因他只有5个儿子。

嘉庆的5子分别是皇长子穆郡王、皇二子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皇三子惇恪亲王爱新觉罗·绵恺、皇四子瑞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皇五子惠端亲王爱新觉罗·绵愉。



那这5子最后结局都是如何?且听我详细道来。

皇长子穆郡王

穆郡王无名,母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出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80年)己亥十二月二十九日巳时。

他是嘉庆的第一子,但年仅2岁就早夭,宣宗继位后追封他为穆郡王。



皇二子爱新觉罗·旻宁

旻宁即清宣宗,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出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他是清朝第八位,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

中国历史学家萧一山曾言“嘉庆以后,武力不竞,纪纲败坏,教徒纷起,民不聊生。但仁宗之淳厚,宣宗之节俭,均有可称。”。



宣宗可以说是清朝最为节俭的皇帝,但是却也是清朝最没有帝王天赋的皇帝。

“尽管他具有宁折不弯的诚实品质..但是,他没有作为帝王的天赋..在任何方面都有可靠的品质,但是缺乏帝王所需的明晰的洞察力。”这恐怕是对宣宗最忠实的评价。



因为宣宗过于循规蹈矩,再加上本身无过多的治国才能,在位期间虽然多次整顿吏治,但却始终都想不出切实可行的整顿方法,最终也只能是无功而返。鸦片战争时太过反复无常的宣宗,最终也让清朝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割地赔款,自此也让清朝走向了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之后数年,宣宗朝又相继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同时一场在咸丰朝席卷了数十年的太平天国运动也在蕴量当中,此时大清朝已是岌岌可危。

不过显然这局面已不是宣宗这位没有帝王天赋的皇帝,所能挽救的,相反清朝的局势在宣宗一朝被进一步恶化。



当然这一切与宣宗再无关系,因为1850年2月25日宣宗驾崩,享年69岁。

皇三子爱新觉罗·绵恺

绵恺,母孝和睿皇后,为嘉庆第三子,出生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六月二十二日寅时。1813年,天理教起义起义,绵恺镇压有功,得旨褒嘉。

1819年嘉庆六十大寿,绵恺被册封为惇郡王。

1820年7月道光登基,绵恺被晋升为惇亲王。



1823年正月,绵恺被赐予内廷行走之职,但不久因其福晋乘轿直入神武门,违反祖制,绵恺内廷行走被罢,并被罚俸5年,不过后因太后的关系,绵恺被减罚俸3年。

1827年,因与太监私相往来,并藏匿太监苑长青,因罪被降至郡王。次年,因追拿盗贼有功,被复为亲王。



1833年,因擅议皇后丧礼被罚俸10年。1838年,被民妇上告囚其夫穆齐贤,被再次降为郡王,并剥夺一切职务。

同年12月,绵恺病逝,复亲王。

皇四子爱新觉罗·绵忻

绵忻,母孝和睿皇后,为嘉庆第四子,出生于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初九日子时。

1819年嘉庆六十大寿,绵忻被册封为瑞亲王。

1823年正月,绵忻被赐予内廷行走之职。

1828年9月27日,绵忻病逝。



少时的绵忻是皇位强有力的竞争者,《同文汇考》曾言绵忻“最为颖悟,有文艺,年虽少而颇练达事务,皇帝最喜欢他”。而与绵忻的“最为颖悟”显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旻宁的“望之不似人君”。



也正是因为如此,嘉庆曾经为了绵忻有过易储的心思,只是后来因嘉庆临终时都依然是犹豫不决,最终在遵循“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的古语下,旻宁被立为帝。

皇五子爱新觉罗·绵愉

绵愉,母为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出生于1814年。1820年7月道光登基,绵愉被晋升为惠郡王,并被赐予内廷行走之职,同时在上书房读书。



1838年,绵愉被晋升为惠亲王。咸丰继位后,谕“惠亲王为朕叔父,内廷召对及宴赉赏赐宜免叩拜,章奏免书名。”,即赐予绵愉在召对及宴赉赏赐等事免拜,章奏免书名。

1853年,赐御用龙褂。太平天国北伐至北京近郊时,绵愉留守京师。1864年,绵愉病逝。



嘉庆五子,除了皇长子穆郡王早夭外,其余诸子皆为善终,当然皇四子绵忻善终的有点早,23岁就去世了。


澳古说历史


嘉庆皇帝,清朝的第七位皇帝,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个儿子。他在位25年,大力整肃吏治和贪污但收效甚微,直到他去世时候,贪污问题更加严重。嘉庆皇帝一生有五个儿子。

嘉庆皇帝大儿子穆郡王,出生在乾隆四十四年腊月廿九(1779年2月4日),其生母是裕皇贵妃刘佳氏。穆郡王出生仅四个多月就夭折了,当时没有来得及命名,于是死后追封穆郡王。

嘉庆皇帝次子爱新觉罗·旻宁,原名绵宁,即后来道光皇帝。他生于乾隆四十七(公元1782年),其生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在嘉庆驾崩后,他继承皇位,在位30年,年号道光。

嘉庆帝三子爱新觉罗·绵恺,生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他的生母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在嘉庆二十五年被封为惇亲王,道光十八年病逝,时年44岁,谥曰恪。

嘉庆帝四子端怀亲王爱新觉罗·绵忻,出生于嘉庆十年二月初九日,生母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在嘉庆二十四年,他被封为瑞亲王,道光病逝,时年二十三岁。

嘉庆帝五子爱新觉罗·绵愉,生于1814年,其生母是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在道光十九年被封为惠亲王,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绵愉病逝,谥号端,育
有奕详、奕询等子六人。


萌妹子软软


嘉庆皇帝是乾隆皇帝十五子,全名为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主中原后第五代君主,1796-1820年间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庙号仁宗。关于他的儿子似乎除了后来的道光绵宁之外其余的在历史上知名度都不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嘉庆到底生了几个儿子,他们的下场究竟如何。

皇长子(未命名)

这个儿子是嘉庆帝还是皇子的时候与侧福晋刘佳氏所生,不过是这个孩子福薄,生下来两岁就夭折了,甚至还没来得及取名字,后来道光一上台就追封他这个哥哥为多罗穆郡王。

皇次子:绵宁(道光皇帝)

绵宁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出生于撷芳殿,是嘉庆与嫡福晋所生,正经八百的嫡出之子,加之皇长子早在其出生前就殇了,因此实际上他成了嘉庆皇帝的嫡长子。封建宗法社会嫡庶尊卑分明,绵宁自然身份贵重与众不同,再加上他在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攻打紫禁城的事件中立下大功,嘉庆皇帝称赞他为“忠孝皆备”,还封他为“和硕智亲王”,让他成了兄弟中爵位最高的人。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皇帝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众大臣就依照嘉庆所留遗诏拥立他为新君,史称“有清一代皇帝嫡出者,只此一帝”。由此,绵宁(旻宁)开始了对中国长达三十年的治理,虽然他有心拯救江河日下的朝局,怎奈资质不足,便只能一味节俭来减少开支维持国家机器运转。尽管他后来省钱省到了连御膳房杀口猪都得“奉旨”的地步,但是毕竟是治标不治本,仍然于朝政还是没有太多裨益,最后他也就只能长叹一声,接受清王朝没落的现实了。虽然绵宁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帝王,但是作为一个封建王朝拥有至高无上地位与权力的皇帝,他能够粗茶淡饭数十年如一日,这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因此《清史稿》说他是“守成之令辟也”来表彰他的守成之才。

皇三子:绵恺

绵恺为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之子,生于乾隆六十年。嘉庆二十四年,嘉庆皇帝六十大寿,他因此得了个“惇郡王”的爵位,后来又被道光加封为亲王,道光十八年卒,死的时候没有留下一儿半女,绝户!

“二十六年,以皇五子奕誴为绵恺后,袭郡王。”——《清史稿》

之后过了几年,到了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不忍亲弟这一系血脉断绝,就下旨把自己的儿子奕誴过继给了绵恺继承香火。

皇四子:绵忻

绵忻和绵恺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只不过比绵恺要小上10岁,他出生在嘉庆十年。嘉庆二十四年父皇六十大寿他也得了赏赐,被封为“瑞亲王”。在当时他的爵位相比绵恺来说竟然还要高,由此可见嘉庆对这个儿子的疼爱非同一般,那些说嘉庆皇帝在晚年曾经动过易储念头的流言看来也并不是空穴来风。


道光八年,年仅24岁的绵忻就撒手人寰了,道光给他的谥号为“怀”,意为怀念之意。

皇五子:绵愉

绵愉是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于嘉庆一十九年所生,是嘉庆帝最小的儿子。嘉庆二十五年,道光掌政之初他就被封为“惠郡王”,道光十八年他又被加封为亲王。

后来道光驾崩,咸丰即位,对他也很是依赖倚重,下发上谕:“惠亲王为朕叔父,内廷召对及宴赉赏赐宜免叩拜,章奏免书名”。

最终他死在同治三年,享年51岁,终其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也算是个传奇皇子了。

身为帝王,嘉庆的子嗣数量实在是少的可怜,只生育了5个儿子,9个女儿,连康熙、乾隆二帝的一半都没有,甚至连他的接班人道光留下的后代也比他多,这也真是个怪象了!


棍哥观史


嘉庆帝接过来的是乾隆留下的烂摊子,嘉庆也是一个平庸的天子,他既没有政治胆略也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开拓的魄力,嘉庆朝是清朝由盛及衰的时代。


嘉庆帝一共有五个儿子:

皇长子无名氏,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生母是和裕皇贵妃刘佳氏,当时她还只是藩邸福晋,这个皇长子只活了四个多月嘉庆还没来得及起名字就夭折了,道光登基后给他追封了个穆郡王的爵位。,以表示他的存在。

皇二子旻宁即后来的道光皇帝,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出生,当时他的母亲是皇子嫡福晋,嘉庆帝去世后旻宁继位,年号道光,在位30年,死于1850年,享年69岁。

皇三子绵恺,其生母为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于乾隆60年(1795年)出生,当时他的母亲还只是皇子侧福晋,,嘉庆二十五年被封为惇亲王道光十八年去世,时年44岁。

皇四子绵忻,生母为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是皇三子的同胞弟弟,生于嘉庆十年,出生时其母亲已被封为皇后,嘉庆二十四年被封为端亲王,道光八年(1829年)去世。

皇五子绵愉,生母为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嘉庆十八年(1814年)出生,出生时其母亲被封为如妃,道光即位时封为惠郡王,道光十年封为惠亲王,咸丰在位时免其叩拜,赐御用龙褂,于同治三年去世,同治亲临祭奠。

(道光)


嘉庆还没有当上皇帝时,乾隆就对这个嫡孙子旻宁疼爱有加,就像以前的康熙偏爱弘历(乾隆的名字)一样,冥冥之中是隔代遴选接班人,乾隆出外打猎总喜欢把旻宁带在一起,有次旻宁射中了一头鹿,乾隆十分高兴,将皇马褂和花翎赏赐给他。


道光在位期间清朝更加衰败,他也曾努力过,但收效甚微,改变不了清朝走向灭亡的现实,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此后的道光心灰意冷,更是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特别在立嗣的问题上,年少有为的皇六子奕䜣他不立,偏偏立平庸的皇四子奕詝(咸丰),成就了后来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加速了清王朝走向灭亡。


遗产君


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不是么?为什么要提皇帝的儿子?你喜欢挂羊头卖狗肉的风气么?觉得当兵的人和从政的人怎么样?你是不是认为我问这个问题很傻?那么聪明的人一定能在挂羊头卖狗肉的环境中如鱼得水吧。我是很傻,傻到看到挂羊头卖狗肉的圈子就马上走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