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将军”冯玉祥廉政轶事

冯玉祥作为著名爱国将领,民主人士,长期在西北、河南等地为官任职,始终保持平民本色,厉行俭朴,清廉为民,赢得地方民众好评,也是廉洁为官的楷模。

“平民将军”冯玉祥廉政轶事

平民作风

冯玉祥自幼出身寒苦,有典型的平民化作风,厌恶奢华之气。他在衣着饮食上异常俭朴,从不讲究,不摆阔气。他日常使用的家具,如桌、椅、床、凳都是白茬不上油漆,饭具、茶具都是粗瓷制品。他日常穿着除了军装外,多穿蓝粗布衣,外扎白布腰带,俨然是老农形象。他和家人平常都食粗茶淡饭,自己用膳仅吃一菜一汤,若有来客,每人加一个菜,不备烟酒。为父母迁坟时,仪式也是简单了事,自己亲自帮着抬棺,对此冯玉祥说:“我素来反对世俗对于婚葬的繁文缉礼,招摇铺张”。

1923年,冯玉祥的原配妻子去世,他经部下劝说续娶时,曾在征婚广告中提出:不许穿绫罗绸缎,只能穿粗布衣衫,吃粗茶淡饭,须能纺纱织布,自食其力,这些都让那些大小姐们都望而却步。1924年,冯玉祥与北京女青年会的李德全结婚时,周围的人觉得婚礼应该大操大办。冯玉祥最反对的就是奢靡之风,他们的婚礼,只是在北京南苑街头摆了几张长桌,每桌放着四个家常菜和馒头、小米粥,连烟酒都不摆。

冯玉祥常年保持这种朴素作风,当时张家口设有一个小型的电影制片厂,为了宣传冯的俭朴生活,曾摄有一部小电影 ——《冯玉祥的家庭生活》。如他在南苑的小厨房,每月限制支用菜金12元,冯亲自查账,不许超支。但因来往的客人很多,12块钱远不够花销,管伙食的人很为难,只好由军需处暗中补贴,还不能让冯知晓。他隐居山西汾阳和山东泰山时,也完全是农民打扮,穿一身粗布裤褂,系上布腰带,布袜布鞋,冬天加上一件长不及膝的布大衣,而且认为这种打扮最方便舒适。冯玉祥在住所上也是力求俭朴,他的部下了解他的这种习惯,故无论到何地,都不为他预备富丽堂皇的住所,总是找简朴的房子作为他办公和居住的所在。如他在西安的时候,因为不愿把总司令部设在原来豪华的督军署,又另在城东北隅建造房子作为司令部驻地。即使1946年赴美国考察时,冯玉祥也从不舍得去开洋荤。一家7口人,挤在一家小旅馆的两间房里,自己开灶做饭。

“平民将军”冯玉祥廉政轶事

官场“怪物”

冯玉祥历来反对大吃大喝等官场常见的不正之风,在当时腐败的官场可谓独树一帜,甚至有官员视他为“怪物”。冯玉祥在直系军阀的军队任官时,直系首领吴佩孚为自己的五十大寿大摆宴席,许多官员争送珍贵贺礼。而冯玉祥却派人送去一坛清水,坛口封条上写着“君子之交淡如水”七个字。吴佩孚收到此礼后,不禁勃然大怒,当着众人的面砸碎了坛子。再如冯玉祥任国民党军政部长期间,有一天,他收到南京市长刘纪文的结婚请柬。但在婚礼当天,冯玉祥派了一位秘书送来一个红布包着的盒子。刘纪文本以为是冯玉祥送的是贵重礼品,在场旁人也羡慕不已,于是他洋洋得意地命人打开盒子,却出乎意料,只见盒中全装的全是南京市民控告他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状子,搞得场面大为尴尬。对于当时腐败的官场恶习,冯玉祥曾写一副对联,给予绝妙讽刺:“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那知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岂是革命精神。”横批是“官僚旧样”四个字。

冯玉祥为重塑官场新风,还以身作则,经常不坐车轿,步行去公署,有时还骑着脚踏车去四处办事。他反对任人唯亲,而是以才取人。如1921年他在陕西任督军时,他的一位远房嫂子特地带着她的孙子来求冯玉祥安排工作,冯耐心相劝、晓之以理:“公是公,私是私,我不能拿着公事来报答私恩。”后又付路费,送嫂返乡。1927年时,他还在河南组织选拔县长的公开考试,不准说情送礼等买官行为,严格根据考试成绩录用各地县长,深得民心。他目睹官场的懒散之风,为教育行政人员树立廉洁勤政的“行政精神”,还于1927年在河南实行早朝制度。他规定行政人员须每日参加朝会,早六点集合,由机关干部亲自点名,然后讲些时事,后来还实行早操或练习拳术,极大改善了官吏的工作作风。为了保持官员俭朴,他还对河南公务人员的工资做了规定:每人每月均只发20元,另有机关食堂供给伙食,每天两餐都是馒头、大锅菜,上至省主席、厅长,下至普通职员都是相同待遇,没有特殊优待,诸多官员对此也颇有微词。

冯玉祥对部下也是严格要求,反对奢侈之风。如1918年,他率部驻兵常德时,曾下令军官不准穿长袍、马褂,以免他们借机穿便衣出去吃喝嫖赌,下属将领官员外出办事则一律穿灰布武装便服。他在开封为官时,也是不准官兵穿绸缎衣服,一见有穿绸缎的,他便要千方百计,使人难堪。有一次,冯玉祥当众向一位副官敬礼,此人不解,他说道:“我不是向你这个人行礼,是向你的鞋子行礼。你这双缎鞋值好几块银元,使我肃然起敬。”在场的官兵也都深受教育,再也不敢买奢侈品了。对于部下违反规定,他也给予严惩。他一贯反对下属送礼,1926年“五原誓师”前后,部队生活极为困难,五原县长给他送来一只鸭子,他便把这个县长打了几十军棍。在他管辖区域内的各级官署,一般都在门口写有一副对联:“万分廉洁只为小善,一点贪污便是大恶。”1928年春,开封南门税务员石仲勉,侵吞税款几十元,即受到枪决处分。正是他的严厉治贪,使得当时河南官场的贪污之风大为收敛。冯玉祥对位尊权重的军阀从不阿谀逢迎,对向他讨好送礼者也给予严厉惩罚。他有次抓获一个土匪头子,土匪以为冯玉祥会杀他,就向冯玉祥求情说:“只要放我一条生路,我会通知家人送3000大洋报答您。”冯玉祥听后非常愤怒,本来想教训他一顿了事,但他公然行贿,只好将他砍头,以免他今后再害民、害官。

倡导节约

冯玉祥还严格整顿地方风气,倡导节约之风,净化社会环境。他主政河南的时候,曾在街上遍贴告示,禁止所有人酗酒吸烟,嫖娼赌博,若有违反者对其加重税赋。如1922年冯玉祥曾在河南出布告禁止赌博,并责成警察局严密缉查赌博行为。查获赌徒,即令其抬牌桌游行示众,游毕没收其赌资赌具,并告以再犯严惩。从此开封城内赌风大杀,一般赌徒皆销声匿迹。1923年,冯玉祥出任陆军检阅使,驻扎南苑。他上任便取消了南苑地区有碍于风化的妓院、烟馆。他当时要求官兵买卖公平,不准欺压百姓,一律不准坐洋车。冯玉祥还时常安排军官到镇上的各家店铺去查账,严查士兵买东西不付钱的行为,对于为军队制作军装、军鞋的小作坊,都照价按时付钱。冯玉祥接管京绥铁路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取消了军政要员免费乘车的特权,要求他们一律买票乘车,体现了其追求平等、不畏权贵的作风。

冯玉祥加入基督教后倡导“以教治军”,提倡节俭。如1926年,冯玉祥曾编了一首“新兵吃饭歌”,要求士兵饭前唱。歌词为:“有志新兵尔要谨记, 当兵须知守本分,保护国家惜百姓,兵与民一体生。食民膏衣民脂,尔尽知民间困苦。重勤俭重品行,不可忘保护商民。”冯玉祥十分反对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在军队与士兵一样,穿灰布军装,睡稻草地铺,与士兵一起训练一起劳动,同吃一锅饭,切切实实地做到了官兵平等。他还要求士兵遵守纪律,特别是将领更应带头遵纪守法,如曾规定:“士兵未吃的食物,长官不要先吃;士兵未睡眠,长官不能先睡,要求长官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冬天士兵没有皮衣,当官的也不能穿皮衣;夏天士兵没有扇子,当官的也不能挥扇;雨天士兵没有雨伞,当官的也不能打伞。”他更爱护士兵,在南苑练兵中,曾带头献血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士兵,激起了官兵争先献血,使奄奄一息的士兵重获新生。当时各派军阀常常纵兵掳掠,形同土匪,冯玉祥却教育士兵要爱国爱民,反复强调抵御外侮、爱护百姓是每个官兵的天职。

1927年,冯玉祥在河南曾亲自刻有一廉政碑,碑文写道:“我们一定要严惩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为人民建设廉洁的政府,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修道路,种树木,还要使人人都受到读书识字的利益。我们是人民的武力,要为人民办各种有益的事。”他一生为官也在践行这个诺言,虽然官居高位,始终保持平民本色,为政清廉,生活俭朴,也被誉为“平民将军”。冯玉祥的这种高贵品质,正也应了他的自述诗所称:“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懈,守诚守拙。”(海 岱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