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今年粮食涨价买不起,想多存点拿不定主意,求大师分析会涨价吗?

郝永春139167189


前一段时间,受疫情和非洲蝗灾的影响,很多人预测今年夏天粮食价格会大幅度上涨,各地纷纷进行粮食囤购,大米和白面成为人们抢购的主要品种,其实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因为怕涨价而盲目地囤积一些粮食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首先是虽然疫情对农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环节,各地的封村、封路问题已经逐渐取消,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正在准备春耕生产,国家农业部曾下文强调,要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保供和农民持续增收,农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不会因为疫情而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再说道非洲蝗灾问题,现在已经有分析确认,非洲蝗灾不会来到中国,不会对国内的粮食生产造成影响。即使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地区受蝗灾影响了粮食生产,对全球的粮食价格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刺激,所以担心粮食会涨价涨到买不起的程度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再有现在虽然老百姓自己不储存粮食,但是国家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和稳定,从1990年开始就进行粮食战略储备,通过中央粮储和地方粮储库来储存粮食,仅中央粮储库就有将近1000个库点,同时委托地方粮食企业近1万多家,这些粮储库都在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物价稳定在做准备,在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时候,会释放粮食进入市场,以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

还有就是从我国目前的粮食产量和消耗量上看,2019年粮食产量6.6亿吨,粮食消耗量7.2亿吨,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的粮食消耗量力口粮的消费只占了不到40%,其他饲料和工业消费占了将近60%,所以我们全年的粮食消耗量也就在2.8亿吨左右,而现在的粮库保守估计稻谷加玉米和小麦的库存储备量将近3亿吨,所以即使今年我们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也完全能满足国内人口的消费的需要。

所以担心今年粮食涨价买不起,想多存点粮食并不是个好主意,就拿大米来说,一般保质期在六个月左右,即使是真空的大米也维持不到一年,特别是南方的阴雨超市环境不利于粮食的储存,所以尽量不要大量囤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担心今年粮食涨价买不起,想多存点拿不定主意,大家认为今年粮食会大幅度涨价么?有必要大量囤积么?欢迎大家交流,更多农村精彩,欢迎关注。

响水大米


首先声明我不是大师,我就是一个种玉米的,关于你这个问题,我想从我自身的经验来跟你讲。

08年的时候,全国经济一片利好,那时候我们玉米秋收也非常好,而在我们这秋天会卖一批粮食,过了春节还会在卖一批粮食,秋粮主要是一些好粮,而春节过后的粮食就是一些饲料粮。我舅舅是一个专门收购粮食的,所以它的消息一般都很准确,那年的秋粮收购价格是7毛一斤,比较中肯的价格了。而我舅舅突然给我透露个信息,说春节过后,价格一定会大涨,意思让我屯粮,我寻思自家舅舅不能害我,于是我就拿出积蓄开始屯粮,当时我记得屯了大约10万斤左右,因为家里粮仓大能够放的下,于是就多存了点。

可万万没想到,在春节过后,这粮价刷刷掉,直逼6毛大关了,我当时那个心别提有多难受了,我寻思先忍忍,看看能不能在涨,于是一直等到4月初,玉米价格跌到了5毛7,眼看天气越来越热了,真的是抗不住了,于是最后就只能赔钱卖了。

从这个事情可以看出,粮食这种东西没必要储存的,国家的粮食储备足够多,而且每年还进口6亿吨粮食,就算咱们现在不种地,储备的粮食也够吃上三年的,最主要是粮食储存起来非常麻烦,不是潮了就是发霉了,所以个人认为没必要储存粮食,而这个粮食价格也不会上涨,基本就是个持平。


一起种植


我也是农民,我只从农民的角度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原来我一直是不种地的,觉得粮食便宜,家里人口不多也吃不了多少,一年光买粮食用不了几个钱,种地一点儿利头也没有,杂七杂八的去掉以后,可以说是不赔钱就不错了。费劲巴力的干一年活,到头来一个大钱不挣,浪费时间浪费体力,所以原来我是坚决反对种地的。

这两年开始,我开始多多少少的种点儿庄稼,不为了卖钱,为了自己吃的放心方便。我也不多种,就种了一亩多地,种了一点儿红薯和玉米,因为这两样都是大家喜欢吃的。红薯种的不多,除了分给亲戚朋友之外,留下一个冬天自家人吃的,基本也就不剩了。红薯必须在春天吃完,因为过了春季就无法储存了。而玉米呢?不管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喜欢煮玉米吃,一旦过了吃煮玉米的季节,也就留下一点儿新鲜的玉米面,平常喝玉米面粥。


一亩地的玉米,光靠喝粥自然是喝不完的。那么剩下的玉米怎么办?按照有的农民的想法,家里应该囤点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可是我一斤不剩的全部卖掉了。我看到我身边有年龄大一点儿的邻居,家里的麦子囤积了不少,每年夏季都要拿出来晾晒,特别麻烦不说,还要想尽办法防虫防潮。我很是不理解,问了邻居,干嘛非要囤积这么多的粮食?每年晾晒多麻烦?而且万一遭遇虫子啃食或者发霉变质,那不全完了。邻居说粮食放在家里看着安心,万一遇上自然灾害,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不能说这些人的想法不对,我只是觉得有点儿多余。


经过今年的疫情和国外的蝗灾,有的人为了消除远虑,开始先解决近忧,想多储存一些粮食,防止万一因为年头不好或者自然灾害吃不上饭。不能简单的说这种想法是多余的,但我们可以看一下,身边是否因为疫情耽搁了种地,耽搁了春播。而且多少年来,我们国家的农作物价格一直保持平稳,似乎从来没有比农民们的期望值高过。无论麦子还是玉米,前些年的时候也就六七毛钱,最近这几年涨价,也不过一直在一块钱左右打转。

在我们胶东农村,农民们卖玉米一般分两个阶段,去年冬天卖一次,转过年来春天再卖一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年春天的玉米价格,一点儿不比去年冬天高。就算是粮食再涨价,也就是1毛2毛钱的事,不会像猪肉和鸡蛋那样坐过山车。反正我自己是不会储存粮食的,自己种的粮食不会储存,更不会去买别人的粮食回家储存。


灵子


在防疫中我买了几代面粉大米,我们这种从五十年代过来人,是饿肚子吃不饱饭过来人,那些年代的人和现在的年青人不一样,一年四季就一个目标下苦能一年把吃的粮弄苟就万事大吉,能存些粮食的家庭就是富人,其它什么财产再不想,所以天不下雨天旱干快买粮有,这代人是为吃饭受过教训。


用户6515512175158


这个问题生活在农村的应该不担心,再有俩月就要到了收麦子的季节了,麦子收了就能吃,而且农村种地的都有存粮,疫情期间我给我哥打电话,我哥说家里的粮食够吃两年的,担心这个问题的应该是城里人,没有地只能买着吃。不过长点也好,让农民多点收入


辉啊辉子


粮食很重要,但也不必担心没粮食吃,因为我们常年用粮数量很大,即便存一些也不能结决长远问题,何况粮食存放久了会变质,夏天易生虫。再说了,从几十年的时间来看,什么东西都比粮食涨的高,上世纪七十年代玉米每斤二毛五分,小麦三毛一斤,50年过去了,现在玉米每斤八毛左右,小麦一元左右,大概涨了三倍,可其它物品就不是这个涨幅了,比如工人工资,那时每月一般在30多元,现在一般在4500元,涨了150倍,我上小学每年学杂费合计二块五毛钱,而今我孙子去了市重点小学,一次先交4万元,可以说现在的教育开支比七十年代涨了上万倍,十二年前我买的房子每平740元,今年每平已涨到7000多元,12年涨了十倍,七十年代买件最贵的衣服也就十几元钱,如今好点的上千,上万,所以说比物价,粮食价格是最稳的,五十年的时间每斤才涨了几毛钱,因此不用担心粮食涨价,说句笑话,全国八亿农民天天盼着粮食能涨价,可结果是天天失望,如果真到了粮价大涨的时候,让农民也过几天开心的日子,所以我就盼粮食能涨价。


半工又半农


这种事情不用担心,中国是人口大国备战备荒是我国的传统。我们国家储备了大量粮食,平时吃的粮食都是进口过来的,所以无论什么涨价粮食都不会涨价,宏观调控只有粮食价格稳定了,人们才不会怕才不会乱


颍上孙军


请点击关注【乡村关中】, 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精彩。

作为农民,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粮价十分关心,当然最希望粮食价格有所上涨,让我们的劳动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这根本的原因就是耕种土地的成本在不断的攀升,而粮价长期低迷,直接影响着农民耕种土的积极性。或许,有许多农民认为,今年因受疫情影响,有些地方的农民无法及时进行春耕生产,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粮食产量下降,就会引发粮价回升的可能,这就担心粮价上涨,而提早准备储存粮食。乡村关中肯定地说,粮价上涨的可能性极小,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担心。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粮价是社会物价的根本。

可以说,粮价一直都是很耕种土地农民的心病。 因为现在什么物价都在上涨,有人开玩笑地说,一斤粮食都无法换回一瓶矿泉水。这虽然是玩笑话,但的确如此,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粮价是所有社会物价的基础。虽然耕种土地的面积随着建设用地的划出而逐渐减少,但我们每天看新闻,每到夏粮、秋粮收获的季节,因为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粮食丰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结果年年都出现粮食大丰收,一方面是粮食大丰收充足供应市场,一方面是粮食的基础社会物价的作用,这些因素都决定着粮价不可能上涨,且始终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

第二,没有必要为粮价上涨担心。

现在,乡村关中一带的小麦的价格每斤也就在1.08~1.10之间,玉米价格在0.78~0.85之间,稻谷价格在1.15~1.20之间运行。这样的粮价,对耕种土地生产粮食的农民来说,已经达到非常失望的境地。因为这样的粮食价格,基本上刚够他们耕种土地投资的成本价格,这还不算一年来投入无数的人工费用。因此,农民对耕种土地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严重下降,也都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家庭的增加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依靠购买粮食生活的人们,或者想储存粮食等到价格上涨的农民,这都是根本不存在的理由。

总之,现在社会物价不断翻涨,农民耕种土地所使用的农资价格不断上涨,而粮食价格始终处于低迷状态,甚至遇到天灾年景,农民根本就入不敷出,耕种土地已经感受了到无形的压力。因为种田一年所有投入的工夫和收益,还不比到城市打工半年的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都不愿意耕种土地。也因此,任何人都不用担心粮食价格上涨,也没有必要存储粮食。因为市场粮食供应十分充足。

我是职业农民【乡村关中】,我们一起关注“三农”动态,解析“三农”热点,剖析“三农”万象,探索“三农”规律,推动“三农”发展。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乡村关中


每人按年需360斤买,防今年种不上,外国万一卡脖子呢?


紫薇花中


涨价是必然的,涨多少不知道?国家是会控制好粮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