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究竟是何人所作:石破天驚的考古發現揭開謎底

文|郭曄旻

自漢迄唐,《史記》的記載一直為人們所遵信,並無異詞。但是到了宋代,隨著辨偽學的興起,在“孫子”其人的問題上也開始出現爭議。南宋永嘉學派著名學者葉適否認歷史上有過孫子(武)存在。他的理由是,在專記春秋史事的《左傳》一書中不見孫武的任何記載。在他看來,流傳於世的《孫子兵法》也是“春秋末戰國初山林處士所為,其言得用於吳者,其徒誇大之說也”。

自宋代起,關於《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兩書及其作者,學者聚訟千年,莫衷一是。直到近現代,對《史記》記載可靠性的質疑者仍然不少。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懷疑傳世的《孫子兵法》有可能是孫臏所作:“據其書之文體及其內容,確不能信其為春秋時書,但亦非出自秦漢以後,若指為孫武作,則可決其偽;若指為孫臏作,亦可謂之真。”而錢穆則乾脆認為《孫子兵法》作於孫臏,史上並無孫武其人,所謂孫武的傳說均來自孫臏。而之所以有孫武與孫臏兩人之誤,在於“後人說兵法者,遞相附益,均託之孫子。或曰吳、或曰齊,世遂莫能辨,而史公亦誤分以為二人也”。

這樁歷史公案直到銀雀山漢墓考古發現才告了結。山東臨沂的東南,有兩座隆起的小山崗,相傳兩崗曾遍生花形似雲雀的一種灌木、且東崗花黃似金、西崗花白似銀,故東崗名金雀山,西崗名銀雀山。1972年4月,銀雀山上正在進行施工,建築工人們對高低不平的石頭坑進行清理挖掘時,意外挖到了兩座墓穴。其中發現了大量存有文字信息的竹簡。同竹簡一起出土的,還有陶器、漆木器、銅器和錢幣等,共95件。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專家推斷兩墓葬年代均為西漢前期。

《孫子兵法》究竟是何人所作:石破天驚的考古發現揭開謎底

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

經過專家近兩年的細緻工作,1974年 5月,竹簡整理工作初告結束。一號墓共整理出竹簡近5000枚,此外還有2000餘件殘片。二號墓出土竹簡32枚。在這批竹書裡面,兵書數量最大,也最重要。而最令世人矚目的當為《孫子兵法》與失傳一千多年的《孫臏兵法》同墓出土。銀雀山漢簡《孫子兵法》近300枚,計2600多字,包括傳世本13篇及佚文5篇。《孫臏兵法》共竹簡200餘枚,有《擒龐涓》《見威王》《陳忌問壘》等16篇。1974年6月8日,《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著名的〈孫子兵法〉和失傳的〈孫臏兵法〉等竹簡在山東臨沂銀雀山西漢前期墓葬中發現》一文,將這一考古發現公之於世。

《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漢簡的同墓出土,可謂“石破天驚”,徹底揭開了這個千古謎團,證明孫武仕於吳,孫臏仕於齊,各有其人,各有兵法傳世,且與《史記》記載相合。這不但為曠日持久的歷史大討論畫上了句號,恢復了著名軍事家孫武和《孫子兵法》應有的歷史地位,也證實司馬遷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所言不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