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孩子是母親十月懷胎辛苦生育下來的心頭肉,沒有媽媽不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物質生活,但是現實生活中總是會有這樣一類孩子,不懂感恩,不僅否定父母對自己的付出,而且還會對父母拳打腳踢。這類孩子就是我們所說的熊孩子。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的連環腳踢,爸爸的做法看了真解氣

商場裡一位媽媽帶著女兒試衣服,女兒5歲6歲的模樣,丈夫緊跟在後面。進到商場沒多久,女兒就嚷著餓了,讓媽媽帶著去買零食,媽媽心疼女兒,便想立刻帶著孩子去買。但是孩子爸爸卻不同意。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他勸說妻子,試完衣服一起去買,到時買完直接回家了,聽丈夫這樣一解釋,寶媽也覺得有道理,便安慰孩子,自己試完這件衣服,就帶著孩子一起去買,女兒剛開始同意,後來卻反悔了,她看媽媽一直在試衣服,知道是媽媽忘了給自己買零食了,便開始對媽媽連環腳踢,媽媽看到孩子生氣,一邊忍著疼痛,一邊安撫女兒。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一旁的爸爸看不下去了,他直接對著女兒屁股狠踢了一腳,女兒小小的身體顫了一下,感覺到疼痛的女兒,立刻大哭了起來,爸爸看了,怒上心頭,剛想再來一腳,卻被媽媽攔下,媽媽沒對女兒發火,卻對丈夫動了怒:指責丈夫下手太重。但是周圍人卻都覺得爸爸的做法解氣,勸解小女兒聽父母的話,老實一會。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分析: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孩子非常常見,孩子被寵壞了,也會不知分寸,甚至可能會對父母做出一些不禮貌地舉動,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多教導孩子,多約束孩子,讓孩子從小就有規則意識。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孩子行為不端,父母應該如何做?

一:言語制止

父母發現孩子有一些不恰當的時候,一定要言語制止,要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這個舉動能不能有效果,就要看父母平時有沒有威嚴了,父母平時注重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嚴。

孩子自然也會懼怕父母,會察言觀色,看到父母臉色不對的時候,也會收斂。父母對孩子懲罰的時候注意不要動手,儘可能不要以暴制暴,不然對於孩子的傷害也比較大。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二:懲罰

言語制止如果沒有用的話,父母就可以考慮到懲罰孩子,但是並不是體罰孩子,而是要讓孩子受到一定的約束,比如說讓孩子做板凳,做半個小時不許動,不要讓孩子手裡拿玩具等,這樣孩子也會受到一定的約束,反覆很多次,自然也就知道自己的行為的不妥之處了。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三:從小給孩子立規矩

以上兩點都是父母發現孩子行為出錯時,如何去引導的方法,還有一種就是如何預防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父母如果想要避免孩子出現這種行為,就要注意從小給孩子立規矩,這樣不僅能很好的約束孩子,而且還能夠讓孩子從小就有規則意識。

忘給女兒買零食,媽媽遭女兒連環腳踢,爸爸做法看了真解氣

你家孩子敢對你拳打腳踢嗎?

育兒寄語:

孩子的這種拳打腳踢行為,父母一定要注意,教育孩子最關鍵的就是讓孩子懂規矩,守規則。孩子不尊重父母,不懂得體諒父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也會是德不配位的一個人,父母如果不多加約束,孩子可能會行為越來越囂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