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丨昆虫都出来玩了,人能出门春游了吗?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顾名思义,就是说春天回暖,春雷乍动,地底下的蛰虫被惊醒,渐渐出来活动。惊蛰这个节气意味着仲春的开始,从这个时候起,万物都开始生根发芽,春意一日比一日浓。

惊蛰丨昆虫都出来玩了,人能出门春游了吗?


往年到这个时候,不仅昆虫开始出来玩,人类也开始春耕、防止病虫害,不务农的人也会出门去各处赏花、爬山,欣赏美丽的春天之景,今年除了这些,人类还要忙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目前,在社会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全国多地已经连续好几天确诊病例零增长。一边是外面的大好春色,一边是心里的“好响出去丸”,昆虫都出去玩了,人能出门春游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疾控中心研究院冯录召在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了回应。

1.首先不建议各单位或者企业组织爬山或游园等集体活动。

2.高风险地区,要继续严格管控,目前不建议逛公园、爬山。

3.中风险地区,如果出行尽量错峰,避免人群密集和拥挤,不扎堆聊天,不扎堆饮食,戴好口罩,注意咳嗽礼节,不随地吐痰,回家后及时洗手,做好手卫生。

4.低风险地区,如果独自去游园、去爬山,并且公园或山上人的密集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但是如果人比较多,还是要全程戴口罩,无论是否戴口罩,都需要保持手卫生,另外在开展室外活动时,注意增减衣物,预防受凉。

惊蛰丨昆虫都出来玩了,人能出门春游了吗?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摘下口罩,过上正常的生活呢?

关于什么时候才能摘口罩的问题,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在近日的采访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等全国各地连续一个月左右新增病例为零,也就是连续两个最长潜伏期都没有新的确诊病例出现的时候,基本就可以说达到了摘口罩的指标。到那时候,人们就可以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下生活了。

根据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的推测,新冠疫情会在4月底基本控制。


毫无疑问,现在我们离摘口罩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越是接近胜利就越不能掉链子。虽然现在连昆虫都成了我们羡慕的对象,但没到最后一刻,我们就要继续“蛰居”,不要“闻雷而动”。

惊蛰这天有一个民间习俗是“惊蛰吃梨”,从惊蛰往后,天气开始转暖,变得干燥,吃梨可以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对身体有一定滋养作用。

梨与“离”同音,也有远离害虫、远离疾病之意。在惊蛰这天,我们不妨吃点梨,愿新冠病毒早日远离人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