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最近老有朋友问我,哎东非的蝗灾是怎么回事啊?蝗虫怎么这么难杀啊?蝗虫会不会进入中国啊?这非洲的蚂蚱和咱中国的有啥不同啊?

正好前两天写了一个相关的科普文,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特意又查询了各种相关知识,决定再做一次更为全面的科普

关于这次东非蝗灾的元凶——非洲沙漠蝗,必须要了解下面这么几个知识点:

第一,中国没有。

第二,这东西比咱常见的蚂蚱长得大、吃得多。

第三,沙漠蝗的性格和行为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非遗传性的变化

在讲非洲沙漠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蝗总科的大致成员。

蝗总科,按照传统的生物学分类法,属于动物界、后生动物亚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锥尾亚目(蝗亚目)、蝗总科

蝗虫科下属的常见成员很多,像被老百姓俗称为“扁担勾”的一种蚂蚱,其实是对锥头蝗科和剑角蝗科的通称。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中华剑角蝗(左),短额负蝗(右)


还有草丛里和天地里常见的稻蝗、东亚飞蝗和小车蝗,也分别属于稻蝗科、斑翅蝗科和斑腿蝗科。在中国历史上的蝗灾,也多是东亚飞蝗为主、稻蝗和小车蝗为辅所造成的。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当然,说到中国的蝗虫,就不得不提体积巨大的棉蝗。作为蝗虫家族的巨人,棉蝗最大可以长到10cm左右,而且通体绿色,可以说是颜值和体格并存的家伙。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蝗虫中的巨人——棉蝗


不过上述的这些蝗虫从破坏力到群落规模和非洲沙漠蝗相比,就只能称之为弟弟了。

非洲沙漠蝗,属于蝗总科、短角蝗科、沙漠蝗属、沙漠蝗种。主要分布在东非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撒哈拉沙漠一代,在阿拉伯半岛和北非也有少量分布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正在产卵的沙漠蝗


沙漠蝗之所以可以如此的与众不同,很大程度上跟它的物种属性有关。

由于生活在旱、雨季分化明显的地区,食物什么时候多,什么时候少,那都是说不定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沙漠蝗为了能更高效的存活,就演化出了两种生活方式:

如果是雨季水草丰盛,沙漠蝗便会十分乖巧的躲在草地里吃草,做一个安安静静的美虫子。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展开翅膀飞起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为了不被捕食者捕食,这个时期的沙漠蝗多是绿色或者米色,为的是更好的融入周围环境,通过拟态的战术来迷惑对手。

但是、but、however

一旦气候变得干燥,雨季转为旱季,植被数量减少,这些平日里的小乖乖就变的凶神恶煞起来,变成为祸一方的煞星。

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就要说到蝗虫生小孩的故事了

一般来说,蝗虫喜欢在干燥、松软的土地上生娃娃,一方面可以保证卵的通气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卵不会被细菌真菌感染、腐败。

那么对于沙漠蝗来说,最适合生小孩的季节就是旱季了。

不过旱季只是相对于雨季而提出的概念,只能说旱季的雨水很少,比雨季少得多,但不等于不下。

草原上和沙漠里的草,稍微沾点水,就可以很快速的长出来,去完成它们短小的一生。

不过被雨水唤醒的不只是小草小花,还有在地下蓄势待发的沙漠蝗。

小蚂蚱,孵出来,还来不及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就要投入到忙碌的吃吃吃大军中。

如果雨水比较少,草的长势一般,那蚂蚱们多少还有点数,稍微吃吃做个乖宝宝数量也不会很庞大。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准备交配的沙漠蝗


但事情不是绝对的,总有那么几次比较妖孽的天气带来了数量可观的降雨,增添了了地表的植被面积。

既然吃喝不愁,那蚂蚱们也就放开了吃了,大片大片的蚂蚱宝宝开始从地里爬了出来,加入到了“吞噬者”大军的行列中,啃咬着大地母亲的馈赠。

可前面说了,这些雨水不过是旱季反常的雨水,其持久性不能得到保证,差不多下两场就消失了。

天气一如既往的干燥,大地再次光秃一片,只留下地里饥饿的蚂蚱在争夺为数不多的植被。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成群啃食植被的沙漠蝗


斗争中,蚂蚱们相互推搡,大腿之间不断的摩擦,而这不起眼的摩擦,却是蚂蚱们性情大变的关键。

牛津大学的史蒂芬·辛普森教授发现,在蝗虫的后足上,有许多接受机械刺激的神经接收器,当越来越多的蝗虫不可避免的肩摩接踵起来时,腿部的相互碰撞打开了这个危险的开关,神经的冲动让沙漠蝗释放苯乙腈,气味的集结号飘荡在空中。

随着号角声愈发的嘹亮,越来越多的蝗虫聚集在了一起,它们聚在一起,一面争夺着那为数不多的草地,一面等待着时机的成熟。

终于,成群的蚂蚱因为食物的不足终于爆发了,它们开始变得性情暴躁;用于伪装的保护色被明亮显眼的金黄色取代;经昼伏夜出的习性也变成了白天光明正大的展翅高飞。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沙漠蝗的两种状态:独居(上)群居(下)


是时候展开一场规模浩大的迁徙了。

为了种群的延续,为了能顺利的迁徙找到新的食物来源,沙漠蝗们抛弃了曾经独来独往的生活个性,转而开始虫群为我、我为虫群的集体主义生活。凭借着虫群的力量,蝗虫们可以通过扇动翅膀产生极大的上升气流,从而推动他们做到每天可以随风飞行100-500公里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2019年12月蝗虫受灾区域


正是凭借这样强大的动力,虫群可以轻松的跨过红海,穿越阿拉伯半岛,渡过波斯湾,飞跃伊朗,抵达印度。

而群体的生活也赋予了蝗虫极大的破坏力,据联合国现在的统计,每平方公里规模的蝗群一天的进食量相当于3.5万人一天的进食量。

考虑到原本东非和阿拉伯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就少,而长期的干旱又使得这些地区的粮产量水平不高。现如今蝗灾的降临和规模的扩大,更是给这些地区饮食问题雪上加霜。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漫天的飞蝗


更可怕的是,考虑到现在蝗群已经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产粮区,并已经靠近缅甸边境,并有可能通过藏南和云南进入中国,只怕到时候饥饿人口又要增多,一场几亿人的大饥荒事件随时可能爆发。

正因如此,联合国已于2020年2月13日宣布全球进入紧急状态,各国都要做好应对全球恶性突发事件的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蝗灾没有在之前发生,而偏巧在去年大规模爆发呢?

要阐述这个问题,就必须复习一下高中地理的知识点——洋流和信风。

所谓洋流,说简单一点就是海里的冷温水交替流动形成循环,一般是热带海域为暖流,寒带出寒流,受地球自转的影响还有逆流和环流。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信风呢,指的是空气受冷热影响上升下降造成的地域气压不同而产生的气流,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形成有偏转方向的信风。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知道信风和洋流是怎么来的,后面的故事就好讲了。

首先是受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每过个4~5年,东南信风就会减弱,然后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域温度升高,上空气温升高,赤道地区的雨水大量集中在中美洲一代,而东非、阿拉伯半岛地区的降水则会大大减少。

恰好,从2017年到2018年,全球经历了较为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东非因此经历了两年的严重干旱。而蝗虫也在这个期间开始大量的产卵,等待雨季的到来

恰好台风鲁班于2018年10月袭击了红海两岸的沙漠地带,到了次年1月初,蝗灾的序曲就已经在厄立特里亚和苏丹的平原隐隐闪现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台风鲁班袭击东非


在当月底,一个蝗群跨越300公里宽的红海,另一支则向埃及缓缓移动。

为了消灭蝗群,联合国粮农组织组织受灾各国对虫群进行捕杀,经过了数月的努力,终于在2019年6月底基本结束了这场蝗灾。

不过前面我也说了,现在的东非仍然干旱,植被仍然很稀少,所以沙漠蝗产下的卵数量仍然很庞大。

另外,沙漠蝗虽然从独居状态变为群居只要几天,但要再从群居变回独居却需要2-5代。也就是说,2019年6月地里的蚂蚱卵孵出来的还是这种残暴蚂蚱。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成群的沙漠蝗若虫


再就是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激增,导致地球温度越来越高,海水的温度上升,印度洋水温升高。但是吧,东印度洋还是会接收到千岛寒流带来的冰冷海水,于是乎东印度洋和西印度洋之间的海水温度差越来越大,就出现了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事件。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事件


水温不同,导致东西印度洋上空的气温也大不相同,东印度洋上空的冷空气开始吹向西印度洋,考虑到原本赤道地区就是低气压带,大量的湿热空气盘踞在东非上空。冷空气一来,天上的水蒸气冻得开始抱团,就变成了水滴,降下来就是雨。

和咱这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同,东印度洋吹过来的冷空气,里面带的水分还不少,到了西印度洋之后,就使得东非地区的雨下得更大了。

这雨大了,植被长得就茂盛,草场多了,地里的蚂蚱就多了。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飞蝗遮蔽了天空


不过地球是个整体,往往是这边雨多了,另一边雨就少了。

因为印度洋上空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东印度洋上空非常干燥,直接影响了澳大利亚的降水。

本来全球变暖,靠近热带的澳大利亚温度就不低。再加上气候干燥,成片成片的树林子,忽的一下,着了。

然后就是在澳大利亚延续了几个月的山林大火,对此相信大家也是有所耳闻。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澳洲山林大火


持续数月的大火,直接造成了澳大利亚上空气温升高,换句话说,现在换东印度洋上空的空气温暖了。

然后来自西印度洋的湿冷空气呼呼的赶到了澳大利亚,为澳洲干涸的土地带来了大雨。

可是大火造成的温度差着实有点大,就让这雨呼呼呼的下了个不停。于是乎,澳洲刚刚摆脱大火,又迎来了洪水。

再看东非这边,雨都跑到了澳洲,气候自然就变干了。原本东非这个季节就是旱季,雨水就不多,在被澳洲大伙这么一折腾,原本旱季寥寥无几的雨水就几乎没有了。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先是一波大雨,接着一波更为严重的干旱,造成的结果就是——蚂蚱的规模更大了。更要命的是,这些蚂蚱孵出来就是残暴脾气的金黄妖怪,直接省了自然变性这个阶段。

真可以说这是推倒了大自然的一副多米诺骨牌,而根源上的问题却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温室效应。

如果没有温室效应,海水的温度不至于升高这么多,可能也就不会发生这次印度洋偶极子事件,澳洲可能也不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山林大火。

非洲沙漠蝗虫很厉害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粮食危机?


说到底,还是人类自己作孽,遭了报应。

如果还不做出改变,人类未来面对的,恐怕是更为严重的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