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絳山水的技法與特點


淺絳山水的技法與特點

髡殘《蒼翠凌天圖》85x40.5cm

淺絳山水,中國山水畫中的一種沒色技巧。即凡以淡紅青色彩渲染為主山水畫,統稱淺絳山水。其方法是先用濃淡,幹溫變化之墨線勾勒輪廓結構變化之後,再施以淡的赭石,(或摻少稍失砂類)染山石,樹木結構處。最後用淡花青類色渲染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礎上,敷設以赭石為主的淡彩山水畫。

淺絳山水的技法與特點

張大千 淺絳山水

特點

淺絳山水畫素雅清淡,明快透徹,(芥舟學畫編)中說:淺絳山水,則全以墨色為主,而其色輕重之足關矣,筆墨仍為畫面構成的基礎,墨色足後,略施淡彩,畫面色調單純統一,減少濃淡和輕重的變化,而其色多施與山石之上。

淺絳山水的技法與特點

明代 沈周《臨吳仲圭夏山欲雨圖》

淺絳山水畫的著色方法大概有以下幾種。

填色法

在勾好的墨框內充填顏色的方法稱為“填色法”。步驟是先勾好墨

線,然後在基本輪廓範圍內填上赭色,填色位置在山石受光部位,再用赭色復勾之,這樣山石有厚重的感覺。

淺絳山水的技法與特點

黃曉汀 淺絳山水

嵌色法

淺絳山水畫中的嵌色法主要是指在濃墨點、濃墨塊的基礎上嵌上硃砂、朱磦等暖色塊或暖色點表現秋樹、秋石等等,但這種著色法不宜過多。

赭墨融合法

此法趙望雲諸前輩常用之,把墨(或濃或淡)與赭色結合(可先調好,也可在筆上融合),一般使用大筆畫之,強調用筆要生動,痛快。另一種方法是用小筆勾、皴、擦同時進行,一氣呵成,也可稱之為“赭皴”。以上兩種方法切忌用筆來回塗抹,也不要過多地添加修改,應達到兩色同處,相融相滲而不相混,色中透墨,墨中含色,虛實濃淡溶融一氣的神奇效果,方為恰到好處。

淺絳山水的技法與特點

黃曉汀 淺絳山水

平塗法

又稱平染,即為均勻塗色。不分濃淡及色頂變化的染法,這種方法也不需要兩種或幾種染色相互暈接碰撞。小面積的平塗易於掌握,但大面積的平塗,要做到勻細便有一定的難度。總之,設色方法很多,雖有各自名稱程序和效果要求,但沒有固定格式,而且淺絳山水畫在近年來的發展速度很快,諸多方法也正在研究嘗試中,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只要我們妙用赭色,就一定會使傳統的淺絳著色法煥發出時代的色彩。


歡迎大家關注、轉發~

願結交更多喜愛國畫藝術的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