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南京明城牆有十三座老城門,最北端的神策門是唯一一座將甕城設立在外城的城門。

神策門(又叫得勝門、和平門)位於南京城北,坐南朝北。它是南京明城牆十三座內城門之一、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一座外甕城。它的城門在裡面,甕城在外面。這和中華門等城門的甕城正好相反。該門1928年(民國十七年)改名和平門,門額由國民政府立法院院長鬍漢民1929年題寫。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現在的城門門額題字是胡漢民手跡。

相傳,南京建城的主事者是著名軍師劉伯溫。傳說此人有天眼,能呼風喚雨,未卜先知。明故宮(宮城)便是他選址所建,城牆也是他制定的規劃,13座內城門,則是他按照天上星宿“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的佈局所設。按照七星佈局,神策門屬於“北斗七星”的第七星——“搖光”,斗柄第一顆。一些史料記載中,搖光又稱“破軍”,和軍事有關。而“神策”一名,據說是因為此處為明朝禁軍“神策衛”的駐地。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古時候,把環境、城市等規劃叫“堪輿”。

神策門採用了外甕城的結構。甕城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多呈半圓形。當敵人攻入甕城時,如果將主城門和甕城門關閉,守軍即可對敵形成‘甕中捉鱉’之勢。

在明代建造京師南京內城城牆以前,歷朝歷代中國傳統甕城的形制是將其設於主城門外,也就是外甕城結構。而明代京師南京城牆在修建過程中則普遍將甕城設於城門內,稱為內甕城,就像明代聚寶門(現中華門)一樣。唯獨神策門依然採用了古老的外甕城結構,因此它也成為了十三座城門中結構最獨特的。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這是中華門甕城,也是南京城牆典型的內甕城。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這是神策門外甕城西側,而雙門洞設計也是軍師劉伯溫的傑作,這在十三座城門中也是唯一一個。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這是神策門的外甕城。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外甕城西側,雙門洞設計也是軍師劉伯溫的傑作,在老城門中也是唯一的。

神策門處建造外甕城主要是最大程度利用險峻的山勢,明城牆在建造過程中力求“地盡其險”,專走山勢險要之處。所以,依山而建的神策門,如果把甕城建在城門內,反而會把小山包在城門和甕城之外,這對於防守進攻是很不利的,明太祖朱元璋才將神策門的甕城設計建在了城門外面。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這是神策門內城。內城廣場面積大約1200多平方米。

根據明史記載,神策門出入城門要經左右兩個門洞,平時只開一個門,急時酌情開一洞,它充分體現了明太祖朱元璋因地制宜,在不同地段、不同環境條件下采取不同方法的築城思想。神策門在軍事防守上地位相當重要。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雙門洞設計別具匠心,特別實用。

太平天國初期,清軍的第一次攻城發生在神策門,太平軍的張繼賡幾次謀反,結果被捉,他的同謀就夥同清軍準備裡應外合攻入神策門。但是,太平軍及時組織防守,用大型木樁和鐵鏈加固神策門的防禦工事。清軍只得撤退,並在撤退之前,將神策門外的一條商業街付之一炬。

神策門的沒落則是伴隨著太平天國末期整個天京城的失陷,清軍先從太平門附近攻入,然後兵分幾路,其中有一路就沿城牆打到了神策門,最後神策門在內外兩路清軍的夾擊下被攻陷。


南京城牆故事(一):甕城在外的神策門

神策門內城保存完整,馬道上還留有很多品相完整的老城磚。

神策門雖是軍事要塞,但由於地處荒僻,少有人煙。明、清、民國時期基本閉而不用。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將得勝門改名為“和平門”,並在和平門內設美國亞細亞火油公司油庫。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佔領南京,將和平門外甕城培土建成日軍汽油庫。1956年解放後,南京軍區接管此處,仍沿用作油庫,禁止百姓參觀;直到改革開放後的2001年,南京軍區將和平門油庫歸還南京市,南京市人民政府將和平門開闢為和平門公園,和平門同時也跟南京明代城牆一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