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未來的經濟和人口主要會以都市圈為載體,都市圈說白了也就是一個生活圈。

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南京都市圈,顧名思義是以南京為中心的經濟區域帶,範圍鎖定在南京周邊100公里左右,由於驅車往來只需1個多小時,所以又被稱為“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它不但包括了南京、鎮江、揚州、淮安等江蘇的四個城市,還囊括了馬鞍山、滁州、蕪湖、宣城、蚌埠等安徽的城市。可以說江蘇和安徽各佔“半壁江山”,是中國最早跨省共建且為數不多的跨省都市圈。

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這個都市圈總面積6.46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74.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3.37萬億元。2019年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都市圈排名中,南京都市圈排名第四,僅次於上海、北京、深莞惠、廣佛肇四大都市圈,在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一直以來,南京歷來就有“徽京”之名,與部分安徽城市的關係甚至要親密過同省的地市。從每個城市的GDP來看,蕪湖、馬鞍山分別是安徽第二大、第三大城市,滁州和宣城分列第五位和第九位。換句話說,安徽排名前十的城市,有差不多一半都投入了南京都市圈的懷抱。

南京都市圈是江蘇省提出建設的,但卻納入了部分安徽城市。如果進一步計算以上幾市的土地面積,情況還會更加有趣,江蘇四市,面積為27136平方公里,而安徽四市,面積合計35813平方公里,所以在南京都市圈的規劃中,上層對於南京都市圈的定位,原本就是拉動南京周邊的蘇皖兩省區域經濟發展。

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相比其他尚且停留在名義層面的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一體化進程顯然更為落地化,尤其體現在城際軌道交通上。這四座安徽地級市中有三個都是沒有與合肥通高鐵,而他們本身前往南京卻只需要十幾分鍾。如此一來這四座城市未來的發展重心偏向也是顯而易見了。

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因為歷史和地理的因素,江蘇被分為蘇北、蘇中、蘇南一樣,安徽也被分為皖北、皖中、皖南。作為省會的合肥,長期以來事實上都是皖中地區的中心城市,對於皖北和皖南的輻射性較弱。皖南與蘇南地區憑藉長江相連,從古至今都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由於高鐵建設的規劃因素,皖南地區仍舊是率先與蘇南地區形成了連接,而不是與皖中、皖北地區。

再具體看下安徽這邊的情況,民國之後安徽省會頻繁變動,新中國成立之後誰也沒想到合肥成了最大的贏家,但依舊有很多人對合肥沒什麼感覺。恰好南京也做過安徽的省會,加上它就在安徽隔壁,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合肥都市圈的成員城市中,皖南的宣城、黃山、池州、安慶目前都是並未包含在其中的。這一方面是源自長江之隔,另一方面也是區域文化之間的差異性。

一直到今日,南京都市圈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各位也是有目共睹,不僅是省內城市收穫頗豐,安徽境內的四城也連帶的發展了起來。有意思的是,這四座安徽地級市中有三個都是沒有與合肥通高鐵,而他們本身前往南京卻只需要十幾分鍾。如此一來這四座城市未來的發展重心偏向也是顯而易見了。

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偏向南京對安徽城市來說實屬無奈之舉。

安徽省內的情況頗為複雜,民國之後安徽省會頻繁變動,新中國成立之後誰也沒想到合肥成了最大的贏家。這讓一些城市很不服氣,就算是幾十年過去了,依舊有很多人對合肥沒什麼感覺。恰好南京也做過安徽的省會,加上其就在安徽隔壁,並且南京之前在江蘇境內首位度不高,所以說南京都市圈的建立可以說是必然的結果。

南京都市圈,竟有一半安徽的城市,合肥怎麼看?

合肥成為省會後,對其他城市並沒有承擔多大的責任,安徽本來便是內陸地區,自身資源有限僅能支持一個大省會。合肥這些年對周邊城市的行為,也使得滁州、馬鞍山等地對合肥更加不滿,而今在幾個月前,就連蚌埠也開始著手準備加入南京都市圈,如此看來,合肥作為省會未免有些太孤獨了。

你對南京都市圈包含了一半安徽的城市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評論。想了解更多,請關注順風愛旅行,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