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庚子年

干支紀年,歲月輪迴,又到了一個庚子年。

中國近代史上的庚子年,令中國人刻骨銘心。1840年庚子年,爆發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隨之簽訂了《南京條約》;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隨後簽訂了《辛丑條約》。

1840年,成為了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從此中國淪為半殖民地:《辛丑條約》使中國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追憶歷史,以史為鑑;不忘國恥,復興中華。

又是一個庚子年

1840年,英國軍隊侵犯中國,鴉片戰爭開始(1840年至1842年)

1840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藉口,決定派遣遠征軍侵華。6月,英國艦船47艘、陸軍4000餘人,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又是一個庚子年

關天培將軍血戰虎門

1840年7月,英軍攻陷浙江定海(今舟山),8月抵達天津大沽口。朝廷震驚,答應懲辦林則徐,英軍同意撤到廣東等候談判。林則徐、鄧廷楨被革職。

又是一個庚子年

1841年1月7 日,英軍突然攻佔虎門的大角、沙角炮臺,清軍傷亡700餘人。琦善1月25日與義律簽訂《穿鼻條約》,條約第一款就是割讓香港,英軍第二天就佔領了香港。不過,《穿鼻條約》始終沒有得到皇帝批准,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


又是一個庚子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形勢圖

皇帝對琦善擅自簽約不滿,下令對他抄家革職。義律先下手為強,派兵發起虎門之戰。2月26日虎門失陷,守將關天培英勇犧牲。5月24日,英軍發動對廣州進攻,奕山樹白旗投降,簽訂《廣州條約》。英軍的暴行激起民眾反抗,三元里一帶民眾英勇殺敵。

又是一個庚子年

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

英國政府對義律獲得的侵略利益仍嫌不滿足,1841年8月21日,改派璞鼎查率艦船37艘、陸軍2500人離香港北上攻陷廈門、定海、寧波。1842年3月,清軍反擊收復部分失地。15日,清軍大敗。7月21日,英軍發起鎮江之戰,8月4日英艦逼近南京,揚言進攻南京,清廷被迫議和。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自此,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又是一個庚子年

義和團在操練

隨著《南京條約》以及隨後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社會和人民陷入無盡的苦難之中。城鄉凋敝,民不聊生,腐敗的清政府和帝國列強的暴行激起人民一輪又一輪反抗。公元1900年前後在山東、河北等地興起的義和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它的成員主要是農民和手工業者。

又是一個庚子年

這個團民頭上貼一個“乾”字,以為可以增添神力

義和團本來稱作“義和拳”,是打拳的人匯聚在一起形成的一股力量。他們宣揚練好功夫刀槍不入以及其它一些很不科學的觀點。開始,義和團的目標是清廷和洋人,口號是“反清滅洋”,殺官員,殺洋人,也殺信洋教的“教民”。

又是一個庚子年

起初,清廷對義和團採取的是剿滅政策,後來慈禧看到義和團有利用價值,採取招撫策略,義和團改而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於是清廷利用義和團抗擊洋人。在慈禧太后的縱容下,義和團聲勢大振,不僅在河北、山東發展的如火如荼,而且公開進入天津、北京,發展組織,壯大隊伍。在慈禧太后的慫恿下,義和團攻打外國使館,殺洋人(包括德國公使),殺教民,攻打教堂,把一個北京城鬧得烏煙瘴氣。

又是一個庚子年

西什庫教堂

一開始義和團並沒有攻打外國使館,只是殺洋人和攻打教堂。比如,八萬義和團攻打西什庫教堂,打了兩個月也沒打下來。在中外矛盾不斷激化的情勢下,外國在北京和周邊增兵,意欲用武力鎮壓義和團。慈禧太后於1900年6月21日對英、美、德、意、俄、日等11國宣戰,派遣清軍和義和團一起攻打位於東交民巷的外國使館。當時使館區內有1400餘人,其中士兵500人,而攻打使館的義和團和清軍有10 萬人。使館守軍只有槍沒有炮,而清軍手裡有從德國進口的大炮。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雙方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竟然打了兩個月也沒打下來。據說,清軍的大炮沒有炸死一個外國人。

又是一個庚子年

被義和團摧毀的王府井教堂

其中的蹊蹺有多種解釋。有人說,掌管炮兵的榮祿命令士兵向天空開炮;有人說,主戰派與主和派鬥爭激烈,“假打真和”怕得罪洋人。還有人分析,慈禧太后的本意就不是要打下使館,只是為了得到與外國談判的籌碼。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一方面清軍和義和團攻打使館區,另一方面又暗中為使館區送去各種食品等補給,使得使館區不至於彈盡糧絕。

又是一個庚子年

東交民巷外國使館的守軍


又是一個庚子年

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守軍

在義和團方面,極其愚昧荒唐的做法也是造成失敗的重要原因。他們在進攻前先要念動咒語,宣言刀槍不入,再燒紙喝符水,然後發動進攻,在外國人洋槍洋炮掃射下,成片倒下。如此作戰豈有不敗之理?

又是一個庚子年

義和團宣言刀槍不入

當八國聯軍真的向北京發動進攻時,慈禧派清軍義和團迎戰。在外國軍隊洋槍洋炮進攻面前,義和團的法術自然不堪一擊。隨後慈禧倉皇逃跑,把責任推給義和團和一些主戰大臣。

又是一個庚子年

義和團團民手舉“欽命義和團”小旗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犯中國的導火索,5月28日,由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發動侵華戰爭。

又是一個庚子年

義和團團民在練習拳法


又是一個庚子年

義和團的宣傳標語


又是一個庚子年

八國聯軍整隊出發,進入北京

侵華聯軍總兵力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雖然遭到了清軍和義和團的抵抗,最終在8月14日攻陷北京城,15日凌晨,慈禧倉皇出逃。

又是一個庚子年

準備發起進攻的八國聯軍


又是一個庚子年

俄國騎兵隊伍

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摟掠,從紫禁城、中南海和頤和園搶掠的珍寶無數,圓明園又再次遭受洗劫。

又是一個庚子年

八國聯軍從天津向北京行進

慈禧在西逃途中任命李鴻章為和談全權代表。1900年12月22日上述八國及西班牙、荷蘭及比利時共11國向清廷遞交《議和大綱》十二條,27日,清政府表示同意。1901年9月7日,總理外務部事務大臣奕劻和北洋大臣李鴻章在《辛丑條約》上簽字。

又是一個庚子年

北京城樓被八國聯軍焚燒

《辛丑條約》規定,中國賠償列強白銀4億5千萬兩(按照當時中國人口4 億5千萬,每人一兩計算),分39年付清,年息4%。此賠款被稱作“庚子賠款”,外國人叫做“拳亂賠款”。

又是一個庚子年

在午門前休息的聯軍

除賠款外,還規定:北京使館及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交由外國駐軍保護,禁止中國人成立反帝組織。《辛丑條約》雖然保住了清廷地位,清政府卻從此淪為帝國主義的傀儡。

又是一個庚子年

“華勇營”是由中國香港人和威海衛人組成的隊伍,隸屬英軍,參加進攻北京的戰鬥


又是一個庚子年

天津的老百姓在圍觀八國聯軍隊伍登上火車向北京開拔


又是一個庚子年

圍觀八國聯軍的天津群眾


又是一個庚子年

八國聯軍徵召的中國人運送給養


又是一個庚子年

義和團失敗後被清軍和八國聯軍抓住砍頭


又是一個庚子年

被清軍抓住的義和團


又是一個庚子年

外國人在觀看中國人殺義和團


又是一個庚子年

四個條約簽字照片


又是一個庚子年

辛丑條約簽字時情況,右邊前二人是奕劻和李鴻章


又是一個庚子年

李鴻章簽字“肅”,因為清廷授予他的爵位是“一等肅毅侯”。他不願意把自己的真名寫上,因為他認為那是一種

李鴻章在與列強們的談判中儘管據理力爭,但是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李鴻章開始吐血。9月19日從談判桌上下來的李鴻章再次大口吐血,搶救無效去世。

又是一個庚子年

報紙上刊登的辛丑條約內容


又是一個庚子年

參加議和的官員們

1840年和1900年兩個庚子年,給中國人留下的是無盡的屈辱和災難。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雖然被列強侵略欺辱的歷史已經成為翻過去的一頁 ,可是悠悠往事,去猶未遠,牢記歷史,不忘初心,奮發圖強,振興中華,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