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中學生活,就是父子間一場長達6年的“智鬥”


兒子的中學生活,就是父子間一場長達6年的“智鬥”

1

2019年9月初,高高興興地把兒子送進了遠在重慶的一所大學。告別時,我以為兒子會像平常一樣伸出雙臂求抱的,但他沒有。於是,我忍不住問他:不擁抱一下嗎?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週圍,又以最小的幅度伸出了雙臂。顯然,他有點不好意思。

那一刻,我明顯感覺到了兒子與平常主動要求“熊抱”時的不同。不由地,我用力抱住他的後背,又輕輕地拍了拍,希望藉此給他更多的能量,也給我自己更多的信心。

千言萬語,盡在一抱中。

這是兒子第一次真正地開始獨立生活,也是作為父親的我第一次真正地放手、放飛。

其實,兒子6年的中學生活並不順暢,堪稱一波三折,彷彿一場大起大落、有驚無險的過山車遊戲。

憑自身實力考上武漢外校初中時,他可謂躊躇滿志,卻最終因為貪玩退出了“學霸”的競爭行列。

家人對他寄予厚望,不相信也無法接受他會墮落成一枚“學渣”;親朋好友一直看好他,認定他能輕而易舉地考上一流乃至超一流大學。但很糾結的事實卻是,3年的初中加上3年的高中,他走過了一條

由“學霸”到“學渣”再成功逆襲的驚險之路。

收到高考錄取通知書時,我曾調侃這是祖宗顯靈、好人好報。

因為,3年的高中生活,他加在一起滿打滿算認真學習的時間不超過5個月。一是考入武漢六中的第一個月,二是高二文理科分班後的第一個月,三是藝考結束返校後的近一個月,再就是高考前的40天。對此,兒子沒有表示異議。

當然,這個評價的依據是學習態度和學業成績。

萬幸的是,過去的6年,尤其是關鍵的高中3年,他在身體與身心方面保持了健康成長,持續了“陽光少年”的人設。

這得益於老師們對他的不拋棄不放棄,也得益於他有一個無微不至的媽,還得益於我對他的要求、溝通、理解、包容、退讓和堅持。

總之,剛剛過去的6年中學生活,父子倆的關係可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就是一部父子之間鬥智鬥勇的“宮鬥劇”、“血淚史”。

2

2012年,作家徐世立完成出版了一部長篇紀實小說《一個孩子的戰爭》,我稱這部富有批判精神與人文情懷的現實主義作品為“新傷痕文學”。

在這部長達42萬字的作品中,他真實描述了他的兒子因為沉溺電腦,從初中時的優等生迅速滑落為不願讀書的高中“另類學生”,原本幸福的家庭因此陷入絕望之淵,以及全家艱難自救的全過程。作家把這個過程定義為“水深火熱”,而且認定,因為家裡有一箇中學生,中國有幾千萬個家庭每天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為此,他特地給書名加了一個副題“家族拯救紀實”。

在以《站在苦難的門口》為題的前言中,作家毫不避諱地說,這本書描述的是一箇中學生家庭的“苦難與黑暗、失誤與教訓、沉淪與掙扎、拯救與自救、理解與和解”。

他以專業作家特有的氣質,外科手術般地檢討了自己作為父親的各種不合格,坦言:“從表面看,兒子從一個優秀的學生滑落和到‘問題學生’只用了短短兩年的時間,而實際是由於我們的種種失誤,這種滑落從兒子出生不久就開始了,無數失誤的因累積成為‘問題’的果,認識到這一點,我用了18年時間。”

我敬佩徐世立超乎尋常的自我解剖勇氣,他敢於把自己已癒合的傷口重新撕開,以血淋淋的姿態忍痛示人,只求避免“有人會比我更慘更痛”。

慶幸徐家公子最終迷途知返,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慶幸徐世立在“一個孩子的戰爭”中痛定思痛,對父親這個角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趙公子、錢公子、孫公子、李公子……有徐公子這份幸運嗎?周爸爸、武爸爸、鄭爸爸、王爸爸……有徐爸爸這份覺悟嗎?

我們應該直面一個現實,中學教育很難,中學生很苦,中學生的母親很難,中學生的父親更苦。

各種錯綜複雜的“難”與“苦”交織在一起,讓本該相濡以沫、子孝妻賢、女乖父慈的幸福家庭驟然變得狼煙四起、相愛相殺、傷痕累累。

這種不正常的生活狀態亟需解套。而就一個家庭而言,父親是最合適的解鈴人,當仁不讓、責無旁貸。

3

兒子在讀到高二下學期時,我漸漸產生了開設“中學生之父能量”專欄的想法。

這個想法基於兩個意思:

一是從以考大學為目標的學業上分析,對“學霸”級的學生,家長不用多操心;對“學渣”級的學生,家長操再多的心也無用。但對龐大的介乎於“學霸”與“學渣”之間的中學生群體而言,家長尤其是父親的引導卻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是從以成人、成才為目標的人生上分析,無論“學霸”、“學渣”,還是中等生,父親的作為、作用與影響卻都是不可或缺的!

高考不能缺席,人生不能掉隊。在孩子成長最為關鍵的階段,父親不能缺位。這就是“中學生之父能量”之初衷。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維蘭特曾經對95位高智商男性進行了長達30年的追蹤研究,他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是:父親越成熟,越能在孩子適應世界的過程中提供幫助。

對此,我的理解是,在孩子的中學階段,父親這個角色特別不好演,先要不斷地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熟起來,獲得能幫助孩子成長的足夠資本;同時,父親這個角色格外重要,他在孩子開始瞭解社會、適應世界的時候,具有不可替代的幫扶作用。

希望我的經歷和感悟,能給千千萬萬中學生之父親以參考,實現“父能量”的正向傳遞。

還需要補充的是,當我把這個想法告訴兒子,徵求他的意見,並告訴他可能要以他的一些“爛事”為例時,他坦然回答:“可以啊!”

聞言,我很欣慰。

因為,“父能量”助力了“陽光少年”的成長,“陽光少年”激勵著“父能量”的釋放。

兒子的中學生活,就是父子間一場長達6年的“智鬥”


【請關注“中學生之父能量”系列原創文章1】

實誠的情懷,實在的家話,實用的方法

探討如何當一箇中學生的好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