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市場:當買菜成為一種新潮休閒方式


生鮮市場:當買菜成為一種新潮休閒方式

在林林總總的消費場景中,或許沒有哪一個能比菜市場、生鮮超市這樣的地方更接地氣,更有煙火味,更解壓。

生雞活鴨,鮮魚嫩菜,綠的黃瓜,紅的辣椒……遊走在生鮮市場的消費者,不只是在選購肉菜蛋奶,還在體會樸素而有溫度的世間情懷。

在即將到來的鼠年春節,生鮮市場不僅平添了幾分思鄉團圓之情,也成為節前消費乃至整個中國經濟的一個縮影。


生鮮市場:當買菜成為一種新潮休閒方式

按圖索驥:

“新時令果蔬”體現科技進步

在位於北京西四環資和信商場地下一層的某生鮮超市,記者看到,蔬菜區上方懸掛著一幅特殊的時令地圖,清晰地標識著屬於這個冬天賜予這個城市的瓜果菜蔬:延慶的葡萄和白菜,昌平的草莓和結球生菜,密雲的香椿,懷柔的油慄,平谷大桃和通州櫻桃,房山的蘿蔔、紅豆和柿子……

對時令果蔬沒有什麼概念的一位90後消費者,通過這幅時令地圖“刷新”了自己的飲食常識。“我媽告訴我,最好吃應季的瓜果蔬菜,而不是吃‘反季節’的,但每次逛市場,還是不能很明確地區分。這份時令地圖,基本解決了我這個困惑。”這位90後消費者這樣告訴記者,“另外,通過這幅時令地圖,我也發現,過去我認為的不屬於北方冬天當季水果的桃子和西瓜,也成了時令水果。這大概反映了種植栽培技術的進步吧。”

記者查詢相關科技文獻了解到,所謂“時令水果”,指的是“一旦超過特定季節就無法栽培種植的水果” ,也就是說,是在各個不同的季節中按照自然規律成熟的各種水果。

農業專家告訴記者,在如今科技發達的時代,用新技術來栽培時令果蔬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讓消費者能夠在任何時刻都能“嚐鮮”。

對於讓有些消費者困惑的“反季節果蔬對健康有害”的說法,專家給出的解釋是:反季節果蔬是指在溫室裡利用高科技手段栽培出來的提前成熟的果蔬。很多所謂的“反季節果蔬”是使用了催熟劑或其他激素類藥物將果蔬催熟和保鮮。這種“反季節果蔬”的確是對健康有害的。但是,按照國家質量標準栽培的反季節水果蔬菜,從技術上能夠保證其品質和正常季節產的果蔬並沒有多大區別。

正在菜品區挑選白菜的一位老年消費者,一邊認真地看著幫白葉綠的大白菜,一邊喃喃自語:“買一顆就行了,隨時都能買到,沒必要拖一麻袋回家。”

從門前屋後冬儲大白菜,到隨時買一個嚐鮮,新時令果蔬不僅體現了科技進步,也方便了消費者的生活。

“全球匯”:

讓菜場超市成為“打卡聖地”

北京冬日的生鮮市場,洋溢著與這個季節並不匹配的熱烈。海鮮攤位上探著鬚子的澳洲龍蝦,各種嬌豔欲滴的本土和進口果蔬,從意大利香腸到馬來西亞榴蓮、墨西哥牛油果……數不勝數的來自全球的食材以及紅酒、香料彙集在一起,讓人們頓時忍不住“買買買”。

在北京三源裡市場採購食材的來自德國的消費者告訴記者,雖然北京與自己的故鄉相隔七千多公里,但在這裡仍然能夠買到與故鄉一樣地道的食材和調料。“一頓晚餐就可以彌補我們全家的思鄉之情。”這位異國消費者頗有些感慨。

與傳統的菜市場不同,在三源裡這樣的“網紅”菜市場,喜愛西餐烹飪的消費者完全可以找到西式菜譜中的相應食材。一位熱衷於在網絡通過美食視頻學習西餐烹飪的上班族陳小姐,對照手機記錄的食譜,在菜市場買到了牛至、羅勒、雞胸肉、迷迭香、黃油……

“如今的菜市場也越來越符合年輕人的烹飪愛好,過去難得看到的食材,現在應有盡有。”陳小姐說,“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現在逛充滿煙火氣的生鮮市場,更像是在‘打卡’,甚至是一種比健身更時尚的生活方式。”

體驗為王:

更快更新鮮

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也日趨多樣:有些人習慣慢慢逛、慢慢買;而有些人則喜歡宅在家裡,坐等送貨到家。

記者在北京幾家生鮮超市都看到,超市攤位上方的傳送帶一直在接二連三地傳送一個又一個的線上下單的配送袋,將一件件“日日鮮”食材配送到各家各戶。

從網絡採購生鮮需要等待數日,到如今的“次日達”“當日達”甚至“1小時達”,生鮮配送正在向“分鐘達”晉級,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時效性的需求。

“從手機下單到生鮮到家,現在大概僅需1個小時左右。”一位消費者告訴記者,“而我認為,只有越快,才能越新鮮。”

記者發現,不僅配送提速,線上下單和APP付款方式也有諸多價格優惠。自助結賬也大大縮短了排隊結賬的隊伍。雖然春節即將來臨,但生鮮超市已經不再有過去那樣“排大隊”的收銀臺。技術的進步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動動手指,手機方寸之間就可以完成整個購買流程。

不過,生鮮市場競爭激烈,很多市場也難以逃脫關張的命運。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未來的生鮮市場,應當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首先要加碼冷鏈建設和供應鏈投資。其次是提升品質和品牌價值。另外,要讓菜市場、超市、社區生鮮多種業態共存。

另外,消費者認為,對上班族來說,時間和便利性是其優先考慮的因素,這也使得目前大量用戶都是工作日手機買菜,週末和節假日選擇“休閒性逛菜市場”,所以,消費者需要更多元化的生鮮市場業態,滿足更多元的消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