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傳統文化的復興讓我們看到了熠熠生輝的古典文明,古籍作為古代文明的載體,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在慣讀了各種譯註本、校訂本、點評本之後,我們不妨去感受一下雕版的魅力,體味一下原始的古籍之美。

“古典精粹”系列叢書,以影印的方式,對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典籍復之以原貌,既可為欣賞之用,更可為文獻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本叢書於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收錄經典古籍28種,涵蓋了哲學、文學、歷史、地理、政論、科學、軍事、教育、美食等多個領域。

叢書包含:古今處世奇書《菜根譚》、心學聖經《傳習錄》、家訓始祖《顏氏家訓》、上古奇書《山海經》、北朝文學《洛陽伽藍記》、史輿名著《大唐西域記》、辭賦鼻祖《楚辭》、首部詞集《花間集》、軍事理論《孫子集註》、道教經典《列子》《南華真經》《淮南鴻烈》、靈異志怪《搜神記》《博物志》、魏晉風流《世說新語》、玄學著作《人物誌》、六朝詩集《玉臺新詠》、歷史文獻《東京夢華錄》《西京雜記》《陶庵夢憶》《五雜組》、修身格言《小窗幽記》、雅緻生活《長物志》、詩歌理論《滄浪詩話》、文學評論《文心雕龍輯注》、政論文獻《貞觀政要》、美食清單《隨園食單》、科學名著《夢溪筆談》。

這些古籍,不但內容可讀,版本更是絕佳,對文獻考證、校勘有重要的作用。

01

內容經典 傳承千年

《夢溪筆談》因記載活字印刷術而聞名於世。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顏氏家訓》“篇篇藥石,言言龜鑑”,其先進的家教理念仍“火”在當下。“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懼而生孝矣。”與正面管教中的“和善而堅定”理念高度契合。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兩小兒辯日”“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餘音繞樑”“高山流水”等為我們熟悉的故事皆出自於《列子》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望梅止渴”“相煎何急”“管中窺豹”“肅然起敬”“身無長物”等成語故事皆出自於《世說新語》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等妙趣橫生的故事及“鑿壁借光”的成語故事皆從《西京雜記》流傳出來。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博物志》裡所記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見織女的傳聞,是有關牛郎織女神話故事的最早記錄。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唯氣和心暖之人,其福亦厚,其澤亦長。”出自《菜根譚》,此書皆為三教真理的結晶,萬古不變的處世之道。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出自《傳習錄》,《傳習錄》之於王陽明,正如《論語》之於孔子,已經成為王學的經典。在這本著作裡,俯拾即是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及基本主張。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02

版本絕佳 硬核標配

底本為較為稀見的宋元明清刻本,品相俱佳,顏值與言值,一個都不能少。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大唐西域記》採用南宋紹興二年《思溪資福藏》本為底本,此本為諸版本中較早且卷帙較全的版本。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東京夢華錄》採用日本靜嘉堂文庫影印刊本為底本,洵為十卷本最早最善之本。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山海經》採用流傳最廣的萬曆二十五年聚錦堂刊《山海經(圖繪全像)》為底本,為插圖版本中的佼佼者。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隨園食單》底本為乾隆五十七年小倉山房本,為此書最早的版本。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版面宏闊疏朗,字體清晰悅目,楮墨精良,古樸莊重,可玩可賞。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高清影印,精修底本,上乘的裝幀工藝,三種顏色的護封設計,凸顯叢書的美感。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叢書裡每部經典都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方便讀者選購。

03

國學經典 大咖力薦

[宋]劉克莊:六朝人少全集,賴此書(《玉臺新詠》)略見一二。

[明]胡正亨《東京夢華錄》……時方以逸豫臨下,故若彩山燈火,水殿爭標,寶津男女諸戲,走馬角射……雖事隔前載,猶令人想見其盛。

[清]劉熙載:文章蹊徑好尚,自《莊》《列》出而一變,佛書入中國又一變,《世說新語》成書又一變。此諸書,人鮮不讀,讀鮮不嗜,往往與之俱化。

周作人:此書(《小窗幽記》)在日本很是流行,與《菜根譚》同為人所愛誦。

袁珂:吾國古籍,環偉瑰奇之最者,莫《山海經》若。《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亦乃神話之淵府。

梁啟超《淮南鴻烈》為西漢道家言之淵府,其書博大而和有條貫,漢人著述中第一流。

錢穆:我自己很喜歡劉劭此書,認為他提出“平淡”二字,其中即有甚深修養功夫。在我年輕時讀《人物誌》,至“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一語,即深愛之,反覆玩誦,每不忍釋;至今還時時玩味此語,彌感其意味無窮。

古典精粹——與流傳不衰的經典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邂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