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原因分析


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原因分析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禅师在讲学时把一幅地图展开,问:“这幅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学僧答:“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

禅师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也就是说,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而偏偏要走弯路呢?”

学僧答:“在我看来,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却是一种非常态。因为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所以,它只有取弯路,绕道而行。也正因为走弯路,让它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

禅师说:“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当人们遇到坎坷、挫折时,也要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不悲观失望,不长吁短叹,不停滞不前,把走弯路看作是前行的另一种形式、另一条途径,这样你就可以的是那些走弯路的河流一样,抵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爸爸妈妈们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所以爸爸妈妈们都知道,人生就如禅师所说的一样,曲折和困难才是常态,当遇到曲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勇于面对,积极想办法才能最终战胜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于是呢,我们也希望孩子们也有不怕困难不服输的可贵品质。

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原因分析


但有意思的是,真实生活就如河流一般向我们展开。在实际的育儿过程中,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孩子们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不怕困难和挫折。甚至我们会发现孩子不仅害怕困难,而且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甚至是情绪崩溃

比如许多孩子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乱发脾气;好胜心强,好面子,承受不了失败;遇到一点困难就愁眉苦脸,不是想找大人帮忙就是想放弃。很多孩子不能输,甚至是玩游戏的时候也不能输,一输就发脾气。有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太容易放弃。一些问题明明自己多思考几次就能够想出答案,但是他只是看了一眼觉得自己不会做,就叫家长来帮忙或者闹脾气不学习。

遇到困难就退缩,容易放弃在孩子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例如有的孩子一开始对学习兴趣特长兴致很高,主动要求学习足球、画画、钢琴、武术、英语等课程,但是一旦学习进入到一定的阶段,需要他吃点苦头或者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有进步的时候,一些孩子就找各种理由不继续了。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让爸爸妈妈们纠结、担心、生气和挫败,不知道如何是好。的确啊,如果孩子现在不能正确的对待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今后又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呢?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激流中,每一个人都随时面临困难、风险、挫折与失败。我们的孩子将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在他们成长路程上必将会遇到更多障碍,而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孩子遇到困难就放弃的原因分析


对困难和挫折的反应因人而异,有人颓废沮丧,有人则百折不挠。一种是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能冷静思考,积极查找原因,不屈不挠最终能走出困境,迈向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一种是消极的态度,面对挫折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结果一蹶不振。那么为什么不同的人面对挫折和困难反应不同呢,其实跟人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下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放弃甚至自暴自弃的原因。

1、 家长溺爱孩子,包办太多,干预太多,导致孩子过多依赖大人,自身的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差

大部分爸爸妈妈都不希望孩子吃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或者不希望孩子走自己曾经走过的弯路。所以为了避免孩子吃这些苦,走这些弯路,一些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就给孩子提供非常好的保护和照顾,为孩子做各种精打细算的规划,以致于孩子长到很大了,还从来没有受过什么委屈或者从来没有体验过失败。

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从小的挫折或困难中锻炼过自己的这种能力,那么等真正的需要他独自面对的挫折来了的时候,他就只能逃避或者放弃了。因为只要去做,就有可能失败,而选择不做,则永远没有失败记录。

太“幸福”童年的人,可能会有不幸的成年。当然我这个“幸福”是打引号的,什么意思呢,是指在童年的时候,本该本自己去做的事情,都被别人代替了。孩子当然觉得很开心快乐了,但是这却不是真正的幸福。如果孩子遇到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就求助家长,家长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立马帮孩子解决,这样容易让孩子经不起挫折。孩子抗挫折能力差,短期来讲会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比如晚上的家庭作业,稍微有点难度就找家长。长期来讲会让孩子做事情缺乏韧性和坚持,对以后的人生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所谓的溺爱,也不仅仅是指无论什么昂贵的东西都会给孩子买一大堆。从不让孩子遭受失败,总是牢牢地守护着他,这样培养孩子也叫溺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总会遇到我们家长无法帮上忙的时候。而一个从不知失败滋味的孩子,注定是一个经不起失败的孩子。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学业负担重了许多,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变复杂了,孩子将会遇到许多失败。于是,每当遇到一点小小的失败,一个小时候从来没有体会失败滋味的青春期孩子,可能就会难以振作起来。

父母的责任,不是保护孩子免遭失败,而是让孩子学会正确地体验失败。‍

2、 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不允许孩子失败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或好表现就表扬孩子,当孩子犯错或者成绩不好时就严厉批评孩子,不允许孩子失败。当爸爸妈妈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大部分时间是这样的行为的话,可能会导致孩子非常在意家长和别人的评价,在意结果的成败,他们会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而拼命努力,一旦不能确实100%成功就不去尝试。‍

3、孩子缺少相应的情绪处理能力,从而降入负面情绪的旋涡无法自拔

其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非常常见的,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焦虑、不开心感受受到伤害也是正常的。如果孩子很善于处理这些负面情绪,他们就非常容易将负面情绪和自己的行为及事情本身区分开来,从而让自己更快的从负面情绪中恢复,从而有更多力量和自信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处理焦虑、处理不开心,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不断放大,让他们感受更糟甚至开始攻击自己或者他人,从而体验更大的挫折和负面情绪,不断循环。

4、 困难确实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孩子无法独自处理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我们如何看待给孩子的任务难度很有启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简单一点说,

就是我们给孩子提供的任务要既高于孩子的现有水平,又是孩子“够一够”可以达到的,而不是让孩子“望而却步”的。所以,我们在看到孩子不愿去尝试的时候,也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任务对孩子来说太难了,或者孩子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助,或许我们调整一下任务难度,或者给予孩子恰当的帮助,孩子就能继续前进,达成目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