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教育孩子的2个小故事,值得所有家长看看(必读)

“+关注”,不迷路!你会收获更多>>>

犹太人教育孩子的2个小故事,值得所有家长看看(必读)

在世界上,华人和犹太人,是最重视教育的两个民族。但犹太人的教育,比华人更为成功,也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族更成功。

美国人说,全球财富在美国,美国人的财富,则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那么,如此聪慧的犹太人,他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下面这2个故事,看过的人都说,收获特别多。

犹太人教育孩子的2个小故事,值得所有家长看看(必读)

01

有一个犹太家庭的父亲,存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辆心仪已久的车。他太爱这辆车了,所以,每天开到家里后,都要仔仔细细地洗车擦车。他有一个5岁的儿子,看到父亲这么喜爱车,也常常跟在父亲后面帮父亲洗车。

有一天,父亲工作了一天,回到家后非常累,虽然很想洗车,但是实在不想动了,就想着算了,今天就破一次例不洗车了。

这时候,5岁的儿子走过来,自告奋勇地告诉爸爸,你休息吧,我去帮爸爸洗车。父亲见他这么小就这么懂事,非常欣慰,就放手让儿子去洗车了。

没想到的是,儿子找来找去没找到洗车用的毛巾,却在厨房找到了母亲用来洗锅的钢刷。他就用钢刷用力地洗起车来,一遍又一遍,像母亲刷锅一样。

结果,等他洗完车才发现,车都已经变花了。儿子哇第一声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父亲,等他出来一开,一下子被震惊了,口中大喊着“我的车,我的车!”

然而,父亲制止住了自己的怒气,回到屋里向上帝祈祷,想着该怎么教训自己的孩子。但是,他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上帝不像人,人都是看外貌,上帝是看内心!”

一瞬间,父亲突然明白过来了。他找到躲在一边正害怕地流泪的儿子,紧紧地把孩子抱在怀里,亲切地说:“谢谢你帮爸爸洗车,爸爸对你的爱,远远胜过对那辆车。”

你到底爱的是孩子,还是孩子努力的结果?你关注的是孩子是否优秀,还是孩子本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个犹太人的故事真的值得我们思考很多。

犹太人教育孩子的2个小故事,值得所有家长看看(必读)

02

有一个犹太女孩,她出生在中国上海,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也离她而去。长大结婚后,她生下3个孩子,但不久丈夫也去世了。

后来,她在中国跟以色列建交后,回到以色列,当时她大儿子14岁,二儿子13岁,小女儿11岁。为了照顾着3个孩子,一开始她按照标准的中国式妈妈,把孩子送去学校读书,自己开始卖春卷;孩子放学回家后,她就停止营业,开始给孩子做馄饨或面条。

这一幕被邻居看到后,邻居大声训斥她的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着去帮助母亲,而不是像废物一样看着母亲工作。”然后,邻居又掉过头来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

听了这样的训斥后,母亲和孩子一开始都很难受,但是他们开始慢慢地改变。渐渐地,三个孩子不仅学会了做春卷,还把春卷带到学校去卖,每天3个孩子都能挣到一些钱。

后来,3个孩子学着用不同的方式卖春卷。小女儿老老实实地按照原价卖;二儿子则以稍微便宜点的价格卖给学校的食堂;大儿子更是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讲座中可以免费品尝中国式春卷,不过要收取一定的入场券……

随后,他们不断琢磨出更多更新颖的转钱方法,他们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学业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以后成为非常优秀的人才!

我们希望孩子成才,却又过度的保护他们,使得孩子变得无能无法自立;过分的溺爱,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涉,让孩子多了很多无奈;过多的指责,让孩子变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这个犹太人母亲的经历,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父母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