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廣西 賀州 董全吉

【摘要】:賀州鐘山古屬於南越,有悠久的文明。傳承了祝融部落後裔楚國的燦爛文化,又因有“秦甌之戰”的主要戰場地都龐嶺、萌渚嶺兩大天然屏障,保留的語言形成廣信白話(粵語)的母本語言和獨特的歷史文化。沿襲西甌、烏滸、俚獠文化中的祭祀文化、崇拜神靈的傳統以及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歌舞韻調。全國少有的多慣節的廟會源於遠古的祭祀文化;二哥的稱呼源於古俚僚人的自然信仰,也造就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關鍵詞:祝融重黎、昆吾、蒼梧、西甌、俚獠

1:楚國文明的由來

從《包山竹簡》等出土文物清晰表明,楚人的祖先“三楚先”是老童、祝融、鬻酓(熊),其實,都是祝融的不同稱呼。《世本》說:“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吳回。” 而後,說“祝融子孫環附夏,至今楚越有神主”。 上博楚簡《容成氏》兩次出現的“又吳迵”應當讀為“有虞迵”,即帝吳。帝吳,又稱為“天吳、大吳、吳回、吳雷、有虞回、康回”。“吳刀”就是銅刀、吳鉤、吳戈,吳回是真正意義上的“將軍之祖”和新的“火神”。帛書中有楚人先祖“女童”的記載,女童即老童為祝融部落,古時”童、重、董、東”通假,又演化為“中、鍾(如鍾離)、終(如陸終)、章(如卷章)”。《左傳》記載董父“豢龍,封諸鬷川,鬷夷氏其後也。”這“鬷(音鍾)、鐘、重”三者音同字異乃文字書寫造成。

《大荒北經》曰:“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管子·五行》則曰:“(黃帝)得祝融而辯於南方……使為司徒” 祝融部落先在炎帝部落聯盟,後又在蚩尤部落、黃帝部落聯盟效力。重黎與其的弟弟吳回(回祿)都是楚國的先祖,楚國在此前叫“昆吾國”,鬻熊是周文王之師。

1.1:史料記載楚國的先祖是祝融季連、吳回、昆吾、參胡

<code>《國 語 ·卷第十六》“荊蠻,羋姓之蠻,鬻熊之後”。又載:公曰:“‘南方不可乎’?對曰:‘夫荊子熊嚴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叔熊逃難於濮而蠻,季紃是立,薳氏將起之,禍又不克”。荊,楚也。熊嚴,楚子鬻熊之後十世也。伯霜,楚子熊霜。季紃,楚子熊紃也。仲不立,叔在濮。高辛,帝嚳。黎,顓頊之後也。顓頊生老童,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吳回產陸終,陸終生六子,其季曰連,為羋姓,楚之先祖也。季連之後曰鬻熊,事周文王,其曾孫熊繹,當成王時,封為楚子。”;《路史卷二十六》:“舟人:禿姓。楚地。昔常壽過克,息舟城而居之者。”。《國語·卷第十九》鄭語曰:“羋姓夔越。”世本亦云:“越,羋姓也。”。/<code> 

《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曾說過“昔我皇祖伯父昆吾”; (《十三經注疏》上冊第627頁),楚國在此前叫“昆吾國”); 《續漢書 ·郡國志》 東郡濮陽:“古昆吾國,春秋時曰濮。”;《史記· 楚世家》正義引《括地誌》:“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濮陽西三十里。臺在縣西百步,即昆吾墟也。”;《左傳·桓公二年》孔穎達《正義》引《世本》雲:“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 。

《楚世家》“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麗。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熊繹當週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琇氏,居丹陽。……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於是始開濮地而有之。”;《國語·鄭語》雲:“姓夔越,不足命也,蠻蠻矣”。韋昭注:“蠻,謂叔熊在濮,從蠻俗”。《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載:“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鬥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楚國別封之君夔子因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以為大逆不道,舉兵滅夔。《史記·楚世家》:“齊桓公七子皆奔楚,楚盡以為上大夫。滅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 昭公十九年(公元前156)記“楚冒玢於是乎伐濮”,“楚子為舟師以伐濮”。

《鄭世家》“昔祝融為高辛氏火正,其功大矣,而其於周未有興者,楚其後也。”;《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盡十一年》“傳言楚強,吳、越服從。[疏]:《外傳》曰‘羋姓歸越’,是越本楚之別封也,或非夏後之後也”; 《國 語 卷 第 十 九》鄭語曰:‘羋姓夔越。’世本亦云:‘越,羋姓也。’

《通志。氏族略》:“‘臣謹按。陸終氏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開其左脅而出三人焉。又開其右脅而出三人焉。長曰昆吾。名樊。為己姓。封於衛墟。次曰參胡。董姓。封於韓墟(今河南新鄭華陽故城一帶)。周時為胡國。楚滅之。三曰彭祖。名翦。彭姓。封於韓。大彭之墟。即彭城也。四曰會人。妘姓。封於鄭墟。五曰安。曹姓。封於邾之墟。六曰季連。羋姓。其後為楚’。”;《路史》記載:“‘廖有叔安,異封於董(山西鬷夷今聞喜)。董甫(通‘父’)以豢龍事虞,封於鬷川,別為鬷夷。更為關龍’。《左傳》“晉太史蔡墨曰:‘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甚好龍,能求其嗜慾,飲食之,龍多舊焉。乃擾蓄龍以服事帝舜。帝賜姓董氏,使豢龍,封諸鬷川’”。 《史記·索隱》釋葷粥:“匈奴之別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燻粥,夏曰淳維,殷曰鬼方,周曰獫狁,漢曰匈奴”。“晉改蒐於董”。杜解:”河東汾陰縣有董亭”。參胡與昆吾同期,參胡為董,昆吾後裔董父為董。河東,載董父所在豢龍地,非參胡居住董邑河南新鄭華陽故城。董姓部落祝融八姓就存在山西鬷夷今聞喜的昆吾後裔董父與河南新鄭華陽參胡居的“董邑”兩地記載,陶丘、滑之韋城、鬷邑、臨潁之長葛、汝之龍興、長垣之龍城皆為董姓豢龍地。

《春秋左傳正義· 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盡十一年》“傳言楚強,吳、越服從。[疏]:《外傳》曰‘羋姓歸越’,是越本楚之別封也,或非夏後之後也。”;《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盡十九年》“東北,木之始,故融風為木也。木是火之母,火得風而盛,故融為火之始。‘禳火於玄冥、回祿’,《周語》雲:‘夏之亡也,回祿信於黔隧。’先儒注《左傳》及《國語》者,皆雲回祿火神,或當有所見也。二十九年傳‘修及熙為玄冥’,則玄冥祭修、熙,不知回祿祭何人。楚之先吳回為祝融,或雲回祿即吳回也”。

《山海經·西次三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這位天神的形貌是老虎的身子卻有九條尾巴。“人面而虎爪”珂案:此神即海內西經之開明獸也,見海經新釋卷六‘海內崑崙之虛’節注2。其又叫開明獸,樣貌為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化為虎形,湖南,古屬楚地,楚語稱虎為“於菟”,按虎緩讀為“於菟”,促讀為“土”。《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虎為於菟”。於音為烏,“於菟”、‘讀如烏滸,或烏武。這是由楚國方言稱虎為“於菟”的緣故。

1.2、祝融與祝融八姓

1.2.1、祝融的記載

《春秋左傳正義· 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盡十九年》“夏,五月,火始昏見。”火,心星。○見,賢遍反。“丙子,風。”梓慎曰:“是謂融風,火之始也。東北曰融風。融風,木也。木,火母,故曰火之始。[疏]注:東北曰融風,東北,木之始,故融風為木也。木是火之母,火得風而盛,故融為火之始”。

《國 語 ·卷 第 十 六》“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 並載“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注:淳,大也。耀,明也。敦,厚也。言黎為火正,能理其職,以大明厚大天明地德,故命之為‘祝融’。祝,始也。融,明也。大明天明,若曆象三辰也。厚大地德,若敬授民時也。光照四海,使上下有章也。”;

《春秋左傳正義· 卷五十三 昭二十九年,盡三十二》火正曰祝融,祝融,明貌,其祀犁焉。○犁,力兮反。[疏]注“祝融”至“犁”焉。○正義曰:杜不解祝,則謂祝融二字共為明貌也。賈逵雲:夏,陽氣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氣為之名耳。《鄭語》雲:“黎為高辛氏火正,以焞耀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彼以其官掌夏,德又稱之,故以夏氣昭明命之耳;

《春秋左傳正義· 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盡十九年》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炎帝,神農氏,姜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紀事,名百官。[疏]注“炎帝”至“百官”。○正義曰:《帝系》、《世本》皆為炎帝即神農氏。炎帝,身號;神農,代號也。譙周考古史以為炎帝與神農各為一人,非杜義。《晉語》雲:炎帝以姜水成,為姜姓,是為姜姓之祖也。火之為瑞,亦未審也。

《山海經· 海外南經》:“‘南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郭璞雲:祝融‘火神也。’珂案:呂氏春秋孟夏篇雲:‘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與鬼神相似。以此“人鬼”可以證實祝融部落善於祭祀、占卜、巫術。

《淮南子》時則篇雲:“‘南方之極,自北戶孫之外,貫顓頊之國,南至委火炎風之野,赤帝(炎帝)祝融之所司者萬二千里。’則祝融者,南方天帝炎帝之佐也。傳為炎帝苗裔之祝融,復可歸於黃帝。”;《禮記·月令》和《呂氏春秋》:“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誘注:“炎帝,以火德王天下,是為炎帝,號曰神農,死託祀於南方,為火德之帝。祝融,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楚帛書有:“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奠,安定,建立。三天,指日、月、星。意為炎帝命祝融遣四神降於人間,安定日月星辰,建立四極以承天覆。);羅泌《路史·前紀》卷八中說:“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氏……以火施化,號赤帝,故後世火官因以為謂。”《左 傳·昭公二十九年》曰:“火正曰祝融”, 《漢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墨子·非攻下》:“(成湯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幹釐夏城之閒,西北之隅。”,祝融部落曾經成為炎帝之一,成為部落聯盟首領,在黃帝、少昊、顓頊、堯舜以及夏朝,都有祝融部落或祝融部落後裔的存在。

《山海經· 大荒西經》: “有人名吳回 ,奇左,是無右臂。”郭璞 注:郭璞雲:‘即奇肱也。吳回,祝融弟,亦為火正也。’郝懿行雲:‘此非奇肱國也。說文(十四)雲:‘孑,無右臂也。’即此之類。吳回者,大戴禮帝系篇雲:‘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史記楚世家雲:‘帝嚳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是皆以重黎為一人,吳回為一人。世本亦同。此經上文則以重黎為二人,似黎即吳回。故潛夫論志氏姓雲:‘黎,顓頊氏裔子吳回也。’高誘注淮南(時則篇)亦云:‘祝融,顓頊之孫,老童之子吳回也;一名黎,為高辛氏火正,號為祝融。’其注呂氏春秋(孟夏篇)又云:‘吳國回祿之神託於灶。’與注淮南異也。王符、高誘並以黎即吳回,與此經義合。重、黎相繼為火官,故皆名祝融矣。”上文載,“《國語》者,皆雲回祿火神……楚之先吳回為祝融,或雲回祿即吳回也”。《呂氏春秋》:“其帝炎帝,其神祝融”,高誘注:“祝融,老童之子吳回也”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1.3、祝融、重黎、九黎的關係

《鄭語》雲:“黎為高辛氏火正,以焞燿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 大荒北經》說“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釐姓”,《風俗通義》:“顓頊有子曰黎,為苗民” 文十八年《傳》亦以檮扤(即“讙兜”)為顓頊之子,昭二十九年《傳》則曰:“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

歷史上以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有的說是重,該、修、熙)。《書·呂刑》:“乃命重、黎。”《國 語· 卷 第 十 八》“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堯覆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 注:育,長也。堯繼高辛氏,平三苗之亂,紹育重、黎之後,使復典天地之官,羲氏、和氏是也”。 《尚書·孔氏傳》:“重即羲,黎即和”;那伏羲四子其實就是他作為大部落酋長的時候部落分工。而主要的工作還是重、黎。《史記·秦本紀》:“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脩”,成為:“重、該、脩、熙”,《禮記衣疏》鄭注:“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居於西裔者三苗。”,《尚書呂刑》鄭玄注:“苗民即九黎之後,顓頊誅九黎,至其子稱為三苗。”,《說文》:“亥為豕,與豕同。”段注:“二篆之古文,實一字也。”《論衡··物勢篇》:“亥,豕也。”《呂覽·察傳篇》記有“三豕”即“己亥”之故事,均可為證。《古本竹書紀年》及《山海經·大荒東經》並作“王亥”。《史記·律書》:“亥者,該也。言陽氣藏於下,故該也。”《釋名·釋天》:“亥,核也,收藏萬物”,與杜注“蓐收”義同。亥與豕古本一字,豕、耆、黎、夷,段玉裁併繫於十五部,故例得通轉。在甲骨卜辭及《山海經》的一位西方之神:彝(夷)。“西方曰韋,鳳曰彝。”(《甲骨文合集》14294);“貞,帝於西方曰彝,鳳曰韋。” (《殷虛文字綴合》261),《山海經》神名有彝夷之異,但二字古本通作。《禮記·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雞夷。”鄭注:“夷,讀為彝。”,《魏元丕碑》“彝戎賓服”,彝顯即夷。《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名曰噓。……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噓,郭注:“言噓啼也。”王念孫校作“音唏”。孫詒讓雲:“噓當為噎。下文‘下土是生噎’,即承此文而紀其代系也。”袁珂師注:“此噎即上文之噓。”觀此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與《大荒西經》中之石夷“處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長短”,顯為同一傳說之分化。噎、唏(從王念孫校)併為石夷之音轉。噎,疑當作(原字為日右加壹),因形近致訛。“噎、夷、石夷、耆、黎”音近義同,都為西方太陽神。犁、黎、離、雝通假,《大荒南經》“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大荒北經》說“顓頊生驩頭,驩頭生苗民,苗民釐姓”,《大荒北經》:“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苗民釐姓。”《海內經》:“有人曰苗民……名曰延維……伯天下。”郭《注》:苗民即“三苗之民”。黎通虎通狸,又訛轉為李、釐、雷、厲。雝音“融”,與夷、石夷、耆、黎音近義同。“

耆,老也。”,黎音離,離與雝通假,雝音“融”。離即離朱。帛書中有楚人先祖“女童”的記載,女童即老童;楚之先祖女祿的祿字在先秦前和鹿字、黎字通假。根據古字通假,也得出“祿、陸、老、黎、犁、釐、離、雝、離、噎、夷、石夷、耆、祿、鹿、老、佬”同一,為“融”; 依據三國東吳太守萬震《南州異物志》“俚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五郡中央,地方數千裡,往往別村各有長帥,無君主……”為“俚”所在地,又顧炎武引《南裔異物志》指出: “俚在廣州之南,俗呼俚為黎”,故與祝融重黎的“黎”關聯。

重黎,記載為鍾離,有記為“終黎”、 “鐘離”。 《世本》雲:“顓頊娶於滕〈王賁〉氏,謂之女祿,產老童也。”,“老童”、“陸終”、“重黎”都是不同時期的同一稱呼,“吳回”、 “回祿”為倒轉的稱呼。顓頊則為入贅婚。 “融”字佔讀如“黎”,“祝融”的重黎的黎之稱演變“九黎”。後來也有演變:“燭”字與“祝”同音,“龍”字讀音則與“融”相近,“燭龍”可以視為“祝融”的諧音詞。

《竹書紀年》“王季伐西落鬼戎,獲十二翟王。”翟、狄二字古混而不分。

《正義》又云:“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並明,並明生自犬。白犬有二,是為犬戎。”《說文》雲:“赤狄本犬種”,“故字從犬。”又《毛詩疏》雲:“犬戎昆夷是也。”《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昔高辛氏(注:高辛,帝)有犬戎之寇”, 《大荒北經》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札牡,是為犬戎。肉食.有赤獸,馬狀無首, 名曰戎宣王屍(平璞注:犬戎之神名也)”。 《後漢書.南蠻傳》:“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盤瓠遂銜人頭造闕下,群臣怪而診之,乃吳將軍(祝融吳回)首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沅水》:“盤瓠死,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裁製皆有尾。其母白帝,賜以名山,其後滋蔓,車曰蠻夷。武陵郡夷即盤瓠之種落也。”,《玄中記》作“盤護”。後盤瓠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頭,帝嚳以少女妻之。負而走入 南山 ,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後子孫繁衍。證明瑤族祖先盤瓠實際從祝融部落分化。《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269引《廣州通志》雲:“廣州府五仙觀。初有五仙人,皆持穀穗,一莖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衣服,與羊同色,五羊俱五色,如五方。既遺穗與廣人,仙忽飛昇而去。羊留,化為石,廣人因即其地祠之”。“五羊神話”源出先秦南方盤瓠神話 ,“五羊”實為“五色犬” ,即“盤瓠”。瑤族先民在隋唐之前、秦漢之際已居住嶺南之北,與(俚僚)有密切關係。

1.4、祝融八姓的記載

《國 語· 卷 第 十 六》“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附註:指昆吾分化的董父部分)。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八姓,祝融之後。八姓:己、董、彭、禿、妘、曹、斟、羋也。侯伯,諸侯之伯。”;《國語·卷第十六》即《國語·鄭語》:“禿姓,彭祖之別”、“斟姓,曹姓之別”。

《潛夫論》雲:“‘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莘。’莘、斯、姜從字形上看似為羋、斟、董之誤。東漢王符著《潛夫論箋校正· 志氏姓〔一〕第三十五》:鄭語“禿”作“董”,“姜”作“禿”,“斯”作“斟”。按史記楚世家索隱引世本“斟”亦作“斯”。……“黎後有斟姓”,蓋以祝融即重黎也。又在《氏族略》宋注云:“參胡國,斯姓”, 昆吾國,始祖,昆吾(樊),朝代,夏,封地立國於今山西運城一帶(即原“董”部落範圍內)後又遷到今濮陽。因此,炎帝的“姜”也好,昆吾(己)、禿、斟也一樣,八姓“己(樊,昆吾)、董(惠連,參胡)、彭(籛,彭祖)、禿、妘(萊言,劊人)、曹(安,曹姓)、斟、羋(季連)”。然上文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之祖也。”則姜姓,實際為炎帝祝融(董)部落分化。“董”由天文儀“重”(中)和四遊表(”扶桑”日表)構成,是最早管理火種和觀測的稱呼。昆吾國夏封地立國於今山西運城一帶(即原“董”部落範圍內)後又遷到今濮陽。故“昆吾”與天文觀測“董”部落有關。上文載:“董”部落祝融八姓就存在山西鬷夷今聞喜的昆吾後裔董父與河南新鄭華陽參胡居的“董邑”兩地記載,陶丘、滑之韋城、鬷邑、臨潁之長葛、汝之龍興、長垣之龍城皆為董姓豢龍地。

《史記》明確記載:“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 (宋)鄭樵著、(明)陳宗 校《通志·氏族略》:“臣謹按。陸終氏娶鬼方之。女孕而不育。十一年。開其左脅而出三人焉。又開其右脅而出三人焉。長曰昆吾。名樊。為己姓。封於衛墟。次曰參胡。董姓。封於韓墟。周時為胡國。楚滅之。三曰彭祖。名翦。彭姓。封於韓。大彭之墟。即彭城也。四曰會人。妘姓。封於鄭墟。五曰安。曹姓。封於邾之墟。六曰季連。羋姓。其後為楚”;《大戴禮記·帝系》記載:“吾回氏產陸終。陸終氏娶於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饋氏,產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雲劊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日季連,是為羋姓。”。《世本》:“陸終第二子參胡為董姓”。宋衷注注《世本·.捲上》“參氏·董姓·陸終第二子參胡之後.又見姓氏書辯證.”、宋衷注注《世本卷第三》:“參氏·董姓·陸終弟二子參胡之後”,《氏族略》宋注云:“參胡國,斯姓”,《 路史》澍桉辯證引雲:“參氏·陸終弟二子參胡之後;參姓祝融之後.廣韻.” (宋)鄭樵著、(明)陳宗 校《通志·氏族略》“次曰參胡·董姓·封於韓墟。周時為胡國。楚滅之……”。

《通志·氏族略二》雲:“彭氏,即大彭之國,在商為侯國。古祝融之後,有陸終氏,六子,第三子彭祖建國於彭”,彭祖是烹飪鼻祖、 氣功祖師、中華武術文化的鼻祖, 房中始祖,也被道家奉為奠基人之一。

《國語·晉語八》:“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 ,在周為唐杜氏。”,漢應劭 《風俗通·皇霸·五伯》:“及殷之衰也,大彭氏、豕韋氏、復續其緒,所謂王道廢而霸業興者也。”,《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在商為豕韋氏 。” 杜預注:“豕韋 ,國名,東郡白馬縣東南有韋城 ”。

1.4.1、祝融部落管理天文與火為“董”與“董”部落範圍

祝融火神最早是管理火其後是觀測天文等的部落,掌握遠古的文明。

《春秋左傳正義· 卷十九上 文五年,盡十年》董之用威。董,督也。注“董督也”。正義曰:《釋詁》雲“董、督、正也”。俱訓為正,是董得為督,謂督察之也。

《春秋左傳正義· 卷四十二 昭二年,盡四年》而辱使董振擇之,以備嬪嬙,寡人之望也。董,正也。振,整也。[疏]注“董正”至“婦官”。○正義曰:“董,正”,《釋詁》文也。振為整理之意。言正整選擇,示精審也。

從“董”管理火到“東”的認識,“東”是日在木中。到“重、墓”的認識,就是東西方位的認識,觀測天文的發展,人的方位也發生改變。人類從管理火種,到天文觀測,觀測太陽太陽的影子落在建木天干時,落在中間為兩影子重合,變成的“重”、“東”為一義的影子重合處的觀測部分。東,《韓非子·說疑》作“董不識”,古時候:“蕫、董、東、重、童”通用。“董”由天文儀“重”(中)和四遊表(”扶桑”日表)構成。“重”為主表居中,四隅方置四遊表。“童”,從“董”,重省聲;中,上下貫通;“重”,厚也,從東聲,凡重之屬皆從重。重也是觀測儀器的太陽影子的重合;日在樹下,太陽下山,為“墓”,日在樹下為“杳”,墓通莫(日在草中),陽光映入叢林草野,日落而天地不分;太陽西沉為“昏”,安定入睡為“冥”……可見,董、童、重,與“東”讀音基本一致,以“董”為最相似。”蕫、董、東、重、童、中、終、章”與其他有觀測天文的姓如陳、潘等字,有管理意思當屬於“董”。

《路史》:“廖有叔安,異封於董。董甫(通‘父’)以豢龍事虞,封於鬷川,別為鬷夷。更為關龍”。《春秋左傳正義。卷五十 昭二十一年,盡二十三年》[疏]“明其布候”。○正義曰:賈、服、王、董皆作伍候。賈、服雲:五候,五方之候也,敬授民時,四方中央之候。王雲:五候,山候,林候、澤候、川候、平地候也。董雲:五候,候四方及國中之奸謀也。杜作伍侯,故云“使民有部伍,相為候望”。彼諸本蓋以上多雲四,故誤為五也。《通典·.職官·.封爵》上載:黃帝,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王國維《鬼方、昆夷、狁考》:“鬼方、昆夷、薰育、狁自系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是為後來的匈奴。亦有人加以修正:認為鬼方、畎夷、葷粥、獫狁並非匈奴;黃盛璋先生著文認為狁與葷粥皆當為羌族的一支等等。

上文載“炎帝,神農氏,姜姓之祖也。”則姜姓,實際為董姓。因此,祝融八姓為“董”部落的分化,祝融為部落聯盟。同時,昆吾國夏封地立國於今山西運城一帶(即原“董”部落範圍內)後又遷到今濮陽。故“昆吾”與天文觀測“董”部落有關。

從《大荒西經》“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 、“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包山楚簡第217號簡“童”作“獞”)誤作“卷章”),卷章生重黎”對比《大戴禮記·帝系》載:“黃帝居軒轅之丘,娶於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於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顓頊。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氏,產老童。老童娶於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謂之高氏,產重黎及吳回。”,《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三個世系差異明顯不同,實際不是世系。《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勾芒、祝融之類,皆是五行之名號,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何故與之同稱乎?’答曰:‘此五子能著其功,施於人,與鬼神相似,故得與之同稱也。亦猶皇帝天神,王者德同於天,故 亦得稱皇帝,此其義也’。”, 《左傳·文公六年》:“晉改蒐於董”,證明祝融部落的文化發達。《尚書·孔氏傳》:“重即羲,黎即和”,伏羲來源於重,女媧來源於黎,炎帝世系是重黎的首領的名稱變化;黃帝世系說明是把早於黃帝的炎帝祝融重黎列為黃帝后裔世系,其實不是“世系”,其生,為管理下的部落聯盟主要首領及其天曆的變化而已。《史記·三代世表》:“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山海經·大荒南經》:“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又同書《大荒西經》載:“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不是真的世系,而是日曆、月曆的變化以及管理部落的變化。黃帝、少昊、顓頊時期,其實,就是祝融重黎、昌意(常羲)、羲和,其實都是重黎部落進行觀測天文。祝融在伏羲女媧前就存在,也就不可能重黎是黃帝或顓頊的後裔,董父輩賜氏,應與性區別,姓是對自然力量繁衍的崇拜,並非皆冠以女生冠以“女”字旁。祝融六子參胡董姓,居董邑,參胡早於董父,參胡在董姓部落,而董父從昆吾部落再分化,董姓部落祝融八姓就存在山西鬷夷今聞喜的昆吾後裔董父與河南新鄭華陽參胡居的“董邑”兩地記載,並且多地豢龍。如此,董父安排作為董姓部落的董氏首領,證明舜帝時期才開始進入父系社會。當然又以董父為姓鼻祖不適合,然以董父為董氏開先河是準確的。

1.4.2、祝融昆吾部落

古丘名。傳說太陽正午所經之處。《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 暘谷 ……至於 昆吾 ,是謂正中。” 高誘 注:“昆吾邱 ,在南方。”因此,也傳承了觀測天文。昆吾國,始祖,昆吾(樊),朝代,夏,封地立國於今山西運城一帶(即原“董”部落範圍內)後又遷到今濮陽。故“昆吾”與天文觀測“董”部落有關。

《春秋左傳正義· 卷二十五 成元年,至二年》五伯之霸也,夏伯昆吾,商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疏]注“夏伯”至“晉文”。○正義曰:《鄭語》雲:“祝融能昭顯天地之光明”,“其後八姓”,“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

《山海經·卷五·中山經》“(陽山)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銅。有獸焉,其狀如彘而有角,其音如號,名曰蠪蚳,食之不眯。”郭璞雲:‘此山出名銅,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周穆王時西戎獻之,屍子所謂昆吾之劍也。’珂案:昆吾亦人名,見海經新釋卷十‘有國曰顓頊’節注3。昆吾山特產--赤銅,赤銅色彩鮮紅,如同赤火一般。用這裡生產的赤銅所製做的刀劍,非常鋒利,切割玉石如同削泥一樣。周穆王伐昆戎,昆戎獻昆吾之劍,昆吾劍就是由這種銅打造的。 唐 崔融 《詠寶劍》:“寶劍出昆吾 ,龜龍夾彩珠。”

《山海經·西次三經》:“西南四百里,曰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時。”, “人面而虎爪”珂案:此神即海內西經之開明獸也,見海經新釋卷六‘海內崑崙之虛’節注2。其又叫開明獸,樣貌為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化為虎形,是為了獲得老虎的威嚴和力量,“帝之下都”郭璞雲:‘天帝都邑之在下者。’珂案:郭注天帝即黃帝,見海經新釋卷‘海內崑崙之虛’節注2。《中次三經》“又東十里,曰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郭璞雲:‘天帝曲密之邑。’珂案:例以西次三經‘崑崙之丘,實惟帝之下都’語,此天帝蓋即黃帝也。

《逸周書·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銘之金版,藏府而朔之。” 孔晁注:“昆吾,古之利冶。” 盧文弨 校引 謝墉 曰:“昆吾乃掌冶世官”。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1.5、祝融部落的遷徙,冶煉技術在嶺南出現

正因為祝融部落從管理火種到先進的陶瓷工藝、馴化野生動物養殖、冶煉技術、音樂技藝等的發揮,形成了先進的文化部落,《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座芒山。有座桂山。有座榣山,山上有一個人,號稱太子長琴。顓瑣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長琴,於是太子長琴住在榣山上,開始創作樂而風行世間。郭璞雲:”世本雲:‘顓頊娶於滕〈王賁〉氏,謂之女祿,產老童也。’”郭璞注:“耆童,老童,顓頊之子。”,《山海經》:“又西一百九十里,曰山,其上多玉而無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鍾磬。其下多積蛇”,《西次三經》雲:”騩山,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鐘磬。”。記載音樂的技藝傑出;《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三十二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服事帝舜。”、《九州要紀》雲:“董父好龍,舜遣豢龍於陶丘,為豢龍氏。” 證明祝融部落馴化野生動物技術極大提高。祝融部落成為炎帝、蚩尤、黃帝等不同時期部落聯盟的中堅力量。炎帝后期祝融部落從陝西一帶遷徙到河南、山西、山東一帶,在山東推廣了小麥的種植技術、冶煉技術和天文技術,推動蚩尤部落聯盟的強大。《史記·五帝本紀》集解:“ 蚩尤,古天子。”《正義》引孔安國:“九黎元君號蚩尤是也。”《國語·楚語》注:“九黎,蚩尤之徒。”《戰國策·秦策一》高誘注:“蚩尤,九黎民君子也。”《逸周書·嘗麥篇》載:“九黎宇於少昊,以臨四方”。蚩尤也成為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的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在這中原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傑出貢獻,河南、山東、河北交界處地區被稱為“九黎之都”。祝融部落的遷徙,造就了黃帝、少昊、顓頊時期觀測天文的進步,《史記·曆書》記載:“黃帝考定星曆”。同書《索隱》引《系本》及《律曆志》:“黃帝使羲和佔日,常儀佔月……容成綜此六術而著《調歷》”。《管子·五行》:“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為當時;大常察乎地利,故使為廩者;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為土師;祝融辨乎南方,故使為司徒;大封辨於西方,故使為司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為李”又《小學紺珠·名臣類·黃帝六相》:“蚩尤為當時,大常為廩者,奢龍為土師,祝融為司徒,大封為司馬;后土為李”,《海內經》:“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這一祝融部落首領變化的記載,多證明後土也好,司馬也罷,都屬於祝融部落;大常,屬於常羲,即常羲、羲和、是祝融部落佔月日的;奢龍、祝融聲音的轉化;可見,都與祝融觀測天文有關。《尚書·堯典》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尚書·孔氏傳》: “重即羲,黎即和。堯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時之官,使人神不擾,各得其序,是謂絕地天通。言天神無有降地,地只不至於天,明不相干。”;《周禮疏序》:堯典鄭注云:“四嶽,四時之官,主四嶽之事。始羲、和之時,主四嶽者謂之四伯。至其死,分嶽事置八伯,皆王官。”;《聖賢群輔錄注》又云:“堯既分陰陽為四時,命羲仲、和仲、羲叔、和叔等為之官,又主方岳之事,是為四嶽。”。堯典孔疏引鄭答趙商雲:“先師以來,皆雲火掌為地,(按:“掌”乃“當”字之誤,“地”乃“北”字之誤。)當雲‘黎為北正’”。遷傳臣瓚注云:重、黎司天地之官也。唐、虞謂之羲、和,則司地者宜曰北正。《史記·五帝本記》:“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萬國。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少昊時期,“少昊氏有四叔:重、該、脩、熙。”,《左傳·昭公二十九》曰:“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該、曰修、曰熙”。所謂“四叔”,其實,“和與該、脩與黎、羲與熙”的變化,也是如同伏羲時期“重、和、羲,黎”一樣。都是祝融部落的文化促進作用。

《山海經》:“東海之外,甘泉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羲和,為帝俊之妻,是生十日,常浴日於甘淵。”,《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些始浴之”, 《山海經·大荒南經》上說:“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又同書《大荒西經》載:“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是說常羲創造了十二月曆法。《呂氏春秋》說“……羲和作佔日,尚儀作佔月……”常羲根據觀察表木晷影長度變化和月亮圓缺規律而推算出來的。她認為每年十二個月更符合自然規律,而且十二個月正好與十二地支相配,創造了十二月的開始。《史記·三代世表》:“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不是真的世系,而是日曆、月曆的變化以及管理部落的變化。黃帝的《老黃曆》是昌意創造的,昌意(常羲)還創造月曆,到顓頊時期,祝融部落又創造《顓頊歷》。也就是《老黃曆》---《月曆》----《顓頊歷》是變化過程。

《國 語 ·卷 第 十 六》:“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於周未有侯伯……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此中的“滅”,為滅國或滅首領。不是滅姓氏。

《詩·商頌·長髮》記載:“武王載旆,有虔秉鉞。如火烈烈,則莫我敢曷。苞有三櫱,莫遂莫達。九有有截,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毛傳》也有記載:“有韋國者,有顧國者,有昆吾國者。”鄭玄箋:“韋豕、韋彭,姓也。顧、昆吾,皆己姓也。三國黨於桀惡,湯先伐韋、顧,克之,昆吾、夏桀則同時誅也。”(《十三經注疏》上冊第627頁),楚國在此前叫“昆吾國”。

《春秋左傳正義· 卷十 莊二十三年,盡三十二年》正義曰:《國語》:“內史過曰:‘夏之興也,祝融降於崇山;其亡也,回祿信於黔隧。商之興也,檮杌次於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其衰也,杜伯射宣王於鎬。’”是夏、商、周之所有也。

《國 語 ·卷 第 十 八》“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於祀,而不知其福。烝享無度,民神同位。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荐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徒也。‘其後,三苗復九黎之德,堯覆育重、黎之後,不忘舊者,使復典之’。以至於

夏、商,故重、黎氏世敘天地,而別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後也,當宣王時,失其官守,而為司馬氏。寵神其祖,以取威於民,曰‘重寔上天,黎寔下地’。遭世之亂,而莫之能御也。不然,夫天地成而不變,何比之有?”注:“九黎亂德”其後,高辛氏之季年。三苗,九黎之後。高辛氏衰,三苗為亂,行其凶德,如九黎之為也。堯興而誅之;育,長也。堯繼高辛氏,平三苗之亂,紹育重、黎之後,使復典天地之官,羲氏、和氏是也。”

 《尚書》雲:“竄三苗於三危。”《尚書呂刑》鄭玄注:“苗民即九黎之後,顓頊誅九黎,至其子稱為三苗。”,《禮記衣疏》鄭注:“有苗,九黎之後。顓頊代少昊,誅九黎,分流其子孫,為居於西裔者三苗。”,

《詩經· 長髮》中說:“苞有三櫱(niè)”苞,即苞本,牢固也。櫱,朱熹在《詩集傳》中說:“言一本生三櫱也,本則夏桀,櫱則韋也,顧也,昆吾也,皆桀之”朱熹說,韋國(大彭國分支)、顧國、昆吾國為夏桀的死黨,被“三櫱”。

《白虎通義》曰:“五霸者,何謂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韋氏、齊桓公、晉文公也”,《四書章句集註》注云:“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韋,周齊桓、晉文,謂之五霸。’”。《史記·殷本紀》說:“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 《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 暘谷 ……至於 昆吾 ,是謂正中。” 高誘 注:“昆吾邱,在南方。” 漢 張衡 《思玄賦》:“躋日中於 昆吾 兮,憩 炎火 之所陶。” 南朝 梁王僧孺 《從子永寧令誄》:“風生閶闔,日去 昆吾 。”。昆吾國,始祖,昆吾(樊),朝代,夏,封地立國於今山西運城一帶(即原“董”部落範圍內)後又遷到今濮陽。《左傳》: 哀公十七年 (前478),“衛侯夢於北宮,見人登昆吾之觀”。杜注: “衛有觀,在古昆吾氏之墟,今濮陽城中。”,《國語·鄭語》韋昭注:“昆吾衛是也,其後夏衰,昆吾為夏伯,遷於舊許”,觀,衛地,今濮陽市境內。《漢書· 地理志》東郡濮陽: “故帝丘,顓頊虛。”,《續漢書 ·郡國志》 東郡濮陽:“古昆吾國,春秋時曰濮。” ,《史記· 楚世家》正義引《括地誌》:“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濮陽西三十里。臺在縣西百步,即昆吾墟也。” 後遷舊許 (今河南許昌市東三十六里古城)。顧棟高 《春秋大事表》 卷5:“今河南許州府治東三十里故許昌城是。”。

《史記· 五帝本紀》百姓昭明,合和萬國。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鬱夷,曰暘谷。敬道日出,便程東作。……四嶽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強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於是舜歸而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四罪而天下鹹服。《尚書》雲:“竄三苗於三危。”

《春秋左傳正義· 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盡十一年》傳言楚彊,吳、越服從。[疏]:《外傳》曰“羋姓歸越”,是越本楚之別封也,或非夏後之後也。

《國 語· 卷 第 十 一》唐尚書雲:‘晉蒐於夷,舍二軍。’昭謂:初,晉作五軍。魯文五年,晉四卿卒。至六年,晉蒐於夷,舍二軍,覆成國之制。狐射姑將中軍,趙盾佐之。陽子至自溫,改蒐於董,使趙盾將中軍,射姑佐之,射姑怨陽子之易其班,使狐鞫居殺陽處父而奔狄。

昆吾人善於製陶、琢玉、冶金和占卜,昆吾人發明了陶瓦,以代替茅草房,與奚仲作車、倉頡造字、后稷作稼、皋陶作刑、夏鯀作城,被稱為我國古代六大領域創始人。夏太康時,昆吾組織勤王之師,聯合諸侯國,自為盟主,以尊王室。夏桀時,昆吾集團對桀發動造反。《史記·殷本紀》記載:“夏桀為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湯自把鉞以伐昆吾。”。昆吾國亡後,到了商末周初,《逸周書·大聚解》記載:“(武王)乃召昆吾,冶而銘之金版,藏府而朔之”。孔晁批註:“昆吾,古之利冶”。

《續漢書 ·郡國志》東郡濮陽:“古昆吾國,春秋時曰濮。”;《史記· 楚世家》 正義引《括地誌》:“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濮陽西三十里。臺在縣西百步,即昆吾墟也。”;《左傳·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選 ,將伐楚 。” 杜預 注:“百濮 ,夷也。”,《國 語 ·卷 第 十 六》“叔熊逃難於濮而蠻”繼而《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載:“夔子因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以為大逆不道,舉兵滅夔”;《通志·氏族略》:“董姓,封於韓墟(今河南新鄭華陽故城一帶)。周時為胡國。楚滅之。”,遷徙至古蜀國、楚國、南越等地。《史記·楚世家》(卷四十):“楚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於是南平百越”。隨著濮人遷徙、楚國人南下擴大疆域,形成不同風格的三星堆文化遺址遺蹟、嶺南的青銅冶煉技術的變化。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裡記載,秦始皇滅六國遷徙豪富入蜀,以冶鐵致富的卓氏從趙國遷居臨邛,“即鐵山鼓鑄,運籌策,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2020年2月越南定義出土的玉璋與三星堆玉璋如出一轍,其他石器、玉器與三星堆文物保持了高度近乎完全的相似度。也證明祝融後裔遷徙:昆吾國最擅長用昆吾石冶煉成銅鐵,據考古材料,春秋時期,楚人向南開發僅限於湘西北及古“洞庭”澤周邊平原;五嶺以北的九疑山及今衡陽以南還主要為越文化分佈區。進入戰國以後,湘水上游及鄰近粵北、桂北地區,楚文化逐漸取代了越文化。在廣西桂東平南縣石腳山和桂東北靈川縣新巖兩處出土

制銅石範的遺址(其中,靈川在古屬百越之地。戰國屬楚,靈川出土了五件鑄銅石範,有單面和雙面的鉞範、斧範,還發現冶煉於銅殘存的銅渣。),廣西恭城、平樂,廣東清遠、廣寧等地均發現有戰國楚墓群,出土器物與長沙楚墓以及河南、安徽楚墓的器物,有諸多相同之處。西甌駱越青銅文化是在當地原始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萌生於商末周初,開始以接受中原青銅文化為主,春秋晚期,南越文化注入青銅文化成分,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在廣東境內青銅文化遺址約三四百處,墓葬100多座,出土各類青銅器八九百件,經有關方面科學鑑定,它們在鑄造工藝、成分配伍,鑄後加工及熱處理等方面,均達到很高水平。這些銅器除具有中原文化風格以外,有的還與江淮、楚地相近或相同。例如肇慶、羅定出土編鐘與湖北隨縣出土的基本一致;肇慶松山戰國墓出土的銅GFEC1、壺、足、盤、劍、戈、矛、鏃等兵器來自楚地中或深受其影響,顯示西江文化與楚文化有密切關係。在德慶欄馬山戰國墓出土一把青銅劍上刻有6個漢字銘文;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長沙國“地形圗”上,在今廣東境內,標出“桂陽”(連縣)和“封中”兩個地名;銅鼓只流行於駱越地區,但在越過西甌中心地區,在偏東的賀州龍中又偶有一見
(鼓為堯時的巫師所發明,為中國最早的祭祀、軍事樂器。《秦王點兵》作為古典鼓樂中的經典,最早產生於山西董國鬷川,一直流傳至今。《辭海》上說“鑼鼓雜戲起源於山西絳州(今新絳縣))。鐘山縣同古鎮實際取名“銅鼓”,在賀州在沙田河流域及其附近,廣泛分佈著城址、墓葬區、窯址等東周青銅文化遺存。墓群已發現六處出土物了青銅器,廣西賀州沙田龍中村一處東周巖洞葬曾出土青銅器一批,包括鼎、鼓、犧尊、獸首盉、罍、鉞等18件。其中一件銅犧尊已全然不同於中原犧尊的風格,尊的犧首為有犄角的怪獸,尾部立有攀附虁龍作尾,背部的蓋上有浮雕盤蛇,以突出高昂蛇首作為蓋鈕。而“賀” 取名於當地多錫礦,便於青銅冶煉。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2、“百越”與祝融部落的關聯性

宋衷注《世本·卷下· 王侯大夫譜隋書經籍志·世本王侯大夫譜二卷》“越 越、羋姓也,與楚同祖。趙世家正義,案此指南越”;宋《路史》“越 羋姓,古南越。盟會圖疏雲:‘南越,廣州。’按:南海、桂林、象郡皆是,非姒姓之越。東南二越,諸儒皆一之踈矣。”。

《國 語 ·卷 第 十 六》“荊蠻,羋姓之蠻,鬻熊之後”。又載:公曰:“老童產重、黎及吳回,吳回產陸終,陸終生六子,其季曰連,為羋姓,楚之先祖也。”;《國 語·卷 第 十 九》鄭語曰:‘羋姓夔越。’世本亦云:’越,羋姓也。’;《通志·氏族略》:“季連。羋姓。其後為楚。”;《說文》:“蠻,南蠻,它種,從蟲,man聲。”。《國語·楚語》:“三苗復九黎之德。”,《戰國策·魏策》:“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史記正義》:“今江州,鄂州、嶽州三苗之地也”。《史記·五帝本紀》:“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後漢書·南蠻傳》:“楚師既振,(蠻)然後乃服,自是遂屬於楚”。

《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佈“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百越有許多支系,其中於越、揚越、山越、東甌、閩越、南越等幾支百越。“百越”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另一種說法是百越通“濮越”,為內陸部落“濮”與沿海部落“越”的合稱。文獻上稱之為“百越”或“諸越”,其中“吳越”(蘇南浙北一帶)、“閩越” (福建一帶) 許慎《說文解字》說:“閩,東南越,蛇種”、“揚越”(江西湖南一帶)、“南越”(廣東一帶),而“西甌”(廣西一帶)、“駱越”(越南北部和廣西南部一帶)。交州分屬南越、西甌、駱越三個部族 。約在戰國前後時期,在廣西地區出現了西甌、駱越兩大方國,這是嶺南地區方國的鼎盛時期,而廣東地區人口稀少、政治實體較為鬆散。

《太平環宇記》載:“濮州,今治鄄城縣。古昆吾舊壤,顓頊遺墟。”,濮,“周國名,在湖北石首縣南”。《續漢書 ·郡國志》東郡濮陽:“古昆吾國,春秋時曰濮。”;《史記· 楚世家》 正義引 《括地誌》:“濮陽縣,古昆吾國也。昆吾故城在濮陽西三十里。臺在縣西百步,即昆吾墟也。”;《國語·鄭語》雲:“姓夔越,不足命也,蠻蠻矣”。韋昭注:“蠻,謂叔熊在濮,從蠻俗”。 “濮國”, 濮人之國,第一任國君是“叔熊”。 《偽孔傳》說:“庸、濮在江漢之南。”《逸周書·王會解》說:“卜人以丹沙”,孔晁注:“卜人,西南之蠻。”,武王克商以後,“巴、濮、楚、鄧,吾南土也。”濮,又稱百濮,部落眾多,《蜀都賦》:“東有巴、賨,綿亙百濮”。左思《蜀都賦》:“於東則綿巴中,百濮所充”。杜預《春秋釋例》說:“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

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在一些文獻中所記載析濮和越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華陽國志》載:“越嶲郡會無(今四川會理縣)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又載:“夷濮阻城,鹹怨訴竹王非血氣所生,求立後嗣。”以及“興古郡……多鳩僚、濮。”;《國語·鄭語》雲:“楚鼢冒始啟濮”、《史記正義》說濮在楚西南。《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逸周書·王會》:“正南, 甌鄧 、 桂國 、 損子 、 產裡 、百濮 、九菌”孔晁 注:“六者南蠻之別名”、《左傳·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選 ,將伐楚 。” 杜預 注:“百濮 ,夷也。”孔穎達 疏“濮夷無君長揔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春秋戰國時,受到楚國擠壓的濮人開始溯長江而上、定居在巴蜀盆地(四川、重慶)與雲貴高原交界地區。《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載:“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成得臣、鬥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史記·楚世家》:“齊桓公七子皆奔楚,楚盡以為上大夫。滅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廣西在商朝周代稱為濮或僰,晉至隋唐稱為俚僚,宋始稱為獞,沿用到1958年周恩來總理改為現在的壯。雲南的“濁龍族”與祝融讀音相吻。

《史記·西南夷傳》有“僰獞”,《禮記·王制篇》作“棘”字,所謂“屏之遠方,西方曰棘”,“ 有罪貶遠方,以棘圍之”。“僚”的稱謂《博物志》“荊州極西南界至蜀,諸民曰僚子”。《華陽國志》屢紀之,如當中的蜀志有”滇僚口僰”,”帝攻青衣,雄張僚僰”。《南中志》有”永昌郡,興右郡下有鳩僚”。《北史· 卷九五》(僚傳)“僚為南蠻之別種”。舊唐書卷一九七南平僚傳:“南平僚者東與智州(今廣西玉林),南與渝州(今四川巴縣)接,部落四千餘戶……”,《舊唐書·地理志》邕州宣化條:“水本在縣北,本牂牁河,俗呼鬱林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溫水,古駱越地也。”明代歐大任《百越先賢志》也說:“牂牁西下邕、雍、綏、建,為駱越。”。

《山海經》:“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髮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是說:西王母的形狀“像人”,卻有豹子一樣的尾巴,老虎一般的牙齒)。她住在“崑崙之丘”的絕頂之上,有三隻叫做“青鳥”的巨型猛禽,每天為她叼來食物和用品。這是僅僅描述牙齒而已。而對昆吾的描寫,就是形狀了。

《山海經·西次三經》:“崑崙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神陸吾司之。其神狀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珂案:此神即海內西經之開明獸也,見海經新釋卷六‘海內崑崙之虛’節注2。其又叫開明獸,樣貌為人面、虎身、虎爪、九尾,化為虎形,湖南,古屬楚地,楚語稱虎為“於菟”,按虎緩讀為“於菟”,促讀為“土”。《左傳宣公四年》“楚人……謂虎為於菟”。於音為烏,“於菟”、‘讀如烏滸,或烏武。這是由楚國方言稱虎為“於菟”的緣故。烏滸人,《南方異物志》說:滸,地名,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即地從族或人而得名。宋《輿地紀勝》卷一O三說:桂北“陽朔縣,有夷人,名烏滸,在深山洞內,能織斑布。”,有些文獻又載:桂南橫縣有烏滸灘。《太平御覽》卷786引裴浦〈廣州記〉:“晉興(今邕寧附近)有烏滸人,《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靈帝建寧三年(170年)鬱林太守谷永以恩信粘降烏滸人十餘萬內屬,皆受冠帶,開置七縣”。這是烏滸之名最早見於史書記載。烏滸以異地而別稱,或由譯音不同而異名,故《新唐書》卷二二二下,以烏滸為烏武。烏滸、烏武,乃是同一族稱無疑。

南越的西甌、駱越的第一個族稱是東漢時出現的烏滸,烏滸後來也稱俚人或里人李賢注裡,蠻之別號,今呼為俚人。然後是魏、晉、隋、唐時代的俚僚、黃現璠著《壯族別稱烏滸人之探討》、《壯族通史》宋代以後的獞、俍、沙、儂以至今天的壯族。《漳州諭舍》一文中,雲“凡溪洞種類不一:曰蠻、曰瑤、曰黎、曰娏蜑,在漳者曰畲”。宋人朱輔《溪蠻叢笑》的葉錢序中存五溪之蠻“沅其故壤、環四封而居者,今有五:曰苗、曰瑤、曰僚、曰獞、曰仡佬”。嘉靖《廣東通志》:“獞,性質粗悍。自耕而食,又謂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後稍入廣西古田等縣,佃種荒田,聚種稍多,因逼脅田主,佔據鄉,逐蔓延廣東。其初來,尚以聽招名色,佃田納租,與猺人種類不同,時相仇殺,有司及管田之家,頗賴其力,以悍猺人,及後勢眾,亦與猺人無異。”,《永寧州志》明確記載,“今之裡獞,非其土著也。先是柳慶歲大飢,有奸民者,招諸猺(獞),就慄千計,繼而種落蕃衍,逐驅屠居民,雄踞其境”。

地名有“羅”(如羅定、羅鏡、羅孔、羅沙)、“六”(祿、淥、綠,如德慶有六沖、祿滾,雲浮有祿源,“六”絕不能作數字解),與上文論及的祝融部落的“黎”、“老”、 “豕”、“ 耆”、“ 黎”、“ 夷”,、“祿、陸、釐”通假。《隋書·地理志》載:“尉陀於漢,自稱‘蠻夷大酋長、老夫臣’,故俚人猶呼其所尊為‘倒老’也。言訛,故又稱‘都老’雲”。 《南裔異物志》“俚在廣州之南,俗呼俚為黎”;同樣,“佬”的稱呼也與居住嶺南的民族獠(音老)關聯。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3“蒼梧”地名的南移與祝融三苗遷移的關聯性

3.1、昆吾、崑崙與蒼梧

《集韻》“崑崙,天形”;清代畢源注《山海經》“崑崙者,高山都得名之”。這是以龍祭日於高山得名,《括地誌》記“崑崙在溺水中,非乘龍不得上”、《水經注·河水》說“東海方丈,亦有崑崙之稱”。屈原《離騷》雲“朝發韌於蒼梧兮,夕餘至於懸圃”,“朝吾將濟亍白水兮,登閬風而羈馬”。與《楚辭》中的崑崙相呼應,最早以蒼梧為神山,是古“崑崙”,又稱“昆吾”即與“蒼梧”、“蒼龍”音義同轉。

《山海經》:“蒼梧在崑崙西南。”、《海內東經》“西胡白玉山在大夏東,蒼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崑崙虛東南。崑崙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也就是蒼梧國在白玉山國的西南面,都在流沙的西面,崑崙山的東南面。崑崙山位於西方胡人所在地的西面。總的位置都在西北方。白玉山,郝懿‘三國志注引魏略雲:‘大秦西有海水,海水西有河水,河水西南北行有大山,西有赤水,赤水西有白玉山,白玉山西有西王母。’今案大山蓋即崑崙也,白玉山、西王母皆國名。藝文類聚八十三卷引十洲記曰:‘周穆王時,西胡獻玉杯,是百玉之精,明夜照夕。’云云。然則白玉山蓋以出美玉得名也。”;蒼梧:郝懿行雲:‘此別一蒼梧,非南海蒼梧也。’。

《山海經·海內經》載:“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山海經·海內南經》:“蒼梧之山,帝舜葬於陽,帝丹朱葬於陰”“赤水之東有蒼梧之野,舜與叔均之所葬也。”;《大戴禮記·少間篇》雲:“虞舜以天德嗣堯,……南撫交趾”。《史記》:虞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反漢書·南蠻傳》:“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讀史方輿紀要》引孔穎達曰:“九嶷即蒼梧山也。”,《呂氏春秋·召類》卷二十中載:“堯戰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蠻。”,《淮南子·修務訓》高秀注:三苗之國在彭蠡,舜時不服,故往徵之,舜陟方乃死,時舜死蒼梧,葬於九嶷山。《淮南子·修務訓》(卷十九):“南征三苗,道死蒼梧”。《水經注》記,“舜卻苗民,更易其俗”。《孟子·.萬章上》記日:舜殺三苗於危。《禹貢》記:道黑水,至於三危,入南海。《墨子·.兼愛下》載:“禹之徵有苗,非以求重富貴。克有三苗。”,《尚書·呂刑》載:“三苗,九黎之後。蓋黎與苗,南蠻之名,今日猶然。”。《禮記·檀弓上》(卷三)::“舜葬於蒼梧之野,蓋二妃未之從也”。《前漢書》雲:“蒼梧……有灕水關”;“有灕水東南至廣信”。《林邑記》也說:”蒼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無屋宅,依樹上住宿,食生肉,採香以為 業,與人交易,若上皇之人。”,結合,屈原《離騷》雲“朝發韌於蒼梧兮,夕餘至於懸圃”,蒼梧為神山,則以九嶷山為古“崑崙”,又稱“昆吾”、“倉吾”、“蒼梧”。 郭沫若考證,周代青銅器銘文中已有“倉吾”一詞。晉代的孔鼎《周逸書注》雲: “倉吾,蠻也”。

3.2:蒼梧郡的變遷

3.2.1、蒼梧郡是歷史的變遷

上文記載,大山蓋即崑崙也,白玉山、西王母皆國名。蒼梧:郝懿行雲:“此別一蒼梧,非南海蒼梧也。”,因此,昆吾的遷徙,也形成不同時期的蒼梧。

由虞夏之際至周初,隨著南裔之域的擴展,蒼梧之名遂南移至巴、濮、鄧、楚之間的“南土”,荊西群蠻散居的山林之地衍有此稱,漢水中游的“滄浪之水”與此有關。

春秋時期蒼梧郡:據考古材料,楚人向南開發僅限於湘西北及古“洞庭”澤周邊平原;五嶺以北的九嶷山及今衡陽以南還主要為越文化分佈區。《逸周書·王會解》(卷七):“成周之會……禽人管,路人大竹,長沙鱉,其西魚復鼓鍾、鍾、牛,蠻揚之翟,倉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說明在成周之時已存在方國倉吾。《戰國策》:“楚,天下之強國也。大王,天下之賢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裡耶》秦簡:“今洞庭兵輸內史,及巴、南郡、蒼梧輸甲兵”。根據湖南龍山出土的裡耶秦簡以及湖北張家山出土的漢簡,專家學者們一致認為:在漢武帝設立今梧州的蒼梧郡之前存在更早的蒼梧郡以及蒼梧(倉吾)古國,隨著楚國向南擴展,楚國在此地設立了楚蒼梧郡,秦吞併楚國後相應地設立了秦蒼梧郡。

楚國蒼梧郡:進入戰國以後,《史記·楚世家》:“楚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於是南平百越”。 《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楚國境內的人也向鄰近粵北、桂北地區遷徙,楚文化與越文化融合。廣西恭城、平樂、賀州,廣東清遠、廣寧等地均發現有戰國楚墓群,出土器物與長沙楚墓以及河南、安徽楚墓的器物,有諸多相同之處。《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據徐少華、李海勇先生考訂楚蒼梧郡治所,其地位於今湘南九疑山附近、江華縣橋頭鋪鎮一帶的老屋地城址。戰國晚期楚國當已設有洞庭、蒼梧二郡。其中,楚蒼梧郡在洞庭郡以南,蒼梧郡南界不會越過五嶺的漢代謝沐縣(有謝沐鄉、龍虎關)。

秦攻百越的“秦甌之戰”。西漢初年的張家山漢簡記有"蒼梧守",與秦蒼梧郡有關。《奏讞書》“御史書以廿七年二月壬辰到南郡守府,……初視事,蒼梧守灶、尉徒唯謂隼:利鄉反,新黔首往擊”、“蒼梧守已劾論□□□□□□□鬌及吏卒不救援義等去北者”又“隼視獄留,以問獄史氏,氏曰:蒼梧縣反者,御者恆令南郡復。”,《奏讞書》中的“廿七年”(前220年)與裡耶秦簡所見蒼梧“輸甲兵”之事發生在同一年。簡文則為秦始皇二十七、八年事,為漢初人追述。雖為漢初文書,但張家山漢簡和裡耶秦簡中的"蒼梧"都指秦蒼梧郡。簡除記有"蒼梧守"外,還記有"蒼梧縣",也與秦蒼梧郡有關。

“秦甌之戰”後,沒有在南越建立蒼梧郡,而是建立秦始皇將所奪取的嶺南地區,設“南海、桂林、象”3個郡。《太平御覽.周郡部·卷十八》《十道志》曰:“富州,開江郡。秦桂林郡地。二漢屬蒼梧郡”。

漢代蒼梧郡: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漢朝將南越地劃分為南海、蒼梧、鬱林、和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9個郡。蒼梧郡郡治在廣西廣信縣(現今蒼梧縣),領十縣:交州地圖廣信(《讀史方輿紀要》梧州府廣信條, 記載廣信城“在今府治東, 漢置, 自三國吳以來, 皆因而不改。城邑考, 府舊城在大雲山麓, 東北跨山, 西南兩面皆臨江。”)、謝沐(今江永縣西南部、恭城縣東北部及富川縣北方小部分) 、高要、封陽(今賀縣南部)、端溪(今羅定、信宜和德慶市地) 、馮乘(今富川瑤族自治縣北部和湖南江華縣一部分) 、富川(治所鐘山公安牛廟西嶺尾自然村一帶,《水經注》中“靈溪水,出臨賀富川,北符靈崗,南流經其縣東” 今思勤江古稱的富川、富江、富水,《太平寰宇記》則記有:“富水在富川西四十里,源出浮蓋山下,南流入富川,思勤廢縣,其水灌注田疇,居民豐贍,故名。”。縣域範圍今鐘山、富川、恭城、平樂)、臨賀(今賀縣中部、昭平) 、荔浦、猛陵(今藤縣、岑溪地) 10個縣。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廣西都龐嶺、大瑤山以東,廣東肇慶、羅定以西,湖南江永、江華以南,廣西藤縣、廣東信宜以北。

3.2.2、“秦甌之戰”的主要戰場地發生在漢代漢蒼梧郡境(謝沐、馮乘縣

“秦甌之戰”共有三次,主要是秦軍和雒越軍的戰爭,這三次統稱為“始皇三徵嶺南”秦。 三次戰爭之中最重要和最慘烈的是第一次戰爭,既不在桂林靈渠、也不在今桂林恭城範圍,畢竟漢武帝元鼎六午(公元前111年),置蒼梧郡,臨賀分置為臨賀、富川、荔蒲三縣。恭城屬蒼梧郡之富川縣。實際的戰場就是在都龐嶺(湘桂間)、萌渚嶺(湘桂間),萌渚嶺屬於五嶺之一。主體從今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境內,向南延伸入廣西賀州市的鐘山縣、賀縣(現名八步區)的北部, 呈東北-西南走向,而都龐嶺山脈為五嶺之一,處於湘桂交界處,跨廣西桂林市的灌陽縣、恭城縣和湖南永州市南部的道縣及江永縣。山嶺作東北-西南走向。因此,由萌渚嶺與都龐嶺之間“一軍守九嶷之寨”進入蒼梧郡沐謝縣富川縣,屬於決戰主戰場。

秦朝運輸採用水運,有現成的水道,北連瀟水、湘水和長江,南結富水,連通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不必要修建靈渠;其次是避實就虛,不可能在戰場地常年修建靈渠,故戰場不在靈渠周邊;況且靈渠是在的興安縣以及全州縣、灌陽縣,早在春秋以及戰國時期,就屬於荊州、楚國之地。因此,主要戰場不在靈渠周邊。主要戰場在“一軍守九嶷之寨”,即今日的湖南的江永、江華以及廣西的富川、恭城之間,為漢代蒼梧郡的謝沐縣、馮乘縣之間。乾隆版《富川縣誌》記載: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歸義侯田甲就是率軍由富川取此古道南下蒼梧,其一部曾於謝沐關與當地襯軍激戰;湖南邊境白芒營(白芒嶺)是通往南越的門戶,原屬於馮乘縣。娘子嶺頂居高臨下,是扼守交通要道的咽喉。可將五庵嶺及周邊十幾裡遠的村鎮情況盡收眼底。《江華縣誌》記載:“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尉屠睢率兵50萬分五路進攻南嶺,其中一路戌於白芒嶺(今白芒營)而位於白芒營近郊的五庵嶺村自然成了秦漢時期白芒營駐軍的首選位置富川驛道。《漢書·地理志》中記載:“蒼梧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新廣。屬交州。有離水關。戶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萬六千一百六十。縣十:廣信,莽曰廣信亭;

謝沐,有關;高要,有鹽官;封陽;臨賀,莽曰大賀;端溪;馮乘;富川;荔蒲,有荔平關;猛陵,龍山,合水所出,南至布山入海。莽曰猛陸。”明確標註謝沐有關。《晉書·地理下》說:“自北徂南,入城之道,必由嶺嶠”。宋人周去非在《嶺南代答》卷一《地理門》中說:入嶺南之途有五 “自道(道州)入廣西之賀(臨賀)四也”。清地理學家顧祖禹在《讀書方輿紀要》卷八十一中,說秦末尉佗如不在桂嶺拒防,其後果必然是,北兵“從道州而風馳富川、臨賀之郡,則西粵之藩籬盡決矣”。

漢元鼎六年(前111),在湖南江永縣西南置謝沐縣,因境內有謝水、沐水,故名,屬交州蒼梧郡,縣治於今江永縣夏層鋪鎮上甘棠村,縣域相當於現江永縣西南部、恭城縣東北部及富川縣北方小部分。隋開皇九年(589),謝沐縣、營浦縣合併,永陽郡撤消,置永陽縣;馮乘縣西漢初置,屬交州蒼梧郡。史載為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地圖表明建置時間不遲於漢文帝時期。唐武德四年(621),析其北境置江華縣,江華縣治於今江華瑤族自治縣沱江鎮。北宋開寶四年(971)廢,東境歸江華縣,西境入富川縣。

北魏晚期的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靈溪水,出臨賀富川縣(南朝的縣治在今鐘山縣公安鎮牛廟西嶺尾自然村一帶,南朝梁普通元年(520)富川縣治已經遷移到今公安裡太一帶、宋開寶四年(971)富川縣治遷徙到鐘山鎮。),北符靈崗,南流經其縣東,又南注灕水。”;北宋初期的《太平寰宇記》則記有:“富水在富川西四十里,源出浮蓋山下,南流入富川,思勤廢縣,其水灌注田疇,居民豐贍,故名”。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靖自四川出兵兩湖擊敗梁帝肖銑,乾隆版《富川縣誌》記載:“由夷陵(今湖北武昌)抵富川度至桂州(桂林),駐師黃沙嶺”,與梁軍血戰於謝沐關。為何從富川“度至”桂州,這就是打下該關隘則有兩個關則一馬平川。

謝沐縣漢時有龍虎關、謝沐關(又叫世睦關、莫邪關,雄關、鳳凰關、)(位天今富川縣朝東鎮小水村附近,關分東西兩個隘口,東隘口叫牛塘隘,是天然的山形隘口,西隘口叫小水峽隘,是人工築成的夯土牆。關內有謝水、沐水兩河匯流,故稱為“謝沐”,當地土著也有人將其關名倒置,稱為“沐謝關”,它西連龍虎關,東接寶劍寨。宋開保三年八月(公元970年9月),“潘美伐南漢,自道州進,次白象” ,“進克富川(當時縣治在今賀州鐘山縣內)” ,謝沐關亦戰之(見道光《永明縣誌》卷十、道光《永明縣誌》卷十),《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四·岳飛傳》記載“二年(指宋紹興二年),賊曹成擁眾十餘萬,由江公曆湖湘,據道、賀二州”;《宋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楊再興傳》“紹興二年,岳飛破成,入莫邪關”記載為“莫邪關”。明代,謝沐關被稱為“雄關”,在關的東西進口分設巖口營和白象營,駐兵守關。明末張獻部將曹志建擁兵關上,更其名為“鳳凰關”,清雍正八年(1730年),時任雍正王朝雲貴、廣西兩省總督的鄂爾泰,上疏給雍正帝在麥嶺設同知職司都府,添設守備、千總、營汛,重兵駐守。雍正帝批准了鄂爾泰的建議創建了平樂府知暑衙、麥嶺營守備(後改為都司)署衙、千總署衙,建有騎訊、兵庫和糧棧。隨著文武官員、步騎兵丁、車馬輜重的浩蕩開入,麥嶺街升格為麥嶺府,清同治十三年的修路碑及兩塊刻於民國十九年的修路碑述修古道建雄關。清《富川縣誌》稱之為“小水固西北之金”湯)

明朝初年,富川縣劃為油塘、靈亭、奉政三個鄉(清朝稱為上、中、下三鄉),共轄全縣五個都:即七都、八都、九都、一六都、二五都,此期麥嶺街屬油塘鄉八都所轄。明末清初,當局又以"團、排、寨"劃分縣內漢族居住區,這樣八都又被劃為六大寨,即:寶劍寨、黃石寨、湧泉寨、牛巖寨、石密寨、秀山寨。此時麥嶺隸屬於寶劍寨。

3.2.3、“秦甌之戰”發生在漢蒼梧郡境北的主戰場

五嶺指越城嶺(湘桂間)、都龐嶺(湘桂間)、萌渚嶺(湘桂間)、騎田嶺(湘南)、大庾嶺(贛粵間,腹地在江西大庾縣)。《淮南子·人間訓》載:“又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乃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為五軍:一軍塞鐔城之嶺(今越城嶺一帶),一軍守九嶷之寨(今九嶷山一帶),一軍處番禺之都(今廣州),一軍守南野之界(今江西南部),一軍結餘幹之水(今江西餘干縣一帶),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監祿無以轉餉。又以卒鑿渠而通糧道,以與越人戰,殺西嘔君譯籲宋。而越人皆入叢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乃發謫戍以備之。”。

戰爭從公元前219年始至公元前214年結束,共歷時五年。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率領五十多萬大軍分五路平均一路十萬,南下攻擊閩浙與嶺南,秦軍分一路攻浙閩;一路由南昌經大庾嶺(為南嶺中的“五嶺”之一,《南康記》說橫浦關離“南野縣大庾嶺三十里”就是稱要塞部分。)入廣東北部;一路由長沙經騎田嶺(中國南嶺山系裡的五個歷史名嶺五嶺裡最小的一個。位於湖南省東南部郴州市的北湖區-宜章縣。古代名稱不一:秦名陽山)抵番禺;其餘兩路進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與都龐嶺之間進入蒼梧郡沐謝縣富川縣,一路經越城嶺取廣西桂林及其以南地區。出兵當年就攻下閩浙,另兩路也未經什麼挫折即取勝;秦人南伐之初即佔領番禺一帶的廣東地區並留軍駐守,另外三十萬秦軍西赴廣西地區與當地的越人作戰,在西甌人的頑強抵抗也就遭到慘敗;屠睢被拜為國尉為主將,面頰與身子中了兩支毒箭。墜地死亡。後秦始皇派任囂接替他與趙陀平定嶺南。副將趙佗,率領三萬兵馬先行出發。並動用二十萬刑徒,輸送輜重糧草。率軍平定嶺南地區。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嶺南,該戰使百越之地納入了秦的版圖,極大增地強了嶺南人民與嶺北人民的交流,秦始皇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趙佗攻甌駱地區。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4、西甌人的稱謂變化

4.1、先秦之前為“蠻夷”、 “百越”、“越人”、“西越”

古越族是生活在上古時代的一個古老民族,說古越語。

《呂氏春秋》稱嶺南一帶“百越”,“ 越”或“百越”都只是一種泛稱,並沒有形成民族,泛指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區的古代部落。上文載:《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佈“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百越有許多支系,其中於越、揚越、山越、東甌、閩越、南越等幾支百越。“百越”是對南方諸族的泛稱。《淮南子·人間訓》“而越人皆入叢薄中。”就沿襲這一稱呼。

《史記》稱為“南越”,《漢書》“南粵”,泛指五嶺以南一帶地方。宋 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本紀》:“粵有天皇,古越族,姓望名獲,號中天皇”。

4.2、商周時期又稱呼“濮”或“僰”

古代的濮和越、百濮和百越,另一種說法是百越通“濮越”,為內陸部落“濮”與沿海部落“越”的合稱。在一些文獻中所記載析濮和越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左傳·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選 ,將伐楚 。” 杜預 注:“百濮 ,夷也。”孔穎達 疏“濮夷無君長揔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逸周書·王會》:“正南, 甌鄧 、 桂國 、 損子 、 產裡 、百濮 、九菌”孔晁 注:“六者南蠻之別名”;《華陽國志》屢紀之,如當中的蜀志有“滇僚口僰”,“ 帝攻青衣,雄張僚僰”。廣西在商朝周代稱為濮或僰。

4.3、先秦時期多稱呼“ 甌越”、 “西甌”

甌、或寫作“漚”、“ 區”、“ 歐”,是較早時期對越人的族稱。周秦時代,人們常稱東南沿海的越人為甌人、且甌、漚深、越漚。稱嶺南的人為路人、甌鄧和駱越。甌越地域名稱,始見於《戰國策· 趙策》“斷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唐張守節《史記正義》:“按屬南越,故言甌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百越先賢傳序》:“南方之國越為大……東海王搖都永嘉,故甌越也”,《太平寰宇記》卷九十九江南東道十一記溫州風俗雲:“俗為淫祀,有甌越之風”,《光緒永嘉縣誌》 引《方輿勝覽》:“當甌越之銜,負山海之隘”。

《漢書》記載:“蠻夷中,西有西甌,眾半公式,南面稱王”;《百越先賢志自序》也載:“譯籲宋舊壤,湘漓而南為西越也”。郭璞注《山海經》:“甌在閩海中,鬱林郡為西甌。”

《山海經·海內東經》說“甌居海中。”《逸周書·王會解》說:“東越海蛤,甌人蟬蛇,蟬蛇順食之美。”“且甌文蜃。”“越漚,剪髮文身。”《戰國策·趙策》說:“被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是閩浙的甌人; “秦甌之戰”的《淮南子·人間訓》“殺西嘔君譯籲宋”其中的“西嘔”,也就是西甌部落。

廣西地區出現了西甌、駱越兩大方國,《逸周書·王會》其中提“路人大竹”,《呂氏春秋·本味》“越駱之菌”,漢代高誘注:“越駱Daex Roeg,國名”。酈道元舊本《水經注》:“蓋藉度銅鼓即越駱也”。《史記·南越列傳》載趙佗上漢文帝書曰:"且南方卑溼,蠻夷中間,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其西甌、駱裸國(“駱裸”二字實是“鳥田”的壯語漢譯字)亦稱王。”;酈道元《水經注》卷三七葉榆河條引《交州外域記》說:“交趾未立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隨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雒民。”,雒與駱通。駱民,即駱越之民。《舊唐書·地理志》邕州宣化條:“水本在縣北,本牂牁河,俗呼鬱林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溫水,古駱越地也。”明代歐大任《百越先賢志》也說:“牂牁西下邕、雍、綏、建,為駱越。”;桓譚《鹽鐵論.地廣》也有“荊楚罷於甌駱”。

西甌,具體點,就是現在廣西的今廣西的賀州、鐘山、富川、梧州市、陸川、博白、玉林、貴港、靈山、合浦、廣東的茂名一帶應是西甌,以平樂銀山嶺戰國墓為主體的遺存屬西甌文化,它主要分佈於廣西東半部。

西甌更多的是接受楚文化影響,駱越則受滇文化影響較大。《吳書·薛綜傳》“今日交州雖名初定,尚有高涼宿賊,其南海、蒼梧、鬱林、珠官四郡界末綏,依作寇盜,專有亡叛逋逃之”。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統一嶺南,置桂林、南海、象郡,古富川縣、臨賀縣地屬南海郡。西甌部落聯盟,在“秦甌戰爭”後徹底解體了。西甌,已經成了一個歷史符號。

4.4、"秦甌戰爭"後稱呼為“烏滸”

嶺南百越部落的生活習慣、社會風俗與中原華夏部落是大不相同的。《粵記》說:“廣東之文始尉佗”,實行“和輯百越” 的政策,尊重嶺南人的風俗,趙佗帶頭尊重和順從嶺南風俗習慣。

漢代以後西甌、駱越,為但、烏滸等稱呼所取代。《南方異物志》說:滸,地名,在廣州之南,交州之北;據樂史《太平寰宇記·嶺南道·貴州》記:“連山數百里,有俚人,皆為烏滸。”;宋《輿地紀勝·卷一O三.》載:“陽朔縣,有夷人,名烏滸,在深山洞內,能織斑布。”;《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靈帝建寧三年(170年)鬱林太守谷永以恩信粘降烏滸人十餘萬內屬,皆受冠帶,開置七縣”; 《南史·荀匠傳》載。荀匠之兄荀裴於502年(南梁於監元年為鬱林大守時,因徵俚賦,死於練。烏滸人亦稱俚人,為烏滸蠻的另一名稱。古富川,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屬南越國桂林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古富川縣屬交趾刺史部蒼梧郡。

4.5、魏、晉、隋、唐時代的稱呼俚僚

“俚”與“獠”源出一族,而 “獠”則依山而居,陸次雲《峒溪纖志》載:“獠人處於嶺表海外,射生為活,吞噬昆蟲”。宋代《廣韻·裡》“俚,賴也,聊也,又南人蠻屬也”。黃佐《廣東通志》峒獠卷謂:“峒獠者,嶺表溪峒之民,故稱山越。”;阮元:《廣東通志》“山獠:峒獠不可羈縻者,依山林而居,無酋長版籍,亦無年甲姓名,以射生為事。《(桂海)虞衡志》所謂蠻之荒忽無常”。《隋書·地理志》說:“嶺南俚人,盡力農事。”;《說文》:“獠,獵也,從犬,尞聲”。

俚人在史籍中,一開始寫作“裡”。東漢三國以後,文獻稱為“烏滸”“ 俚” ,開始出現“俚”的記載,而少了“越”的記載。三國時吳人萬震作《南州異物志》也說“俚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今廣西橫縣)、高涼(今廣東陽江等地)五郡皆有之,地方數”;《南裔異物志》“俚在廣州之南,俗呼俚為黎”;漢末《異物志》“俚在廣州之南,地方數千裡,往往別有村,各有長”;三國東吳太守萬震《南州異物志》“俚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五郡中央,地方數千裡,往往別村各有長帥,無君主……”。

(北宋《太平御覽》卷 785《四夷部六·俚》引用);《粵西偶記》載:“俚人者,粵西諸郡,處處有之”。

晉《博物志》“交州夷名曰俚子,俚子弓長數尺,箭長尺餘”;

關於獠人的記載,最早見於東晉初年的《華陽國志》“及討惡獠、剛夷數千落,威震南方”,並記載東晉建寧郡談槁縣(今雲南富源縣與貴州盤縣)“有濮、獠”,興古郡(今雲南東南部)“多獠、濮”,永昌郡(今雲南西南部及緬北)“有閩、濮、鳩、獠、僄、越、裸濮、身毒之民”。

《博物志》“荊州極西南界至蜀,諸民曰僚子”。《南中志》有“永昌郡,興右郡下有鳩僚”,《北史· 卷九五》(僚傳)“僚為南蠻之別種”。舊唐書卷一九七南平僚傳:“南平僚者東與智州(今廣西玉林),南與渝州(今四川巴縣)接,部落四千餘戶……”,南梁《益州記》載:“ 李雄據蜀,李壽從牂柯引獠入蜀境,自象山以北,盡為獠居。”;南朝宋《後漢書》在記述“夜郎”時,把“夜郎”也當成“獠”,曰:“夜郎者,初有女子浣於遁水,有三節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之。及長,有才武,自立為夜郎侯,以竹為姓。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迎降,天子賜其王印綬。後遂殺之。夷獠鹹以竹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牂柯太守吳霸以聞,天子乃封其三子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縣有竹王三郎神是也。”。北朝齊《魏書》載:“獠者,蓋南蠻之別種,自漢中達於邛笮川洞之間,所在皆有。”

《隋書.南蠻傳》說:“南蠻雜類,與華人錯居。日蜑,日襄,日俚,日僚,日拖,俱無君長,隨山洞而居,古先所謂百越是也。”。《隋書-食貨志》所載:“而江南之俗,火耕水耨,土地卑溼,無有蓄積之資,諸蠻陬俚洞,沾沐王化,各隨輕重,收其賧物,以裨國用。又嶺外酋帥,因生口翡翠明珠犀象之饒,雄於鄉曲者,朝廷多因而署之,以收其利。歷宋、齊、梁、陳,皆因而不改。”;《隋書》載:“開皇末,桂州俚李光仕聚眾為亂,詔稠召募討之。……稠至五更,掩入其洞,悉發俚兵,以臨餘賊。象州逆帥杜條遼、羅州逆帥龐靖等相繼降款。”,又載“譙國夫人者,高涼洗氏之女也。世為南越首領,跨據山洞,部落十餘萬家……時番州總管趙訥貪虐,諸俚獠多有亡叛。”; 《隋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二十八·.南蠻傳》:“仁壽初,山獠作亂,出為資州刺史以鎮撫之。玄既到官,時獠攻圍大牢鎮,玄單騎造其營,謂群獠曰:……夷、獠攀戀,數百里不絕。……因與之訣,夷、獠各揮涕而去”。《全隋文·卷九》的《隋書·梁睿傳》:“幸因平蜀士眾,不煩重興師旅,押獠既訖,即請略定南寧”。

姚思廉 《陳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嶺南俚、獠世相攻伐”、《陳書·卷十二列傳第六》:“梁世仕至武陵國侍郎,東宮直前。出番禺,征討俚洞,廣州西江督護”。

《北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七十九》:“時番州總管趙訥貪虐,諸俚獠多有亡叛。夫人遣長史張融上封事,論安撫之宜,並言訥罪狀。上遣推訥,得其贓,竟致於法。敕委夫人招慰亡叛。夫人親載詔書,自稱使者,歷十餘州,宣述上意,諭諸俚獠,所至皆降。”

《舊唐書》載:馮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開皇中為宋康令。仁壽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馳至京,請討之。……俄而羅竇諸洞僚叛,詔令盎率部落二萬為諸軍先鋒。”,李延壽《南史》卷七八《夷貊傳》“廣州諸山並狸獠,種類繁熾,前後屢為侵暴,歷世患之”;卷五一《蕭勵傳》“蕭勵為廣州刺史,西江俚帥陳文徹出寇高要,未幾降附”。

唐初以高州馮氏為代表的俚僚與瀧州陳氏為代表的俚僚戰爭,開始分化成黎僚和瑤僚。粵西部分俚僚跟隨高州馮氏的民族遷移,分化成黎僚即黎人。成為俚獠民族分化的臨界點。顧炎武引《南裔異物志》指出: “俚在廣州之南,俗呼俚為黎”,元代官員劉鶚《惟賓集》“戶口數十萬,徭,獠半之”;

《宋史·蠻夷列傳一》卷四九三:“ 蠻僚者,居山谷間,其山自衡州常寧縣,屬於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蠻居其中,不事賦役,謂之徭人。” 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有南方“洞民”“有五:曰苗(hmong)、曰瑤(yeuz)、口嘹(raeuz)、曰獞(ndoeng)、曰仡佬(ga raeuz)”。以後歷代均多沿用“獞(僮)”名,清人李紱修的《廣西通志》說:“撞者撞也,粵之頑民,性喜攻擊撞突,故曰撞”《富川縣誌》載:“僮即舊越人,來自古田,散居於花山西鄉諸村,俗與瑤同。”康熙《荔浦縣誌》說:“平樂府境內,瑤僮十居七八,自濱江至昭平,夾岸置堡數百里。”清雍正《廣西通志》說:“獠獞諸族自巴蜀漢中移來。”

4.6、明代分化出峒(或洞)、獞、猺、民等族稱,有“民戶”、“瑤”、“狼兵”

董姓的南宋董槐右丞相後裔董芝蘭元末自桂林府臨桂縣董家裡東鄉村至富川厚主坊(鐘山回龍)開基,並以其子董文坤里長開始以民戶立籍奉政鄉第三都第四甲。以水流彎曲復回建回水廟,後有回龍之名。後裔董俊庸與遇到其他新到的董姓人氏,言及族兄族弟。遂以董俊庸為序,鐘山以此排序為董氏第一代。董維景泰七年舉人;董顯字華祿成化四年貢生,入國子監,栓選禮部春官;董鼎崇弘治五年歲貢;董元瑀任湖廣辰州府通判;至十一世祖董意公(字愛宇)清順治乙酉科副貢(廣西鄉試中試副榜第一名)……明朝以來,董氏仕宦突起、人口眾多,成地方望族,共建同心寺祭祀,遂以董家峒(或洞)俗稱流傳至今。鐘山開始有董家洞、西鄉洞(指紅花兩安一帶)、花山洞等稱呼。

明嘉靖《廣東通志》載:“獞,性質粗悍。自耕而食,又謂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後稍入廣西古田等縣,佃種荒田,聚種稍多,因逼脅田主,佔據鄉,逐蔓延廣東。其初來,尚以聽招名色,佃田納租,與猺人種類不同,時相仇殺,有司及管田之家,頗賴其力,以悍猺人,及後勢眾,亦與猺人無異。”;明朝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楊芳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廣西,撰寫《殿粵要纂》,插有129幅地圖,具體記錄和描繪了當時廣西11府、48州、53縣、14司的地形關隘、民族分佈、兵力佈置、軍餉供給、交通聯絡等。明富川圖標記:白竹塘、蓮塘、大土壩、逢田墟、下羅山、隘竹?、金關、大窩塘、木港橋、望星橋、璜魚洲、魚骨洲、白虎頭、仙姑塘、豬仔洲、?家寨、黃泥塘、水口鋪、馬鞍山,在富川縣城多民村、西北多“猺”。

嘉靖二十五年巡撫廣西御史馮彬尚在《粵西叢載》卷二十六說:“廣西省,狼人(壯人別稱)居其半,其三瑤人,其二居民(漢人),以區區二分之民,介蠻夷之中,事難猝舉。”《粵西偶記》載:“俍人者,粵西諸郡,處處有之”;《天下郡國利病書》:“以其多俍人,亦日俍兵。”;《粵西溪蠻瑣記》說:“陸川縣東三十里,民多土俍,額設耕兵戍守。”

清光緒《永寧州志》載:“古田(今廣西永福縣)舊無獞,明初,柳、慶歲大飢,有奸民者,招諸夷就慄,數以千計,種落日繁,遂屠居民,而雄據其地。”;民國27年《信都縣誌》記載:“賀縣南鄉獞族,語言歷世不改,人鮮能辨,然皆習官話,與漢人通”。馬君武和徐松石等民族學者稱“僮人”; 清康熙《荔浦縣誌》載:“荔浦(今廣西桂林)獞五、猺三、民二,其所屬咸亨、通津、青香各里,古皆民村,後為獞人屠殺淨盡,據其兩天沃壤而有之。”;清道光《南寧府志》載:“自元至元間方入省地(廣西),近日編入版圖者,謂之熟獞,性略馴。其遠者謂之生獞,性硬化不制服。”;清道光《義寧縣誌》載:“義寧(今廣西臨桂縣、靈川縣)有獞裡,本柳州狑人,於元時應募墾田。”;清乾隆《馬平縣誌》載:“狑人即獞人,柳州狑人,於元時應募墾田,遂別置「獞裡」以居之。”。

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溪峒分猺、獞,二種乃蠻荊,獞則舊越人也。”

4.8、壯族來歷

民國《嶺表紀蠻》:“吾(漢)人從前賤視蠻族,於其種族名稱文字,從「犬」從「蟲」從「草」從「豸」以辱之……”。

根據檔案資料顯示,公元1951年7月,中央訪問團深入廣西做社會歷史調查時,把自稱為“布僮”(獞人)的群體確認為“獞族”,但因“獞”字的“犭”旁含有歧意,遂改“僮族”。公元1953年以後,自稱為“布伊”(犭伊人)、“布羊”(犭羊人)、“布偏”(猵人)、“布光”(㹰人)、“布岸”(犭岸人)、“布姜”(犭姜人)、“布敏”(敏人)、“布銳”(銳人)、“布思”(犭思人)、“布生”(狌人)、“埃門”(埃門人)、“艾混”(艾混人)、“杜叔”(杜叔人)、“布歐”(歐人)、“布俚”(狸人)、“布紅”(儂安人)、“布雄”(黑衣人) 、“布儂”(㺜人/天保人)、“布雅伊”(猀人/土獠人) 、“布但”(狚人)等二十多個群體陸續歸入“僮族”。公元1965年,“僮族”在周恩來總理的建議下更名為“壯族”。 壯族族稱明顯取自“布僮”(獞人)。

《姓氏尋源》:“《姓纂》雲:童氏出顓頊子老童之後。澍按:童一作僮,即也。《路史》雲:出童律。又按:漢之童恢碑作董,蓋董姓也,而謝承《後漢書》作僮,《東觀漢記》作種,姑幕人也,皆非。”


廣西賀州鐘山文明史源流考證


5、西甌的歷史、語言、風俗

5.1、考古西甌

嶺南在舊石器時代早期就有人類活動。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12.9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的的古人類“馬壩人”; 2011年1月18日發現的10萬年前廣西崇左木欖山智人化石;依據鈾系法測定的結果:柳江人的生存年代最小值為距今約6.7萬年,柳江人頭骨有明顯的原始黃種人特徵,是分化和形成蒙古人種的早期類型。基於黃種人祖先的地位。廣東英德發現了1.4萬年的稻作物,廣西隆安遺址有1萬年前的石磨、石杵等稻穀脫殼工具,證實農耕文明起源於嶺南。大約距今5萬年以前柳州白蓮洞人已經會縫製衣服、用火和煮熟食物;桂林大巖遺址出土的最原始的12000年左右陶器,再桂林有72處類似大巖的遺址; 2006年在鐘山縣的北部白馬村古村落出土了一批古人類新石器時代的磨製石器;2009年鐘山縣鐘山鎮龍馬村發現一處新石器時期洞穴遺址;2012年日柳州市蘭家村遺址共發現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約6000年的祭祀坑三個。1991年7月出土於廣西賀州市沙田鎮龍中村紅珠山出土為春秋戰國時期大型青銅酒器麒麟尊又名銅犧尊,1996年是在賀州沙田河流域出土周代的鼎、罍、甬鍾、斧、矛、鏃、鉞、劍等青銅器。證實:嶺南有燦爛的文明史。

5.2、語言、風俗的傳承

“秦甌之戰”的主要戰場地發生在漢代漢蒼梧郡境(謝沐、馮乘縣)。鐘山也就是古富川,有著都龐嶺(湘桂間)、萌渚嶺(湘桂間)兩大天然屏障,保留傳承了獨特的歷史文化。 依據三國東吳太守萬震《南州異物志》“俚在廣州之南,蒼梧、鬱林、合浦、寧浦、高涼五郡中央,地方數千裡,往往別村各有長帥,無君主……”為“俚”所在地,又顧炎武引《南裔異物志》指出: “俚在廣州之南,俗呼俚為黎”,故與祝融重黎的“黎”關聯。

粵語並不是古已有之,它不屬於中原語言,而是以古越語為母本,經過趙佗割據在長達九十三年的時間裡在蒼梧郡廣信融合中原語言形成新的語言。“秦甌之戰”前,西甌就有部落語言。也就是今日從粵語中聽到“土話”聲的平話。《後漢書·南蠻傳》說:南蠻人“言語侏離”"。《魏書》載:“鳥聲禽呼,言語不同,猴蛇魚鱉,嗜慾皆異”;唐韓愈《送區冊序》:“小吏十餘家,皆 鳥言夷面。” ;《新唐書•柳宗元傳》:“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噪,今聽之恬然不怪,已與為類矣。”,粵語並非從中原而來。

《史記·南越列傳》載“佗因此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餘里。”;以越人為官,《交州外域記》載:“諸雒將主民如故”,“中國人相輔”,“ 以其黨為假守”。施行“以其故俗治”、施行“與越雜居”、“和輯百越”, 《隋書·地理志》載:“尉陀於漢,自稱‘蠻夷大酋長、老夫臣’,《史記·陸賈傳》載“反天性,棄冠帶”,依從諸越之俗。使得西甌的語言、風俗、祭祀、巫術得以傳承,一些文字也留存。

嶺南“九嶷山”周邊的賀州清遠韶關一帶方言豐富,近年來已引起了語言學界的關注。粵語中可以聽到“鐘山土話”( 賀州本地話的代表)的聲,賀州本地話與粵北連山話、玉林白話、台山話相似度較高,廣東連山話與廣西桂嶺話、昭平話、 蒙山話、賀州話、大寧話、梧州話、岑溪話、蒼梧話極為相似。富川白沙、蓮山、古城、富陽、柳家、城北等鄉鎮,以“梧州(蒼梧郡)人”的“梧州(蒼梧郡)話”為母語的人群, 桂北的臨桂和湖南的寧遠、道縣、通道等地自稱平話。

平話人群分為四支,即桂北、桂南、五嶺和玉林人群。平話在各地的名稱不。靈龍平話,包括桂北的靈川、龍勝、富川、賀縣、鐘山和湖南省南部各縣的平話,平樂叫土話,保留著古代語言的一些特點 ,與賀州市北部桂嶺、大寧一帶的本地話也極為相似,其顯著特點是入聲韻全部消失,陽聲韻多變為陰聲韻,屬桂北平話系統。當然,包括富川蒼梧人的“”瑤歌每段最後的一句 :“依拉咧”與“俚獠”聲音比較相似。

平話人主要居住於廣西,在地理分佈上散居於南方原住民族之中。歷代移居廣西的漢族人口相對人口占絕對優勢的原住居民來說畢竟太少,他們最終未能取代原住民族,音系複雜,聲調有10個,是廣西漢語方言中聲調最多的一種。

5.3、鐘山縣節日與祭祀的“多、密、廣”有古代的禮樂祭祀文化

鐘山節日與眾不同,有“多、密,廣”的特點,是周邊乃至全國僅有的。多,在於周邊除正常的春節、元宵、中秋等節日外很少有過節,erect鐘山縣幾乎每村都有、每月幾乎都有。而且廟也比較多,如鐘山鎮龜石、龍井、昇平、筍塘(有靈山寺)、大木根、烏洞、蝦井、葫蘆糖、護塘(宗祠祠堂)等都有廟或祠堂,有神仙廟、五通廟等,而且有三十多個村子輪流抬神祭祀的“水源廟”。保留有浪古村的“秋社”過節;回龍董姓同心寺,明清時期都要等到最先開基的橋背村(元末為厚主坊)讀祭文後,各村開始祭拜供奉神靈。

《書·洪範》: “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漢桓譚《新論》: “五福: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 。

古代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五禮之禁令與其用等。”鄭玄注引鄭司農雲:“五禮, 吉、兇、軍、賓、嘉。”《隋書‧禮儀志一》:“以吉禮敬鬼神,以凶禮哀邦國,以賓禮親賓客,以軍禮誅不虔,以嘉禮合姻好,謂之五禮。”,這歷史傳承,使得鐘山縣的過節俗稱“”比較頻繁和密集,如回龍橋背村、萬安村、珠璣村以及鐘山鎮護塘村、馬山村、茶亭廠等村,為貢生董顯(字華祿)被朝廷選為禮部春官祭奠董顯的誕辰農曆六月第一個卯日也成為節日;護塘村有為在乾隆年間為供奉董顯的家廟(宗祠)而每年正月十三日為花炮節;正月二十日為水源廟的“還炮節”,六月份的“接神節”……

最初的廟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宗廟社郊制度。《太平寰宇記》雲:“俗為淫祀,有甌越之風。”,道光《永明縣誌》卷三·風土誌上記:土人“信巫好鬼,俗多淫祀,每歲八、九月間,遠招瑤壯,桴鼓笙笛,繞行羅拜,大類帶林之戲。”、“每歲秋,巫師前導,弄與者十數人,跳鼓者十數人,酒醴餚饌,極其豐腆,已而跳小鼓者起而跳,已而跳大鼓者起而跳,巫師亦隨而跳,或超躍,或傴僂,忽先忽後,忽左忽右,忽離忽即,忽縱忽橫,忽急忽緩,跳鼓者唱瑤歌聲。”。在寺廟節日或規定日期舉行。久而久之,“廟會” 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節日;回龍鎮東寨村的獅子庵農曆八月二十八日是進佛日;回龍鎮鳥塘村慣“大社”和“冬至”; 原始社會的農耕時代,人們對土地十分崇拜,每年都舉行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動。社“”是土地之神,祭祀社神的日子叫“社日”。春天舉行時叫“春社”,秋天舉行時叫“秋社”。 至今鐘山縣護塘然有一個荒廢的“四隴社”的祭祀場所。“公社”這一稱謂起源極早,據《禮記··月令》載:“(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祠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這是冬季的第一個月天子所舉行的祭祀,祭祀而“勞農以休息之”。 社日,是中國古時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日是定在立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回龍街則慣二月初二開春節。……

《周禮·大司徒》雲:“辨其邦國都鄙之數,制其畿疆而溝封之,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遂以名其社。”鄭玄雲:“社稷后土及田正之神,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詩人謂之田祖所宜木,謂若松柏慄也。”是在野則祭為社也。此野田之社,民所共祭,即《月令》“仲春之月,擇元日,命人社”。是也。鐘山縣的村子有二月慣初二和春社,三月慣三月三,四月慣初八,五月慣端午,六月慣初一、六月六,七月慣七月七、七月半,八月慣中秋和秋社,九月慣重陽,十月慣十月初一和十月雙,十一月慣冬至,十二月小年、除夕夜等等。如紅花鎮同盆片慣四月八的耕牛節,回龍鎮鳥塘村慣“大社”和“冬至”,回龍街則慣二月初二開春節,農曆正月份從初一到十五,幾乎每天都有一個或者幾個村寨,一個姓氏或者幾個姓氏的人過節,董家垌人稱之為會期。

每年正月過節前,都在家家印“米餅”和“酥條”,用於祭祀和作為拜訪親戚的禮物。《廣東新語》載:"農者每春時,婦子以數十計,往田插秧,一老撾大鼓,鼓聲一通,群歌竟作,彌日不絕。"宋《寰宇記》說;"竇州"(廣東信宜)、"昭州"(廣西平樂)"谷熟時,里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

5.4、鐘山“董家洞”二哥,因敬奉神靈為大哥而形成

古俚僚人祖先相信萬物有靈,周圍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靈的。如樹神源於古俚僚人的自然信仰。《鄭語》雲:“黎為高辛氏火正,以焞燿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土正曰后土。土為群物主,故稱後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為社。○霤,力救反。正義曰:後者,君也。群物皆土所載,故土為群物之主,以君言之,故云后土也。賈逵雲:句芒祀於戶,祝融祀於灶,蓐收祀於門,玄冥祀於井,后土祀於中霤。《太平御覽》卷五二九引《漢書議》:“祠五祀,謂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 ,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 ,土正曰后土 。皆古賢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祭祀住宅內外的五種神。漢蔡邕《獨斷》: “五祀之別名:法施於民則祀,以死勤事則祀,以勞定國則祀,能御大災則祀,能捍大患則祀。”

《禮記‧月令》:“﹝孟冬之月﹞天子乃祈來年於天宗,大割祀於公社及門閭,臘先祖五祀。” 鄭玄注:“五祀,門、戶、中溜、灶、行也。”、“仲春之月,擇元日,命人社”。是也。劉炫雲:天子以下俱荷地德,皆當祭地,但名位有高下,祭之有等級。天子祭地,祭大地之神也。諸侯不得祭地,使之祭社也。家又不得祭社,使祭中霤也。霤亦地神,所祭小,故變其名。“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為社”。祭有大小,《郊特牲》雲:“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取財於地,教民美報焉。家主中霤而國主社,示本也。”;《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故有五行之官,是... 門、戶、中溜、灶、行也。”;漢王充 《論衡‧祭意》:“五祀報門、戶、井、灶、室中溜之功。門、戶,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溜,人所託處,五者功鈞,故俱祀之。”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門神》:“夫門為五祀之首,並非邪神,都人神之而不祀之,失其旨矣。” 。

萬曆四十四年(1616)的昭平知縣柯壽愷在其所著的《夷情志》中提到: “自府江七月十四則是鬼節,洗甲之後,幾無遺種。縱有漏網素封之家,招之開墾,樂耕輸租,已四十年矣”。鐘山“董家洞”傳承西甌風俗,神為大,自己次之。門神、灶神、土地神等諸神為“大哥”,自己貶稱“二哥”。

5.5、鐘山“董家洞”的廟宇風俗流傳至今

《漢書·地理志》記載:”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為重黎之名,皆是人鬼,……與鬼神相似。

漢蔡邕《獨斷》:“五祀之別名:法施於民則祀,以死勤事則祀,以勞定國則祀,能御大災則祀,能捍大患則祀。” ,故孩童從順利出生、健康長大、成人成名,父母要為其執辦“解衛酒、三朝酒、滿月酒、對歲酒、成名酒、婚慶酒”等酒慶活動;為祈盼孩子無災無病、平安幸福,要為其舉行“剃頭出月、祈安寄名、消災還樓、繡花......”等民俗禮節。

也因此各種風俗,為答謝親朋,創造了豐富多彩的烹調佳餚,如大肚餈(又稱“豬腸餈”)、粘米餈、銅瓢餈、三角餈、綠豆板栗肉粽、芝麻花生葉(指竹葉)包餈、冬豆豬婆菜包、芋頭糕、玉米糕、高粱糕、發糕、油冒粑、糯米白餈、澱粉煎餅、木薯粉煎餅;腐竹、豆腐、豆腐釀、豆腐煎(肉)餅、燈籠椒釀(

鐘山地方獨有品種,其他辣椒品種為現代培育,原來其他辣椒難以做辣椒釀)、燻臘肉、臘肉炒竹筍、臘肉炒慈姑、荷葉粉蒸肉、紅燜豬肉、白切雞、荷葉燜雞、紫蘇鴨、清香燒臘鵝、爆炒牛肉、大腸酸、辣椒幹泥鰍、姜蒜田雞、辣椒黃鱔幹、刀豆酸、芋頭扣肉、芋頭燜五花肉、清蒸草魚、清蒸塘角魚、甜酸辣魚、豆豉排骨、酸豆角豬蹄、荷包雞蛋、蔥花蛋餅、酸辣紅薯粉絲、蓮藕豬腳煲、爆炒花生、雞菌鮮肉湯、董家洞“牛紅湯”、豬紅湯、粳米粉絲、酸辣蘿蔔片……各種特色的傳統美食,一般先招待客人吃糕點、餈粑,再喝酒品佳餚、送客人的時候,都要送餈粑作為回贈禮物。婚宴前有“豬頭宴”拜謝媒人、婚嫁女子樓上繡鞋學哭嫁等習俗。

祭祀中,少不了豬頭、生公雞和蒸煮鍋的雞了。需要三腥。節日則需要到“土地神”、“社”、“泰山(石)”、“佛子”、“門神”、“ 灶神”、“ 寺廟”、“宗祠”、“神臺”供奉,或“還願”。 以銅鼓為尊的"俚獠", "俚鼓"是祈年禳災等宗教祭祀工具,"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餘,初成,懸於庭,克晨置酒,招致同類,來者盈門"。有的祭祀活動需要“巫師”,那些“巫師”敲鑼打鼓,唱著遠古流傳下來的樂調。悠揚動聽的山歌,保留著遠古歷史的遺風。

同時,《宋史·蠻夷列傳一》卷四九三: “ 蠻僚者,居山谷間,其山自衡州常寧縣,屬於桂陽、郴、連、賀、韶四州,環紆千餘里。蠻居其中,不事賦役,謂之徭人。”;宋、元之際,官府發現江永瑤族千家峒,派官差入峒徵收糧餉,瑤民熱情款待,久留不歸,官府誤以為官差被殺,於是派兵圍剿,而謝沐關一帶關隘,重兵把守,歷代防衛極嚴。從千家峒遷徙,不可能從謝沐關直接過來,必定有一部分翻越韭菜嶺,到灌陽縣一帶,暫時定居,一樣沿襲稱呼千家峒。後從灌陽順著恭城縣而下,到富川、鐘山兩安、花山、紅花等地,富川自明初便形成了瑤漢兩族為多數的民族聚居區。明清就流傳歌謠:“民人居中央,瑤人住兩旁。”劃分為“日七都瑤、上九都瑤、一六都瑤、畸零瑤,皆來自黔中五溪、散處三十六源”。鐘山兩安、花山瑤人在山區為抵禦瘴氣潮溼形成的喝油茶的習俗,並每年十月十六日都有為祭奠盤瓠的誕辰的節日,對照瑤族十二姓:“盤、沈、包、黃、李、鄧、周、趙、胡、唐、雷、馮。”馮與奉諧音,又“盤瓠”即“盤古”的諧音,而“盤”與“湯”、唐諧音同義互假,盤、古、胡、湯由此而來,有的潘姓從盤改變而來。沿富江(古臨水)而下有黃、李、周、趙、胡、雷姓的出現。有龜石姓周、上烏石姓藍、白馬姓鄧、周;榕木洲(趙、周)、水口洲(有周姓)、板壩(有黃姓)、金竹(有李姓)、黃石(黃姓)都有瑤族姓氏;沿江而下,獨柳(宋、陳)、白虎頭(楊)、桃子洲(劉)、水口洲(有周姓)、榕木洲(趙)、上東車(蘇、何)、板壩(有黃姓)、柏壩(馬)、柘木(毛)、金竹(李)、黃石(黃)、西灣上宋(蔣)幾乎都過十月十六日;這首先與瑤族姓氏或者婚姻沿襲的過節,這一帶曾經有九洲十八寨的稱呼,現在都已經成為漢族。兩安沙坪、花山寶鹿、板觀都延續盤王節,瑤族居住區兩安、花山瑤區,一直盛行入贅婚,卻不再有多少村子過該節日(如紅花鄉鼓樓原來過盤王節,今沒有過此盤王節);燕塘的玉波(廖)卻是隆重的節日。都在或多或少找到瑤族有關痕跡。

南宋劉克莊《漳州諭畲》指出:“然炎昭以來常駐軍,於是豈非以其壤接溪峒,菀葦極目,林箐深阻,省民山越往往錯居,先朝思患豫防之意久遠矣。凡溪峒種類不一:曰蠻、曰瑤、曰蛋、曰黎,在漳曰畲。”。嘉慶十三年(1808年)徐旭曾《豐湖雜記》首次提出:“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一《知潮州寺丞東巖先生洪公行狀》載:“潮與漳汀接壤,鹽寇、輋民,群聚剽劫,累政。”,《豐湖雜記》描寫客人遷徙:“沿途據險與元兵戰,或徒手與元兵搏,全家覆滅、全族覆滅者,殆如恆河沙數。天不祚宋,崖門蹈海,國運遂終。”屬於文天祥時期。史載: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文天祥進攻江西,各地義軍紛起響應,後敗退廣東,旋於五坡嶺被俘。至元十五年(1278年祥興元年)四月,宋帝趙昰卒,張世傑、陸秀夫又擁立趙昺為帝,徙至厓山(今廣東新會南)。從文天祥十四年(1277年)進攻江西到十六年(1279年)宋朝滅亡不足兩年。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初宋軍被全殲。從元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畲民起義“擁眾十萬”。清朝時期客家人遷徙廣西,並至鐘山。

多民族文化,構成鐘山一個風情萬種的民族文化家園,自然與人文的結晶,華彩非凡,為傳統的南越書寫平添了獨特的文化意蘊。

【主要參考文獻】(不詳細標註):

(1)、《左傳》……《左傳·昭公十二年》《左傳·昭公(二十一年~三十二年)》、《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左傳·桓公二年》、《左傳·僖公二十六年》、《左傳·宣公四年》、《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左傳·文公六年》、《左傳·文公十六年》

(2)、《國語》……《國語·卷第十六》、《國 語 卷 第 十 八》、《國 語·卷 第 十 九》、《國語·鄭語》、《國語·晉語》、《國語·楚語》

(3)、《史記》……《史記索隱》、《史記· 五帝本紀》、《史記·殷本紀》、《《史記·秦本紀》、《史記· 楚世家》、《鄭世家》;《史記·南越列傳》、《史記·陸賈傳》、《史記·曆書》、《史記西南夷傳》;

(4)、《山海經》……《山海經· 大荒西經》《大荒南經》《海內經》《山海經·西次三經》、《山海經· 海外南經》、《山海經·卷五·中山經》、《中次三經》、《山海經·海內東經》

(5)、《春秋左傳正義》……《春秋左傳正義· 卷十九上 文五年,盡十年》、春秋左傳正義·卷二十二 宣公五年,盡十一年》、《春秋左傳正義· 卷二十五 成元年,至二年》、《春秋左傳正義· 卷四十二 昭二年,盡四年》、《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八 昭十七年,盡十九年》、《春秋左傳正義·卷五十 昭二十一年,盡二十三年》;《春秋左傳正義· 卷五十三 昭二十九年,盡三十二》;

(6)、《通志· 氏族略》……《通志·氏族略二》、《潛夫論》、東漢王符著《潛夫論箋校正· 志氏姓〔一〕第三十五》

(7)、《尚書》……《尚書·孔氏傳》、《尚書·堯典》

(8)、其他文獻……《包山竹簡》;《詩經· 長髮》;《逸周書·大聚解》;《逸周書·王會》;《周禮疏序》;《管子·五行》;《禮記·月令》;《禮記·王制篇》;《呂氏春秋》;《戰國策· 趙策》;《路史·前紀》;《墨子·非攻下》;三國東吳太守萬震《南州異物志》;《竹書紀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漢應劭 《風俗通·皇霸·五伯》;《路史》;《大戴禮記·帝系》;《續漢書 ·郡國志》;《淮南子》;《白虎通義》;《漢書· 地理志》;《漢書·五行志上》;《續漢書·郡國志》;《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太平環宇記》;《南方異物志》;《華陽國志》;《太平御覽.周郡部·卷十八》;《讀史方輿紀要》;《陳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北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七十九》;《宋史·蠻夷列傳一》;《溪蠻叢笑》;《殿粵要纂》;《粵西叢載》;《隋書.南蠻傳》;《隋書·地理志》;《禮記‧月令》;王國維《鬼方、昆夷、狁考》;(其餘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