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我跳槽6次的经历

2012年时候,在一家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公司工作了5年。想着也有五年了,工作很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机会。自己27岁就做到经理岗位,稳定性也有,出去换个理想工作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刚开始骑驴找马投递简历,面试的机会不少,但都是一些不太满意的职位,考虑到实在不方便经常请假去面试就裸辞了。

裸辞后有几家心仪的公司约去面试却没谈妥,对方说:你年轻是没错,但你年轻能做到管理岗位不是你能力有多强,只是恰逢公司需要,你刚好顶上。期间不信邪,陆陆续续面试了几家公司的管理岗位,都被以相似的理由拒绝:我不懂管理。

是的,当时公司因为业务规模扩张很快,新成立很多业务部门,经营规模的扩大需要很多管理人员,我就有幸被提拔成为了管理人员,有了级别,同批还有不少人一起被提拔。被提拔后虽然经历了不少管理类培训,但是对于管理、对于横向的沟通、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显得很青涩,比如和他人业务沟通别人不配合,一言不合就发公文通报或者直接告到总经理那里去,业务上自己一手造成了很多人际的阻力,导致工作总是需要高层来协调。当时觉得这是做事应该的方法,就应该以事情为本身,铁腕的推进。后来也验证了自己的失败直接上级常常说自己沟通、管理的问题,下属也是各种不满意。

与其说是自己被晋升,不如说是在了一个合适的时机、被随机点到了而已,就像是中奖,只是我比其他人更加努力一些,被看见了而已,要说能力仍旧很缺乏。那些管理的过往更不能算经验,至多是经历,并且还不那么好看。

多年后看到一句话才振聋发聩:很多时候你的成就与你无关,换个人一样能成,错把平台当成了能力。做成事情不过是资源在发生作用,你不过是被安排用资源的人而已。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经历过这样的面试后,我放下了执念,觉得自己可能并不一定适合管理岗位,而选择从一个基础岗位做起。有家规模比前公司小一点的企业接纳了我,进去的时候职位和薪资都算是自己接受了。进去前自己想了很多,比如企业可能规模会比较小管理有问题等等,把各种最差的打算都考虑进去了,后来才发现还是自己太稚嫩了,里面各种人际关系复杂,一个部门两个领导等等,并且还很排外,进去后两个月实在做不下去就离开了。

后续再次开始求职,再次求职经历了一个多月,面试机会有但是仍旧没有太合适的机会,最后好不容易有个还不错的机会,公司要求出差比较多,当时觉得没什么。等到进去后就出差,一出差就出一个半月,然后回公司不到一个星期就得继续出差。

没有切身感受到长期出差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但是等到真正体验到出差的时候,那种漂泊感很强烈,同时出差的状态虽然不打卡,但是要命的是任何时间都是上班时间,一份报告要明天交,到凌晨都得赶工,老板说忙完你可以白天多休息会,可是白天也有白天的事,并且这种状态对身体的损耗不是白天休息就可逆的。最后不到两个月又再次提出辞职。

很多时候,我们设想能够接受的管理要求、工作属性等,真正融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因为我们想的,是理想化状态。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就这样跌跌撞撞2年内换了6家公司,最后才在一家公司稳定下来,与其说是稳定下来,不如说是求职累了。已经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有什么公司会要自己的,极度的怀疑自己,求职的压力、生活的压力逼迫自己低头,最后只能做不得已的选择,接受一个几乎和当时刚毕业差不多的薪资重新开始。

曾经看过一个数据,每个人离职后要找个一个满意的工作通常要换三到五次才能找到,而且很可能那个找到的并不是100%满意,而只是将就。

在后面几年的工作中,周围的朋友跳槽,在做职场发展顾问的时候服务很多客户,看到很多人在跳槽时候确实都有同样的情况:大概率存在跳槽失败的情形。一旦失败,不会服输,会再继续跳,直到三五份以后才能稳定下来,才能“将就”,而时间、能力、收入、精力、内心等等被折腾得一地鸡毛。服务过一个求职客户,从一家500强企业工作4年出来,后面每一份工作都是不到一年,最长不超过9个月,持续了六年,本来背景金光闪闪,却想到在简历上去作假“藏污纳垢”,他内心多么煎熬,甚至会很后悔当初的离职。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想要的很简单,不想要的却很复杂

很多人跳槽的失败往往是把离职跳槽想得很理想、很简单,就是谈钱、谈职位,忽略了求职工作的多面性,最终失败收场,不得不不停的跳,万劫不复。

在选择企业的基础要素中包括薪资、作息时间、休假时间、工作地点等等因素,这些因素是我们求职跳槽时的底层基础需求,没有人会忽略,但除了这些以外还包括上级管理能力、企业文化氛围、进入企业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也决定我们能否在企业待得长久。

我一个原同事,跳槽前方方面面都考察清楚了,公司发展不错、老板很有格局很有领导力,薪酬待遇也有大幅度提高,结果进去后不到一个月他就想离职,原因是他所在部门很轻松,并且老板也没想清楚他所在部门未来的业务方向,他看着其他人忙自己却没什么事做,感觉自己很多余,不好意思就选择离职。

这就是典型的把求职跳槽选择维度局限在小部分范围内,导致自己在选择企业时忽视了很多风险因素。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如何对冲防范跳槽过程中那些未知的风险?

所把跳槽看做是一次职场投资,那么我们得在这个投资过程中去平衡风险与收益,重点就在于管控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有以下四个方法:

1、 跳槽前的风险预防-提前把未知风险降到最低

在面试时候,有的谨慎的老板会选择和面试者沟通一轮又一轮,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降低风险。而作为求职者,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也可以透过面试来了解企业的各个维度,以期降低跳槽风险。

在前文所列明的所有维度中,薪酬、工作时间等等是可以明确确定的,只需要在面试中不要遗漏的把对方给的薪酬条件、工作时间等记录分析清楚,不要遗漏发放的形式、考核方式等那么就不存在问题,而在其他维度中要尽可能的规避风险,需要在过程中“用好”2个人:

HR:在面试时和面试后的对接都是HR在和你对接,所以涉及到企业文化、公司氛围、你的直属上级管理风格、所在团队的氛围等等问题是可以通过HR打听的,并且HR也希望招一个稳定、匹配团队的人,所以这样一些问题是可以向HR打听,然后来与自身匹配的。

但是HR的立场是希望你去,同时你也不可在过程中表现得过于怯场影响自身得分,就要在问对方时用一些比较客观化的表达来提问。

比如问直接上级管理风格的时候,问“这个岗位的直接是上级是什么样的管理风格?他会更适合什么样的下属?”这样的问题HR会乐意回答的。再比如问“这个岗位所属部门的团队氛围和行事风格怎么样,什么样风格的人选会比较适合”这样的问题就会比较适合问团队的氛围等等。

在和直接上面面试面谈时候,也需要在这个过程当中去“面试”对方,通过问一些问题,让对方来回答,从而看出对方的管理风格。

比如问对方安排下属的工作是希望下属多汇报听指挥还是希望下属别来打扰,自己想办法输出结果就可以了。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前思考梳理自己在上级管理、团队氛围当中自己所在乎的问题点上梳理出一些维度,编制成为问题。

这样子的面试在拿到的OFFER的情况下,才能够大大的降低求职的风险,确保职位与自身需求的高度匹配,同时只要表达不出格、角色把握好,就不会让面试官觉得突兀或者过头,甚至会觉得你是个有想法,看问题很全面的人。

关于面试时判断企业的方法可见本人文章: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2、 薪酬至少涨幅20%以上

面试时即便我们掌握了一些方法去甄别判断企业是否合适,但那只是降低风险,并不会降低为0。所以必然会存在不少因素在求职面试中得不到确切完整信息,所以跳槽时一定存在风险的,而当风险加大时,那么必然有一点需要考虑,那就是收益是否值得承担这样的风险。

如果收益率低、而风险又大,为什么要去做这一门买卖呢?

收益就是薪酬涨幅,一般情况跳槽过程中薪酬涨幅如果低于20%的话,可以说基本没有必要跳槽,因为跳槽后试用期三个月薪资打折、跳槽后半年内难以有亮眼业绩也就难以获得下一次涨薪机会、甚至于还存在跳槽失败的潜在风险,所以薪酬涨幅至少是20%,低于20%就没有跳槽意义,而考虑到企业可接纳程度,30%是谈薪的理想值。

当然,如果企业的风险因素小,比如是口碑非常好的企业、又是内推进去的对企业很了解、试用期也不存在打折,各种福利齐全,那么风险因素低,结合到未来的发展可能性,涨幅期待可以有所降低,相反,如果是去到一个未来发展渺茫,本身就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公司,那么薪酬的涨幅就要有更大幅度的提升才是对冲风险的方法。

在上一门领导力的课程时,老师说到阿里巴巴还比较小的时候,马云从一家五百强企业挖了一个人过来做高管,但是工资只开了500块。多年后证明这个高管的选择是对的,因为这是他的身价已经上亿。但如果从跳槽风险的角度来看,这明显是风险很大,而收益严重缩水的情形,因为当时阿里很难看到未来的高度。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3、 最好的风险防范是不跳槽——有没有其他替代手段

风险最低的情形就是远离风险,也就是远离跳槽。在跳槽时候最高频的离职原因就是钱、职位、上级管理能力、工作岗位压力,而这些原因在企业内部通过涨薪、调岗、换部门是有机会的,尤其是很多大企业是有绿色通道在企业内部换部门甚至在事业部和分子公司间调换的。

所以当我们在企业里面想离职、跳槽时候,我们可以先去就业市场上看机会,面试,拿到机会,如果一旦有了理想的职位,这时候千万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马上离职去了。这时候最应该做的是,拿着这个谈妥的理想的职位,用它做标准来向当前所在公司争取到同样或者接近的雇佣条件,包括薪酬、职位、部门等等。

原因很简单,即便你对这个职位满意,你对他的了解仍然远远比你现在任职的企业少,这就代表它仍然有很多风险。如果在企业里面多番争取不到,那么再选择这个职位才是理性的。

除非,你是在在企业呆太久或者对企业没有任何好感了,不管给什么职位都不可能留下来,那么才考虑找到工作就走。

如果你都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建议就先打消掉跳槽的念头,隔半年甚至一年后再看,因为你的要求和能力超出了市场当前需求了,并且跳槽中最大的风险是裸辞,任何时候都不要裸辞。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4、 已经造成损失如何止损?

投资失败时需要快速撤离投资,这是止损的最高效方法。而当我们跳槽失败,发现企业是一个并不太满意的企业时,马上撤离反而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马上撤离意味着又是一次裸辞,并且快速的换工作,在简历上看是一次严重的扣分,这些都是风险带来的直接间接损失。

一般跳槽后发现跳槽失败大多是薪酬、作息时间等以外的因素,那也就是工作内容、工作氛围等因素,如果是这些问题导致的话,尽量让自己留下,尽力做到满1年时间,这样自己能够在收入上不会受到太大波及,同时在简历上也会稍微好看一些。同时这个期间,可以不放弃的持续看新工作机会,如果有能谈妥的职位固然好,没有的话自己也有保障,不至于慌不择食。往往很多人在跳槽失败后,多次跳槽最后能稳定下来的选择都是不得已的接受,因为长期缺乏收入有了经济的压力、还有自己心态的崩溃。

而如果是因为企业经营问题,进去后发现企业发不起工资等情形的话,则需要马上离开,因为多一天工作就多一天的损失。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总结一下,跳槽风险的管控空有四个步骤方法:

1、 薪资涨幅至少20%,否则无法对冲跳槽带来的风险。

2、 能不跳槽就不跳槽,在企业内部解决跳槽的动机。

3、 面试时学会面试企业,降低企业未知风险。

4、 跳槽失败后不要随意裸辞,坚持才是止损。

其实离职跳槽的风险很容易想明白,但是往往会在跳槽的时候低估风险带来的问题,或者没有顾全多所有风险的判断,只有在失败后才知道为什么失败。

这也是跳槽时的一个通病,很多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27岁,2年跳槽6次,没人要,重头开始,再好的槽也有看不见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