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若木历史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汉宣帝刘病已,咱别说大汉王朝,您就算是搁咱大华夏四百多位皇帝中,那也是有名的贤明之君啊。

人家是汉武帝的曾孙,还是嫡的,就这身份您放在帝王家里边,那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天下独一份。

咋说呢?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就他家这一支系,遭人嫉恨,一个巫蛊之祸,他们这大宗大枝被汉武帝好悬没给掘了根。

一家子老老小小的有一个算一个,全死了。就因为这刘病已还在襁褓之中,就是个啥也不知道的流鼻涕的娃娃。

这就让接受巫蛊之祸这案子的丙吉动了恻隐之心,这才留下了一条命。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问:“这丙吉是谁呀?有这么大能耐?”

咱稍微的说一下这人。

丙吉

这可是刘病已手底下有名的贤臣啊!

因为之前巫蛊之祸这案子办差的是江充,这丫就是个小人。用这巫蛊之祸诬陷和他不对付的人,整到最后就把祸水玩命的往太子刘据也就是刘病已的爷爷身上引,这刘据也不是吃素的,起兵造反第一步就干掉了江充。

所以后来的巫蛊之祸后半段的案子就被丙吉接替了,他就是这么个身份,他知道刘据这事压根就是被冤枉的,再加上刘病已压根就是一个啥也不知道的娃娃,他就想保下来。

就这身份所以他也有能力去保护刘病已,后来人是保下来了,接着他就让俩女囚来哺育刘病已,这才保了他一条命。

这不后来这事发了,有人禀告汉武帝说这监狱里边有天子气。

大家伙也知道老年的汉武帝疑心病这特别的重,他不管不顾这就要干掉监狱里边所有的人。

咱就说了丙吉是干啥的?他就知道这是有人向刘病已下黑手了。

他把这大牢的门一堵,谁叫也不开:“有本事你打进来,普通人你都不能随随便便的杀,更何况皇帝的曾孙还在这呢?滚!”

这双方僵持到了天亮,把个使者起的够呛,这不就报告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这会终于琢磨出个味来了,随后就大赦天下,这刘病已才得救。

这事捅明白了,把刘病已继续养在监狱里边,这不合适,所以丙吉就亲自把刘病已送到了他外祖母哪里养着。

后来汉武帝把刘病已又收入到了宗室当中,成为宗室的一员。

所以要不是这丙吉,刘病已别说是当皇帝了,小命都不保。

后来要不是有人把这事捅给了刘病已,估计这辈子刘病已都不知道丙吉救过他的命,所以这丙吉的品格是极为高尚的,他压根就没有把这事当回事。

刘病已要封他为候。

“俺啥功劳都没干,就候了,这不合适!”丙吉都一再的推迟,所以这人品格绝对高。

题主的事

好了,从这里,咱就能看出来了,这刘病已前半辈子也算是多灾多难啊!谁家皇帝打小就蹲过大牢啊!他这算是独一份了。

咱就说了体验过民间疾苦的皇帝,这要不是贤明之主,这就是废材一个。

比如说唐朝的李显,这就是体验民间疾苦过了头的,怂人一个。而刘病已这可是贤君。

那么对于贤明之君来说,这最基本的性格特点就是能忍。

那么对待霍光这样的权臣,刘病已用的一个法子就是忍。

话说霍光这人,您别说刘病已害怕,搁当时的环境当中就没有不怕的。

那么刘病已怕霍光怕到啥程度了呢?

举个例子,当年刘病已继位,他已经是大汉王朝的皇帝了,所以他这就得去祖庙上拜谒。

这路上啊,刘病已就和大将军霍光整到了一辆马车上了。

您想想霍光这就是权倾朝野的实权大臣,啥场面没见过,所以那气场往那一摆,就把刘病已给牢牢的压在了那。

刘病已就感觉如芒背刺,坐卧不宁啊!

毕竟这霍光在刘病已之前,就废掉了一个皇帝,而他刘病已这皇位还是霍光给推上去的。(插一句,被霍光废掉的是一个荒淫无道的家伙,不废了他,大汉压根就不会有好日子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瞅瞅刘贺就知道了)

你要说不怕霍光,这就是胡说,毕竟他霍光能废了别人,废他刘病已也是轻轻松松的啊!

那么你怕不行啊!你得想办法对付这才是正经事。

刘病已瞅了瞅自己手中压根就没啥底牌,所以这第一步就应该做牌,做一张霍光不能动的牌。

咋做呢?

他就给汉武帝立庙。你要知道搁过去这有庙号的可了不得,这都是能力杠杠的主,政绩拿出来能写老厚一本书的主,当然汉武帝这绝对够格。

整个西汉就四个皇帝有庙号,其他你像汉景帝这都没资格拥有。

所以给汉武帝弄庙号的事,这没人能阻挡的了。

借着这事,刘病已确定了自己的是汉武帝根红苗正的嫡子嫡孙一脉的,这不是说你立起来的,这是按照规矩该着就是俺刘病已的,就这皇位没人能说个不字。

在有一个大汉王朝这立国的根本就在于一个孝字,曾孙给祖爷爷立庙号,这是孝啊!最起码刘病已的一个形象是有了,一帮子汉武帝时期的老臣,都会认可刘病已,无形中能让一些个闭着眼睛不说话的老人,睁开眼下意识的站队了。

这下一步,就是咱说的忍了。

但汉宣帝刘病已继位之后,霍光就表示要把政权还给汉宣帝。

“不!你干的很好啊!俺这新来的啥也不懂,还是你来吧,你主持朝政,俺踏实!”

这还不算,汉宣帝还当中宣布,以后大小事你们先报给霍光,然后在通知俺,这就可以了。

接着汉宣帝刘病已还及其尊敬霍光,每次上朝都是以最高的礼仪欢迎霍光。

当然忍中他也有进不是。

汉宣帝刘病已当了皇帝了,他就要面对一个问题,要立谁为皇后。

霍光有意立自己的女儿为皇后,但汉宣帝以故剑情深的事,把个朝臣都感动哭了,这就把平民妻子许平君接到了宫里边,封了皇后。

这就是进,也算是一次试探,结果可就惨烈了。

这事霍光算是认了,但霍光的媳妇不认,他媳妇在许平君二次怀孕的时候买通医官,将许平君给毒死了。

那么这事掩盖是掩盖不住的,事情这不就发了吗?霍光最后查到了自己媳妇的头上,瞅着和自己同床而睡的媳妇。

“罢罢罢!”霍光把这事就瞒了下来。

您就说吧,这事能瞒得了吗?汉宣帝的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一次他选择了忍。

就这件事也直接导致了汉宣帝诛杀霍氏一族的决心。

而霍光的老婆借着这件事达成了他的女儿当皇后的目的,殊不知这其实是给自己掘墓呢?

这还不算,估计霍光的老婆给汉宣帝的人下毒,下上了瘾,这又把目标盯在了许平君的儿子刘奭的身上,这要不是刘奭的护卫得当,也得被毒死。

好吧,汉宣帝啥也没说,继续憋着。

这不霍光死后,汉宣帝依然宠幸霍家,给霍氏一门又是加官又是进爵的。

这让老霍家就产生了一种这天下还是老霍家说了算的,皇帝也就是个摆设,霍光死不死这都一样。

殊不知,汉宣帝已经开始悄悄的布局,把军权通过明升暗降的法子牢牢的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许皇后的家人包括养育他成人的史家这都瓜分了过去只有霍光把持的军权。

这时机一到,借着老霍家想要废帝谋逆的事,把老霍家一网打尽。

至于那个成为了皇后的霍家人,也被刘病已踢到冷宫里晾着去了。

就这事株连达到了数千人之多。

老霍家首犯霍禹腰斩,其他人都拉到了大街上斩首,这不可谓不重啊。

从这里开始,老霍家就打朝堂上消失了。

所以汉武帝刘病已对付霍光其实就一个法子,忍!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汉宣帝](前90一前49),字次卿。幼时多病,又名刘病己。即位后元康二年,(前64年)改名询。武帝刘彻曾孙,父刘进,母王翁须。刘询出生数日,家遭横祸,祖父戾太子刘据及三子一女、诸妻妾均遇害,独刘询被故廷尉监丙吉救出,并流落于民间。寄养于刘询祖母史良娣贞君家,并受到掖庭令张贺照应。成年后,娶暴室啬夫许广汉之女许平君为妻(即后来的许皇后)。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昭帝(刘弗陵)死。昭帝无子,大将軍霍光承皇后诏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即位后,荒淫无度,臣下谏之不听,在位仅二十七天被霍光废。经丙吉推荐,霍光及丞相杨敞于七月迎刘询即皇帝位。

[霍光]出生不详,卒于前68年。字子孟,河北平阳(今三西临汾

为骠骑将军霍去病弟。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官位显赫,昭帝死后,立谁为皇帝,他说了算。前后执政二十年。

聪明的刘询深知霍光骄橫势大,目空一切。知道自己刚即位,根基不稳,不能得罪他,否则将皇位不保。因此隐忍不发,只要他不做出谋逆之事,随他去。

霍光专权,情尚可原,但霍光之妻霍显,却是一个淫悍泼妇,公然阴谋下毒宫闱。霍显原是一婢女,狡黠异常,却为霍光所爱,纳为妾媵,生有孑女数人,霍光将她扶正,成为继室。霍显也有奢望,欲将其女成尚嫁于刘询,但时机末到,因为刘询皇后许平君还在,而且有孕在身。竟使霍显失望,日思夜想,欲将许后除去后而快。

本始(年号)三年正月,许皇后怀孕期满,将要分娩,许后临盆,产一女,霍显竟丧性病狂将许后毒死,幸好以前还产一男,总算留下一丝血脉。

许后告崩,宣帝亲自视发妻殓,悲痛欲绝。到霉的是那些医官、侍女,全部囚系狱中。

霍光备好妆奁,就将小女成尚装束停当,载入宫中。宣帝年甫逾冠,正当好色年华,雖刚丧妻,余哀末尽,但见了这个如花似玉的佳人,怎能不情动神移,当下优礼相待,逐渐宠幸。过了一年,将成尚册封在继后,正位中宮。霍光十分愜意地做起了国丈,此后倒也安份。宣帝的皇位也稳固起来。地节(年号)二年三月,霍光老病侵寻,渐至危迫。宣帝躬自临问,已近弥留,当夜死。

宣帝隐忍了五年,每日如芒刺在背。现在大权在握,准备向霍氏家族开刀了。先夺霍光之子霍禹兵权,罢黜霍云、霍山,然后将霍氐家族亲戚,一体拿办,毒妇霍显母子拘至狱中。然后一道圣旨:霍云、霍山赐毒自裁,霍禹腰斩。将霍显毒妇以毒制毒,将她毒死。所有霍氏诸女,及女婿孙婿,悉数处死。甚至近戚疏亲,辗转连坐,诛灭不下千家。将霍光后人基本灭族。霍后成尚(霍光之女)亦被废,徙居昭台宫。

刘询聪明刚毅,高才好学。幼时寄养于民间,知民疾苦与吏治腐败。即位后,躬行节俭,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广开言路,省法制,宽刑罰,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一系列的仁政,国家大治。史称"昭宣中兴"

对外,大举进攻匈奴,匈奴大败,边境安然无恙。

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崩于长安末央宫。在位二十六年,享年四十三岁。葬于杜陵(今陝西西安市东南)。庙号中宗,谥曰孝宣帝。

西汉仅有五位皇帝有庙号。

分别是:高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高宗(刘奭)











毛笋56561098


霍去病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孺没尽过一天父亲的义务,霍去病却当了一个好哥哥,将十多岁的同父异母弟弟霍光带到身边培养, 霍光为人谨言慎行,谦恭低调,处事踏实,所以仕途顺利,后来做到了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在皇帝身边工作20年,未曾犯过一次错误,因此得到严苛的汉武帝的高度信任。

霍光后来成为武帝的托孤之一,辅佐他8岁的儿子即后来的汉昭帝刘弗陵,其间,凭着汉昭帝的信任霍光平息了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的篡位活动,汉昭帝英年(21岁)早逝后,霍光等又立昌邑王刘贺为大汉皇帝,可刘贺贪图享乐,喜好美色,即位27天,所犯罪行达千条之多条,霍光等又废了他。

汉宣帝刘病已是死于“巫蛊之祸”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婴儿时期生活在狱中,稍长流落民间,霍光等人找到了他,并在一夜之间让他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由于早年的经历,刘病已懂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初即位,力单势薄,忍辱负重成常态!为了稳住霍光,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1. 讨好四朝元老霍光,汉宣帝不仅拒绝了他的虔诚的还政要求,还当众宣布,朝廷事无巨细,先报请霍光;每次上朝,宣帝都当文武群臣的面给霍光极高的礼遇;以消除霍光对自己的设防心理;长此以往,解除自己的危机;赢得霍老爷子的信任。


霍光被罩在云里雾里,提出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嫁给刘病已并立为皇后,汉宣帝没明确拒绝,却不紧不慢地向群臣讲了“故剑情深”的故事,随后将平民妻子许平君由民间接进宫中并立为皇后,这种不动声色隐含了极高妙的处事的技巧,让霍老爷子无话可说。

2.忍辱负重,委屈求全。 女儿没封为皇后,霍光的妻子一直耿耿于怀,在许皇后再次怀孕时,她竟串通皇家女医官,毒死了许皇后,终于让霍成君如愿以偿成为宣帝的皇后;后来,汉宣帝选定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皇太子,霍光之妻故伎重演,又想给刘奭下毒,而刘奭的贴身侍卫很负责任,做到了凡是皇后给的东西一律不吃,刘奭才保住性命;这些事汉宣帝都心知肚明,但当时没有任何表示,他懂得,如果此时与霍光分庭抗礼,自己将箫二个刘货。



3.直到熬死了老谋深算的霍光,最后才 废黜皇后霍成君,把权力中心霍氏家旅人员驱逐干净。


希望星晨58298869


题主用“稳住”这个词显然是惯性思维了,汉宣帝本来就是权倾朝野天下的霍光拥立上皇位的,霍光有什么原因需要汉宣帝稳住霍光的?如果有什么矛盾过节霍光大可以拥立别人哈。而且汉宣帝继位前不是小娃娃都已经成家当爹了,霍光拥戴他显然不是为了弄个好控制的皇帝。霍光本人谨慎保守勤勉务实,作为政治家扭转自汉武帝晚年因穷兵黩武留下的国家颓势恢复国力功不可没,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是正面积极的评价。汉昭帝幼年继承汉武帝的皇位却20岁英年早逝,霍光想专权大可以拥立小娃娃,而废掉的刘贺和拥立的汉宣帝都不是幼年天子,显然霍光不是嗜权如命的人。霍光至少对汉宣帝的真诚度非常高,而汉宣帝对霍光应该也是感激涕零的,因为这皇位原本不会有汉宣帝什么事儿。霍光执掌朝政多年,自汉武帝托孤辅佐汉昭帝实际上就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政绩斐然,朝野拥护,汉宣帝继位之初只需要顺其自然不需要有什么作为。霍光提过要归政于汉宣帝,汉宣帝无论真心还是出于权术心机一直坚决不答应,国家天下的稳定发展仍然离不开霍光。这与其说汉宣帝稳住霍光,到不说霍光去世后汉宣帝是如何稳住早已树大根深尾大不掉还作恶作死的霍家势力才对。最终显赫几十年的霍家被汉宣帝连根拔起,霍家及其党羽势力处决株连了2000多家。汉宣帝仍然把霍光列为11位功臣之首


立志成虫


刘病已是一段传奇。他爷爷刘据本来是汉武帝立的太子,但被人陷害,说他用巫蛊陷害汉武帝。汉武帝一怒之下,不加调查,就把刘据的太子给废了,家人因株连多被杀害。刘病已那时候还在襁褓之中,却也被送进监狱里“劳改”。

(刘病已)

后来,汉武帝的小儿子刘弗陵(汉昭帝)继位后,21岁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没有儿子,当时统管朝政的权臣霍光等人,就商量着把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迎到长安立为皇帝。但是刘贺从接到皇帝印玺后的27天里,连干了1127起错事。霍光等人又把他给废了。废了后,打听到监狱里的刘病已还不错,就把他从监狱里接出来当皇帝。那一年,刘病已18岁。

刘病已当皇帝后的朝中形势,就是霍光家族在朝中把持朝政,一枝独大。本来,汉武帝去世前,是给汉昭帝配备了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当顾命大臣的。但是金日磾一年后就去世,上官桀又给霍光打压下去,因此形成了霍光一人独大。

霍光不仅在朝中一个人说了算,而且,霍光还把他家族中的很多人放在朝中重要岗位上。比如霍光的儿子霍禹、霍光侄孙霍云都是中郎将;另一个侄孙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长乐、未央宫的卫尉,负责整个皇宫的保卫工作;霍光侄女婿及外孙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可以参与朝廷事务。可以说,霍氏家族在军权、政权上都牢牢掌控着朝廷。

(霍光)

18岁的刘病已,该怎么从这铁板一块中突围呢?他做了这几件事。

第一,刘病已高调支持霍光,稳定他的心。说老实话,刘病已害怕霍光,其实霍光也害怕刘病已,担心刘病已会找他的茬,把他给搞掉。毕竟霍光没有打算篡位,他只是想保证他的权力(如果霍光想篡位,他早就篡了,大可以找一个孩子来当皇帝,而不是选择18岁的刘病已。刘病已对霍光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没什么背景,这也可以保障霍光的权力)。因此,刘病已上台后,对朝臣们说,有什么奏章,都先给霍光看,再给他。

后来,霍光又一次试探刘病已,在刘病已当皇帝不久,就对刘病已说要还政于他。但是刘病已这时候头脑清醒,知道霍光是在试探他,坚决不同意。这再一次让霍光吃了定心汤圆。

第二、刘病已在受霍光家族欺负的时候,学会忍耐。最典型的就是霍光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嫁给刘病已后,霍光的妻子想让霍成君当皇后,就毒死了与刘病已患难与共的发妻许平君。刘病已知道后,并没有发作,而是忍耐了下来,等待机会。

(刘病已和许平君)

第三、刘病已尊奉汉武帝,给汉武帝上尊号和庙乐,从而确立自己的地位。刘病已在上台两年后,借即将攻打匈奴的机会,下诏大肆宣传祖父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并让大臣们讨论给汉武帝上尊号和庙乐。实在话,汉武帝虽然有丰功伟绩,但是他也穷兵黩武,而且晚年疑神疑鬼,杀了很多人。刘病已就是汉武帝的直接牺牲品。所以,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反对的人非常多。但是刘病已坚决要这样做。刘病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尊奉汉武帝,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让霍光不可能轻易找他的麻烦,并为后期动霍氏家族打下基础。

刘病已顺利地经历了六年时间,直到霍光去世。这时候,他羽翼已经丰满,经验也很丰富了,再加上霍光已经不在了,所以他才开始大刀阔斧动霍氏家族,最后非常顺利完成权力交接,进入了他的时代。


张生全精彩历史


汉宣帝刘病已继位的时候正好十八岁,在这之前,他已经在民间生活了很久了。

刘病已这个人非常聪明,从小受过正规的教育,而且学识还不低。【受《诗》於东海澓中翁,高材好学】

不光如此,他还喜游侠,说白了就是混黑社会,打架斗殴、喝酒赌博都没少干。正因为他经常游走在最底层,所以,他对于县里乡下的社会民生极其了解,对于基层的一些丑恶现象更是体会极深,包括基层政府的一些行政上的得失,都是很明白。这是他的背景介绍,咱们继续往下说。

当年汉武帝去世前托孤,找了几个他信得过的大臣来辅佐他那个刚满八岁的小儿子(汉昭帝),为首的一个就是掌握军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然后就是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

在辅政的日子里,除了金日磾正常去世外(他当辅政大臣一年多就病死了),其它两位都是被霍光弄死的,要知道上官桀还是霍光的儿女亲家(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说是辅政,其实就是霍光专政。

其实从汉武帝去世开始,军政大权就落到了霍光手上,国家的一切政事全部有霍光决定,霍氏家族的人包括裙带关系几乎全部被安排到了重要的权力部门,尤其是军队和卫戍部队,全部是霍光的嫡系。【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邻胡、越兵。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党亲连体,根据於朝廷。】

而霍光的外孙女,也就是上官安的女儿年仅六岁就被安排进了皇宫,成了汉昭帝的皇后。

二十出头的汉昭帝死后,因为没后代,所以完全掌握汉朝政权的霍光经过通盘考虑、统筹规划,最后选择了昌邑王刘贺来继承大统。

其实当时汉武帝六个儿子中还有一个广陵王刘胥还活的好好的的呢,而且庭议的时候大臣们一致推选刘胥当皇帝,但是霍光认为他不好控制,所以就来了一个一票否决。

最后霍光拍板,就让柔弱的刘贺来当皇帝。

于是开始以皇太后的名义发诏书,召刘贺进京当皇帝(皇太后就是那个上官皇后,现在她刚刚十六岁,啥事都做不了主,完全听她姥爷的话,只会说“行,可以”)。

刘贺进京当了皇帝,但是只干了二十七天就被霍光给撸下去了。二十七天,霍光说他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坏事。当然了,这完全是栽赃陷害,杀人诛心的手法,这一点,后世很多玩政治的都从这里学到了经验。

其实刘贺当皇帝的这二十七天里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想办法除掉霍光。要知道刘贺进京当皇帝之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那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进京可不是光杆司令,而是带了二百多个心腹。

只不过刘贺毕竟政治斗争经验太差,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过早的暴露了自己,导致霍光得到相关情报,突然发动政变,把刘贺集团一窝端了。二百多心腹干将全部被霍光处死,那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名言就是这帮人的临终遗言。【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於恶,光悉诛杀二百馀人。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刘贺就这么被废了。

这会刘病已还不知道自己会是将来的皇帝呢,但是霍光擅行废立的政治地震绝对让他心惊肉跳。

等霍光把皇帝的桂冠套到头上时,刘病已估计吓坏了。没有办法,只能忍,韬光养晦。在这期间,霍光的老婆把他们家的小女儿霍成君嫁给了刘病已,然后又派送毒死了刘病已心爱的结发妻子许皇后,这还不算完,又让刘病已立霍成君做了皇后,并且指示霍皇后毒杀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幸亏皇太子的保姆精明,每次都试吃,不然早死了)。

刘病已都忍了下来,不仅忍了还给了霍光家族加官晋爵,明旨褒扬【下诏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宗庙。其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与故所食凡二万户。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

在外人看来。刘病已已经完全被控制了,但是别人不知道的是,他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他的依靠就是外戚的力量,许皇后的娘家人还有他母亲的娘家人都是他的铁杆嫡系。小心谨慎的给他们安排一些有职无权的工作,逐步渗透,等待反击。

终于,第一权臣霍光死了。刘病已可以反击了,但是戏还要做足。【下诏曰“故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有馀年,辅孝昭皇帝十有馀年,遭大难,躬秉谊,率三公、九卿、大夫定万世册,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宁。功德茂盛,朕甚嘉之。复其后世,畴其爵邑,世世无有所与,功如萧相国”】

说的挺好,然后没过多久,行动就开始了。废霍后,族灭霍氏。【书报闻,会事发觉,云、山、明友自杀,显、禹、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唯独霍后废处昭台宫,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

汉宣帝,忍者无敌!


冬眠要趁早


公元前91年,宣帝刘询出生,旋即因受“巫蛊事件”牵连而被关进监狱。

公元前86年,刘询获释,被列入宗室,这才开始过上富足的皇室生活。

公元前74年,刘询在以权臣霍光为首的大臣的拥立下,登上皇位,是为宣帝。

公元前邱年,霍光逝世、刘询开始着手镇压霍氏集团的叛乱,将大权收归自己。

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西汉,长达150多年的汉匈战争结束。

公元前49年,汉宣帝刘询逝世。

说起汉宣帝刘询,他应该算是个平民皇帝。他刚出生就在监狱里待到5岁,之后又长大在民间,有着坎坷的少年经历,因此,他对下层社会的生活比较了解。这些经历,使他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民间百姓的疾苦、吏治的得失、世间的不平有着深刻的了解,和那些生长于深宫中的皇帝十分不同。所以他即位后,才出台了不少比较有利于百姓的统治措施,再现了西汉文景时期的兴盛面。

汉宣帝即位之初,忍中求变 消灭霍氏,又使得宣官成为为患朝廷的另一个集团。把大权收归自己手中后,汉宣帝又开始了对吏治的整顿。这一措施,一方面缘于汉宣帝曾生活在民间,深知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无冤屈愁苦之事,另一方面就是……,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循名责实”。和汉武帝专用“酷吏”的作法不同,…

再之后的西汉,逐渐成为西域各少数民族之间及内部矛盾的调解人。当乌孙内部一发生动乱时,他派长期生活在乌孙、有丰富外交经验的冯缭为使节出使乌孙,排解了乌孙贵族内部的矛盾。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单于入朝汉宣帝,表示归服西汉中央政府,……

公元前61年,汉宣帝派名将赵充国率兵平息了西羌族的叛乱,并留兵屯田湟中,置金城属国管理归附的羌族各部落,加强了西汉中央政府对西羌的控制。汉宣帝以后几百年,北方边境不见烽火,一片和平景象。完成了宏伟大业的宣帝,也终于走到了人生尽头,公元前49年,宣帝逝世,终年42岁。


吾才是傻瓜


公元前74年,年轻的汉昭帝突然驾崩,年仅20周岁。汉昭帝由于体弱多病,生前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所以大汉的皇位便出现了真空。掌握实权的霍光选择的第一个继承者是昌邑王刘贺。刘贺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皇帝,他当了27天皇帝却干了1127件荒唐事。27天之后,霍光在皇太后上官氏的支持下废黜了刘贺。霍光废黜刘贺之后,又选择了更加没有势力的刘病已。刘病已登基之时,只有17岁,一个非常典型的少年天子。

刘病已虽然年纪轻轻,却是一个少年老成的明君英主。刘病已当皇帝之后,他知道国家权力牢牢掌握在霍光手中。所以刘病已就想尽办法在霍光面前装孙子,最终刘病已成功地诓骗了霍光。刘病已登基到霍光去世这段时间,他们两个一直相安无事,两个人表面上也一团和气。年轻的汉宣帝怎么能稳住如此老谋深算的权臣霍光呢?

刘病已应该算是除了刘邦之外,出身最卑微的汉朝皇帝。汉武帝晚年出现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刘病已的祖父刘据是这次事件的主角。刚出生的刘病已也受到巫蛊之祸的牵连,他刚出生不久便被投入监狱。刘病已本人由监狱里的女囚养大,后来遇到大赦才得以出狱。刘病已出狱之后也恢复了刘氏宗族的身份。刘病已先生活于监狱,后在生活民间。刘病已从小的生活环境非常艰难,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刘病已特殊的生活经历,倒是养成了谦虚谨慎的为人出态度。刘病已虽然年纪轻轻,却非常城府、非常聪明,而且非常懂得保护自己。刘病已非常清楚刘贺为什么被从皇帝宝座上撸下来。所以刘病已登基那一刻起就小心谨慎地当皇帝。由于刘病已的聪明、谨慎,霍光真的以为刘病已安心做自己的傀儡。霍光确定刘病已对自己没有威胁之后,他便放松了警惕之心。刘病已依靠自己的聪明和老练,成功地蒙骗了霍光。

刘病已虽然背着皇曾孙的头衔,实际上没有任何势力。刘病已能够依靠的也就是史家和许家,而当时这两家都没有实权。他们需要依靠刘病已才能逐渐壮大势力。由于刘病已来自于民间,没有什么势力,所以他必须依靠霍光才能维持统治。当时的刘病已和霍光实际上既有竞争,更有合作。如果没有霍光支持,所以刘病已的皇帝之位也坐不稳。所以刘病已在防备霍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霍光。刘病已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稳定了自己的皇帝之位,一方面迷惑了霍光。刘病已登基之初,霍光曾经试探性地把权力还给他。刘病已自然知道霍光并非真心还政,所以拒绝了霍光的还政请求。刘病已不仅没有答应,反而下令褒奖霍光的功勋,增加霍光的封户。刘病已还明确表示对霍光的信任,而且当庭宣布朝堂之事无论巨细都要先奏报霍光,然后再呈报自己。刘病已通过一系列示弱行为成功消除了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成功稳住了霍光。

刘病已即位之初就感受到了来自于霍光的压力,面对威风凛凛的霍光,刘病已时刻感受到“芒刺在背”。面对权势熏天的霍光,刘病已选择了隐忍不发。刘病已除了将大权交给霍光之外,还对霍氏家族的嚣张跋扈行为不管不问。刘病已唯一违背霍光意思的事件便是立“民间宝剑”许平君为皇后。结果此事引起霍光之妻霍显的严重不满。许平君皇后生产之际,霍显买通女医淳于衍趁机毒死了许皇后。刘病已面对爱妻去世的事实,非常伤心。但是他摄于霍光的权势只能隐忍不发,硬是把这件事压了下来。最终这件事也不了了之。此外还有一个件事也能看出刘病已的隐忍之心。汉朝皇帝一般都是自登基之时便开始修建自己的皇陵。但是刘病已登基之后却没有修建属于自己的陵墓。刘病已一直到剪灭霍氏集团以后,才开始动工修筑杜陵。由于刘病已的隐忍不发,霍光逐渐放松了对他防备之心。霍光认为刘病已是一个“合格”的傀儡,便尽心尽力地辅佐刘病已。

刘病已登基之后,逐渐积攒自己的力量,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也注意自身皇位的合法性。刘病已登基之后想到了用汉武帝立庙的方式树立自己的权威,显示自己帝位的合法性。根据古代礼法,立庙是嫡系子孙的责任,只有宗子才能行使此项权力。刘病已通过这种方式,昭示自己是汉武帝事业的继承者,自己继承帝位完全合理合法。刘病已通过此举向天下人昭示自己是皇帝的最合法人选,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皇帝。虽然这个皇帝没有实权,但是也不是谁想撸下来就能撸下来。不得不说刘病已这招用得非常妙,霍光不仅不会反对他为汉武帝立庙,反而支持刘病已。霍光若想让自己废掉刘贺改立刘病已的行为具有合法性,也需要为汉武帝立庙。所以霍光也支持此行为。但是刘病已为汉武帝立庙之后,霍光再想废掉他就更加麻烦。霍光便只能跟着刘病已一条道走到底,只要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好。

我们一直认为霍光只是一个权臣,其实霍光还是一位贤臣。霍光虽然是一个权臣,他也心怀天下、忠于大汉。霍光废掉刘贺的原因,不光因为刘贺想夺权,还有刘贺实在不合格的因素。霍光是一个能臣,一个为民着想的大臣。霍光不仅要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还要选择一位合格的皇帝。刘病已出自于民间,从小了解民间疾苦,而且还饱读诗书。刘病已具备一位合格皇帝的基本条件。刘病已登基之后,除了支持霍光之外,还关心民间疾苦。刘病已给霍光留下了谦虚、低调、弱势、爱民的印象,霍光对这样的刘病已非常放心。一来霍光不担心刘病已会夺取自己的权力,二来霍光也不用担心刘病已是一个荒唐的皇帝。

刘病已在霍光的阴影下隐忍了六、七年时间,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霍光去世之后,刘病已短时间内便将霍氏家族连根拔起。刘病已铲除霍氏家族之后才真正掌握了国家的实际权力。刘病已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询,既为了让老百姓避讳方便,也为了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汉宣帝认为从这一年开始自己才真正当皇帝,从这一年开始汉宣帝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陵墓。汉宣帝掌握实权之后,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华,大汉出现了昭宣中兴,也称为孝宣中兴。汉宣帝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贤主,难怪有人说他文过文帝、武超武帝。


依稀说史


霍光可谓是汉昭帝一朝最大的国之柱石。


说起汉宣帝刘病与霍光就不得不说起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外甥民间战将霍去病,当他成为骠骑将军后知道自己身世,面对无父恩育,但仍照顾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而霍光为人正直特别谨慎,他的仕途因此极度顺利,从底层官职做到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重要职位,二十多年为官,从未出错,而且忠心耿耿,因此也渐渐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汉武帝临终自然托孤霍光以继大业,后来霍光等三位大臣,辅佐汉昭帝刘弗陵。


但汉昭帝未能胜职,所有事都要倚霍光定夺,于是整个朝政都是霍光理政。


后来霍光凭汉昭帝刘弗陵的信任粉碎了自己的政敌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的夺权阴谋。霍光渐渐权倾朝野之心显现,霍家势力纷纷在朝廷担任要职,霍氏家族逐步掌握了汉家王朝的最高权力。有幸霍光非但没有二心,朝政之事也处理得恰当,汉昭帝时期国富民强,霍光辅佐之功不可没。

我认为在民间阅历不凡的汉宣帝刘病理性的思考到自己刚即位,群雄霸权,而自己身单势薄,仅凭着皇帝的称号,那只是个傀儡无实权,那是不能与游走官场的霍光一争高低,所以霍光既然能废了昌邑王,如果无力而强势惹怒霍光,那自然也能废他,于是刘病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为了稳住霍光,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登基后就对霍光表现出绝对的信任的姿态

汉宣帝即位后,霍光假意要还政于他,汉宣帝非常理性不仅回绝了,还坚定表示非常信任霍光,请霍光继位理政。


《汉书》中记载到:


每每上朝,汉宣帝都会给霍光高官的礼遇。这些不仅消除了霍光对其的怀疑与猜忌,也让朝廷内部毫无了解刘病的反对势力无机可乘。


霍光欲把女儿霍成君立皇后,而汉宣帝以“故剑情深”的缠情感动了臣子,将糟糠之妻许平君迎宫封后。这也为后来皇后遇害埋下祸根,我认为此时立自己皇后实力不够,以至于生死离别,虽情深却缘尽。

二、做到对霍光之妻的害妻谋子的隐忍

霍光的妻子对女儿未成皇后耿耿于怀。在许平君怀孕时她买通皇医趁其产后体虚毒害她。皇后去世,尽管汉宣帝悲痛欲绝,但霍成君顺势被封为皇后。风雨几年后,汉宣帝册封许平君之子刘奭为皇太子,霍光之妻命霍成君借机给刘奭下毒。

可是刘奭的忠心贴身侍卫非常谨慎负责,凡是皇后送来的东西决不让刘奭接触,霍妻没未能得手,刘奭逃劫活命。汉宣帝心里明白这些事,但实力决定一切,理性的他只能把这些藏于心,强忍常人不可忍。

三、霍光去世,隆葬霍光,并给其子孙加官进爵

悲痛于心的几年后,霍光因病去世。宣帝亲临霍光的灵前并祭奠,赐精品,以极奢华最高礼的方式厚葬霍光,并追谥他为宣成侯。之后,下诏赞霍光,并下昭赏霍光的子子孙孙永远承袭他的爵位及得其封地。


第二年夏天的时候,加封霍去病之孙霍云为侯王。


汉宣帝对其子孙升官加爵的行为,让霍光的老婆产生幻觉:“即使是皇帝当政也会怕我们霍家三分。”人在产生富贵幻觉就容易得意忘形,霍光的老婆得意忘形。


于是她私自扩建扩大霍光坟墓与规模,肆无忌惮修府造宅,出门便乘华丽之车,令下人用五彩仪仗服侍她一人,完全迷失自己,误以为皇帝亲丈母娘,皇帝可以任由她摆布。


霍禹、霍山等人也豪宅广录,霍云假病不上朝谒见皇帝,他竟派下人替其上早朝。霍氏把长乐宫当做她霍家的后宫,霍家几乎完全沉陷富贵奢华之梦。


四、官职明升暗降,逐步削掉霍氏亲信的军权

宣帝亲政,他首先任命贤能,大力撤除在重职霍氏家族,用明升暗降之力巧夺大权。还利用霍氏骄奢淫逸,将霍氏把持的军权全都交移自己发展的亲信,终于汉宣帝刘病握天下,掌大局。

五、刘病抓住时机,将霍氏家族一网打尽

眼看着大权已去,霍家欲废掉皇帝,准备立霍禹为帝,但他们想故技重施的诡计被人告发。于是霍山等人便畏罪自杀了,而霍显、霍禹等无期入狱。


罪臣霍禹因为谋反罪被当场腰斩,霍显及霍氏残余也被斩首示众。


皇后霍成君自然而然下台了,霍氏一统汉朝权力的局面消失了,汉宣帝刘病隐忍而坚韧,彻底摧毁了侵霸汉政的霍氏势力。


历史总探长


汉宣帝刘病已是整个封建王朝最传奇的皇帝之一,刚出生不久就因为巫蛊之祸牵连而进了监狱,后来又被立为皇帝,走上人生巅峰!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挽回了汉武帝后期的一些颓势,史称“孝宣中兴”,也是汉宣帝在位期间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完成了他曾祖父想做却没有做到的事情。

汉宣帝刘病已稳住的霍光办法:温水煮青蛙,一步步夺权!

继位之初的刘病已明白,权倾朝野的霍光要废除自己是十分容易的,就像废掉刘贺一样简单,或者说比废掉刘贺更容易,因为自己没有任何的朝野根基。

其一:为了稳住霍光,汉宣帝继位之初对外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他本人,明确表示自己信任霍光,同时拒绝了霍光归还朝政大权的提议,以取得霍光对他的信任。

其二:继位后不久,汉宣帝便将他曾祖母卫子夫、祖父刘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刘进、母亲王翁须议谥号,设立墓地安置。到了第二年,汉宣帝为汉武帝立庙,进一步向世人强调他地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以取得天下百姓对他的支持和拥护。

其三:在取得霍光的信任后,汉宣帝开始小心的施政,进一步树立自己的威望,同时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公元前72年,汉宣帝通过发动了两汉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匈奴骑兵作战,降服了匈奴,随后将西域正式纳入汉朝的版图。

霍光逝世后,汉宣帝乘势剥夺了霍家在朝中大权,以至于霍家后知后觉准备发动政变时,已经是无力和汉宣帝对抗了。通过这些举措,汉宣帝刘病已得以避免成为第二个昌邑王刘贺,并慢慢的将朝政大权逐步收回,开启了“孝宣中兴”的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