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行书分类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系:1、二王行书,由王羲之、王献之所创,后世文人书家无不直接或间接受到王派行书体系的影响,后继者如米芾、赵孟頫等皆是大家;2、颜行,由颜真卿所创,在传统笔法中掺入篆籀笔意,结体变背势为向势,易方为圆,代表作有《祭侄稿》、《争座位帖》等。它的出现改变了王书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后世的行书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模式,从而推动行书体系风貌的变化和发展。后世书坛宗王宗颜此起彼伏,时隐时现,或互相掺杂融合。3、魏行,清代书家将魏碑的体势和用笔化入行书中形成的一种行书。代表书家有赵之谦、何绍基等。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赵之谦 1864年作 行书 扇面


下面我们以米芾的行书为例加以说明。


一、大小长短:首先我们要整体把握字形的大小长短。古人说写字最怕“字如算子”,在结字方面就是避免字字大小划一,如是则毫无艺术性可言了。掌握好这一规律,能使我们在临摹、创作时对单个字的字形有整体的把握。这点是初学者临摹过程中最容易犯错的。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二、平正欹侧:为了章法的需要,行书可以是平正的,也可以是欹侧的,但字的重心还是要保持安稳。不同风格的行书的欹侧程度不同,如米芾的行书较赵子昂的行书的欹侧程度大点。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三、减省连结:行书与楷书另一大区别就是行书下笔收笔的连丝呼应,使得点画方向性加强,气的表现更强烈,表现在结字上,便是省简了笔画,这些连结一起的笔画组成了不同趣味性的组合,形成对比。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四、收放伸缩: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左右收缩,突出另一笔画(部分);为了对比变化的需要,字的某一笔画(部分)上下伸展,另一笔画(部分)收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五、疏密匀豁:

楷书一般是匀称布白,行书的布白较楷书的布白丰富得多,行书布白有匀有豁,有疏有密。这点也是初学者容易犯错的,容易把字写得平均分布,毫无趣味性可言。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六、开合向背:所谓开,是指字的笔画有向外拓展的趋势;所谓合,是指字的笔画呈向内聚拢的趋势。开合又称“向背”,背者为开,向者为合。米行书中宫紧收,结字以开(背)为主,颜行书外紧内松,结字以合(向)为主。其实每位书家的结字都有开有合,或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如此方显得生动。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七、有让有就:字内部之间有让有就,笔画才能穿插呼应,团结一体。需要指出的是行书的让就较楷书的程度大。楷书的就还保持字内笔画的不重叠,行书的就有时会几笔相接,有重叠的部分。如“鹤”、“衢”、“终”、“秋”、“旅”等字。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八、参差错落:类楷书结字的规律,为了忌讳字的平齐,字的各部分适度错开位置,反而重心安稳,生动有趣,从中也体验到书法家创造性的表现。如“报”、“躯”、“虹”、“鸿”是上下错位,“半岁”是左右错位。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九、凡同则变:一字内有相同的点画要处理得不雷同,如“形”字;一字内有相同的部分也要变化,如“羽”字;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在一起,该偏旁部首也要有变化,如“仕倦”;在一件作品中,同一字多次出现,也要求变化,如《苕溪诗》中几个“好”字的变化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行书基础笔画的写法


一、点的写法:行书点的笔法变化比楷书丰富,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增加了动势和游丝.以斜点为例,其笔法为:顺锋入笔,略顿,蓄势后向左下出锋成钩。例如“深”红色箭头所指。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两点呼应:左点出锋,顺势带出右点,两点之间笔断意连,顾盼有情,联系密切。斜点:顺锋入笔,略顿,回锋轻收,注意形态上与下一笔呼应。


二、横的写法:行书横的笔法在楷书横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感,尤其当多横组合时,更强调彼此间的变化及映带关系。其笔法为:顺锋入笔,转锋右行,回锋轻放。


长横:长横入笔转锋的动作比短横更显著。

以点代横:行书无论短横与长横笔法均相同,即:顺锋入笔,转锋右行,回锋轻收(有时蓄势出锋成钩)。


更多例字: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三、竖的写法:行书竖的用笔与楷书相似,也分为悬针竖和垂露竖。其区别在于:行书竖画有时不如楷书竖画挺直,有时还出现游丝和出钩,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动感及与上下笔之间的联系。


如:“邦”字,红色箭头所指。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垂露竖:逆锋入笔,转锋后向下行笔,至尾端回锋轻收。两笔长短、直弧、位置高低均有差异。


更多例字: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四、撇的写法:行书撇分为回锋撇与出锋撇。与楷书撇比较而言,行书撇更多曲折变化,且增加了回锋出钩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为了加强与上下笔之间的承接映带关系。如:“形”字,红色箭头所指。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出锋撇:顺锋入笔,略顿,回锋蓄势后向左下出锋,短促而有力。


回锋撇:顺锋入笔,转锋下行,微弧,至尾端戛然止笔,有回锋之意而无回锋之笔。


五、捺的写法:行书捺分为出锋捺、回锋捺和以点代捺。对具体的笔画而言,又有轻垂、方圆、长短、徐疾等变化,主要以体现行书的流动感及与上下笔之间的联系为原则。如:“春”字,红色箭头所指。


出锋捺:顺锋入笔,向右下行笔,运笔遒劲果断,顿笔后向右渐提笔出锋。此捺与楷书写法一致。

更多例字: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六、挑的写法:行书桃的笔法比楷书更为丰富,这是为了加强与上下笔之间的承接关系。另外,由于有了曲折变化,行书挑的运笔速度也不如楷书挑那样短促。如:“总”字,红色箭头所指。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挑:顺锋入笔,向右下顿笔,回锋蓄势后向右上行笔,提笔出锋。注意与下一笔的映带关系。


更多例字: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七、钩的写法:行书钩的笔法与楷书相似,但顿笔的动作不如楷书明显,常常是回锋顺势出钩,还需顺势映带下一笔,以体现行书流畅的特点。如:“忍”字,红色箭头所指。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折弯钩:折弯笔行至尾端,回锋蓄势后向左出钩,转角处应流畅、自然、含蓄。卧钩:弧线行笔至尾端,回锋蓄势后向左上出钩,转角处流畅、自然、含蓄。


更多例字: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八、转折的写法:行书的转笔与楷书转笔一致,也以圆转、自然、流畅为原则。行书折的笔法与楷书有异,其转角不如楷书显著,极少出现圭角,也体现了行书的流动感。如:“贤”字,红色箭头所指。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转:笔法为边转笔边行笔,应写得圆转、流畅,一气呵成,忌犹豫不定。折:横笔至尾端,折锋下行,无明显的顿笔与显著的圭角。


更多例字: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几点行书技法的小技巧,建议收藏揣摩

行书字,不仅要掌握结构,关键是掌握笔画的书写方法和技巧。今以兰亭序里的例字,来讲解一下笔画的书写方法。喜欢的拿走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