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书法运笔的“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它对学习提高书法水平有多大帮助?

请叫我达文東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是指在收笔时笔画末端要有收锋和回缩,使笔画气势含而不露,露而不泄

这一点与中国书法哲学观一脉相承,表现内敛、温文尔雅的文人气度。

“无垂不缩”很好理解,指的是竖画的垂露竖,写法是逆锋起笔直下,至收笔时回锋按原路线稍稍回缩,出现一个漂亮的垂垂欲滴的露珠,这就是垂露竖,强调回缩这个动作。

“无往不收”指的是横撇捺钩趧的收笔,横画好理解,末端顿笔回锋就完成了。对撇捺和钩趧的理解可能要灵活一点了,如果仅仅是按字面意思理解,恐怕会陷入教条主义。撇捺钩趧的最末端都是尖锋,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了回锋动作的,硬要做会被笑掉大牙的,——历史上也未曾见有。

那么这个收笔动作怎么做呢?颜二来仔细说道说道。

先说撇,撇的收笔动作在撇的中下部就要开始做了,收拢笔锋,笔锋向左笔行进,杆向右倾倒,顺势慢慢提笔,将笔毫送到末端,提笔离开纸面。这就完成了,要领是收拢笔锋聚气,行笔要缓,笔毫到尾。捺相反,行笔愈行愈重,最后重摁然后出尾,要领也是笔毫尖锋到尾。古人书法讲究气势,这种尖锋收笔要求是气灌尾端,避免气泄气馁而失神。



钩趧是指竖钩和竖弯钩的钩,这个其实在竖末端已经做过收笔动作,收笔势顺势趧(趧同趯)出,颜体中这种写法最明显。



撇捺钩趧实际上讲的就是尖锋的收笔动作。

这一原则在行草书中也是通行的,书法中有句话叫做笔笔断而后起,特别讲的就是行草书,不要一昧的迂环缭绕,要有断有连。但也不能笔笔都收,要讲究笔画上下气势衔接,该收即收,该连即连,灵活运用,不能死教条主义。行草书中的无往不收因比较复杂,这里不展开了。


对学习提高书法水平有多大帮助?

我们在讨论这种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是一个理论水平的提高,在认识上有了概念。“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它是传统书法书写原则和规范,对于提高书法理论和书写水平会有很大帮助,可以让学习少走不走弯路。学书法就要学习传统,不能自己乱造,堕入“野路子“。

我是学习书法的颜二,欢迎大家批评讨论,谢谢!


书法颜二


我理解书法运笔的“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书法的一个收笔要领,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任何送出去的笔都要收回来,任何下垂的笔划都要缩回去。具体的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横划的收笔

无论是长横,还是短横,收尾的末笔都要有一个“回”的动作,这在楷书表现的明显一些,在行草书中虽然不要求那么严格,但一些书法功底深厚的大家还是不自觉的有收笔的动作或意念。在唐楷中颜体字表现的突出些,他的横划收笔往往重重地“顿”笔,有时会形成一个突出的“疙瘩”。欧体横划收笔含蓄一些,但也比较明显。王羲之写的行草书横划都有明显的收笔动作,孙过庭在《书谱》中的字也多是这样。

撇划的收笔

很多初学书法的人不注意撇划的收笔,往往图一时潇洒,大笔一挥,长撇而出,就容易出现常见的毛病“鼠尾”。正确的写法应该是,撇笔快到收尾时慢慢撇出,或者在笔划结束时有反向回笔的动作。当然,这时的回锋一定要轻且边回边提笔暗收,这样写出的字不轻浮。

竖划的收笔

竖划有两种,一是垂露竖,二是悬针竖。无论哪一种竖,收笔时都要有回锋动作,只是垂露竖要顿笔明收,悬 针竖要提笔暗收。尤其是县针竖,并不是把尾部的“针”写得越尖细越好,而是要有一定的强度,不至于开成“鼠尾”。


方圆居文化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语最早是南宋的姜夔在《续书谱》中记载:

“翟伯寿问于米老(米芾)曰:‘书法当如何?’米老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

明代丰坊《书诀》云:

“无锤不缩,无往不收,则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明代的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也云:

“米海岳(米芾)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

沈伊默在《书法论丛》中说:

“我们知道,点画要有力,笔的出入都必须取逆势,相反适可相成,所以必须用藏锋。故下面接着说:‘欲左先右,至问左亦尔。’这与转笔的左右回顾是一致的,自来书家要用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笔法,就是这个缘故。无论篆、隶、楷、行、草,都须如此。”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是指写竖的时候,至笔画末端终结的时候,应该将笔锋回缩;写横至笔画末端终结的时候,要将笔锋向左回收,使得起笔与收笔要前后照应,这样就能做到“起处逆,收处蓄”。

我们写字运笔的时候,笔势要有来有往,有去有回,有放有收,这样能够使得用笔含蓄而气韵生动。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寻宝鉴赏节目中,有一个人拿了一幅启功先生的字来让专家鉴定一下。结果专家经过鉴定,就说这幅字是赝品,为什么呢?就是看用笔,有的点画用笔,一笔尽出,毫不含蓄。而实际的启功先生的用笔就是“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不会一笔尽出,即使至笔画终了的地方依然收得住。

启功先生的字用笔很讲究笔势,点画收笔与下一笔之起笔必有呼应。而我们来看米芾的字,也是如此,笔势连贯,一气呵成,中间不会产生笔势的中断。上图是米芾难得的大字行书《虹县帖》,图中红线圈出的笔画末端,我们发现虽然最后一笔虽然有很强的势,但最后都能收住。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主要是告诉我们,临帖的时候,或者自己运笔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笔势的问题,笔势要连贯、有呼应,笔断意连,笔势连绵。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观察的更加细致,也提供了我们观察古人用笔的方法。


翰墨今香


姜夔(1154----1221)南宋江西人,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他距离米芾生活的时代(1051—1107)一百多年,应该说对米芾的记载是非常可靠的,因为,像米芾如此详细谈书法的理论,只有对书法非常有研究的人才会非常重视,所以流传到姜夔的耳朵里,也是非常准确的米芾理论。

米芾的这个话是说,笔画是露锋还是藏锋,都要选择好调锋点,也叫用笔“选点”。笔锋到了“选点”这个位置,就是调整笔锋的位置,能不能写好字,这个点非常重要。因为书法的艺术装饰性,主要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两个位置上。但是,历代书法家的理解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例如元代书法家董内直说:“无垂不缩,谓直下笔,即下渡上,至中间则垂而头圆,又谓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无往不收,谓波拨处即往当缓回,不要一拨便去。”如果只是以一个竖画为例,那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米芾这句话的书法理论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书法定律,不妨把它叫做“选点定律”吧。所以,米芾所指的笔法问题,就不是一个笔画的问题,而是所有笔画的问题。

记得去年我就在悟空问答有一个这样的提问:“我们如何掌握好用笔的选点”?今天我还特意翻阅了一下我的提问,希望找到一个截图,具体是怎么说的,但是,很可惜,我的提问有1000个了,却没有找到这个提问。

记得当时有一个答主还很不理解地说,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书法的“选点”这个词。也不知为什么这么能编。


说实在,我提出“选点”这个说法真的有点太难为大家了,因为真没有人提出过这个词。我也没有想到与米芾的这句话联系起来。

但是,我在咱们头条一直在谈“四法三笔”这个理论。

其中在谈到笔画如何写出来的时候,就谈到书法“三段论”,即起笔、行笔、收笔。我的说法是,所有的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这个“三段论”组成的,这是书法基础的基础。

因为起笔有起笔之法,行笔有行笔之法,收笔有收笔之法。除了行笔之法没有“逆笔”和“选点”,起笔和收笔都有两种入笔和出锋的方法。


例如,起笔有露锋入笔和藏锋入笔之法,收笔也有露锋出锋和藏锋出锋两种。

那么,起笔和收笔的入笔和出锋,最后怎么完成“起笔”和“收笔”呢?

这就有个“选点”问题,也可以叫做“调锋点”,为什么不叫调锋点而叫“选点”?因为“选点”描述非常准确。比如你的一个“收笔”到底是出锋还是藏锋?那么“调锋点”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因此,这就不仅仅是调锋这么单纯的问题。

例如,大家讲的“垂露”和“”悬针这两笔法,都有不同的选点“选点”。

我们看第二图所示:赵孟頫写的这个“泽”字的最后一笔竖画,居然用两个“选点”完成了悬针笔法。

其实,不是只有竖画才有“垂露”和“悬针”,如果我们把所有笔画的归类分析,无论点、横、竖、撇、捺,也无论是真、草、隶、篆、行,所有的笔画用笔在起笔和收笔部位,只有藏锋和露锋两种情况。


要么你用藏锋,要么你用露锋,选择正确的用笔“调锋点”,这是写好笔画的关键,所以我们就叫“选点”。这个选点必须准确。

但是,我们发现,由于我们对书法的实践操作和理论论述之间有一定距离,所以,往往会产生“误读”现象。

如果误读纷纷,那么米芾的这个说法怎么会成为一个“选点”定律呢?所谓的定律就是有绝对的方法和规律,才会成为定律的。

例如明代丰坊《书决》中是这样理解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则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这个话肯定没有大错,例如,赵孟頫的勾法,在勾底就有一个“圭角”,你说赵孟頫的笔法不对了?所以,由于缺乏理论的概括性,这也是现代书法家对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批评其概括不全面的原因。


再比如说,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董其昌的“无等等咒”,就是公理定律的意思,但是具体如何准确操作?如果没有确切的要领,那就更是如雾里看花了。

千里马认为,我们真的好冤枉米芾。

就是记载了米芾这句话的姜夔也说:“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其实,笔画的藏锋和露锋都是“意尽”也是“意不尽”,因为,意尽意不尽都是感情成分,都是把感情寄托在笔画中了。

这就是说,无论你“悬针”了还是“垂露”了,都是已经尽意了。不存在一个笔画不尽意的问题。用笔到“选点”位置,之所以要有一个“收缩”动作,就是为了把“起笔”或者“收笔”更精彩的完成,如果没有“收缩”这个动作,笔锋是不会调整到“顺锋”状态的,那么出锋就会没有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书法的笔法最精彩的地方在起笔和收笔位置的原因。因为在“选点”这个位置,笔锋是最好的“中锋”状态用笔自如。


清代刘熙载《书概》中说:“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刘熙载的这个解释已经非常接近我们所谓的“选点”的概念了。

但是,还没有把米芾的话演变成一个定律的理论上来。而且,我们前面也说过,笔画用笔是起笔、行笔、收笔完成的,其中起笔和收笔可以有逆笔,但是,行笔部分一般是没有“逆笔”的。

后来沈尹默先生在《书法论丛》中继续发挥刘熙载的思想说:“我们知道,点画要有力,笔的出入都必须取逆势,相反适可相成,所以必须藏锋”。


因此沈伊默肯定刘熙载提出了:“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他说:“这与转笔的左右回顾是一致的,自来书家要用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笔法,就是这个缘故。无论篆、隶、楷、行、草都须如此”。

我非常赞赏沈伊默先生进一步把用笔规律遍及真、草、隶、篆、行诸体书法。我们也非常赞赏后来提出的“欲上先下,欲左先右”用笔规律。但是,对书法“三段论”提出以后,也没有做进一步的理论概括。

书法笔画用笔的普遍规律是起笔、行笔、收笔,但是,具体的笔画却各有各的的起笔之法,行笔之法和收笔之法。

因此,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阅读和临摹字帖的具体笔法。比如,隶书的笔法,颜真卿的笔法,米芾的笔法等等。这样学习书法,才能实现从到位到味道都理想。


而要把书法写好,笔画是核心,笔画的具体笔法就是如何起笔,如何行笔,如何收笔。尤其在起笔和收笔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分析笔画的“选点”,这是我们对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科学的发展。

这也让我想起董其昌提出的“提按”之说。

董其昌都“提按”之说,同样应该是书法的经典定律,这与米芾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应该都是一回事。

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总结,用笔到底怎么提?怎么按?这个规律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我们用用笔“三段论”来概括一下提按之说,可以说就有了提按具体的可操作性了。

同样,米芾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如果有了“选点”这个概念,我们会方便掌握如何选择收缩的笔法。


例如,董其昌的提按说的多繁琐。他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辄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僵卧纸上之病。所谓落笔先提得起者,总不外凌空起步,意在笔先,一到着纸,便如兔起鹘落,令人不可思议。笔机到则笔势动、笔锋出,随倒随起,自无僵卧之病矣。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恰到好处直当得意。”其实,这也是董其昌对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具体实践。

但是,我们从董其昌的临摹作品来看,他也没有完全理解笔法的科学规律,因此,他的提按可以保证他自己写好字,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无法保证他临摹准确,因为临摹准确就是对笔法的科学诠释。

如果把董其昌的提按和米芾的“收缩”都统一于笔法三段论,那么,对我们学好书法就会如虎添翼了。


千千千里马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是指在书写竖笔画的时候,笔画到末尾时,应将笔锋回缩;在书写横笔画的时候,笔画到末尾时,应将笔锋向左回收,使起笔收笔前后照应,做到“起处逆,收处藏”。使运笔时笔势有来有往,有去有回,有放有收。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使用笔含蓄而气韵生动,字里行间“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

一、“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记载始末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这句话最早在宋代姜夔的《续书谱》中出现的。

“翟伯寿问于米老(米芾)曰:书法当何如?米老日:‘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也。”

明代丰坊《书诀》云:“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则如屋漏痕:言不露圭角也。”

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米海岳(米带)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此八字真言,无等等咒也。”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云:“大令(王献之)草常一笔环转,如火划灰,不见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成点画之势。由其笔力精熟,故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形质成而性情见,所谓画变起伏,点殊衄挫,导之泉注,顿之山安也。”

近代沈尹默在《书法论丛》中说:“我们知道,点画要有力,笔的出入都必须取逆势,相反适可相成,所以必须用藏锋。故下面接着说:‘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这与转笔的左右回顾是一致的,自来书家要用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笔法,就是这个缘故。无论篆、隶、楷、行、草,都须如此。”

二、运用中注意事项

1、“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用笔取势虽然贵在藏锋收锋,但不得模糊为之。使笔锋起止处状如蒸饼,起笔收笔尽在点画之中浑然一体。

2、笔酣墨饱时,不可犹豫不决而显臃肿之弊。笔中墨汁刚蘸时,应该意在笔先,不能迟疑停顿,书写时一气呵成为佳。

3、毫中墨枯时,不可剽急而犯浮滑之病。墨法的技巧应该掌握,笔中的墨汁少的时候,不能快速移动毛笔,使所书写点画轻浮。

总之,无论藏锋收锋,都应顺其笔势,出于自然。

综上所述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已经跟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等同个境界,有种欲说已无言的那种感觉。实际上,用笔至熟时,藏锋收锋动作只是腕中的一种感觉,似乎介于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这一切都只能靠悟了。但是,遍览诸家融会贯通则是到达的一条捷径。


书法有云


在书法的用笔技法中,起笔、行笔、收笔有一些规范的动作和准则。就比如说起笔,常常会说“欲右先左,欲下先上”,这是指的逆入起笔。又比如说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这些表现效果,说的是中锋行笔的用笔方法。而“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则说的是回锋收笔。



事实上,过分强调动作,会让我们书写时的点画显得呆板,刻意。只有灵活变通的运用,才能在书写时写出美感,写出气势。所以对于“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之类的用笔方法,我们要有正确的理解。

“垂”和“往”,“缩”和“收”,他们是两组相对的概念,在用笔上就表现为行笔相对的两种取势,这些相对的动作互相转换,互相生发。怎么理解能?简单的说,我们可以理解为在起笔时逆入,在收笔时回锋,笔势和笔力循环往复,流转圆通。形成一种往复、顺逆、虚实的辩证相生。



就像刚才所说的那样,过分强调用笔,会让点画显得呆板,但我们依然在说逆入、回锋,这是为什么?

清代包世臣曾说:“每作一波,常过三折,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这其中,实际上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们做的这些动作,都是重在表达一种书势。所谓“藏头护尾”,起笔藏头是为了蓄势,行笔时发力,收笔护尾是为了回力,准备下一个字的蓄势、发力。如此往复,强调的是点画与点画,字与字之间的照应,贯通。简而言之,就是要贯气。


我们在书写时,通篇贯气、得势了,作品自然就会有一种气韵神采,作品当然也能焕发生机。

我是写字吧,期待你的关注!


写字吧


书法很有意思,人们常常用笔法产生的艺术效果去解释笔法产生的原因。有点绕吧?


举个例子:比如中锋行笔。为何要中锋?专家们都说,中锋写出的线条立体感强,力量感足。可是兄弟,立体感和力量感不是书法产生的艺术效果吗?

那么,为何要中锋行笔?在李斯所处的年代,书法还是一种无意识的艺术,或者说根本没有“书法”这个词,“中锋”这个词也极可能是不存在的。


之所以要以中锋这种形式书写,根本原因在于:这样可以缩短书写时间,减少蘸墨次数,节约用墨量。

这样一说,那么对于“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的根本原因也就好理解了:收和缩是了将笔锋调至中锋,为下一笔作准备,既为书写节省时间,也为下一字蓄势。


一件书法作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理想状态是一笔接一笔,一字接一字。而实际书写时,应尽量减少蘸墨次数,保证行气贯通。

正因为要保证行气贯通,故书法的起笔、收笔尤其重要。一个人如果还停留在写一笔蘸一次墨的状态,那他还没有入门。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无往不收,不垂不缩这是用笔的关键。

讲的是藏锋和回笔,起笔要欲下先上,欲右先右。这样起笔圆润,柔合。收笔要笔笔回锋,写完之后顺着笔画再回来。这样气厚。

初学时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写了一段时间,后来离开了老师,以为自己厉害了,觉得那个太繁琐,就不用了。



几年以后再见老师时,发现自己错了,颜真卿述张长史十二笔意里有一句,锋谓末,子知之乎?答,岂不闻点画已成末,复令锋健之?然。意思是写到笔画末端,要使锋聚拢,再回一下。

我在这里说一下我的理解,楷书里有八个笔画,四个收,四个放。侧勒弩磔为收,是含着劲的,收了之后才能接下一笔,在收笔的地方回转一下,下一笔就是在这个地方起的,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笔断意(气)连。楷书与其他书体只是外形不同,内质都是一个本源。

还有四个放的,啄掠策趯。这四个是先收再收,承接上一笔,上一笔一放,这四个立马急收,再放出去。去接下一笔。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是练字求气的无等等咒,不可轻视,写字不是字形的事,也不是力量的事,在乎气韵,在乎灵巧。

福星常在

述我所见闻,勿令负师恩,

前车之鉴,勿使后来之人再入迷途

🙏🙏🙏


孤鸾回响


最简单的理解是自然书写的动作:

1.笔在最开始的位置是垂直于字的中心位置,

2.而写笔画的时候笔是从中间移动到其他位置,

3.写完一笔需要收回来…笔画基本都是左右和上下,

4.自然的书写动作而已,并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5.难的事情是,动作虽然是如此,而书法是把字写得美的方法,有美感的形神兼备是需要认真学习探索,

6.笔画之间的运笔动作需要一气呵成,就有了收放-一字之中只有一笔是放的…而且是放中有收…不泄气,才会气韵流动…

7.一笔之内运笔轨迹…小圈,一字之内运笔轨迹…大圈


清扬有仪



书法运笔的“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是指一种笔法

  • 但这种笔法背后所蕴含的审美观念是需要认识清楚的,这对提高书法水平很有助益。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是真书笔法的元祖

  • 从5700年前的马家窑陶绘我们可以发现,毛笔是绘画工具,线条是造形手段,黑色是色彩基调,这为之后文字的书写奠定了清晰明确的美学形式。

  • 并且,这种线条是既流畅又沉稳的、既舒展又凝滞的,体现的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中庸思想和和谐的的美学追求。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笔法体现了书法中的纯正古意

  • 在实际书写中,古人总结出表现这种美学追求的最好方法就是“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前者即行笔向右时,要有向左的反向施力,以保证线条的沉稳;后者即竖线条收笔时收缩笔锋同时上提笔杆,而不是信笔出锋。

  • 如此对行笔和收笔的笔法处理,就会形成“藏头护尾”的中庸效果,而不是圭角毕现的浅薄效果。

  • 正是这种沉稳、凝练、朴拙、刚劲的线条质感构成了所谓的“篆籀之气”,而它又是一代代书法人孜孜以求的纯正古意。



古意是提升书法境界的至高审美价值之一

  • 当代书法中,许多人以为汪洋恣肆、飞扬跋扈能抓人眼球,就是好书法,殊不知冰上舞蹈再怎么旋转跳跃,重心却不能失控;同理篆籀之气就是书法的重心,没有它做定海神针,书法境界是不可能有所提高的。


“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既是笔法,又是心法,它是指引通往书法正道的“葵花宝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