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向東,向東,必舞桂東發展龍頭

廣西“東融”,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是廣西發展的戰略。而廣西東部的梧州、賀州、貴港、玉林四市多個縣市與廣東相連、山水相依,而且有著基本相似的語言環境、飲食習慣和民間習俗,“東融”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廣西向東,向東,必舞桂東發展龍頭


根據廣西的規劃,將推進東部地區率先融入大灣區,提升做實珠江-西江經濟帶,其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做強桂東地區,引領廣西發展。顯然,在珠江-西江經濟帶上,有著珠三角這個巨無霸,桂東四市做不了珠江經濟帶的龍頭,但是可以做西江經濟帶的龍頭,可以做廣西“東融”的龍頭,如果繼續無視桂東的優勢,放棄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放棄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那無疑就是自廢武功……


廣西向東,向東,必舞桂東發展龍頭


有人說廣西應該均衡發展,可是原本就不富裕的廣西,難道還要繼續撒胡椒粉、攤大餅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鄧小平35年前會見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說的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而廣東就是這一理論的堅定實踐者,推動珠三角地區先發展,進而輻射帶動全省。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出臺,粵港澳大灣區這個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對周邊地區的發展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廣西“東融”,顯然想擁抱大灣區,融入大灣區,積極接受產業轉移,進而推動廣西更快更好發展。


廣西向東,向東,必舞桂東發展龍頭


而這個融入,不僅僅是思想上的融入,更重要的是行動上的融入。首先,要認清自己承認落後,有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和胸懷,在廣東面前甘心當小弟,甘當鳳尾,主動接納粵港澳大灣區的輻射。第二,要千方百計接近兩廣之間的距離,打通“最後一公里”。雖然同為廣東近鄰,但廣西的交通便捷不如湖南、江西,唯有與廣東一起建設暢順快捷的交通網絡,兩者距離拉得近了,來往更加頻繁、更加密切,攀親帶故才有意義,否則兩廣一家親就是一句空話。第三,要發揮桂東地區資源、人力、環境等優勢,利用珠三角的資金和人才優勢,積極地承接珠三角的產業轉移,創新合作模式,如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合作培養產業工人等等,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廣西向東,向東,必舞桂東發展龍頭


我們可以看到,廣西對於桂東四市的定位已經非常明確、非常清晰,“支持梧州打造東融樞紐門戶城市、貴港建設區域現代物流基地、玉林打造東融重要通道和區域樞紐、賀州建設東融先行示範區”,桂東四市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團結一心抓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加速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先進生產力,在承接其產業轉移中率先發展起來,進而帶動整個廣西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