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起底漢王發動兵變的真實原因

上一節裡我們說過皇帝朱棣用一招殿堂級別的老賴行為徹底地死了漢王朱高煦爭太子位的心,漢王表面上是服了,當眾臣的面跪叩了太子金安,也就是向全天下表態,我不跟你爭太子了,送我也不要了。

大明風華:起底漢王發動兵變的真實原因

漢王就這樣慫了?不,他只是有了更高的追求,不讓我做太子是嗎?行,那我做皇帝總可以吧?跟了皇帝朱棣這麼久,從靖難之變一路走來,至少能讓他明白一件事,就是,皇帝的位置,也是可以搶的嘛……於是他就裝病,不去雲南做藩王,也不交兵符,也做起老賴來,這……算是現學現用吧


大明風華:起底漢王發動兵變的真實原因

看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就提出疑問了,去做的藩王不好嗎?至少是個王嘛,只比帝低一個級別,有身份有地位還有封地,這不挺好嗎?為什麼一定要搞兵變這種驚險刺激又容易掉腦袋的事情呢?

有這個疑問說明你對明朝的藩王制度不甚瞭解,要看懂漢王兵變的原因,我們就要先看懂明朝的藩王制度:


大明風華:起底漢王發動兵變的真實原因

據明史記載:“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從窮人白手起家做到皇帝的,沒有什麼背景,就是一個窮人,而且還窮到沒飯吃,最窮的時候靠剃個光頭去鳳陽皇覺寺跑龍套混盒飯才沒被餓死,所以他當上皇帝后,出於之前對貧窮和飢餓的恐懼,他定下了一個宗室制度,好讓他的子孫後代都能有口飯吃,這個制度簡單地來說就是把自己的兒子都封到各地做藩王,他們不用做官,不經商,朝廷負責養著他們,還有他們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的兒子……並且可以有“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遇外敵入侵時,藩王可以統領封地一切事務,起兵反抗,國家有難時,還可以起兵“清君側”,這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初給藩王定下的待遇,如果是這樣的話,漢王朱高煦肯定頭也不回地跑去他的領地就藩去了,但是,凡事就怕這個但是啊

但是,朱棣起兵造反成功上位後,明太祖前面定的制度就被他拿來改了,首先“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這條就被刪除了,開什麼玩笑,朱棣就是靠著這條起兵造反的,留著它好讓別的人有樣學樣嗎?其次,取消了藩王抗敵的責任與權力,同時削減了中央財政對藩王的財政補貼,史料記載是削了一半,也就是說從此藩王手裡的銀子要一兩掰成二兩來花,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還規定了藩王不準無召進京,不準私自出封地,你想旅遊一下或者去遠一點的探親訪友啊什麼的,要打報告,朝廷批准了才行,你看,兵沒有了,錢少了,連行動也受限了,這就是變相圈禁嘛,哪是封王啊?


大明風華:起底漢王發動兵變的真實原因

漢王朱高煦隨父征戰多年,戰功赫赫,到頭來得到的是這樣的待遇,被趕去窮鄉僻壤的雲南當豬一樣圈養,心裡肯定不平衡啊,所以真正令漢王朱高煦發起兵變的原因,是當時藩王政策的改變!

但是在一個靠兵變起家的皇帝眼皮底下搞兵變,是不是有點……不太專業啊。。。


大明風華:起底漢王發動兵變的真實原因

果不其然,這場兵變在還沒有開始變的時候就被朱棣摁下去了。其實朱棣也沒打算要殺他們哥兩個,要不然也不會在他們“反跡未露“前就把火苗摁下去,如果真想殺他們,完全可以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的王莽那樣,設好套子等你來,躺在椅子上看你表演,具體為什麼沒殺,有許多因素,新朝剛立啊,外亂未平啊,人心未順啊,等等等等,但是眾多的因素裡面絕對不會有一條是因為他倆是自己的兒子,自古一朝君臣無父子!


大明風華:起底漢王發動兵變的真實原因

歷史上記載的漢王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時再次起兵造反,看來他是真正遺傳到了他爹這方面的強大基因,生命不息,造反不止。他多次賴在京城不去就藩,於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引起了成祖朱棣的憤怒,強制安排到了山東的一塊叫樂安的小封地上。他就在那裡一直暗暗地準備著,他知道自己是怎麼樣也搞不過成祖朱棣的了,但是他還年輕,於是他就慢慢地熬著,熬死了他爹成祖朱棣,又熬死了他哥哥明仁宗朱高熾,直到他侄子宣宗朱瞻基登基後,他認為時機到了,於是起兵謀反,打算像當年他老爹教育朱允炆那樣教育一下他的這個侄子,但是結果他敗了,敗後朱瞻基也沒想殺他,只是把他軟禁起來,但是他自己作死,某日,朱瞻基去看他。朱高煦居然敢伸腳趁不注意的時候絆了朱瞻基個狗吃屎。朱瞻基一火,賞了他個銅缸桑拿,用三百斤重的銅缸蓋住他,外面堆上一層厚厚的炭,活活燒死。

”上欲往視,左右止之不聽,及至熟視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壯士舁銅缸覆之,缸約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項負之輒動,積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時火熾銅熔,庶人死,諸子並死。“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找史料看一下--《國朝獻徵錄》.卷二.漢庶人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