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地處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為何屢次發生叛亂?

楚漢爭霸過程中,漢高祖劉邦為了戰勝項羽,曾經分封了八位異姓王。這些能征慣戰的異姓王,在天下平定後卻成為了劉邦的心腹之患。

淮南王英布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英布在隨何的遊說下,叛楚歸漢。英布的加入,使楚漢爭霸中處於劣勢劉邦實力陡增,日後英布成為了僅次於韓信、彭越的名將。第二年,英布被封為淮南王,淮南國的都城在六(如今安徽六安),治下有九江、廬江、衡山、豫章四郡。

之後,梁王彭越和淮陰侯韓信的死,對英布震撼非常大,他暗中部署兵力,希望能自保。

淮南,地處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為何屢次發生叛亂?

英布有一位寵姬生病,她去醫生家中看病時,被對門的中大夫賁赫發現。有這種巴結領導家屬的機會,賁赫自然不會錯過,他送了很多厚禮給這位寵姬,並在醫生家中擺下酒宴請這位寵姬喝酒。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這位寵姬在與英布聊天時,經常誇讚賁赫是位忠厚長者。英布奇怪他的寵姬怎麼會認識賁赫的,詢問之下,他的寵姬一五一十將事情交代了一遍。

英布十分憤怒,以為自己的寵姬與賁赫有私情。賁赫聽到消息後,嚇得裝病不敢出門。英布自然更加懷疑賁赫,為了自保活命的賁赫偷偷溜出淮南,前往長安狀告英布謀反。這件事情引起了劉邦的注意,劉邦與蕭何商議,蕭何認為英布不可能叛變,這其中一定是有誣告的成分​。於是賁赫被收監,等待事情調查的真相。

心虛的英布聽說賁赫已經告了御狀,害怕賁赫已經將淮南國的一些見不得光的事情給翻了出來,另外大漢前來調查真相的使者的到來,更加重了英布的恐懼。英布殺掉了賁赫的全家,起兵謀反。

得知英布起兵後,劉邦將賁赫釋放,並讓他作為將軍參與平亂。

在英布的眼中,能與他匹敵的將領只有韓信和彭越,這兩人已經被劉邦解決掉了,所以英布才毅然起兵。最初的行動非常順利,出乎英布意料的是,在庸城碰到了劉邦親征,在庸城作壁上觀的劉邦看到英布的佈陣,想起了項羽,於是傾城出動大敗英布。

淮南,地處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為何屢次發生叛亂?

對於庸城之戰,《史記》和《漢書》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可以想象的是,漢軍已非當年楚漢相爭之時,英布只是一個淮南國,再怎麼暗中積蓄兵力,實力的懸殊還是非常明顯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英布最終只剩下百餘名殘兵逃往江南。

英布是長沙王吳芮的女婿,此時吳芮已經去世,吳芮之孫吳回派人誘惑英布逃往南越,當他經過番陽時,被殺於農舍之中。

漢家淮南厲王

英布被消滅後,劉邦之子劉長被封在淮南國,都城改為壽春。

劉長是劉邦的小兒子,母親早亡,由呂后養大。劉邦駕崩後,劉邦的非嫡子兒子劉如意,劉友、劉恢先後受到呂后迫害致死。劉長雖然不是呂后親生,但是那份養育之情使得劉長得以平安無事。


淮南,地處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為何屢次發生叛亂?

漢文帝即位後,劉長仗著與漢文帝的兄弟關係,橫行不法,漢文帝都寬恕於他。正是由於漢文帝的包庇,劉長越來越放肆,漢文帝三年,劉長用大鐵椎砸死了闢陽侯審食其,劉長向漢文帝請罪,漢文帝憐憫他為母報仇,赦免了他。

回到封地後的劉長更加肆無忌憚,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和滿朝文武都很忌憚淮南王劉長。

漢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劉長與棘蒲侯太子奇謀反,他們勾結南越與匈奴的事情洩露,淮南王劉長被召至長安問罪。

劉長淮南王的封號被漢文帝褫奪,被髮配蜀郡,在發配過程中,劉長絕食而死。

劉長的謀反還沒開始實施,就被消滅在萌芽狀態,漢文帝對這個弟弟過分​的放縱造成了他恣意妄為,最終喪命。

漢家淮南王劉安

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劉長之子劉安被封為淮南王。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髮生,劉安本來想響應七國參與叛亂,淮南國相毛遂自薦出任領兵將領。當劉安將領兵權力交給淮南國相時,淮南國相卻沒有參與叛亂。七國之亂很快被平息,淮南國因為忠於漢室而沒有受到牽連。

劉長的死對劉安來說,一直耿耿於懷,只是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而已。

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劉安進京時,他的好朋友武安侯田蚡對他說:“皇帝如今沒有太子,您作為高祖嫡孫,又廣施仁義,這都是天下人共知的事情,一旦皇帝晏駕,您是最合理的繼承人。”劉安聽到田蚡這樣說,非常高興,賞賜了他不少好東西。回封地後,劉安開始籠絡人才,為日後叛亂做準備。

淮南,地處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為何屢次發生叛亂?

田蚡作為漢武帝的舅舅,為什麼會對淮南王說這段話來挑唆淮南王謀反呢?史書中沒有記載,無眠認為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當時漢武帝生了一場病,田蚡為了自己的將來打算,為自己找一條後路。第二種可能是,田蚡奉命前去試探淮南王是不是真有不臣之心。

淮南王劉安世子劉遷,娶修成君之女為妻。修成君是漢武帝的同母異父的姐姐,淮南王世子妃應該是帶著刺探淮南王動靜的任務去的。在修成君之女到達淮南後,淮南王與世子商量,讓世子假裝不喜歡世子妃,三個月世子都沒有與世子妃洞房。淮南王假裝生氣,把小夫妻關在一起又三個月,世子始終沒有與世子妃同房,

一怒之下,修成君之女要求回長安,淮南王急忙安排人將她送了回去。淮南國沒有了外人的監視,淮南王開始到處侵犯百姓財產。

淮南世子遷學習劍術,自以為學成之時,邀請郎中雷被與他比劍。雖然百般避讓,世子仍然步步緊逼,無奈之下,雷被還擊,誤傷了世子。當時,漢武帝為了攻打匈奴,在全國徵兵,雷被想去參軍,世子在淮南王面前中傷雷被,就在淮南王派人抓捕雷被時,僥倖讓他逃脫。

淮南,地處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為何屢次發生叛亂?

雷被將淮南王世子告到漢武帝面前,最終這件事被大事化小,只是削奪了淮南王兩個縣的封地。

劉安的孫子劉建一直對自己的父親不被祖父重用而鳴不平,為了打擊淮南王世子,劉建將世子也告到了朝廷。淮南中郎伍被也前往廷尉府告發劉安謀反,漢武帝派宗正持節前往審理淮南王。在宗正達到淮南王之前,劉安畏罪自殺。淮南王后及淮南王世子被殺。

伍被由於參與淮南王謀反被誅殺。淮南國被改為九江郡。

無眠心語:

淮南,地處兵家必爭的戰略要所,為何屢次成為叛亂髮生的重地?在八位異姓王中只有第一代長沙王吳芮善終,也正是因為吳芮的過早薨逝,才使得長沙國成為了倖存的異姓王。英布的謀反,是迫於韓信和彭越等人被誅後他感到了強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他能學一下留侯張良,自貶身價成為一個侯爺,也許他會逍遙一世,可是當局者,誰有能看得清呢?歷史的過客中,又有幾人能夠做到主動放棄權力,迴歸初心呢?

劉長的謀反還沒來得及實施,就被制止了,看一下細節70人和40輛車谷口計劃謀反,還同時勾結了匈奴和南越,看著有點兒戲。在朝堂上,當時都懼怕劉長,看張蒼的奏章,更像是一個扳倒劉長的陰謀。如果劉長真有謀反之心的話,他會不會束手就縛地跟隨使者去長安呢?

劉安的謀反也是未來得及實施,就被制止。漢武帝把軍事重點放到了處理匈奴邊患上,攘外必先安內,為了解決諸侯國的問題 ,漢武帝退出了推恩令。被抓住把柄的劉安,讓張湯一鍋端也是在情理之中。

歷史事件的發生,自然有它的必然性,淮南國的消亡也就成了早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