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驍勇善戰打得宋朝沒脾氣,為何同用中原士卒在唐代一個藩鎮就能打得契丹沒脾氣?

輕吟古風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王朝不斷更替,北方遊牧民族也是不斷的統一和分裂吞併,這裡講的是契丹和中原王朝唐宋之間的淵源。

契丹也有自己的發展,有弱小也有強盛的時候,當中原王朝在唐朝時期,契丹還是突厥的小弟,而唐朝國力鼎盛消滅突厥不在話下,更不用說契丹。而到了宋朝時期,重武輕文,軍事力量薄弱,而契丹在耶律阿保機的領導下整合各部,建立遼國,實力達到了其最鼎盛時期,弱宋自然不是敵手,所以能把宋朝打的沒脾氣。

軍事力量的對比如下:

一、唐朝的強悍實力

唐朝是我國曆史上極為強盛的朝代,唐朝尚武,同時文臣武將如過江之鯽,唐朝初期,北方以突厥實力強大,而契丹當時只不過是一個小部落,充當著突厥的小弟,貞觀年間,唐朝大將軍李靖滅了突厥國,活捉頡利可汗,接著唐軍分別消滅吐谷渾等國,打的東突厥無處躲藏,處處彰顯了唐軍的強悍實力。

唐高宗時期,契丹等遊牧民族聯合奚族造反,李治派薛仁貴徵討契丹,結果薛仁貴剛剛率領大軍剛到,契丹和奚族就崩潰了,首領束手投降,軍隊直接四散而逃,可見唐軍對契丹的威懾力多大。

唐朝中期,安祿山率領大軍與契丹大戰,俘獲大量的契丹和奚族人。

唐朝中後期,張仲武、劉濟等以一鎮之力,仍然多次大勝契丹、奚。打的他們臣服於唐朝。

一直到唐朝末期,藩鎮割據,李克用和劉仁恭等人都對契丹有著強大的威懾力,時任契丹首領同樣每年都送大量的牛羊馬匹以求不再對契丹發動戰爭。

可見,在整個唐朝時期,契丹只能充當小弟被欺負,無法與唐朝強大的實力相比,而宋朝為何就屢次被契丹欺負呢?

二、契丹開始強大

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成為了契丹可汗,耶律阿保機是個雄才大略的人,他成為了契丹可汗之後,契丹內部從一盤散沙擰成了一股繩,他憑藉著超人的膽識和果敢的智慧,把契丹部落組建成一個封建國家,即歷史上的遼國,耶律阿保機成為了遼國皇帝后,他向中原學習文化和相關制度,建立法律制度,打造強悍軍隊,使遼國日漸強盛。

三、遊牧民族開始強大,宋朝漸漸壓不住。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建立宋朝,趙匡胤是個雄才偉略的帝王,在他統治時期,先後把後蜀、南漢、南唐等國滅了,屯兵北部,與契丹在北方對峙。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發動了對契丹的一戰,可惜以失敗告終。

此後的宋朝只能靠著僅有的楊家將和岳飛等將領偏安中原和南部,加上重文輕武的政策,能打仗的將領也越來越少,同時西夏崛起、金國崛起。這些少數民族的強大讓宋朝成為了一個軍事力量薄弱的朝代,只能不斷被契丹等國欺負。

結論

總的來說,唐朝以武立國,雄據西北,少數民族各部落無法與之一爭高下,而宋朝處中原地區,無崇山峻嶺做屏障,同時又重文輕武,缺少大西北那塊天然養馬區域,平原上無法抵擋契丹騎兵,自然只能被契丹打的沒脾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