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大家好,近期由朱亚文,汤唯领衔主演的影视剧《大明风华》正在热播,是一部讲述了朱家争权夺位的家庭剧,其中有一位幕后至关重要的人物------黑衣宰相姚广孝,这位助朱棣成就大业的风云人物,不知有多少网友了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八卦下这个历史人物。

细说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人物简介

姚广孝(道衍,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并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

人物生平

姚广孝出身于医生家庭,14岁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明洪武三年,侍奉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埭,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由此步入辅佐朝廷的政治生涯。洪武十三年三月,与朱埭一同前往北平镇守。居金、元名刹双塔庆寿寺(今西长安街北侧,电报大楼一带)。建文帝继位后,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削藩,危及燕王朱棣。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年号永乐。明成祖朱棣即位以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四月授予资善大夫、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

细说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跟对人成就大事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后来,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朱棣暗中拉拢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便决定立即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姚广孝则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同年十月,朱棣袭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南军主帅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姚广孝指挥将士守卫城池,击退南军的进攻,又在夜间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大破南军。李景隆、平安相继败退。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围困济南三个月,难以破城。姚广孝让人传信给朱棣,道:“将士已经疲惫了,还是班师吧。”朱棣于是退回北平。后来,燕军又在东昌(今山东聊城)战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再次退军。

当时,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在姚广孝的极力劝谏下,继续进军,击败盛庸,攻破西水寨。后来,姚广孝对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朱棣采纳他的建议,在淝水、灵璧连败南军,并渡江进入京师。

细说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辅佐明主传奇一生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成祖即帝位后,授道衍为僧录司左善世。

  1404年(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后来,明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明成祖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

  此后,明成祖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并几次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1407年(永乐五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病逝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成祖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并授给其养子姚继尚宝少卿的官职。

细说明成祖朱棣时期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给朱棣的预言

  为了给朱棣找墓地,姚广孝前前后后忙活了两年时间,最后找到了一处叫黄土山的地方,只见这里“东、西、北三面群山耸立,南面蟒山、虎峪山相峙而立,好似一龙一虎踞守大门;中有曲水环抱,山清水秀;山间明堂广大,群山似封若闭,中间水土深厚确实是风水极佳的宝地。”朱棣看后也非常满意,于是问姚广孝,“你看看,这块地可以埋葬我几代子孙?”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弄不好人头落地,只见姚广孝不慌不忙地回答,“此地山间明亮广大,藏风聚气,可以埋葬皇上的万子重孙。”朱棣听后很是高兴,以为姚广孝泄露天机,随即将黄土山改名为万寿山,而自己的长陵就修建在正中间的位置,至明朝灭亡这里共埋葬了13位皇帝,因此称为明十三陵。

  其实姚广孝的回答是一句隐语,“埋葬皇上的万子重孙”意思是说明朝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就灭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