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沒有可能跑得過晨昏線,讓生活一直處於白天狀態?

炒飯真der香


這麼簡單的問題,當然可以啦,不過不能可持續而已。你所謂的晨昏線或者說地球自轉一週需要24小時,而民航客機繞地球飛一週用不了24小時後。好了,以上是正常思維。我們發散思維一下。人只要讓自己處於最高緯度,因為球體的緯度越高,緯線周長就越短,意味著線速度越小,追趕起來就越容易,理論上只要去到最高點,那線速度就為零了,也就是不用追趕,它始終狀態不變,但地球繞日軌道是有偏轉角度的,所以在北極地區持續一段時間的極晝後會轉為極夜,這時候南極相反,所以在他轉換之前乘快速交通工具去南極,即可實現始終處於白天。但是由於成本問題,普通人沒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去折騰這些,所以回到開頭說的不可持續而已。


勇19201872


地球自轉速度24小時約為4萬公里,也就是合計你每小時要跑1667公里,每分鐘要跑27.8公里,每秒要跑462米,這他媽比音速都快,你可以嗎


招商大仲馬


所謂晨昏線,通俗的說就是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線。

我們地球的白天和黑夜是因為地球自轉,向陽的一面就是白天,背陽的一面就是夜晚。地球每轉一圈為24小時。

由於地球有著大氣,大氣對陽光有折射散射現象,因此這個白天黑夜的分界線就並不十分明顯,呈現出漸亮或漸暗的狀態。如果一定要劃分準確的晨昏線,可以以能否看到地平線的太陽為準。

地球有一個看不見的自轉軸,就像一個冰糖葫蘆被一根竹籤串著,地球就是圍繞著這個軸在轉動,這樣就產生了一個赤道,就是地球表面隨著自轉軌跡周長最長的圓周線,這個圓周的半徑為6378.2公里,周長為40075.02公里。

嚴格說起來,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形,而是一個橢圓形,赤道的半徑稍大(半長軸a),為6378160米;而極半徑(短半軸b)稍小,為6356775米,按扁率公式(a-b)/a計算,地球扁率為1/298.256。

從地球的扁率來看,地球還是非常接近一個正圓球體的。

既然地球是圍繞著自轉軸旋轉,這樣赤道處線速度就最快了,每小時約1670公里,每秒約464米。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以每秒464米的速度在地球上飛奔(忽略掉高山大海),就能夠一直追趕這太陽,永遠看到不落山不落水的太陽,也可以一直在晨昏線上。

但在陸地上跑得這樣快的人是沒有的,不但跑不了這麼快,就是這麼快的車輛也還沒有發明出來,而且這一路高山大海的,因此在赤道地表上是不可能做到追趕晨昏線的。

古代傳說有個夸父逐日,他想把太陽摘下來,追趕得熱火朝天,飲幹了江河湖海的水,最後還是渴死了。其實夸父有點蠢,他不知道太陽摘不下來,而且大概是在赤道上追,當然追不上。

如果他在高緯度,比如南北極附近去追,或許就可以慢悠悠的追得太陽永不落了,但是要摘取太陽的野心是無法實現的。他完全不知道太陽為何物,才有這麼愚蠢的想法。

地球是個球體,轉一圈360度,需要24小時,因此每小時轉了15度,這個角速度在什麼緯度都是一樣的。

但線速度在不同的緯度就不一樣了,因為線速度是以緯度位置球體的截面半徑大小而不同的,也就是說緯度越高,線速度就越小。

地球的緯度是以赤道為零度,往南北極走,距離赤道越遠緯度就越高,到達極點的緯度為90度,地球緯度90度為極點,也是地球的軸心,這裡的線速度為零。

如果一個人站在南北極點正中,只會轉圈,而沒有線速度。

計算地球不同緯度某點線速度的公式為:V=COSθ*(R+h)*2π/T

其中,v是線速度,T是自轉週期,R是赤道半徑,h是海拔高度,θ為地理緯度。

這個公式裡面加上了海拔高度,一般說來海拔高度越高,線速度就越大。但事實上,地球表面這點海拔對線速度的影響並不大,所以在計算緯度線速度的時候,可以忽略。

根據這個公式計算,當南北緯30度的時候,地球自轉線速度為1447公里每小時,而在緯度60度的地方,線速度為每小時837公里,差不多就是赤道速度的一半了。


越往高緯度走,線速度就會越來越慢,在極點為零,在極點周圍,散步速度就可以達到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了。

按道理,人類在極點周圍,只要慢慢散步就可以一直走在晨昏線上了。但由於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有一個23.26度的傾角,這樣地球並不是赤道正對著太陽,而是歪著脖子圍繞著太陽轉,南北極在一年中,就半年有太陽照著,半年沒有陽光,太陽照射到極地的時間就不是24小時一個晝夜了,而是半年白天半年夜晚。

因此即便可以散著步趕上地球自轉的線速度,也沒法子看到晨昏線,達不到題主的要求。

這樣看來,人類目前只有坐著飛機才能追趕太陽了。

超音速飛機可以在赤道追趕太陽,民航客機可以在南北緯60度追趕太陽,如果駕駛技術還算不錯的話,可以一半在晨線,一半在昏線一直飛,不過加油機要一直跟著,隨時可以加油續航。

題目說明中特別指出,在太空中工作不算,我想一家人坐飛機在上面生活,燒著爐子做著飯,不算違規吧?也只有如此才能夠實現一直在白天生活。

當然在機頭的白天活累了,也可以到飛機尾部的晚上歇息一下,哈哈。

在地球上跑步,什麼地方也無法達到追趕晨昏線,一直生活在在白天的要求。當然夸父逐日也不叫生活,那叫工作。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


時空通訊


只能說理論上完全可以實現,實際上是行不通的,即使理論上可行,也並不是指人類真的去跑,而是要接住交通工具才可以!只要交通工具足夠了快,就可以追得上晨昏線!

緯度越低,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就越快,比如赤道地區的線速度最快,大約464秒每米,只要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跑得過晨昏線,讓自己一直處於白天(或者黑夜)的生活狀態!

每秒464米,換算成時速大約1688千米,地球表面行駛的交通工具很難達到這個速度!不過人類已經達到了第一甚至第二宇宙速度,遠遠高於時速1688千米,所以乘坐火箭宇宙飛船可以輕鬆跑得過晨昏線!

如果要求在地面附近行駛,必須在更高的緯度才可以。在緯度60度附近,地球自轉線速度大約為赤道地區的一般,時速大約800多千米,一般的民航客機就可以達到這個速度,不過如果想要保證一直跑得過晨昏線,如何給飛機加油是一大問題!

當然,如果所在的緯度更高,就可以更輕鬆地追得上晨昏線,如果在南北兩級,甚至不用奔跑就可以長期處於白天狀態,如果在南北兩個幾點,甚至長達半年時間即使你一直不動,也可以身處白天狀態!不過在南北兩級無論速度多快都不可能一直處於白天,因為南北極既有極晝也會有極夜,當有極夜時,無論你如何奔跑都會是黑夜!


宇宙探索


毛主席早就說過,坐地日行8萬里,就是24小時要跑4萬公里,每小時要跑1666.67公里才能不輸晨昏線,看看地上跑的,天上飛的,哪個能達到這個速度?


斜風細雨綿綿意


人類可以有兩種方法跑過晨昏線。

其實我們只要在南北兩極66度34分的範圍內,不用跑就能一直處於白天。不過這不符合問題提出的“讓生活一直處於白天狀態”,因為南北兩極的極晝是會交替的。所以還得按問題的要求跑過晨昏線。題主只排除了太空狀態,沒有排除使用交通工具,那就多了一種可能。

如果使用交通工具。在地球赤道上,地球自轉的速度是465米每秒,那麼一般的超音速飛機都可以做到。但是在地球不同的維度上,地球的線速度是不同的,計算公式為:

當地緯度的線速度=1670km/h(赤道線速度)×cosφ(φ是當地緯度)

計算得知地球南北緯80度處線速度為79米每秒,那麼乘坐高鐵可以跑過晨昏線。

那麼如果是人類以跑步的方式呢?世界短跑冠軍可以跑出每秒10米的速度,我們普通人就算能跑出8米每秒吧,那就只能去南北緯89度以內才可能跑過晨昏線,而且要不停地跑,才能過上一直是白天的生活。

還是歇歇吧。


冬哥譜科


晨昏線實際是因地球自轉,太陽照射到地球上不同位置而產生的,從太空裡看,就是地球上陽光照射到的明亮面,和陽光照射不到的黑暗面的交界處。由於地球一直在“緩慢”轉動,所以原則上你只要能一直跑在晨昏線的前面,就可以一直生活在光明之中。

所以事情就變得很簡單了,只要你能保持24小時繞地球一圈,你就能跑過晨昏線。不過要做到這個談何容易,以前曾看過一本書《80天環遊地球》,兩個人打賭80天可以繞地球一圈再回來,也就是說坐一般的交通工具的話,需要數十天才能環繞地球(包括更換交通工具、休息簽證什麼的時間)。

但現代社會就簡單多了,因為我們有超音速飛機,可以用比地球轉速最快的地方——赤道上的速度還快的速度,搶在晨昏線的前面飛行,只是需要空中加油才行;當然,可以取巧的是,越往兩極走,地球上某一點轉動的速度就越慢,所以在高緯度地區,你也可以節約油,用不超過音速的速度就能搶飛在晨昏線的前面了;最後,在靠近極點的地方,即離極點半徑約20公里的地方,你就可以用平常走路的速度,一直走在晨昏線的前面,享受陽光了。


徐德文科學頻道


“坐地日行八萬裡”。地球上的生物會在地球由西向東的自轉下跟隨地球同時運動,而地球直徑約12500公里,再×3.14約40176公里,即80352華里。如果人類要跑過晨昏線,速度就要達到40176公里/天,即約1674公里/時。

目前人類最快的交通工具飛機,要是固定翼的,時速已達到了500~3600公里/時,這是可以飛過晨昏線的。戰機的速度更快,時速有800~5000公里,超過了地球自轉速度。





而普通的民用客機時速僅500~600公里,也不能。有人說高鐵能跑過晨昏線,可是高鐵的速度範圍只設計在250公里~350公里時速,看來高鐵速度也跑不過晨昏線。

不過話說回來,人類要跑過晨昏線有什麼意義?學學古人夸父追日麼?夸父號稱一腳能跨過一條大河,他尚且累死了,身體化為了山川河嶽,他也沒有追到太陽☀。現代人類如果步行那是慢得像螞蟻。


弄潮科學


晨昏線也就是晨昏圈,是地球上白天與黑夜的過渡線,這條線因為地球的自轉產生太陽光線變化,而交替重複出現,所以理論上只要速度夠快,超過地球自轉速度,是可以一直處於白天的。當然,人類能否跑得過晨昏線,取決於人類跑的屬性,是單純的以人類肢體跑動,還是乘坐人類發明的交通工具。地球的自轉速度感覺上很緩慢,其實速度達每秒465.2米,摺合1600公里每小時,而人類的極限奔跑速度是每秒10米左右,這顯然是無法跑贏晨昏線的,即便乘坐當前時速高達350公里的高速列車,以及時速900公里的客機,也只是延緩晨昏線的到來。
或許有很多人都說只要跳出地面,懸浮在空中靜止,那麼就不會隨著地球的自轉而轉動,這樣就可以不考慮晨昏線兒的作用,其實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地球的自轉除了地球本體以外,也包含所有受地球引力的物體,只要還處在大氣層中,受地球引力影影響,那麼都會隨著地球的自轉而同步轉動,除非去往外太空。不過,當前人類發明的可乘坐工具,也不是所有都跑不過晨昏線,比如戰鬥機的平均時速可以達到1300公里每小時,而最高時速可以超過2500公里每小時,這甚至都可以從正面的晨昏線跑進背面的晨昏線。此外也有人類發明的地面交通工具,時速可以達到1300公里,比如國外設計的超音速火箭汽車已經無限接近於晨昏線速度。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人類可能跑過地球自傳,永遠生活在白天嗎?

地球自轉角速度除極點外每小時15度,線速度赤道是每小時1670千米,由赤道向兩級遞減。兩極點為0

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關於地球自轉的各種理論目前都還是假說。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7.292×10-5弧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 465米/秒。地球自轉一週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週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轉是均勻的。但精密的天文觀測表明,地球自轉存在著3種不同的變化:①長期減慢;②週期性變化;③不規則變化。

再看看人類最快的速度,目前人類製造的飛得最快的飛行器是美國發射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兩個宇宙探測器,其速度都超過了16千米/秒,但均未達到第三宇宙速度(16.6千米/秒)。

人類有人駕駛的飛機最高時速:

軍機:SR-71黑鳥最高時速4,062千米

民航:“協和”號超音速客機最高時速2180米。

無人駕駛的飛機最高時速:

X-43A驗證機最高時速11,200千米。

所以以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完全可以跑過地球的自傳速度,永遠生活在白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