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經常能看到一些篆刻的初學者,在創作的時候,是把字典裡查到的篆書,拼在一起,就是一方印了。所以,印面裡氣勢紛雜、呼應、對比等關係無序無章,其實,是因為沒有對所採用的篆書進行“印化”。

大師吳讓之的“觀海者難為水”,刻了三次,通過對文字篆法的處理,達到了與印風相和諧統一的佈局。

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從幾方印中,看出,“海”、“水”、“為”等字有著或上下左右排列,或不同的筆畫穿插挪讓之類的變化,這些變化就是一個“印化”的過程。

所謂的“印化”,其實就是把選定的文字為適合印面的形式而進行一些有目的的變化。

這種變化,大部分是削弱文字的書法特徵,而“化”成更適合印章特徵的文字。

我們創作選擇篆書的時候,可能來自不同的時期風格的文字體系。在篆刻藝術語言的統攝中,還有許多不同的形式特點,如古璽、漢印、押印及元朱文等各有自己的“語言分支”。在篆刻創作中,不但要保持基本表現語言,同時也要注意到不同特點的“語言分支”。所以,這裡存在著“印化”問題。

其實,“印化”的過程就是自己所學習到的內容綜合在一起的應用過程。平時怎樣去理解和表現印的風格、氣韻等因素,這時就顯露出來了。如果學習過程積累的還不夠,這時自然就會捉襟見肘了。


為什麼從漢印入手學習篆刻?一方面的其印的高古,另一方面就是其端方正直,平穩工整,是非常容易做到“印化”。甘暘在論印時曾說過:“摹印篆漢八書之一,以平方正直為主,多減少增,不失六義,近隸而不用隸之筆,漢印之妙皆本乎此。”

尤其是繆印篆的使用,更是為印化做好了完全的轉化工作。其平直和屈曲迴繞,都是為了佈局的端莊和佈滿,所以,此時的滿白文等佈局模式是“印化”裡最容易掌握和用來創作的模式,所以初學漢印,更容易入手。

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印化”,首先要“勢”上的統一。

王夫之在論“理”與“勢”的關係中指出:“理當然而然,則成乎勢矣”,“迨己得理,則自然成勢”,“勢之順者,即理之當然者也”。篆刻創作中一樣的道理,“勢”不對,則“理”不順(關於篆刻中的“勢”,本人也在頭條發過圖文,可以參照)。我們今天看古璽、漢印真是精彩,有些印令人歎為觀止。在發展到明清時期篆刻作為獨立的藝術門類時,一些文人、印人開始捉刀就石,出現了一些印因為缺少“印化”過程,呈現了篆書拼湊的作品,如下圖,我從《飛鴻堂》印譜裡擇幾方,我們能有所感受。

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當文彭、何震、鄧石如、趙之謙等大師出現,“印從書出”、“印外求印”等理論體系的出現,讓篆刻不僅衍生了多種的流派,更是“印化”得到了根本的改變。我們今天再看吳昌碩、齊白石的印,無論是蒼古風貌,還是雄強霸悍,都體現在他們的篆法結字、謀篇佈局、甚至到邊欄、殘破等細節之處,無不相融於整體的印風氣韻。


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齊白石篆刻作品

打造“勢”上的統一,實際是側重於篆法的統一。篆書發展歷史跨度最長,而且變化的風格面目也最豐富。,戰國時期不同地區的篆書、戰國時秦的篆書,秦統一之後的篆書,漢朝的篆書等等又各不相同,同時期金文裡的篆書又不同與石鼓文裡的篆書,不同時期唐宋印裡的篆書與明清印裡的篆書又各有面目……。甘暘在《印章集說》裡說的:“如各朝之印,當宗各朝之體,不可混雜其文,以更改其篆,近於奇怪,則非正體。今古各成一家,始無異議耳。”

我們縱觀歷史上大師級篆刻家,基本都是有自己獨有的篆法體系,這個體系支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面目。


“印化”,然後要在佈局上韻味的統一。

如果上面所說的“勢”是關乎篆法的話,那麼這一段就是關乎“章法”了。

我們在印面的佈局中經常會遇到一系列的對比、呼應關係,實際這是“印化”過程中,也就是印稿設計過程中考慮最多的因素。包括的方面很多,如曲直、疏密、粗細等等。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印人不僅要把做要篆刻文詞的篆書做統一,還要在佈局上把這些關係處理得儘量完美。


同一文詞,大師刻了三次。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篆刻的“印化”

上圖是陳巨來篆刻印稿設計的墨稿,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如何做到在“印化”裡的風格統一,呼應對比關係的統一。第一方的“長水”,無論從字典裡查到怎樣的篆書,在這裡都轉化為流動宛轉的曲線;而在“四部堂”這方印裡,都曲直線的排列,幾處小的彎曲筆畫,幅度不大,互相呼應,整體和諧統一。


(文中所用圖則源於已出版的印集刊物,版權歸屬原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