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李軍同名同姓者很多,書法界也不少,但此次入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的李軍僅此一人——她是來自湖北黃石的李軍,更是鳳毛麟角的女書家李軍。李軍禮貌,謙和。與她交談,很容易感受到她的教養,如沐春風。再聯繫其職業:從事小學書法、繪畫教學32年,便讓人不禁想到木蘭花。木蘭花的花語常用來讚美老師,身姿卓越 ,高尚純潔。

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李軍

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李軍書法

創作手記

■李軍

我二十歲走上教師崗位,從事美術、書法教學,也就開始了書法學習。先後臨習了《九成宮醴泉銘》、《神策軍碑》、《顏勤禮碑》、《多寶塔》等楷書字帖,還練習了《蘭亭序》以及趙孟的行書。但始終是閉門造車,只能囿限於形,始終不得其法。

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李軍書法

2014年夏,我進入吳永斌書法工作室學習,才讓我醍醐灌頂,豁然開朗。通過篆、隸、楷、行、草書的學習,對書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寫能力得以提高。2016年第一次用魏碑創作作品參加省展有幸入展,讓我對書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書法的學習更有信心,對魏碑的學習更有興趣。渴望能夠更加全面、深刻地學習並掌握魏碑。

此次備戰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創作文本上,我思考了較長的時間。有一次在圖書館翻閱《王陽明文集》時,為其所提及的“致知格物”,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的思想所觸動。“知行合一”,我覺得這是對我學習魏碑經歷的恰當概括,也是鼓勵我學習書法要堅持躬耕前行。

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李軍十二屆國展入展作品

最終,我選擇以王陽明的《象山文集序》與《紫陽書院集序》為創作內容,並用自己喜歡並擅長的端雅大方、生動浪漫的北魏碑體進行作品創作,力求用古樸北碑的自然本性讓“文”和“字”融為一體、躍然於紙。

創作字法上,以《高道悅墓誌》為基礎,融入了書法碑刻風格相近的《李璧墓誌》、《刁遵墓誌》、《高道悅夫人》等書法表現手法,還適當加入《張猛龍碑》、《石門銘》等字形,加入《崔敬邕》、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筆意。

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筆法上做到切、調、行、收,關注方圓搭配,注意起、行、收筆法的豐富性。根據創作作品章法的需要,很多字大膽收住,努力做到開張有度,收放有致,素穆沉著,清氣悠遠。使創作既突顯了北碑體古樸的自然本性,又收到了靈動、典雅和質樸、雄厚的效果。

創作章法上,我沒有太多考慮是否會與其他作者“撞車”,採用的是常見的打界格的方法書寫。儘管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形式,我卻特別喜歡用界格寫魏碑的感覺。用看似固定的界格突顯每個小方格中字的靈動,一靜一動,相得益彰,情趣盎然。

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通過前期的練習,我已把打界格作為作品創作中的一部分,在打格子時就會注意形式上的變化,避免其成為單一而重複的桎梏,賦予其創作情感。為了書寫方便,我用了五條屏中堂形式呈現。在我看來,作品的創作,首先要讓創作者達到一種舒適狀態,才是道法自然。

楷書雖說字字獨立,但絕非大小一樣,如列算子。讓每個字在合適的環境合適的位置進行“舞蹈”,大小相配有節奏,聚散相補可融合,欹側相生出韻律,長扁相宜的情趣,這應該是我長期追求的目標。

碑體楷書寫得活,讓她順利入國展

2019年8月23日上午收到中書協面試短信通知,我一直很感激有這麼一個創作和麵試經歷,促進了自己在創作的過程中取得進步。如今幸運入展,深知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浩如煙海,自己還有太多的功課需要學習,路漫漫,其修遠,我願繼續在書法求藝的道路上快樂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