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有“三多”:水多,河流湖池遍布全境;河多,黄渭洛纵横交汇;渡口多,东西南北天堑变通途。要说,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且相互制约的,从地理到人文、从历史到文化,联系紧密、不可分割。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县在东府、三秦乃至神州都堪称神奇之所,北山(百里铁镰山)、南苑(250平方公里沙苑)、东水(425平方公里湿地)、西田(75万亩沃野),丰富的地貌多样性真不多见。特别是“三水汇流”的地理奇迹,在中国版图上亦是屈指可数。自古以来,水“利”水“患”一线之间,作为生命之源,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作为地理存在,河流隔断时空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即所谓:“隔山不算远,隔河不算近”,因而渡口的出现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理所应当。探究渡口的渊源与发展,可以说“有河的地方就有渡口”,大荔“三河”史上最早的渡口出现在先秦时代,位于黄河岸边的蒲坂津(大庆关渡口)成为陕西与山西民众往来的交通要津。唐时,仓西渭河渡口为官船码头。清代,置官渡于船舍洛河渡口。民国以来,三河渡口经历了由少变多、由多减少的变迁,14、32、19、14乃至今天的个位数字,真切反映了水陆交通发展替换的历史必然。渡口,不仅仅是沟通一河两岸的工具,更是船舶停靠点与物资集散地,本土输出的商品,晋豫及东南各省进入的货物,粮食、棉花、煤炭、潞盐、生铁,均需通过渡口装卸转运。像黄河上的大庆关、华原,渭河上的杨(阳)村、仓西,洛河上的育红、太(泰)山渡、北阳洪、南阳洪、赵渡镇等,一度皆是本地输出输入物资的中转枢纽。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三河上的渡口,如果非要用一个字来表述的话,黄河谓之“奓”、渭河谓之“名”、洛河谓之“多”。大荔境内三河总流长253公里,其中黄河48公里、渭河84公里、洛河121公里,黄河自北而南流经范家、赵渡,3000余米的宽度、3米多的深度,给渡口码头的定位带来很大的困难。以最最著名的大庆关为例,春秋时为蒲关,战国时为临晋关,唐为蒲津关,宋改大庆关。史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87)初做浮桥,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造三道浮桥渡河,唐开元十二年(724)置铁牛夹岸以维浮桥,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大庆关漫于河中……几度存亡几度兴衰,飘摇在今赵渡大庆关村以东长达6公里的岸边之地。作为黄河中游独一无二的黄金通道,大庆渡口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孟明焚舟以报晋,李闯渡河以亡明,盖三秦交通之咽喉,关陕兵事之隧道也”。其实不仅仅如此,春秋时秦穆公晋献公往来河间缔结“秦晋之好”,西汉高祖刘邦临晋渡河下河东,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渡河西击马超于潼关,西魏文帝大统年高欢过河攻打宇文泰,隋朝末年李渊过蒲津打长安建立唐,抗战期间平民抗日义勇军渡河于晋抗击敌寇。难怪当年唐明皇李隆基有感而发:鸣銮下蒲坂,飞盖入秦中。地险关愈壮,天平镇尚雄。作为“官渡”,黄河上著名的渡口是赵渡,都说是应了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典故,绝少有人提说早在春秋战国时赵姓人在村东河上设立渡口的初衷。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渭河缠大荔南界自西而东畅流,也便留下张家新兴,苏村堡子、苏村、溢渡,官池杨村,韦林仓西、西寨等著名渡口如珍珠般璀璨。《诗经》载,周文王姬昌在渭河之滨遇到太姒,惊为天人,后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于是决定迎娶太姒。因渭水无桥,姬昌决定在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姒,场面盛大。太姒出生在有莘氏部落(今合阳),遇见姬昌和造桥之处当在大荔境内,迎娶的马匹、车辇、花轿经大荔浩浩荡荡地来到洽川,太姒脸上幸福的笑靥绽放。周文王“造舟为梁”的成功,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献可考的桥梁建筑史先河,这处渡口便在仓西。仓西渭河渡官船码头因位于隋唐永丰仓以西而名,系朝邑、大荔、澄城、合阳、韩城等渭北各县东出潼关、西走长安的主要通道,历史上一直是车马行人川流不息的盛况。抗日战争期间,亦是军运频繁,汽车、坦克、兵马往来甚多。渭河之上,杨村颇为有名,村原在渭河之南、后移河北,杨村变成了“阳村”,渡口却依然如故。民国时期建设大华公路,杨村渡口便成为渭北数县往来于“二华”潼关的交通咽喉,木驳船既载人又渡物,大大方便了万千群众。三十年前随着大华公路升级改造和阳村渭河大桥建成通车,古渡遂废。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洛河是大荔的母亲河,从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一路曲回一路欢歌,段家三合、解放,冯村船舍,羌白明水,埝桥南高迁,官池龙泉、东里,朝邑霸一、霸二、王谦、沙底、官渠、赵渡等渡口几乎是十数里就有一处,若是把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也算上,北党、老君寨、似仙渠、翟家、后河、芝麻湾、雷宋、东沟、同堤、赵家、新桥、伍家湾、石槽、孙家、九龙、西里、二团、北阳洪、马村、仁里村、白村、望仙观,简直多滴怕怕!地名是文化活化石,洛河沿线因渡口而名的点非常之多,段家舫舍(坊镇),东城泰山渡,西城下庙渡、观音渡,官池马坊渡……就历史的概念讲,船舍渡口最知名,相传建于周朝的渡口曾是晋公子重耳出逃渡河之处,民国时作为大(荔)蒲(城)公路洛河渡口,见证了“西安事变”两军对峙、抗战时期国民党工兵搭筑便桥、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激战挺进河西等诸多烽火硝烟。近现代经济发展进步,石槽渡口先是用木船搭建浮桥,后是改渡为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功绩卓著。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家在洛河之西羌白,小时候进城插斜路必须走渡口,多选择船舍和明水。记得走下又高又陡的慢坡,大大的木船就靠在岸边,冬天河里水很平静,河面也不宽。船公一般也就一个人,白天守在船上吃饭也不会去,傍晚早早系船回家,遇到刮风下雨基本也能坚守岗位。风餐露宿、人很辛苦收入却不多,过河的人收上两毛五毛,熟人和本队上的免费,听说队上给上几亩地免费耕种给予补偿。人到船前,船公会麻利地搭上跳板,帮你把车子沿着不宽的木板推上船,再把牲口牵上去,然后抽板起锚开船。洛河窄、水流缓,靠的是横在河上的钢缆拦阻与人工拉拽,像宽泛流急的黄河渭河,必是马力强劲的机动船了。过去人讲迷信,坐船生怕有个闪失,上了船总不忘摸出几个分分钱扔到河里祈求河神保佑平安,同时也会把好吃的拿出一点儿送给船公。夏季和雨季河里添了水,河面顿时变得很宽,船行在河心急水里便会上下左右摆动,胆小的自然吓得一脸的不安,我就遇到过好几回河水大涨渡船停摆,只有等河水塌了以后或者改天。听渭河边的一位朋友谝他过河,船停在河南岸,经常是大喊大嚷好一阵都没人答应。既就幸运地上了船,若是遇上涨了大水,急的水流、高的浪头以及宽的河面,一眼几乎看不见对面。特别是赶上坐的是人工船,就凭这几个人几只篙把一船的人和车辆牲口从这边送到对岸,没有真本事绝对是弄不成的。有一回,当船进了紧水后就像一匹脱缰烈马,汹涌的波涛推着船急速地向下游冲,船公们一个个卯足了劲儿抡篙撑船,以控制船的方向和流速,整船的人惊滴一个也不敢说话,赶车的使劲儿拽住牲口缰绳,带小孩儿的把娃紧紧搂在怀里不让哭叫。这一刻事关生死,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能慌乱,否则必然会招来船公头的一顿臭骂和整船人的白眼。

大荔渡口文化

大荔渡口文化

 襟三河带众山、控三秦守西京,渡口在大荔发展进步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目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已是常态,但为数不多的渡口依然在三河上承载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承,并将作为蔚为珍贵的金色名片,将我美丽大荔推向更高更好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