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全市文博行业有序开放和复工工作指南

3月5日晚,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文化广电旅游行业有序复工开放工作的通知》。


《通知》对全市文化广电旅游行业企事业单位实施分类指导,明确了有序复工开放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指南,在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条件下确保文广旅行业有序复工开放,逐步恢复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广旅行业生产经营秩序。


最新出炉!全市文博行业有序开放和复工工作指南


《通知》涵盖6份指南,其中《全市文博行业有序开放和复工工作指南》主要从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增强综合防控能力、做好文物考古保护项目有序开放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


最新出炉!全市文博行业有序开放和复工工作指南


《全市文博行业有序开放和复工工作指南》

完整内容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指导全市文博行业继续实施疫情防控、有序推进文博单位恢复开放和考古工地、文物保护项目复工,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指南。


一、分级分类管理。按照精准施策、分级分类、属地管理的原则,全市各博物馆、文保单位等文博开放单位应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和疫情风险等级动态变化,在属地党委政府精准研判防控工作和统一领导下,向社会有序开放。


考古单位要服从党委政府总体安排,积极服务国家重大基本建设工程复工复产需要,有序做好基本建设考古项目复工、开工,确保重大项目进度和文物安全。


二、有序恢复开放。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序推进文博单位恢复开放和复工的指导意见》(文物办函〔2020〕190号)精神,根据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动态情况,明确为低风险区域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经当地党委政府同意后,可有序恢复开放;中风险区域的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类博物馆的露天场所可逐步恢复开放,室内封闭展馆、展厅等区域原则上暂缓开放;高风险区域的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暂不开放。


三、落实主体责任。各文博单位要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专门的疫情防控与恢复开放工作机制,明确每个部门和具体环节的职责,按照《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制定符合单位自身特点的实施细则和应急预案,提前开展演练,确保有效实施。


四、增强防控能力。一是强化内部防控措施。建立防控台账(消毒台账、检查台账等),密切关注员工健康,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量,积极配合属地防疫防控工作,切实做好工作人员日常疫情防控。二是加强安全检查。对文博单位公共场所、设施设备等重点区域或环节开展体检式检查,确保安全开放、安全参观。三是推广线上服务活动。积极推出数字化展览、网上讲座、在线教育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丰富展示内容。四是落实防控物资保障。建议设立临时隔离区和医疗急救站,强化工作人员疫控应急培训,重点保障一线人员疫控物资需求。五是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巩固并与属地疾控、卫生、公安、街道社区等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对出现的人员疫情和发生违反防控要求过激行为在第一时间能够得到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五、做好文博单位开放管理。一是显著提示管控信息。在线上(官方网站、微博等)和线下(入口等)多渠道设立醒目公告提示,明确开放范围,提醒观众遵守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二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场馆通风消毒等卫生防疫工作;可采取网上实名预约,实施观众错时、分批间隔性入馆措施,观众入馆须进行体温检测(非接触式);减少人工讲解服务,鼓励使用语音讲解、数字导览系统。三是严格参观限流措施。压缩文博单位对外开放时间,建议采取不早于10:00开放、不晚于16:00关闭措施,日观众接待量建议不超过日平均最大承载量50%、瞬时观众流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30%;暂停开放文博单位所属游客中心、影剧院、宣教场所、商品集中销售区等室内人员聚集场所。四是开展疫情防控科普宣传。鼓励和支持利用室外空间,通过制作展板、展墙、展示牌等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科学知识科普宣传等工作。


六、做好考古、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复工管理。复工单位要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实行工地现场和工作人员驻地封闭管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负责人为现场第一责任人,工作人员要定岗定位,并明确疫情防控具体负责人。每次施工人员进入工地时,应在入口处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做好施工人员的信息登记,尽量保持作业距离,确保安全平稳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