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2歲寶寶喜歡幹什麼?

丨楠澤


作為一個80後的晚婚奶爸,我家的兩個雙生小寶現在兩歲四個月,剛好經過了你說的這一段時間。對於這一段時間的小寶的行為方式,在我的觀察有一點可以跟你分享。

一歲半至兩歲的小寶這一階段,首先小孩子的語言能力進入到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基本上從開始簡單的咿呀學語到現在已經可以明顯連續的說出大量的單詞及跟父母對話了。我家的小寶就是這樣,在這段時間語言能力發展很快,學的任何東西說任何東西他都能記住。就是大人說的話,幾天之後他突然能冒出來,複述出來讓大人感到很驚奇。讓我尤為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家大寶曾經有一次,我開車因為被路怒在車上罵了人,罵了三字經,結果兩天之後小寶和大寶玩耍的時候,嘴裡就突然冒出了這一句三字經,這讓我知道父母的言行對於孩子的影響是多麼重要,所以我現在雖然也跟孩子多說話,但是很注意說話的方式語氣,並且儘量爭取不在小孩兒面前罵人。

其次是這一階段的小孩兒,基本上已經學會走路,漸漸開始具有奔跑的趨勢。但因為小孩兒是剛剛學會走路奔跑,所以他的運動協調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都不足。很容易在走路過程中出現磕碰,作為父母這個時候一定要多加留意,多加保護,避免小孩子出現摔倒磕碰。但也不要矯枉過正,對小孩子進行過多的保護和摔倒之後的愛撫安慰,在沒有很大傷害程度的情況下,適當的摔倒磕碰也是讓小孩子有一個犯錯的過程,讓他明白什麼樣的東西是安全的,什麼樣的東西是危險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自己的判斷和感知,這對小孩子的運動能力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而且因為這一階段小孩子的運動能力的加強,使得他的活動大範圍的擴大了。這大大地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慾望。直觀的表現就是他們所能觸及到的東西,他們都要嘗試一下,在大人看來就是到處亂抓搞破壞。而作為父母,我在這裡時間應該在給予保護的前提下投入更大的耐心和精力讓孩子去嘗試,感覺這個新奇的世界,不管是他們的手上,腳上,嘴上,凡是能觸及到的感受到的都可以讓他們去感受一下,這樣子會對於他們的運動能力,大腦的生長髮育都會有很好的正向刺激作用。

所以在這一階段,小孩子的行為方式和感知能力在大幅度提高加強的過程中,父母要開始對小孩子開始以明確的正向引導,讓他們樹立一些簡單的社會常識和行為規範,開始讓他們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並且有些自己的行為要開始自己嘗試去做。






姚凱文


2歲左右的寶寶其實是最好玩的時候,我家寶寶正好2歲,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感覺呢。

這個時期的寶寶是精力旺盛的,也是好奇心十足的,所以也是學習生活能力最棒的時候。

首先就是咿呀學語的能力,他會看到爸爸媽媽跟自己說話,他也很著急想說的樣子,有些寶寶說話早,聽到一些新鮮的詞彙,也是很興奮的表情。所以,我們要利用好這些機會,比如比寶寶稍大一點的孩子,他會很願意向他們學習說話的。

然後就是玩具對他們的吸引力。我家寶寶最喜歡玩的就是球類,不管是氣球還是籃球,足球,總喜歡拿著出去扔著玩,踢著玩,來挖掘自己奔跑的潛力,還是很好的。接著就是車類,我讓她玩的是積木車,需要自己拼起來才能玩,他很喜歡,剛開始我先幫他拼,他只會拆,慢慢的也會拼了,當然積木要選擇大塊的,不然他會因不會而討厭玩積木的。

最後就是寶寶的自理能力。其實這個時期是培養寶寶自己吃飯的好時候。我家寶寶1歲2個月的時候我就讓他自己坐小凳子上吃飯,不過需要我來喂,隨後就讓他自己拿勺子玩,只有能掌控勺子才能慢慢自己吃,到1歲半的時候,我就不管他吃飯的事了,哪怕吃的渾身是飯。大不了洗一遍,到現在2歲1個月了,完全就是自己吃飯了。

2歲左右的孩子學習能力很強的,不經意的時候寶寶就會給你大大的驚喜,讓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們一起發現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