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大新冠肺炎患兒出院 十堰人醫醫護人員當了多日“臨時媽媽”

4日下午,年僅6個月的新冠肺炎患兒丫丫(化名)與母親,從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童中心隔離病房出院,這也是目前該院治癒出院的最小患者。此前,丫丫與母親先後確診,在該院不同病房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擔任起“臨時媽媽”,對其無微不至地照顧,最終確保了母女同時出院。

6月大新冠肺炎患兒出院 十堰人醫醫護人員當了多日“臨時媽媽”

丫丫是一個年僅6個月的女嬰兒。2月21日,其母親因“發熱、咳嗽”在十堰人醫查肺部CT高度疑似新冠肺炎,隨後丫丫核酸檢測呈陽性,加上肺部CT有類似表現,也被確診。考慮到孩子正處於哺乳期,母親帶著丫丫一起來到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童中心隔離病區治療。

在隔離病區,母女二人都需要靜脈輸液。丫丫母親為了照顧孩子,經常白天哄娃、夜裡輸液。後來,出於營養及衛生考慮,患兒媽媽停止母乳餵養改用奶粉,一時難以適應的孩子經常哭鬧不停,給媽媽的身心及治療帶來很大影響。

這一切,十堰市人民醫院兒童中心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深深體會到丫丫母親的痛苦與艱難。“患者都需要休息。同樣作為患者,孩子媽媽不應該在這個時候,還要這麼勞累。”

2天后,兒童中心隔離病區主任萬斌再次走進病房,與丫丫母親談話,商量將母女兩人分開治療,安排專人在該院兒童隔離病房護士照顧孩子。“我們向母親保證,一定會盡心盡力照顧孩子……”隨後,丫丫母親轉入該院成人隔離病房。

6月大新冠肺炎患兒出院 十堰人醫醫護人員當了多日“臨時媽媽”

隨後,在護理人員緊缺的情況下,該院內科二轄區護士長李文芳迅速抽調3名護士三班倒輪流照看患兒。未當過媽媽的兒童中心隔離病區護士長易慧進了病房,與其他護士們輪流當起孩子的臨時“媽媽”。

她們每天24小時關注丫丫的一舉一動、喜怒哀樂,治療之餘還使用早教玩具與她互動、玩耍……終於,病房響起來丫丫快樂的咿呀學語。期間,為了丫丫母親也能安心治病,主治醫師王平還每天向她報告孩子情況。

3月3日,丫丫經過多日治療後,各項指標平穩,兩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4日,丫丫母親也達到治癒出院標準。當日下午,在“臨時媽媽”的護送下,母女倆高高興興地出院。

“給丫丫當了近十天的‘臨時媽媽’,儘管十分不捨,但看到她順利治癒出院,更多的還是開心!”“臨時媽媽”們表示,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戰場,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中,作為醫護人員理應積極弘揚救死扶傷的醫者精神,義無反顧的衝在疫情防控一線。(韓玉硯 馬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