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實體店鋪會消失嗎?

強思喆


這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2019年,實體店鋪不會消失。

當然,從某一種業態而言,從長遠看,當然都有消失的可能。只是從當下的2019年看,各種便利店、社區店不僅活得紮實、活出特色、活成連鎖,而且還活得有些個滋潤。所以,正在前行中的這一年,實體店與電商一樣,都是中國商業的主力軍。

實體店與電商的競爭各有特色,前者能直觀、有體驗,後者價格好、更方便,我們所處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讓線上與線下打成一片,而不是各自為營、各自為陣。在隨後走來的物聯網與人工智能時代中,線上線下的融合還將更加無間。

首先,房價高低決定實體店活得舒暢與否。

關於實體店未來的擔憂,其實也有其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店租的問題,這是一個跟房價很有關聯的話題。我們不應當迴避這樣一個問題:高房價讓實體店活得比以前難了很多,房價很高的地方意味著店租也很高。這還是一個有關利潤的問題,比如,你的實體店運營景況跟前二年差不多,但是如果店租一直漲,那麼利潤就會被店租侵蝕得越來越多,直至轉盈利為虧損。對於許多單店的實體店鋪而言,這樣的情況更容易出現。

其次,電商的低成本優勢也在逐步消散。

在商業領域,任何劃時代的變格,都是以低成本為引力。哪一種模式具有能產生低成本運營的可能,哪一種模式就有可能逐慚興旺起來。比如,批發店模式曾經是廠家與商家最喜歡的模式,對廠家而言每年開幾次訂貨會就能解決全年的訂單問題,對於批發店老闆而言在有量基礎上的進貨價也是極具市場競爭力的。在零售店與批發店的博弈中,批發店顯然佔了上風。不過,其後電商模式、電商平臺的興起,又使得批發店敗下陣來。

相較實體店而言,電商在運營成本上顯然會低一些,不過隨著電商平臺規模壯大,進入門檻的加高,流量成本的提升,也隨之而來。電商隱型的“店租”也在逐年上揚,電商們在成本上的優勢也在逐步削弱。從這個角度而言,電商要全面顛覆實體店,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事。

第三,每一種業態都會積極適應市場的變局。

達爾文說過,適者生存。在商場尤其如此,吃了一兩次敗仗不見得就一定要換個戰場,或者更不能直接就選擇開溜了。總結點經驗,也許一種新的戰力隨即而來。

在消費領域,價格永遠是營銷的利器,相較電商而言,實體店在店租、人力成本都會是劣勢,在價格對戰中很可能處於下風。不過,價格戰雖然是利器之一,但不是利器的全部,市場格局在變化,實體店也會在試錯中找到自己最適合的生存方式。

實體店結合電商模式,電商結合實體店模式,這顯然是這個時代更主流的商業展現。從未來物聯網構建來看,也應是各種商業場景的融合,而不是孤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