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出:“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的意境?

攝影愛好者阿江


攝影可聊的話題比較多,但基本就兩點:攝影器材和攝影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想出作品,那就得要有好的攝影器材,單反相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僅是單純的消費娛樂,卡片機、手機就可以了,眼下玩手機攝影的比較多,結合題主如何拍攝風光片的提問,下面就手機攝影說點粗淺的體會。

限於器材,一般的手機鏡頭很難拍出單反相機的效果,比如虛化、微距特寫、多重曝光什麼的,既然手機沒有這些功能,那麼我們所需要掌握的攝影技巧相對就簡單多了,當然,可供我們玩的東西也不多了。那麼我們玩什麼呢?玩構圖啊。一幅照片好不好,攝影構圖很關鍵。要帶著目的去拍攝,想表達什麼主題、這個主題需要什麼元素來組成展現、鏡頭焦點對準什麼、景深怎麼安排等等,這些都要了然於胸,提前打好腹稿,而不是拿起相機(手機)不假思索的亂拍一通。

題主想拍攝出“煙花三月”的意境,他的提問中也明確了拍攝元素,即“楊柳、畫坊、碧草、春風”等,剩下的就是怎麼安排這些元素了,誰在前、誰在後,突出誰為重點等。可以將楊柳作為前景重點表達,這也是最常見的拍攝手法,如下圖本人手機拍攝的河濱春光。

也可以把花草等作為前景,其它的作為後景,增加景深,如下圖本人拍攝的渡口。

在構圖上要做到疏密有致,畫面太滿了撐眼,顯得有點亂,畫面景物太少了又有點空,如下圖,這是我在瘦西湖拍的,限於當時的場景條件限制,畫面太滿了。

畫面元素少了也不好看,如下圖我拍攝的泉河風光,視角太低,畫面缺乏景深,顯得單調。

再發幾張自認為拍的還不錯的片子。

以上照片均為本人用手機拍攝,舞動的柳枝、停泊的畫舫、燦爛的春花,算是跟題主的“煙花三月”的意境要求比較貼近了吧,笑。


潁水蕭蕭


“春風楊柳三月三,畫橋芳草碧芊芊”是宋代著名詞人陳允平寫的一首七絕詩《春詞》中的詩句,下句為“一雙燕子歸來後,十二紅樓卷繡簾”。

三月三在古代是一個踏春的節日,相當於我們春天的遠足、郊遊。無論在中國的北方還是南方,農曆的三月三都已經是深春了。

三月的季節,萬紫千紅,是一年中最美的時候。花紅柳綠,春意盎然,蟄伏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也走到了戶外,享受春天賜予的美好。

江南的三月到處是楊柳、畫橋、芳草,整個春天都沐浴在煙雨之中,選取這樣的景點並不難。北方的山水似乎少了這樣的靈感,那怎麼拍好題主要求的畫面呢?其實這也並不難。

國畫最講究的是留白,攝影也要注意這點。留白增加了畫面的美感,讓景物不會顯得擁擠,也留出了人們想象的空間。留白也是攝影構圖必須學會的技巧,缺失的內容就讓讀者去想像吧,只要你能拍出春天的氣息就行了。

傾城花語傾城風感謝您的品讀!


傾城花語傾城風


下圖就是我3月5日,驚蟄的那天,散步途中,隨手用手機拍攝的。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其他的樹木還是枯枝,滿眼蕭瑟的樣子,唯有柳樹抽條,發出嫩黃色的綠芽,煞是惹眼,那份嫩嫩的青蔥,好像給你初春的新鮮,心情也變得輕鬆,歡快起來。

尤其是碧藍的天,透明而高遠,偶爾白色的鳥兒展翅飛過,整個畫面就是活的。

即使眼前沒有畫橋,沒有纖纖綠草綠草,但是如此美好的畫面,讓你感到轉過那個拐角,有更美的風景在等你。





花萼朵朵


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其他的樹木還是枯枝,滿眼蕭瑟的樣子,唯有柳樹抽條,發出嫩黃色的綠芽,煞是惹眼,那份嫩嫩的青蔥,好像給你初春的新鮮,心情也變得輕鬆,歡快起來。

尤其是碧藍的天,透明而高遠,偶爾白色的鳥兒展翅飛過,整個畫面就是活的。

即使眼前沒有畫橋,沒有纖纖綠草綠草,但是如此美好的畫面,讓你感到轉過那個拐角,有更美的風景在等你。





小饒的生活故事


個人淺見。






滿世界逛逛


2018.3.1·閬中古城·手機拍攝






傻哥一枚


春風楊柳葉盈盈

紅鯉戲水碧湖中



東風116038421


走進大自然,拍出最美季節“三月三"








dfkbs-lt


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一張照片,藉此寄“春風楊柳三月三,畫橋芳草碧芊芊”的景意。



僑香


找一個春天的早晨,旭日剛從東方升起,陽光和煦而不刺眼,天空湛藍如洗。去到你提前相中的小橋流水,楊柳依依,這種場景只要你在中原地帶,三月裡各大公園都是常景,趁著遊人稀少,抓緊拍拍拍。眼前有景,心中有圖,意境自然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