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为什么有人那么看重第一学历?

司马太师


有些用人单位非985、211不谈,是有道理的。他们录用一人的岗位,却有十人在瞄着。最简洁的办法就是通过比较本科学历,淘汰部分求职者。不是说非985,211就不是人才。

话说回来,国内顶尖大学一流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的现象确实这样。因为这些学校的优秀本科生多数去国外顶尖大学深造去了。


一个职位,百人应聘,筛到最后剩两人。A、上交博士,本科普通一本。B、复旦博士,本科清华。换你选,你要哪个?用脚趾头好好想想吧!

有个研究生北京大学毕业,面试上北京一家单位,办入职手续时知道本科不是北京大学就不要了。 侧面说明高考的含金量还是受到认可的,有些研究生,怎么进去的,怎么混毕业的,大家心知肚明不说破罢了。


既然能读博,为何当初本科院校考得这么低,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读硕博在中国容易混,但本科却是高考中实实在在的水平表现,造不得假。

实际上一个公司同一部门如果本科毕业院校不是差不多水平,公司文化氛围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力无关。找过工作就知道的。

中小企业因为招收不到名校学生,如果他们招收得到的话,他们也会看重第一学历!没办法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了。

看你想进什么单位,高大上的在相同条件下肯定会选第一学历高的。普通一点的就没有对第一学历要求。所以求职时要认清目标,不要好高骛远。 想想,高考考650分的人和高考看500分的人,你在高中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他们的差距。想想,高考考650分的人和高考看500分的人,你在高中的时候就应该知道他们的差距。

现在是各企业招不到人,并不是就业压力大!还有就是假博士、假硕士太多太多,唯有第一学历的真实性还是稍微靠谱点!高学历的人,是应该看看本科是哪个学校,学历造假不少,但是参加全国高考进入985,211,不容易。 不过总的来说,德才兼备,德是第一位的,经过努力从非211到博士不是经过一般的努力,只要肯干肯付出就行。


交大升学小博士


在每年几百万的考研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的目标是一定要考取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其目的就是想改善自己的第一学历的落差,这样以后就能够在就业中稍微的有一点点优势,会扫清很多的壁垒。

那么什么是第一学历呢?

第一学历现在通常是指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本来第一学历是一个很中性的称谓,但是随着每年的校园招聘会中一些企业将大学生的本科高校作为第一学历,并以此来衡量学生,于是也就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第一学历歧视。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看重第一学历呢?

一方面,未来就业的限制。每年的校园招聘会中,我们一定可以看到只招收本硕都是211高校或者是985高校的用人单位,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企业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或者是两个,而是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因此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这无疑是最担心的事情了,因为很多硕士研究生都是从普通本科毕业后才考上的硕士研究生,有着一个不是很强势的本科出身,这样便会影响到自己未来的就业。

另一方面,第一学历含金量更高的错误观念。我们一定听说过: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这种关于学历的观念,这其实就凸显了第一学历的重要性,验证第一学历的含金量,但是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值得信任的,或者说这种观念更多的只是一种认为的塑造罢了,没有科学性。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大学生对这种观念深信不疑。

第一学历是迈不过去的坎儿:

当下社会对于第一学历的激烈就是大学生本科高校的层次,当你是985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但你本科是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时,那么你还是会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各种不公平的对待,这已经是一种社会现象,所有我们不得不重视自己的第一学历,于是第一学历成为了诸多大学生迈不过去的坎儿。

总之,重视自己的第一学历在当下是很正确的观点,因为现在的就业环境决定了你必须重视自己的第一学历,然后尽量去弥补自己第一学历的落差。


领略教育魅力


第一学历,代表着我们过去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是拥有不可替代性,就像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你无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一样。

学历鄙视链在这个社会和求职过程中一直存在,“硕博请坐下,本科留下来,专科等一等,高中让一让”是求职过程中非常常见的。非985、211不招,非清北毕业生不招,非国内一流大学不招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学历的重要性。

那么,为什么第一学历显得更为重要呢?做HR的朋友告诉我,第一学历代表着你大学之前的学习态度,也代表着你高考时的奋斗结果,这是后天努力所无法比拟的。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有一则文章这样写到,清北本科生看不起研究生,而研究生也不不是很愿意说自己是清北的学生。因为大家都明白,清北研究生只要你愿意努力,愿意拼命学习不论你是普通本科还是重本都是有很大的机会考上,但清北的本科生不一样,他们无不代表着每个省市的高智商人才,也是每年高考中最优秀的那批考生。

有很多质问,第一学历并不能代表能力。是的,第一学历并不能代表能力,但可以说明学习的态度与学习的能力,而很多企业往往看中的就是你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这也是很多企业为什么要求本科起步,毕竟在金子堆里找金块远比在沙里淘金容易许多,而且也更容易招聘到合适人选。

总而言之,就像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一样,但我们可以努力去改变现状,有能力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做那个第一。





职场零点一


因为第一学历越高的学生除了漂亮的专业成绩外,还有从高中时期就浸染的学习氛围和个人的学习能力都会更强一些。上了大学之后很多人会吐槽大学生活和想象的不一样,啥也学不到,除开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就是周边氛围的不同。如果你的身边都是那些觉得上了大学就解放从而变得散漫的人,时间久了被同化的几率也很大,而客观来说,通过第一学历可以初步了解到你之前的学习氛围是否浓厚,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侵染出的学生求学心和学习能力自然也不会弱。

而且很多人开始看重学历后,就开始盲目地考研考博刷学历,甚至并不明白自己的未来需求,期间也忽略了社交和自身能力的培养。但对企业来说能力素质也是重中之重,提高自身的学历本身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要盲目的为了提高而提高,更不要为了学历放弃一切社交与能力的培养。

还有一点是,现在的名校高学历求职者并不少,在最高学历层面上很难抉择时就会选择根据第一学历来判断了,所以相对而言,现在的HR综合考虑公司聘人的直观性和成本上,可能就会较为重视第一学历。


经典影视ycy


第一学历主要是体现智商和家庭实力,硕士博士学历主要体现一个人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毅力。哪个更重要,大家心知肚明。虽然个别懂事晚的高智商人才,高考吃了亏,大学努力考上了研究生,但是已经失去最重要的机会了。


功总


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比高考简单


路上的守望者


由于我国高考管理严格,作弊作假的情况发生率极低,而第一学历即本科学历,能反映这个人的天份和高考成绩,具有很好的对比价值。但考研由于是各校分别招生,很多学位名额竞争强度并不是很大,比较价值就没那么高。


寻人参果者


高考在人们心目中是现有最公平的选拔录取方式


用户62893215397


为什么越来越重视第一学历?

第一,考上985/211的同学在高中的时候付出了比平常人要更多的努力,上大学后享受到的资源都是不一样的。好的大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好的资源和更多的机会。举个例子,实习的时候学校会有岗位推荐,好的大学合作的企业肯定是优于差的大学,那么学生拿到的实习证明含金量也就高,学到的东西肯定会多。

第二,好的本科所依托的城市都不会差。在大城市上学,即使跟社会接触比较少,但是见的世面是不一样的,心中的格局也是不一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可能你在一线城市做酒会服务员,你学到的社交礼仪都比在三线城市当一个酒店领班要多。

第三,圈子很重要。其实这是我的切身感受。我读本科的时候,舍友经常在宿舍看剧玩游戏。我去朋友所在的211大学,她们宿舍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学这个学那个,这个社团那个实习,大家都在努力地进步,整个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圈子当中,你也会被推着走的。那些学霸宿舍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当然,如果你身边都是牛人,你也会慢慢变得牛起来,因为驴不会待在牛圈里吧

第四,因为非第一学历文凭有很多都是靠着人为的、外在的因素去取得的,有的就是为了得到学历而得学历的,更多的就是为了能够达到某种目的、通过各种手段甚至是非正常的手段去获取的,这种学历,完全就不是真才实学的证明,而是升官进爵的一个敲门砖或者叫做装裱门面的窗户纸而已了;还有些非第一学历文凭是获得学历的人参加工作后通过在职学习或者某种特定的渠道获得的,这些获得学历的人往往没有脱产、没有时间去系统的、完整的学好学历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要领,往往就是对学科知识知之不多、知之甚少、勉强过关的那种,完全没有在校生和应届生那样的对专业知识学习的连续性、系统性、专业性地接受培训和研究的,也许只会考试,不会应用,只是为了文凭而只学了考试所需要的那些点上的东西,知识的面和深度都是非常欠缺的。

考上国内名牌大学是个巨大荣耀,大家认可说明此人在青年时代学习能力是优秀的,学习能力是后续提高的很重要的方面。现在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提倡终身学习,第一学历固然重要,学识、毅力、品格、眼界还更重要,不要拘泥于它。

早前,某期“最火”的求职类节目中,一知名企业CEO拒绝了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求职者,原因是其“第一学历”是一所二本院校。后来,这位他解释说,现在名校研究生太多了,我们在招聘的时候,往往很难去判断一个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把第一学历作为一个“门槛”其实也很无奈。

那么,“第一学历”真的比“最高学历”重要?

网友一:第一学历重不重要要看你是去是没地方,如果是考公务员的话,最高学历更重要,如大企业、高校这类的一般都要求第一学历是211工程大学或是985工程大学,所以如果想去高校或者名企的话,第一学历更重要。因为第一学历反映的是你的智商,在高三同等的学习时间下,反映你的学习能力,而你的最高学历反映的是你的努力程度。单纯的对比第一学历好最高学历谁更重要,毫无意义,无聊至极!

网友二:作为一个十多年资深HR——的下属。他告诉我,原来研究生不多的时候,面对一把一把的简历,直接把研究生和985的本科生挑出来,再把剩下的简历拿个风扇去吹,吹走的不要,没吹走的和之前筛选出来的放一起,然后发面试邀约。现在不能用风扇吹了,而研究生简历太多了,用什么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这些基本上大部分人都有,只能用“第一学历”来筛选,没办法,大企业嘛!

网友三:楼上肯定不是HR,完全瞎扯。作为一个三流大学的博士,基本上很少会去考虑本科生、硕士生起点的工作,而我的第一学历也是三流大学,凭借科研成果,轻轻松松就进了一本高校。这几年博士也多了,很多三本都开始招博士,相比而言,如果名企、名校,第一学历真不重要,身边很多博士的同事,起点都很低,有中专的、自考本科的,国家课题一个接一个。总之,一句话或许“第一学历”可能会是你进门的障碍,但有实力的人,只要有一个平台,终究还是会发光的。

网友四:现在确实存在“第一学历”歧视,但是很合理啊,这是社会整体的一种选人机制,并不是针对个体的,前面两个都是个体案例。想想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去向是211、985的研究生,而985大学的本科生去向要么是名校,要么是出国,你努力了四年,才勉强和别人当初的起点一致,这完全体现个人的能力好吧,不要说你多努力才考上研究生,努力的人多了,为什么别人本科就考上名校,你只是普通大学呢?“第一学历”很重要,也别说存在什么“第一学历”歧视,要我说就是:存在即合理。有些人你努力是能够超越的,而有些人你在努力也是不能超越的,企业“第一学历”的要求,就是想要找出那些你再努力也超越不了的人,懂吗?

尽管很多越牛的企业,越看重你的“第一学历”,但并不代表第一学历就非常重要,只是现在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用人单位利用“第一学历”,进行学校品牌价值、综合能力的初步界定,这样能够更加容易就找到合适的人才。

第一学历真的不是歧视,是出于高标准和严要求!

据了解,8月3日,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公布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

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截图

其中,一条今年新增加的规定引起了广泛关注,内容为: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列入普通高校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全日制且完成学业并取得相应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政策。2018年符合该政策的申请,受理时间可延期至2018年12月31日。

第一学历到底有更重要?

除了因北大、清华这两所学校引起的讨论,该规定只针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而其研究生和博士生并未被列入资格的做法,也让不少网友大呼,“难道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也有歧视?”对,没错,就是这么重要!小编很久之前就写过类似文章,被很多低学历的人喷,不过我还是要再三强调:第一学历真的不是歧视!是出于高标准严要求,尤其是对于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外企和体制内单位,招募优秀人才,第一学历是硬性指标,以正视听!

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第一学历一般指本科学历或专科学历,之后要是读研考博,毕业之后,那就算是最高学历。在搜索引擎输入“第一学历歧视”,你会发现它还有专属的百度词条:一种原始学历不是“211”、“985”等名校,即使最高学历是博士,也一样会被歧视的现象。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你高考时考上的哪所院校就是第一学历的院校!!

学历从本科开始就得好,这才有保障。图/新华网

这种“歧视”,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并不少见,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军队、银行、医院等事业单位和国企、民营企业招聘中尤为突出。

2012年,一名华中科技大学的女博士在应聘武汉一所二本高校时,顺利通过了院方的笔试、面试,并得到院领导的口头承诺,但办理入职手续时,却在该校人事处遭拒。“就因为我本科念的是一所不太起眼的学校。”

无独有偶,一些高校、企业在招聘时,也表明学历要查“三代”:“国内优秀博士毕业生,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就读于985高校或中科院、社科院……”

对于那些努力读完硕士、博士课程,但本科学校不是特别突出的毕业生来说,第一学历反而成了自己的“污点”。

毕业生遭第一学历歧视的现象并非孤例。

这就不难理解,为了上一所优秀的本科院校,一群群十八九岁的孩子连同他们背后的整个家庭,付出了多少努力,承受着多少焦虑。

近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4名来自河南省不同城市的家长表示,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和平时分数落差悬殊,家长怀疑孩子答题卡被调包。

“提高一分,改变命运”的高考口号,年年不过时。图/中国日报

该事件经过几天的发酵,仍是疑点重重、待进一步调查。

有网友表示“如果答题卡都可以调包,那还有什么公平?”。这些孩子能不能上学,去什么学校,已不是几家人的事了,它更牵动着全社会的神经。

毕竟,在当下的社会里,考上好大学才能享受更多的生活福利,考上好大学才能在硕博毕业找工作时也依旧硬气……如此一来,所有的故事,似乎又回到了千千万万学子“梦开始的地方”——高考。

傻逼继续教育的文凭也来凑热闹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学生一直被视为考试机器、应试教育、学霸疯子,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些学生只是为了改变命运,并且他们一直对通过考试能“改变命运”这个这里深信不疑。所以才了那么多执念很强、非要和自己过不去的考生每年忙于各种考试。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学历的三个层次,才更易理解这些概念的关系:

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师、中专、职高、中技、普通高级中学)、

高等教育:专科(高职、高专、高技)、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其中,高等教育又分为:

● 普通高等教育。

● 成人高等教育(脱产、业余、函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目前国家已经统一归为继续教育了。

那第一学历是什么?

关于第一学历,由于它是大学扩招前的产物,所以目前没有官方概念,但它有两种较为普遍的说法:

1、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

2、除去研究生学历后,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

按照第一种说法,只要你在参加工作前,全日制在校生持续不间断获取的最高文凭,就是你的第一学历。如:你在大三时备考湖大mpacc,并在大四下学期顺利取得湖大offer。在你研究生毕业后,你的第一学历就是硕士。

第二种说法,为众多企业采用。如果你是普通高等教育毕业,那么他们看的“第一学历”,就是你的本科学校,不论你是否读硕读博。

相对于第一学历,第二学历与最高学历是什么?

第二学历与第一学历,是同一层次下的两种学历。第一学历强调“普通高等教育”,而第二学历则是其它高等教育。另外,有本科修了第二个专业,这也属于第二学历。

最高学历的区分就简单多了,指一个人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并且有权威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

如:考上了清华的非全日制MBA,那么你的最高学历就是硕士研究生。

接下来重点问题来了,第一学历有那么重要吗?

看到网上有人发帖说,即使拥有了名校硕士学历,然而因为本科学历差,还是被用人单位刷了。

很多企业确实对“第一学历”十分执着,本科非985、211不录。这是一种赤果果的就业歧视,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我们自身,不能因噎废食。

不要因为某些企业的歧视,而放弃了自身的修行与上升空间。

● 现有的学历不出色,出色的个人能力与进修后的学历,都是自我晋升的阶梯;

● 本身学历不错,要获得更好的发展,进入更顶级的院校学习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名企是否都“只看第一学历”?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说只看第一学历,非211不要!MBB也是以第一学历为主要筛选条件。国内券商,国外投行更是明确标注“本科阶段必须为985/211学校”。

海归鄙视链真的存在吗?

不仅国内学校遭歧视,国外的海归也有一条自己的鄙视链。

海归鄙视链:美本>美硕>英国海归>澳洲海归

美国本科比较难进,大家在高中阶段,除非是学霸,否则英语水平达不到去美国生活的阶段,而且美国本科学费高昂,阻止了许多怀揣美国梦的少年。

相比美国硕士申请比较容易:一般情况下,有GPA3.0以上,即80以上,就可以申请到不错的学校。而且,美本至少在美国待四年,硕士两年,更容易锻炼英语,每个暑假都可以在美国找实习,实习机会更多。

对于英国和澳洲学校来说,硕士只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即可毕业,并且澳洲相对美国知名学校少,很多HR没听过的学校,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就归类成了“野鸡大学”。

为什么硕士没本科“值钱”?

考研变得容易 :

从1998年到2018年的20年间,考研报录比从3.6比1下降到了2.6比1,这意味着考研成功的概率是越来越可观。

所以,人们容易认为考研是一件比高考更容易的事,再加上现在身边硕士遍地跑,自然人们心中通过考研上985和高考上985的含金量也是不一样的。

高分低能的“考研专业户”让导师头疼 :

前几年更是频繁有关于“考研专业户”的负面消息被报道、被讨论。

起因是有些高考大省的高校的学生,一进学校就被灌输了“本科四年专为考研”的观念,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钻研考研上,研究和实操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这些能力的缺失是作为一名研究生致命的短板,特别是在理工学科。这些学生因为考研制度的不足被吸纳,日后却让导师和同学深感头疼,负面评价很多。

相比之下,高考水分少 :

因为高考参加人数远多于硕博招生,且试题统一,所以考试结果具备甄别人才的作用,与中考类似。同时大学扩招使得本科生这一标签失去本该承载自高考的甄别人才的功能,而这个功能如今被985/211体系继承了。

与此同时,国家出于全面培养人才角度考虑,必然会将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实际需求数量作为985/211布局的考虑因素。表现之一就是北工大因此超过了首师大。

招聘时看重第一学历的HR是什么心态?

@夏侯

就学历本身来说,我觉得主要两个原因:

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国内名校生,从概率上讲,含金量要高得多;

本科时代对一个人的人格、品行、能力等各方面的塑造,影响深远,是其他后期的深造难以弥补的。

@ 吴梦楼

人才太多,除了少数大牛,大多数人都差不多,所以必须设置一些条件进行筛选,比如学历。可是光看最终学历的话,还是基数太大,只能再用第一学历来筛。

@匿名用户

不是看重第一学历,而是比较差异。好公司往往人才扎堆,HR要在人才扎堆的资料库筛选精英,选第一学历是一种比较有效率的方式。

换句话说,不是你名校研究生不好,而是大家都是名校研究生,同等情况,大家都没有特殊技能,只能顺着往本科看,这也是一种择优录取的基本思维。

@匿名用户

一、懒;二、省钱;三、口碑和品牌效应

学历的bug如何补救?难道高考没考好,就只剩复读一条出路?嗯,是的!

考研怎么说呢,像妹子夏天的安全裤,其实,真的没什么用,不会走光的根本没有看到的机会,而会走光的,安全裤和小内内真的没什么很大区别。可是,对穿着安全裤的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我敢迈步走出去,而不是为了怕走光畏畏缩缩。

首先:问题不在于第一学历,而是如果自己真是大牛,那就要摆出能够KO掉第一学历的超能力来。

举个例子,你想进券商,只让HR看到本科三本,研究生复旦,却没让HR看到:

参与本专业国际商赛比赛前三名

校一等奖学金、国家二等奖学金

联合国国际组织的实习,帮助某个国家政府解决穷人饮用水供应问题

固收FICC配置超过20%的cagr

炒股自营盘综合收益超过25%

托福115,gmat750,对经济学人上的文章能很好的presentation

参与过国内前几大券商过10亿以上的定增,再融资,发债etc项目

......

其次,在校期间提升自己,让自己在某一方面小有成就,比如我是文科生,我就拼命扩大自己在文字方面的影响,让大家能真实看到我的文字功底。有那么多时间打游戏看韩剧,不如多发表博客、微博、论文,日积月累,笔头纯熟,没坏处。

另一种观点:第一学历不好的人,更要读好研究生

为什么很多本科学历差的人都说:“你凭什么看不起我的学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其实这根本不是畸形的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因为眼界狭隘造成的错误认知,在自己名不见经传的母校,

也许你读的教科书是本校教授为了赚取版权费编撰的

也许身边的人不是通宵打游戏就是夜不归宿

也许周围有人一学期都没上过课,偶尔去一次是为了趴桌上补眠

人都是爱比较的,这个时候的你:

如果坚持不逃课不迟到,你会觉得你是一股清流

如果你不仅不逃课不迟到,晚上还按时睡觉周末泡在图书馆复习,你会觉得自己很牛X

每次大测小测都名列前茅,导师对你青睐有加,你会觉得自己是大牛

自我膨胀的感觉一经发酵,不可收拾。但却忘记这些只是一个名校生该有的素质。读研,上好的学校,才能大开眼界,看到自身与其他人的差距,明白不足,才能更加努力往上冲

读完研找的工作,难道不比曾经依靠本科学历找的工作好太多了吗?

亲们对于第一学历这件事怎么看呢?

END

本微信公众平台交流和研究的范畴如下。


职说职话


高考算是我见过最公平的选拔!

第一学历之所以被看重,

它基本上就等同于对你前十八年的性格、家庭、自身努力的一个总结。

回头看看这么多年,那些考去名校的孩子无外乎三类人:

  • A类人:

非常努力,能够投入在一个事情上并且原意为了长远利益放弃眼前享受,敢吃苦;

  • B类人:

聪明(智商卓群),他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达到效率极大化,他可以一边谈恋爱,一边打游戏,一边去名校;

  • C类人:

家庭条件好,资源广,能承受他的一切犯错成本,并且在人生关键的几步,父母出面摆正方向;

应该说这三类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虽然学校能改变的只是一点点,但比他人有更大几率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他的应该算作投机者。

高考把他们选拔出来,再集中起来,

对应的是“肯吃苦”,“有头脑“,“有资源”!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最大的谎言吗?

知乎上看到这么一个问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最大的谎言吗?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

这句话并不是谎言,只不过用错了对象,

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

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

因为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

你的经济能力,视野学识修养,道德三观,

决定了你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里跑,怎么跑!

最后,祝学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