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图为什么像一只“公鸡”呢?

史海闲聊


首先记住一件事情过程或一个物体形状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变成你感兴趣的东西,就有了中国地图像一只公鸡,把地图给抽象化了。

在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很定给我们说过中国地图的样子,像一只公鸡,看着就是昂首挺胸的样子,而且旁边的日本瘦瘦小小的像一条虫,这样的寓意还有这么特殊的形状,大家想不记住也很难了。但是中国的地图为何偏偏是一只鸡?

其实中国最初的版图不是这样的,在经历了二战之后,外蒙被正式分离出去才形成了鸡的样子。其他的国家也一样,地图都是有一定的形状的,只不过大部分是不规则的,为了好记,我们才从其形态上尽可能的去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我们的疆域从秦统一后,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中间经历了几千年,才形成今天的样子。

秦朝统一全国后,整个中国的疆域从朝鲜半岛,到临洮,然后北到辽东地区,南边到了岭南地区,整个疆域的面积有三百多万,这是我国第一次形成版图。在秦始皇之后的统治中,中国的疆域在不断的扩大。到了汉朝的时候,开始对西域和两越地区征收,让我们的领土在不断的壮大。后来经历了几朝的分裂,在隋唐时期再次统一,并且在唐朝的时候,外族对大唐的呼声达到极致,很多的小国自愿加入大唐,唐朝的领土再次得到扩展,当时的疆域已经上千了。这是我们最繁盛的王朝,之后朝代的发展虽然无法和大唐相媲美,但是之后的元朝再次将中国领土面积刷新,将西伯利亚地区和西藏地区纳入了中原王朝的范围内。可是在元朝败落后,中国的疆域就开始出现衰退,明朝时期继承的领土几乎和现在拥有的差不多,因为明朝是从中原内部崛起的势力,对收复边疆地区的能力有限制。之后清军入关,在远征数次之后再次将新疆及中亚地区收复,别看清朝是大家口中最失败的王朝,但是清朝期间,我国地领土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也是非常厉害的。可是清末一切都不一样了,各种条约,各种各地,中国先后失去了数百万的领土,缩减到二战之后,中国的版图就形成了公鸡形状,为960万平方公里。






鲸探长砥砺前行


这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先民在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中,不仅缔造了极其辉煌的文明,更开拓了巨大的国土面积。时至今日,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国。

而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呈现出“雄鸡”的形状,表达出了“雄鸡一唱天下白”的雄壮态势。

那么,我国的“雄鸡”是如何形成的呢?静夜史认为应该分为两个阶段,即开拓和成型阶段。

虽然我国文明早已肇始,但疆域的初步成型却是在秦朝时期。

前221年,秦王扫六合,经过10年的兼并战争,秦国统一中原。随后秦朝北击匈奴并筑长城,南抚百越而有灵渠,疆域面积高达350多万平方公里;

西汉时期,疆域继续开拓,汉武帝时期收服西南夷,将西南地区纳入版图;

前60年,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府,将新疆和中亚东部地区纳入版图;

隋朝重新统一中原后,唐朝继续开疆拓土。

630年,唐太宗消灭东突厥,将蒙古高原纳入版图;

659年,唐高宗消灭西突厥,重新将西域纳入版图;

唐玄宗时期,随着渤海都督府的设置,中原王朝开始将东北北部纳入版图;

随后两宋分裂,我国在元朝时期再度开始疆域整合。

1248年,随着“凉州会盟”的成功,青藏高原正式纳入蒙古帝国版图,随后被元朝继承;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澎湖巡检司,标志着澎湖列岛纳入版图;

明朝时期,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经营,自五代十国分裂出去的交趾虽短暂收复但很快失去;

清朝建立后,再度开始疆域整合,我国数千年来的经营终于开花结果。

随着1661年吴三桂勒死永历帝,中原大陆统一;

1681年,清朝平定三藩之乱,西南地区纳入版图;

1683年,清朝消灭郑氏政权,台岛正式纳入版图;

1689年,清俄《尼布楚条约》签订,清朝取得外兴安岭以南所有地区主权;

1691年,康熙举行“多伦会盟”,漠北蒙古和唐努乌梁海纳入版图;

1722年,清军驱准保藏,将西藏纳入版图;

1724年,清朝平定青海和硕特蒙古叛乱,青海纳入版图;

1727年,清俄《恰克图条约》签订,清朝失去贝加尔湖周边主权,但稳定了两国中段边界;

1759年,清朝消灭准噶尔汗国、镇压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时隔千年后再度将新疆纳入版图;

至此,我国疆域达到1316万的规模,这是我国古代实控疆域的最高峰,其后随着清朝的盛极而衰,疆域也开始不断萎缩,最终成为“雄鸡”。

1842年《南京条约》,清朝失去香港岛;

1858年《瑷珲条约》,清朝失去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共60万平方公里土地。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为清俄共管;

1860年《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失去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公里;

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失去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共44万平方公里土地;

1881年《伊犁条约》及五个勘界议定书,失去西北共7万平方公里,我国版图被啃噬成“海棠叶”;

1898年,沙俄占领帕米尔高原萨雷阔勒岭以西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

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澎群岛;

1900年,庚子国难,沙俄抢占江东六十四屯;

1911年《满洲里界约》,割让满洲里1400平方公里土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沙俄煽动漠北蒙古高层分立,随后成立大蒙古国,并疯狂向内蒙古和新疆进攻,后被北洋政府击退;

1914年,英国阴谋炮制“麦克马洪线”,夺走藏南9万平方公里土地;

1919年,皖系军阀徐树铮出兵漠北蒙古,夺回漠北蒙古和唐努乌梁海,但1921年再度被苏俄夺取;

1929年“中东路事件”爆发,东北军惨败,苏联占黑瞎子岛,随后占黑龙江、乌苏里江几乎所有岛屿;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随后热河沦陷;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东部大部分区域沦陷;

1944年,唐努乌梁海“自愿”加入苏联,被接纳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

1945年,抗战胜利,台澎光复;

1945年,苏联强迫南京国民政府同意蒙古分立,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予以承认;

至此,我国版图成为“雄鸡”。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学妹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梦想插上翅膀绕着祖国天南地北转了一圈,看到一个个雄鸡守护在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度,黎明报晓,提醒大家该日出而作;太阳下山回笼,意在告诉大家日落而息;好的作息习惯才是革命的本钱!

至此,学妹才明白:原来公鸡才是中国最主要的守护神灵,久而久之,连中国的地图也染上了雄鸡的神采。所以预言里经常有鸡的存在。比方说《推背图》三十九象里有:一朝听得金鸡叫……其预言的是日本侵华必败;还有喔喔晨鸡孰是雄(第三象)……

由于雄鸡族的慈悲加护,中国人民总是斗志昂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走西口,丝绸之踏,下西洋……祖先的足迹从东走到西,从南越过北,漂洋过海……

由于雄鸡族的美丽加护,中国人民总是热衷于建设美丽家园,不仅把自个儿收拾得漂漂亮亮的,也把整个小家、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都打扮得美丽芬芳……

由于雄鸡族爱好集体行动,所以中国人民也是典型的群居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奔小康,共圆中国梦……

学妹也是小斗鸡一枚,喜欢吹吹牛!



馨钰数码


是因为它的前面有条虫子——日本。其实中国的雄鸡版图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是历史朝代演变的产物,记述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的一部部的血泪史。原本中国的版图并不是今天的“雄鸡”状,也不是因为它的前面有条像虫子的日本,而是在清末时我国遭受列强的侵略,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当时的清政府腐败衰弱任人宰割,被迫割让了大量土地给俄罗斯,同时也在民国时期国内外因素导致国民政府丢失了外蒙古,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最后才得以保存今天的“雄鸡”状的祖国版图。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大局,让“雄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吳卫


1.中国地处亚洲东部,有漫长的海岸线,这是国土型似公鸡的主要部分。也是近代中国的鱼米之乡富饶之地。

2.古代中国西部和北部不是今天的疆域形态。那时为了争夺土地战火纷飞,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状态。当代中国地图是最漂亮的。背靠高山面向大海,昂首挺立迎接太阳的升起。这是造物主对中华民族的馈赠。

3.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国都一般位于中原腹地,象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的向心力。朝代更迭最终定都北京,是因为这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也是处于“公鸡”的咽喉,是国之命脉。

4.经过几千年的风雨,证明了北京风调雨顺气候适中,有山有水。是世界上最好的首都。东三省物产丰富是中国的粮仓。传统的主体部分的黄河长江流域依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而岭南地区临海伫立,是中国走向海外的出口。


钱小明678


这个问题不用答那么多,就一句话,地图的外形一看就像一只鸡!还有用那么多费话来解释干啥呢!显示有文化吗?



海南土地资讯


本来是肥荷叶,被侵略者刨了边,就成了雄公鸡。也叫金鸡独立,一唱雄鸡天下白。


成林尽染


这个没有具体的答案。。。因为很多国家都是奇形怪状的,诶,很有可能像一些动物。


皮皮羊为豆子加油


中国地形图儿歌

中国地图像雄鸡,

昂首挺胸真神气。

鸡头东北三个省,

辽宁,吉林,黑龙江。

鸡背甘肃、内蒙古,

鸡尾新疆和西藏。

云南、广西、海南岛,

就像雄鸡的腿和脚。

广东、福建是鸡脯,

浙江、江苏是鸡胸。

山东、河北是鸡颈,

台湾围在东海中。

天津守在鸡胸口,

保卫首都北京城。

小朋友们看地图,

祖国地名记得清。

东方一只大雄鸡,

伸颈昂头喔喔啼。

雄鸡身旁两个蛋,

血肉相连不分离。

雄鸡一叫太阳出,

万道金光照大地。



笑道道


本来中国地图是天鹅的(含外东北168万平方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