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地方农民给玉米割头,并且多达六次,为什么要这样做?

耕耘路上


在我们胶东一带,还真是没有见过给玉米割头在做法。问了许多年老的农民,也没有听说又给玉米割头的,也许这是一种新的管理玉米的模式。梅花带着疑问,查找了相关的资料,来解答这个新奇的问题。



其实给玉米割头,简单的说也就是把玉米顶部的玉米缨拔掉。玉米开始长棒子的时候,棒子的顶尖儿会长出玉米须,也就是玉米的雌蕊,同时在玉米秸子的最上方,也会长出玉米缨,也就是玉米的雄蕊。玉米的雄蕊开花以后,花粉会随着风向四处飘,给玉米的雌蕊进行授粉。一颗玉米的雄蕊,所产生的花粉能够给许多颗玉米的雌蕊授粉,每一棵玉米秸子上面都会长出一株玉米缨,玉米缨子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这样就能影响到玉米棒子的生长,玉米棒子长的短,棒子上的玉米粒儿长得也不够饱满。同时,给玉米割头以后,玉米和子相对矮了一些,也增加了玉米的抗倒伏能力。玉米缨开花时会引来许多的虫子,对玉米的雌蕊造成咬伤,去掉了玉米缨子,相对减少了玉米的虫害。


那么给玉米割头,应该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一般在上午的10点到下午的4点,因为这个时候给玉米割头,产生的伤口不容易被细菌感染,伤口被阳光照射后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还要注意带给玉米割头的时候,尽量的是隔一行去一行,以保证玉米的授粉。给玉米割头,应该是趁着玉米缨子还没开花时,这个时候容易提,千万别等开完花再提,那个时候提就没有大意义了。

给玉米割头,提高玉米的产量,减少病虫害,要给玉米割头,还是得费很多的人力。这个做法,希望能给广大农民,提高的效益。


山村梅花


有些地方农民给玉米割头,并且多达六次,为什么要这样做?玉米苗割头增产技术有,但是六次实在有点多了,题主是不是弄错了?

玉米割苗增产技术就是通过割苗人为地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玉米割苗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可以减少病虫害,通过割苗可以杀灭叶片上的蓟马、蚜虫、粘虫等多种害虫的幼虫和虫卵。二是提高玉米抗旱、抗倒伏能力。割苗后可以促进玉米根系快速生长、下扎、根系发达,提高了水肥吸收能力。三是可以减少秃尖,减少分蘖,降低穗位,增加穗粒数,提高玉米产量。根据有关资料,玉米割苗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

育苗割苗技术一般在玉米苗期长到5-6个可见叶后进行,把玉米苗从第一个可见叶以上割掉。由于现在玉米价格低,人工成本高,所以玉米割苗一定要采用机器,否则就会增产不增收(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都农业人


有的地方农民给玉米割头,多达六七次,为什么这么做?农民给玉米割头的好处有很多,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亩产可以提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为什么要这样做,黄豆豆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总结一下。

一,玉米割头后,抗倒伏能力增强。

俗话说“树大招风”,玉米也一样,因为它特殊的枝干状况,高度高,枝干细,玉米叶子也是又长又细的,所以特别招风的青睐,而玉米的生长期主要在夏季,夏季风雨较多,所以想要提高玉米亩产,首要任务就是提高玉米抗倒伏的能力。玉米如果倒伏,基本是没有任何收成的,见不到阳光,很难光合作用,就算不死,玉米长的也很短小,玉米粒也稀疏不饱满。以前农民种玉米,都是不割头的,基本靠天吃饭,倒伏之后,就去扶起来,根部多偎一些泥土,但基本太多时候就是倒到东边,扶起来,又倒到西边,因为每次的风向都不一样。小时候放暑假,经常跟着父亲去扶倒伏的玉米,真的是反反复复,最后扶来扶去,就会断掉,只能砍回家喂猪,父亲看到如此这般的结果,都是非常难过心痛的。玉米割头之后,枝干变短,叶子也变小,风的阻力就变小,从而减少了倒伏率,提高了成活率,就自然提高了亩产。

二,玉米割头后,水分,养分得到了有效利用。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三分之二的养分都供给给了自己的枝干,只有少量供给给玉米的果实。所以为了增加养分,水分的合理利用,让果实长得大而饱满,把多余的部分枝干去掉是最好的办法,这样,大布部分养分就全部供给给果实,果实自然营养充足,长得喜人,提高了收成,增加了亩产。

三,玉米割头后,加强了光合作用的能力。

玉米在生长旺盛期,基本玉米地都是密不透风的,密密麻麻的,人在里面走都很费劲,所以太多被遮住的玉米难以光和作用,就会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发育成熟,把玉米头去掉之后,连带一些遮挡光照的叶子也去掉了,这样玉米地就会变得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提高了光合作用的能力,玉米自然会长的好,亩产也自然会提高。

四,玉米割头必须注意的事项。

玉米割头的时间非常关键,割早了还不如不割,有可能得不尝失,割完了起不到想要达到的预期的作用。玉米割头一定要在玉米开花授粉之后,玉米粒开始灌浆生长发育之时。大部分人会选择几棵不同区域的玉米,剥开小口来看,掌握时间。但老农民基本都是经验之谈,他们观察玉米须的颜色就知道什么时候是最佳时间,一般都是玉米须开始变红之时,我父亲也是这样操作的。玉米割头时一定要掌握割掉部分的长度,必须保留果实那一节,在果实上两节割断头部,不能距离果实太近,砍断的那一节会枯萎死掉,太近会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成熟。

玉米割头已经被中国大部分农民采用,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玉米的稳产,高产,至于说割头七八次,增加了工作量感觉不是很好,黄豆豆想说可能是操作不到位,也没有见过,我们这只有一次,简单直接,收效显著增强,各地气候土壤不同,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农村黄豆豆


有的地方农民给玉米割头,说是能增产,晏子表示听说过没见过。割头多达六次,晏子表示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起码在我们胶东地区,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都不知道玉米这项增产技术,农技部门也没推广过。晏子从事的是地方志事业,号称百事通,各部门每年都要给我们报年鉴材料,年鉴就是要写新、奇、大,如果有这样的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部门上报的年鉴材料中肯定应该提及。由此可见,玉米割苗增产技术,现在并没有在全国推广。但没有推广,未必就不实用,只是各地因地制宜,推广起来可能难度大一些。

那么,玉米割苗真的能增产吗?

据有关专家利用几年的反复研究试验,发现玉米长到五六个叶的时候,人为的从第一个叶片以上全部割掉,再长出来的玉米苗能够抗旱、抗倒伏,减少病虫害,增加产量。所以被称为割苗增产技术或割头增产技术。经过试验对比,玉米割苗后可增产10%-30%。

从理论上讲,割苗再生的玉米苗,长得更加强壮,这是生物的再生能力。研究表明,玉米苗长到五六片叶子的时候将第一片叶子以上割掉,增产效果最明显,四个叶和八个叶时割苗平产,三个叶、九个叶和十个叶时割苗减产。

但是,做为农民来说,往往对这个并不理解,在没有实验证明的情况下,可不敢冒这个险。玉米小苗被羊啃了农民都会心疼的不行,这连头割掉的事情,农民很难相信。为了进行推广,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在东北进行推广,给农户写合同,付保证金,让农民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割玉米苗,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减轻割苗之苦,专家们研究出玉米割苗机,早期免费给农民割苗,得到农民们欢迎。

专家们现场给农民讲解,经过四年试验,虽然割苗后苗需要再生,长得矮壮一些,灌浆抽雄会稍晚一点,但最后成熟期是一样的,并且,什么品种的玉米,都适合割苗再生

夏玉米比春玉米稍微剪高一点,因为夏玉米,受气候影响长得快,第一片叶离地就比春玉米高,所以,在割苗时要比春玉米高割一点,留茬比春玉米高一厘米左右。对于高低不齐的玉米苗,只要有百分之七十达到割苗的标准,就可以割苗了。对于多达六次割苗的话题,专家明确表示,玉米一生只能割一次,割两次就减产,何况割六次呢?

这几年,网上又流传开一种玉米增产技术,在玉米授粉完毕后,将玉米棒子以上全部给它割掉,还有的在玉米授粉前就割,隔一行割一行,两行玉米共用一行雄穗进行授粉。这种办法是人为去掉玉米雄花,将用于玉米顶端生长的营养成分改变方向,用于雌穗生长,促进玉米籽粒形成和成熟。而割掉顶部叶片也可以增强玉米光合作用,改变田间通透性,降低病害发生率。这种方法,也是所谓的玉米“割头”。与割苗不同的是,一般在玉米成穗后进行,不是小苗期进行。 这种办法虽然也可以促进玉米增产,但是,因为玉米秸秆已经长成,无法使用机器进行割头,人工割头费时费力,割头期又正是炎热的高温天气,不适宜田间人工操作,增产同时也增加生产成本。并且,这一技术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操作不当反而能造成玉米减产。现在农村种地的多是中老年人口,对于这一技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

总之,有些增产技术理论上可行,但在推广试用中往往难度较大,对于现在机械化种植来说,玉米割头技术如果不能实行机械化作业,那这一技术就无法推广下去。


齐东晏子


玉米割头多达6次?开玩笑呢吧?割头6次卖了玉米还不够人工费的呢。玉米的割头也是近两年在一些地方进行的示范推广的玉米种植技术,一种是苗期打掉上部的叶片,一种是在抽雄之后每隔几行打掉几行的雄穗。

玉米的营养生长量较大,茎秆粗壮、玉米的植株高度比较大、叶片的数量较多。玉米种植中施用的肥料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供给玉米的营养生长,供给到果穗部位的养分是很有限的。也就是说,玉米种植中使用的肥料只有一小部分是促进产量的形成。

1、苗期打掉上部的叶片。这种说法的方式有好几种,但是基本都是在5叶期之前打掉上部的叶片,只保留最下部的一个叶片。目的就在于通过打掉叶片,减少玉米的营养生长量对养分的消耗来促进根系的生长。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玉米的株高,降低玉米中后期倒伏的风险。而且,在苗期打掉上部的叶片,对虫害的防治方面也有侧面的积极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苗期虫害的风险。

1.1减少养分的消耗。我们都知道玉米生长的中后期,下部叶片都早已黄化,能够对穗部提供养分的主要是“棒三叶”以及上部的叶片。对于玉米的产量来说,下部叶片提供的养分占比是可有可无的。所以,及早的打掉下部的叶片,可以减少玉米营养生长对养分的消耗,让更多的养分向根系和“棒三叶”以及上部的叶片积累,对于增产有一定的作用。

1.2控制玉米的株高,降低倒伏的风险。目前,玉米的育种方向还是以高秆品种为主,主要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较长的茎叶节间间距来促进叶片的生长、提供光合作用的强度。但是这样做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也增加了倒伏的几率。但是通过打掉前期的叶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掐尖”的作用,使得玉米茎秆能够相对的粗壮、降低玉米的株高,以此来提高玉米抗倒伏的能力。

1.3降低虫害的风险。玉米在苗期的叶片较为细嫩,遭遇虫害的风险也比较大,也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通过人为的打掉前期叶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前期虫害发生的几率。

2、隔行去雄。隔行去雄其实也是玉米割头的一种方式,目的就在于去掉一部分的玉米雄穗,减少雄穗对养分的消耗。玉米的雄穗生长、散粉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较高,对养分的消耗量也比较大。而且,玉米雄穗产生的花粉量较大。一般来说,一块玉米地只需要1/4-1/3的玉米抽雄、散粉就能满足玉米的需求。这也就意味着多余的雄穗其实是没什么用处的。因此,就有了去掉一部分雄穗、减少雄穗生长对养分的消耗来增产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玉米抽雄之后在去掉雄穗其实已经晚了,准确的说应该在玉米雄穗刚刚发育的阶段就隔行去掉顶端刚刚发育的雄穗才是最好的时机。

虽然说打掉前期的叶片和隔行去雄,的确可以节省玉米生长对养分的消耗来增产。但是大家是否想过增产带来的利润是否能够与您割头作业付出的人工成比例吗?目前玉米打叶片和去雄主要还是以人工作业为主,机械作业很少。以亩增产10%为例,每亩增收大概70-80元左右。一个人工多少钱?一个人工一天能打多少叶片、能去多少雄穗呢?所以,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割头的作业方式是入不敷出的。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题主说的玉米在生长期有5到6次的割头儿,现在玉米的价格不高,农民单纯的依靠自己家里二亩地搞种植收入不高,所以用在土地的时间有限,他们尽可能抽出时间打工赚取一些收入,来补贴生活所用。

五、六次的割头,这个情况我还没有听说过,毕竟种植玉米的区域广大,为这事我专门走了两个村庄找到有经验的老农询问。

老农说,其他地方,过去玉米长到五六个叶子时,把第一片叶子的上面的叶子割掉,目的是在不喷沙矮壮素的情况下,叫玉米根系更加发达,植株更粗壮,抗倒伏的能力增强。

玉米的植株和没有割头比较,长得也低二十公分左右,减少了土地肥料和养料的损失,使得玉米植株粗壮士,玉米颗粒更饱满,玉米穗更粗大。

其他地方听说做过,能叫玉米增产、增收百分之十以上,这里没有做过。



咱这里玉米在授粉、乳化灌浆以后,当地过去在玉米穗上方两节位置,直接用打谷刀把玉米的头砍掉了,这个时候玉米的蓟马、蚜虫、粘虫、蛾子虫危害是很大,砍掉了玉米的上部以后,这些虫子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过去,那个时候农村都养着牲口,这些砍下来的玉米头作为青饲料喂牲口了。


我总结玉米割头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损失,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

2.使玉米长得更粗壮,有利于玉米的颗粒饱满,穗结的更大,使得产量更高。

3.可以作为青饲料,为牲口得到一份口粮,添加一份营养。

老乡说:现在粮食不值钱,一家一户人们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玉米种上以后,浇上水以后就打上除草剂不管他了,抽出更多的时间打工去。

过去玉米割头做过,只是在结了玉米穗以后,现在都不做了。


水向东


有的地方给玉米割头,并且多达六次?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小丫的家乡有给玉米割头这种现象,但顶多割一次, 没有出现过割六次的现象。不知道提主是哪的人,割六次的意义何为?

我们这里割玉米头一般在玉米成熟的采收期,在釆收前,农户用镰刀把玉米头给砍了,称之为“封头”。



封头的位置主要在玉米的顶部,结玉米棒子以上的部位,割头后的玉米根系会发达,能抗倒,抗旱,减少侧苗。还能防玉米秃尖,虫害,减少空杆,增加玉米容重粒数。

还有就是能阻断根茎向顶部输送养料,使之通风日照完全,让玉米植株快速蒸腾水份,从而让玉米棒子干燥,达到便于釆收的效果。

玉米成熟后期,植株上的叶片衰枯,人们把玉米头砍了后,再把长在玉米杆上的玉米皮撕开,让玉米整包裸露在阳光下,继而使之散发水份。





我们农村人都知道,釆收玉米是一份苦差事,而且釆收期雨水多,玉米不撕开裸晒几天的话,若是连皮釆回去不及时撕开,遇上阴雨天,堆放时间一长,新鲜有湿度的玉米棒子就会发霉发芽。

所以封头都是为后期釆收做准备,给玉米封头要视情况而定,太早会影响玉米灌浆,造成玉米粒空瘪而减产,太晚达不到预计效果。

给玉米割头有的地方不流行,有的地方流行,我们山区种植玉米多山地,山顶气温稍低,普遍都兴割一次头。



总的来说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种植方法,割头,总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丰产,丰收,提主所问的六次以上的割头若是指割去侧芽的话,也是为了使营养集中供给主头,多结玉米和产优质玉米。


泥糖小丫


给玉米割头我倒是听过,但是要说割的次数多达6次我倒还真没有听过,不过割头操作规范了倒是可以增产,据说能增产到10%,但是我认为这个实现起来不合算。

这个玉米割头是近几年来部分地区使用的技术,在玉米三叶期到拔节期这个过程中,对玉米拿镰刀割除掉上面的叶子,这个听起来还有点瘆得慌,正常情况下老农在玉米田里干活都仔细瞅着脚底下呢,生怕不小心踩了玉米苗,而这个技术咋还直接对玉米苗下开了手呢?

其实多数人都表示不理解,包括我也不是很理解,正儿八经的让玉米苗好好生长不是更好吗?不过有句话叫没有刺激就没有生长。这个给玉米割头就相当于一种变相的刺激,受到损伤的玉米就要拼命愈合,加速生长,这倒是和冰箱冷藏种子有同样的作用,最终都能提高玉米的抗性。

还有一种做法也是割头,但是割的时间却和上面的不一样,它是在玉米雄穗刚刚开花的时候剪掉雄穗的,而且是隔行剪,说是将消耗养分的雄穗剪除,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集中力量都供养玉米棒子的生长。

不过任意两种方法操作起来都是个麻烦事,到底划不划算还得算笔账。一亩地的玉米收成大约在800-1000斤左右,处理后增产也就在100斤左右,一亩地也就多收了不到100块钱,这还得技术娴熟。

可是多数农民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要是操作不当,花了功夫不说,这要是减产了是不是就得不偿失了?毕竟随意割头也是有风险的,所以虽然有人说可以增产,但是也不建议大家盲目割头。


一起种植


农技广播站回答:

玉米割苗技术是现在一些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玉米种植手段,对玉米增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


玉米割苗对玉米的增产有以下几大帮助:

1、控上促下

玉米割苗之后,由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了抑制,所以根系吸收的营养成分能更多的供给地下部,可以有效的促进根系的发育,是根茎增粗,根数量增多,不仅能让根系有更好的稳定性,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还由于根数增多提高了吸水、吸肥的能力,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和抗逆性。

2、增加玉米穗数,减少秃尖

有实验数据和生产经验证明,玉米割苗技术改变了玉米的生长期,延长了玉米的生殖细胞的发育期,所以玉米能够更加充分的灌浆,籽粒饱满,秃尖现象较少,而且随着生殖期的延长,玉米的穗数也有了显著的增加。

3、有效减少病虫害

玉米苗期有着大量的病虫害能对玉米的产量产生影响,而随着割苗之后,玉米的大量叶片随着茎秆被割除,病虫害的发生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对玉米的生长非常有利。

不过玉米割苗技术并非适合所有地区都进行,这种技术不仅受到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还受到环境、品种、土肥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最重要的是,割苗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至今未被大范围的推广。而且虽然有生产经验能够证明割苗能增产,但是增产的科学理论依据及原因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探寻。所以以前没有尝试过这种技术的,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


农技广播站


关于玉米打头还是打六次,个人觉得是否题主出题错误,还是上传文字时输入出错。

许多作物为结出更好的果实,生长到一定长度或是一定高度都要打头去杈,要不然不但影响坐果率,还影响到成品果的品质,打头去杈阻止枝蔓过度生长消耗养分,增加有用部分的生长速度。

玉米打头六次没见过,但是我曾经干过给玉米打头的农活,这是真的,不过就打一次头不是六次。大约是1987年左右,有一家育种公司经过考察认为我们村适合培育玉米种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们村子小,土地连片,不易串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粮食作物只是小麦、玉米,种植习惯不用改变。三是农户勤苦能干朴实,听从业务指导安排。记得也是在小麦地里套种的,在整块地的四周密植五米宽的高粱,高粱秸秆长得高,能有效防止其他地里的玉米花粉进入,中间种育种玉米,按一垄父本四垄母本顺序依次播种。前期日常管理和普通玉米一样,到抽穗时就要打头,将母本花穗拔掉,就像抽蒜薹一样,同时抽取父本的花穗都落到母本玉米缨子上进行人工授粉,这样的工作要重复好多次,直到所有母本都经过多次授粉,到秋后收玉米晾干送到育种公司,村民的任务完成。

以上育种玉米打头是为了完成父本母本的有效结合,并非是为了增产需要。至于其他见过或是知道商品玉米种植打头增产的朋友请不吝赐教!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