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的世外桃源是什麼樣子?

語詩詞


壩美,在雲南的廣南縣。

壩美位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離廣南縣城37公里,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裡山峰奇異,河谷幽美,阡陌縱橫,河流山溪蜿蜒奔流,常年流水不斷,溶洞層疊散佈在山峰內,地下蘊藏著豐富的水源,冷泉、熱泉四季不絕地湧騰。壩美不論是在自然特徵上,還是在社會人文環境上,均是《桃花源記》描述內容的驚世再現。

壩美村四面環山,不通公路,進出寨子主要靠村前,村後兩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水洞。村民們要摸著巖壁趟水、撐竹筏,經過幽暗的水洞才能進出。現在,我們來到了洞中,洞長八百餘米,洞內奇峰怪石美不勝收。巨大的石鐘乳懸掛其間,或如人物,或似走獸,千奇百怪,讓人似入仙宮,感到虛幻般的神奇,產生不盡遐想。在幽暗的山洞中乘舟而行,感受小河的流淌,又恍如穿越時光隧道一般。船到洞的盡頭,豁然開朗,形成別有洞天的幽美環境。

在一個平坦的盆地中,葉綠花黃的田野上,坐落著一個壯鄉村寨-壩美村。整個村莊靠山面水,一株數人可圍的巨大榕樹聳立於村腳,枝葉可蓋畝餘,根則盤踞地面七八十平方米,似龍似鳳,尤為壯觀。這段不長的壩美河在群山環抱中沖積出一百多畝良田,連著周圍高山上的數百畝坡地,養育著這裡的壯家人。小河在田疇中間忽又一分為二,數百米後又匯合,中間形成一個小島。這裡由於水清流緩,人們都喜歡下河游泳,但只能在這兩條分開的河道里,男人在村邊這條,女子在對面那條,從不亂了規矩,所以就叫男河、女河。清澈的水河繞村而過,水車在河邊靜靜地轉動了百年。“阡陌縱橫、雞犬相聞”,村民沿河修造設置的水車和田間籬笆構成一幅鄉村小景,如一首安靜的田園詩。因而,來遊覽的人們都異口同聲地稱讚這裡是現代的“桃花源”

沿著小河繼續前行,可以看到男、女兩河匯合後再流經數百米,即到了幾百米高的大山腳下,一個巨大的出水洞就立在懸崖之下,這就是桃源洞。與入水口的那洞相比,桃源洞略長,而更為壯觀,最高處可達百米,且一路有三個天洞,射入自然光,更適宜欣賞洞內景物。又因為這出水洞內燕子極多,故而也有燕子洞之稱。為了不驚擾燕子,在開發這個景區的時候,就特意不安電燈,洞內景觀也只能用應急燈照明瞭。出了桃源洞,就是景區盡頭的出水洞村,再行約一公里,就到了公路邊的法利村。其實,從入水洞到出水洞不分首尾,從兩頭進入景區,都能感受到景區內“世外桃源”的奇妙風光。

事實上,壩美景區不僅是形似世外桃源,在那生活著的大部分是壯族,據說是當年為躲避戰亂,從廣西遷徙而來,民風淳樸,鄰里親如一家,村民的食物、衣物、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基本上是自己生產,房屋建蓋不出錢請工,而是在全村力量支持下,以互相幫助的辦法來完成。村中依時定期舉行祭龍、圍魚、對歌、鬥雞等傳統的集體活動,保留著濃厚的壯族傳統文化。當地農民很少問世外之事,樂於農耕,由此可見,壩美人世世代代傳承著農耕社會的男耕女織、雞犬相聞、鄰里和諧的田園生活。近年來,隨著旅遊開發的日益深入,壩美村的知名度也與日俱增,當地村民們家家造船供遊人乘坐。

在桃花源中,有一個與世隔絕、環境優美、沒有禍亂、安樂美好的社會,這是中國傳統隱逸文化所向往的理想社會。千百年來,在塵世喧囂中奔波勞碌的人們,都想尋到桃花源去獨善其身,這是人們的一種理想境界,這裡的美景也許能觸動各位對精神家園的嚮往之情吧!


自駕平頭哥


早上醒來睜開眼睛打開門,眼前被綠色包圍,只見枝頭掛著各種顏色的果子,無數不知名的大大小小的小鳥在樹枝上飛來跳去,一條漂亮可愛的小狗在果樹間串來串去,從果園裡走出了我的父母,我的愛人,我的孩子,我的孫孫……,我的家住在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的一個偏遠小山村裡,海拔往下200米,就是嘉陵江。老公閒暇時會帶著我去嘉陵江捉魚。我的村子附近有三條小河,河水清澈透底。能看見小魚在河裡游來游去。有無數條小溪。小溪水沒有任何汙染。隨時可以用手捧著來喝。山村公路也修到了家門口。在去年的10月一也開通了網絡寬帶。在外面打工20多年。因父母年邁,回家給父母養老。家裡自留地,總共12畝。退耕還林的,加上荒過的。還剩下8畝多地。我從小酷愛種植園林,養花,父母年邁,將不能再種地。我規劃把我的地種成多個類型果園。現在種的有一部分核桃樹,梨樹,甜柿子,大櫻桃,小櫻桃,很多個品種的無花果,還有各種品種的桃子,還有杏等等,我的菜園子也是豐富多彩,喝著從山洞裡出來的山泉水,夏天和冰鎮的一樣,冬天冒著水霧熱氣。養有一條可愛的泰迪狗。養一頭胖胖的大肥豬。養一群土雞,從不缺土雞蛋吃,起床不用上鬧鐘,睡到自然醒。吃完早飯去地裡,給菜拔拔草,或者是給果樹拔拔草。上上肥防防蟲。夏秋幾個月,果熟不斷,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單家獨戶的兩層小樓,清晨一打開門,整個綠色映進了眼裡。遠離城市的喧鬧。遠離勾心鬥角。沒有恨我的人和我恨的人。只有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我覺得生我養我的小山村就是我眼中的世外桃源。



安子萍


你眼中的世外桃源是什麼樣子的?

(一覺醒來,你發現自己身處…。)

一覺醒來,我發現自己深處一個陌生的地方,抬頭一看,屋裡沒有人。於是,我邁開腳步走出房門,這才看清我住的地方,原來是一個二層小白樓,它獨自地聳立在半山腰中。在門前,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幅兒童的漫畫,上面的景象栩栩如生,當中:有人、有動物、有叢林;放眼往外望去,在草原草地上,還有一位漂亮的美女,正在跟一幫可愛的小動物、在玩耍嬉鬧;再往遠看,是沙灘、海洋、山脈、白雲等,見到這些事情、不免真的讓我有些陶醉,這時在我的腦海中,情不自禁的形成了一幅空想、脫離現實的美好藍圖,這可能就是我想要的世外桃源。

我這個人不喜歡快節奏的工作、和那些喧譁嘻鬧的場面,因為那樣我會感覺很累;我就喜歡平平靜靜、清清淡淡、無有爭鬥、粗茶淡飯的幸福生活(我是這樣以為的)。

這時,我的眼前出現了更理想的畫面,藍天和白雲摟抱在一起;海洋和山川緊緊相連摺疊相偎;在綠色的草原上牛羊馬成幫;在黃色的沙灘中、駱駝成群結隊;又虎、豹、象、兔、蛇等動物,在叢林人群中不斷的湧現,它們就像"兄弟姊妹"一樣,相處得“親密無間"。這是自然社會中的人、動物、大自然的完美織合,這也是我的世外桃源中所要的一部分。

望著田園裡的部分園農,我又在憧憬著世外桃源應該有的樣子。在莊園的房前屋後,還要加以完美的點綴、要種植花草果樹、要修建泳池等娛樂場所;讓它在春夏秋冬顯現不可勝數的風光。在山坡上,要種植著自給自足的大田作物;在果樹上,要吊掛著各式各樣的鮮嫩水果;在莊園的周圍,要種植著一片片花花綠綠的小菜;有時間再採摘一些野菜。總之,是應有盡有的、是為園農提供所需用品的;放心,這裡都必須用有機肥料、所生產出來的都是純綠色食品。以後不管誰生活在這裡、都會讓他(她)長壽百歲。

這有另外一種情景、在我的腦海中浮現;走在沙漠上的駱駝、走在草原上的牛馬,都熱熱鬧鬧的、爭先恐後的與園農們親熱;“散步"在叢林中的虎、豹、象、兔、蛇等,都奮勇向前、讓人們撫摸示愛;鳥兒在空中飛翔著,都高高興興的唱著喜歌、逍遙自在的生活著;不禁讓我有一種“舒適悅目”的感覺,這才是真正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的樣子。

那個時候在莊園或田園裡,園農的生活要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無論是生產或建造的各種產品,都要自給自足;那個時候,這裡的環境優雅,無任何汙染;那個時候,這裡的青山美妙、綠水長流、園農的心會更加順暢;那個時候,這裡沒有世間的煩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爭鬥、沒有貧窮與富裕之間的差距,在這裡的每個人、任何事情都是平等的待遇;在這裡沒有工作家庭的壓力、不需要擔心天災人禍及各種隱患、在這裡沒有爾虞我詐;在這裡,人們與動物及大自然都要和諧相處、深切的友好示愛;那時候,就已經形成人與動物及大自然成一體的相互“陪伴的生活";那時候的世外桃源裡,天空永遠都是藍色的,在莊園內外籠罩的範圍內,到處都會充滿甜蜜的青春氣息。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想享受的生活。

想到這裡,我突然腳下一滑,順手摺下了桃花的樹叉,望著粉紅色的開得正豔的桃花,不禁令我怦然心動,這正是我眼中的世外桃源。

朋友,我眼中的世外桃源就是這個樣。你的想法呢?點贊或給個評論吧!

(謝謝家人們,對平平靜靜似我彪哥、無怨無悔的厚愛與陪伴!)





平平靜靜似我彪哥


春,桃花滿目,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夏,樹木蔥蘢,蟬聲鳴鳴,小溪潺潺,魚兒雀躍

秋,草木枯黃,深邃寧靜,秋風微涼,天高雲淡

冬,白雪皚皚,天高路遠,純潔無邪,萬籟寂靜

有一個屹立不倒或者可以時常修葺煥然一新的茅草屋,一席庭院,春有迎春秋有黃菊,三五好友,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吟詩喝酒,盡興即歸,不會迷糊大醉。

有無賢妻都可,一人放達,兩人約束,超然於天地間,獨立於紅塵裡,偶爾來興,騎上毛驢,背上酒囊,拿上蒲扇,跨過小橋,一路遊山玩水,走走停停,相遇佳人,垂柳邊告別,偶爾書信往來,後代傳為佳話。

大概我說的偏重於隱士生活,是自己的桃花源。


新鮮詩文


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雲南騰衝……當然全國各地還有許許多多風景好,氣候好,城市物價低,房價低,交通方便的地方……雲南滇南地區的幾個城市都不錯,例如彌勒市,建水,箇舊,蒙自等。還有我現在所生活的城市開遠市也不錯,平均房價才三千多,地下泉水南洞河千萬年來從未斷流,平均氣溫在二十度左右,蔬菜水果四季不斷。距昆明二百多公里,距南寧六百多公里,距越南二百多公里。2022年開通高鐵……











普慈賢


初中的時候,《桃花源記》這一篇課文,老師整整講了四五節課,完了還給我們放了一個《桃花源記》的的3D動畫。最後,還要求全班背誦《桃花源記》。

那時的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篇普通的課文,老師要講這麼久,一字一字的解釋。甚至動畫那麼簡陋,根本不是我們愛看的類型。還有覺得這篇課文,好難背啊。

至於陶淵明這個作者,心裡更是不以為意。

只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句話,深深的印在了腦子裡。

讀書時,迫切想要上班,想要快些掙錢。那時候,好多人告訴我: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以後你就知道了。

以後?以後是什麼時候?當時不明白,只覺得,成人的世界,真好。

如今,每天坐著地鐵上下班,成日對著電腦的我,不由再次想起這句話,心裡一陣幽然。

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隱士情結。

當我們被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逼得無路可退的時候,當我們面臨種種誘惑而身心俱疲的時候,當我們左衝右突仍無法找到慰藉心靈的途徑的時候。我們是否萌生了退隱的想法?我們是否憧憬那種閒雲野鶴、恣意遨遊的境界?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何其自由。

”餅不煮石吃,眉應似髮長。”何其瀟灑。

”心馳茅山洞,目極楓樹林。”何其悠然。

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我腦海裡就有一副畫面,它日日夜夜出現在我的腦海中。

在很久很久以後,我會生活中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那裡清幽極了,我會修一棟小木屋,全是用竹子修葺而成,頂部要用茅草遮擋。

房裡的一切東西,全是木質、古樸的。竹墊、竹椅、竹桌、竹床……連茶杯,也都是要用最古老的那種。屋裡的地面,是青石板材質。每間房,都開一扇大大的窗,窗子也是竹製的。

我要有一套蓑衣蓑帽,還要有一雙木屐,走在地上就“硜硜”作響。在下雨或者下雪的時候,披上它們出門,感受大自然的氣息,感受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快意。

有友人來看我,我就穿著木屐,在雪地裡為他烹一壺茶,以天地為景,以竹林為語,暢談過往。

我要專門修一間書房,裡面放滿了書,或嶄新,或泛黃,或史書,或詩詞。這間房裡,只有書,筆,墨,誰人都不能進來,除了我。

我還要養一隻黑貓,胖胖的,最好懶一點,成日就待在我身邊。

屋子外面,有個走廊,我要在門的右邊,放一個小竹桌,上面擺上茶壺茶杯。竹桌旁是一張竹椅,上面墊了軟軟的小被子。沒事時,我就坐在這裡烹茶、看書。

房子外,是個小小的庭院,有松柏幾棵,草木幾從,間中還有幾棵茉莉花,怡然開放。庭院兩邊都是竹林,清幽幽的,風一吹,整片竹林都沙沙的響動。

再往外走,就是一大片湖水,裡面有魚兒、水鳥、水草,還有漁夫打漁。

更遠處,就是朦朦朧朧的青山,終年籠罩在霧氣之中。

我喜歡下雨天,下雨的時候,我就坐在屋簷下,看雨滴順著屋簷,慢慢墜落,看雨滴在湖面打圈,看遠山近水的水墨畫。身旁的老貓又打了一個哈欠,我摸摸它的頭,繼續讀手中的書。

友人想我了,就從千里之外寫信給我,告訴我外面的世界。

我可以不要手機,不要電視,不要電腦。

我只要詩意,適宜,心安。

這就是我腦海中一直浮現的一幅景,每當在浮華現實中,人潮落幕後,我總是會想起這幅畫面。

我也不知為什麼,平常生活中極其開朗的我,內心竟然嚮往著這樣的靜謐。

我突然想起14年去色達的時候,在佛學院裡遇到了一個覺姆(即女尼),她看上去很年輕,但真的一看,就不像是都市男女,她的神情是平和的,而生活在鋼筋鐵泥中的我們,難免戾氣過重。

她告訴我們,她來自上海,她算是一個企業家,掙著還算可觀的錢。上海是個太過匆忙的城市,那裡的每個人都拼了命的在努力,只為能夠在此立足。

可是有一天,她突然覺得很恐慌,因為她不知道她的人生有何意義?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像殭屍一樣的過著?

然後,她毅然決定放棄了城市中的一切,來到了此處,她想探求她人生的意義,她想知道,人為何而生。

我問:你來了多久了?

她答:兩年多了吧。

我問:會想念城市生活嗎?畢竟這裡過得這麼清苦。

她答:不會啊,我每天內心很安寧,不大會想起上海的生活了。

我問:你會一直在這裡修行嗎?

她答:我也不知道啊,等我想通了,找到我想要的東西了,或許我就有勇氣回去了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桃花源,它們各不相同。有的人是鬧市,有的人是詩與遠方,有的人是山,有的人是水……

或許,那個桃花源永遠都只能出現在夢中。

總之,那個地方,是屬於自己的乾淨世界,它是可以在我們累了、倦了,讓我們休憩的地方。想一想,都會給予我們很多力量。

紛繁世界,人來人往,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願你我終有一日,找到你心中的桃花源。


胖喵講故事


生態小鎮依山,我和老伴今年一共140歲,最美季節,每天登山晨練,在如人間仙境般的世外桃源生活兩個小時,看野雞飛松鼠跳,聽蟬鳴鳥叫,小曲滿山繞,天然氧吧森林浴,天上人間賽神仙……











幸福的人吧


算不上世外桃源,但風景很美








冷酷到底700


嗯,我覺得我這裡是



一方小院子


地貌豐富多彩,大自然的山水畫卷,原生態氣候風水宜人宜居,空氣清新爽爽養身,鳥語花香滿山遍野,美味可口的植物氣息,崖間瀑布泉唱,垂柳俯視浣紗潺潺繞道而行,天然氧吧的美麗風景,當之世外桃源般的原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