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蘋果大豐收,為什麼市場如此疲軟?銷售難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

新農小歡喜


今年蘋果大豐收,為什麼市場如此疲軟?銷售難的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估計去年的高價蘋果,讓愛吃蘋果的人,少了不少口福,聽說今年蘋果大豐收,去我們當地超市、水果攤一問,還是8~10元/斤的價格,還是我們南方人吃不起的樣子呀!



一邊是蘋果豐收,銷售疲軟,一邊是普通市民吃不起,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呢?個人認為還是中間環節多,中間商太黑所導致的,他們寧願農民的蘋果爛在地裡,也不願意降低銷價,幫農民朋友早點將蘋果賣掉。因為他們就是這整個利益鏈的幕後黑手。


水果一豐收,果農就遭殃,這是近些年來的常態化,因為量大了,滯銷非常嚴重,價格更是掉到低谷。但是大家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明明都是滯銷,可是你會發現,本想買點幫助下果農,可實際是許多地方都是一副你吃不起的價格,並沒有因為豐收而降價。所以你會發現自己依舊是有心無力。

蘋果在經歷過去年的大漲價之後,今年豐收、滯銷這都在常理之中,因為水果這東西的市場發展規律也是大漲之後會大跌,但是這個跌只是跌果農的,而中間商們會通過各種手段來維持壟斷蘋果的高價,他們要的只是利潤,才不會管果農的死活。所以什麼時候吃虧的,始終是一線果農和廣大消費者。


壞男人說小龍蝦


蘋果和別的水果一樣,今年大豐收,豐收並不能帶給果農喜悅,而是帶來了擔憂,我們常說:物以稀為貴。那麼反之就是物以多當賤了。

昨天和老公到鎮上買菜,鎮上有一條街,是農民們每天下午三點以後賣農產品的地方,有自家菜園裡的蔬菜,有果園裡的應季水果,還有莊稼地裡剛收穫完畢的花生和新玉米。

今年蔬菜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芸豆三塊多錢每斤,西紅柿也是三塊多錢,菜花兩塊五每斤,我和老公就這樣走著問著,一直走到了水果攤前。

水果的品種很多,其中有南方過來的榴蓮和橘子、香蕉等,也有北方的應季水果:桃,柿子,梨,棗,葡萄和蘋果等。蘋果是個頭比較大的紅富士,微微的粉紅顏色,周正的果型。

我出於好奇打聽了蘋果價格,那麼大的蘋果才賣2.5元每斤,這要是在去年此時,2.5元每斤的蘋果必定是殘次品,好的優質果需要三塊多每斤。

不過紅富士蘋果此時摘下來,再便宜我也不想買,因為它最好的口感應該在霜降之後,被秋霜洗禮之後的蘋果味道最正,口感最好,真正懂得蘋果的人不會著急這個季節購買紅富士蘋果。

蘋果市場今年出現疲軟?那應該是依據現在的市場價格來分析的看法,目前還不到大批蘋果上市,此時的紅將軍倒是熟了,紅將軍價格好像確實不盡人意,應該是跟水果大豐收有關係。

各種水果銷售都出現了難題,前幾天去鄰村買黃金梨,以前黃金梨的價格是每斤三塊五,如今是十塊錢十斤,而黃金梨的口感不錯,多汁少渣,清甜可口,只不過因為長的多導致價格下跌。



蘋果目前面臨的問題應該和梨還有桃子一樣,太多了呈現氾濫局勢,只能是價格下跌了,另一方面是銷售缺乏力度,果農的蘋果價格定位向來是收購商給出的價格,如果能夠把網絡利用起來,通過各種渠道把產品直接送到需要購買的顧客手中,估計價格應該比收購商給出的價格高很多。

只要產品質量過關,在網絡裡銷售能讓顧客滿意,那麼我們的蘋果會打開新的渠道,而且渠道更加寬廣,價位也就比較合理化了。

目前網絡裡賣的花牛蘋果,價格是5斤24塊錢,這要是在我們農村大集上,20塊錢能買10斤,而網絡裡的顧客可能在超市購買的話會是20塊錢買3斤,差別就是這麼大。

所以果農們應該把水果拿到網絡裡銷售,讓更多消費者做到可以從地頭購買農產品,這是兩好並一好的事情。
圖文原創首發


悠然見東山


今年的蘋果的確出現了大豐收的現象,可以說是近些年來蘋果產量最高的一年,這就會使得蘋果的價格不斷的下降,畢竟蘋果多了價格就降低了,因為消費能力是有限的,但是最近的蘋果地頭的價格比較低一些。今年開城市的蘋果價格總體上來說在4元錢一斤,目前75以上的蘋果價格只有1.7元左右每斤,70的蘋果下降到了0.8~1.1元每斤,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態勢,去年價格相對了還高一些,達到了1.75元左右每斤。當然對於超市裡的蘋果價格,總體上來說還是比較貴的,在我們這邊最好的蘋果還達到了5元錢一斤,普通的蘋果10塊錢三斤。



造成今年蘋果豐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今年春節蘋果價格不斷的上漲,而且一天一個價格。蘋果價格最高達到了10元每斤的行情,尤其是上半年消費者吃不起蘋果了,以前買蘋果論斤買,但上半年買蘋果論個賣,有時一個蘋果就五六元錢,真的使得消費者不捨得,而且吃蘋果還不敢削皮了。



現在蘋果價格低了,主要是蘋果豐收了。蘋果豐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春季蘋果開花的時候,溫度相對來說是非常的好的,而且使得蘋果的做過率非常的高,加上果農加大了對蘋果的管理力度,並加大了對蘋果的投資力氣多,使得今年的蘋果產量非常的高。當然蘋果價格下跌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蘋果的質量相對來說比較差一點,也就是說蘋果上色的不是太均勻。主要是因為今年秋季來的比較早,果農對蘋果的摘債時間比較早,造成了著色度不是太好。



我國種植的蘋果佔到世界種植蘋果的50%以上,目前我國種植蘋果達到了260多萬畝,產量1400多萬噸。加上去年還有一部分庫存的蘋果在大量的甩賣,這就影響了目前的蘋果的價格,一旦新的蘋果大量上市,蘋果的價格還會更低。其實今年的蘋果價格高,主要是一些商家的炒作現象造成的,事實上庫存的蘋果相對來說還是非常高的。



總之,今年蘋果大豐收使得蘋果的價格出現了下跌,也就是說蘋果多了價格降低了也屬於正常的現象。其實對於城市裡的蘋果價格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特別對於大城市裡的蘋果價格現在還在5元以上的行情。在我國確實出現了農民的農產品賣不出去,城市裡的消費者吃不起的現象非常的嚴重,主要原因就是我國的市場準入制度造成的。也就是說農民的農產品不能夠到城市裡任意的去銷售,沒有納入綠色通道,而城市裡又不能夠到農村去購買那一點點的水果,因為路費太高了。


宗元三農堂


蘋果銷售難,農產品銷售難,這些問題好像層出不窮,根源在哪?還真是“多收了三五斗”悲劇?

市場規律遵循的是供需平衡。供大於求,物價下跌,供不應求,物價上漲,這是基本常識。

一邊是種植端農民賺不到錢,另一邊是消費端說貴吃不起,根源在哪?

從田頭到餐桌,中間環節多,成本高,這是現實,也是難以克服的問題。

如何解決?

種植方面,需要從國家層面建立大數據,分析供需量,發佈預警提示。規範市場管理。

農戶需加強管理,種出更多的商品果。

運輸銷售環節,減稅降費措施要落實好,落實到位。

一二三產融合措施要落實落地,而不是喊喊口號,加大扶持力度,做好農產品加工。特別是農產品加工用地問題,因為稅收少,地方政府缺乏積極性。


安州三農人


市場疲軟的根本因素就是今年的新貨太多了,這一多價格自然就會降下來,對於收購商和果農來說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尤其是果農來說,就比較糾結於出售了。

1、 說到這個銷售難,最重要的還是蘋果的品相,其實蘋果收購商在村子裡面收購蘋果在蘋果園裡面看蘋果的時候說的最多的是蘋果的大小均勻不?顏色好不?蘋果大不?這就說明了他們看中的是蘋果的自身品相與品質,說白了就是好的蘋果依舊可以賣個好價錢,這是我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種植蘋果的果農經常說的一句話。好的蘋果不愁賣,更不愁價錢,因為收購商貨比貨。

2、 說到今年的風調雨順,那要比去年好多了,即使在我們甘肅農村老家今年在春季有寒潮大風,在夏季有冰雹,但是相比較與去年來說,就小得多了,所以蘋果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損失,在夏季的時候也基本上沒有遭遇冰雹從而損失,這樣一來產量就上去了,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市場上比較疲軟,價格緩慢下跌。

3、 蘋果收購商去年的囤貨導致今年蘋果價格疲軟,這直接就在市場上表現出來了,說實話這冷庫裡面估計還有去年的紅富士蘋果,即使是不多,但是一個地區的存量也是比較可觀的,所以導致今年的蘋果相加起來,這總量就直接上去了,所以這個價格就緩慢開始下跌了,都是有原因的。

4、 除了大環境的市場、貿易、總體產量還有就是果農自身在最後成熟期的管理上出現了一些紕漏,最重要的是催紅和早摘,這個是比較要命的,會直接影響到蘋果最後的整體品相,尤其是上色不好的話,直接會導致收購價格下跌1元以上。

總結

今年蘋果大豐收,是銷售難的最大的一個問題。有了豐收,表現在市場上就是供過於求,這樣蘋果收購商和果農們都是比較難受的,蘋果一多在收購的時候就會出現很殘酷很嚴格的比較,這一比較價格就下來了,比較的就是一個整體品質品相。


寧寧說的話


有的時候水果賣價如何,與是否大豐收關係不是很大,就是說豐收不一定賣價低,欠豐收也不是說賣價就好。根據市場供給和消費者需求的正常規律來說,應該是這樣的,物以稀為貴嘛,但是市場這東西真是不好說啊,一年一個樣,去年蘋果的價格很高,今年市場就疲軟了。


今年氣候其實也不是很好,我們這兒一直比較乾旱,尤其是春夏季節的時候,總也不下雨,蘋果樹都快旱死了,果農們為了保住果樹,採取了保樹去果的方法,往下摘蘋果,一個個長的好好的蘋果都被摘下來丟掉了,不然吸收水分太多,把樹體的水分都吸收走了,到頭來不光是賠錢的事了,老本都得賠光,所以果農們就把蘋果都丟了,也沒法吃沒法賣。

可就是在這樣一個惡劣的天氣環境下,現在蘋果要大批量上市了,蘋果的價格卻一落千丈。去年各地紅富士蘋果都能賣十元、十二元錢一斤,今年也就三分之一的價格吧,好些的蘋果在超市裡賣三塊多一斤,商販到果農手裡收購的時候也就能賣一塊多一斤,這個價格確實很心酸,去年蘋果那麼值錢,今年市場價格就這麼低。富士蘋果還算賣價高的,像嘎啦蘋果賣的更便宜,5塊錢能買六七斤。

為什麼今年蘋果價格低而且還不好賣。其實我覺得主要還是與蘋果的個頭、品種、口感等有關,像75mm以上的個頭價格肯定會高一些,再者,煙臺蘋果、陝西蘋果是口碑比較好賣價比較高的果子,同樣是蘋果,不同地方種出來的,水土不一樣口感也就不一樣,價格上有差別也是在所難免的。

賣水果最省事的還是批量銷售,靠擺攤一斤斤的賣那就太費勁了,如果有渠道可以送給單位的食堂、飯店這些提供餐後水果的單位,賣價高還省時省力,如果沒有這些好的渠道,那就只能是在水果收購市場上賣給外地來收購的販子了,這種情況下肯定賣價不會太多,畢竟是批發,跟零售的價格不能比。


一品小十六


蘋果豐收,果農收入卻不豐收,看著讓人有些心酸,好不容易經過一年的栽培,到了收穫的季節,卻沒有因為大豐收而讓收入有所增加,反而銷售變難。這其中有哪些原因造成的?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栽種的人過多,產量過剩。相關機構統計就是在2018年欠豐收那年,蘋果都有4300多萬噸的產量,而今年的產量是比去年要上升的狀態,因當前還在採摘中,所以沒還不能有個大概的數據。不過比往年要豐產,這是勿需質疑的,陝西那邊預計今年的產量會達到歷史的新高。

2、這麼多蘋果,多數果農並沒有自己的渠道將其銷售出去,只能指望客商收購才能短時間銷售出去。但就是因產量太多,銷售價格也會一直在變化,客商這時候也不太敢大量進貨,只會挑選一些大果、品質優的蘋果收購,而其他的蘋果要是現在收購,過幾天降價了,也是筆損失。這就造成了銷售難的局面。

3、而在終端市場,在產地那邊雖也有各大水果店、商場、超市在賣,甚至有人拉一車到廣東那邊直接停在路邊銷售。但其產量太多了,在短時間也不敢積貨太多,這其中有貯存的成本,也有隨時在變的價格因數。

4、再看一下消費的人群,雖然經過上半年創造過同期最高價的蘋果,現在價格有所降低,但不少消費不會進行屯貨,還是該買多少,還是多少。

綜上所述,蘋果大豐收,果農不豐收的原因,就是產量過剩了,栽種的地區太多了,在產區又都集中在西北、北方那一帶。

所以就會出現市場疲軟,銷售難價格低的局面,而不產蘋果的又因運輸、批發商等成本附加,造成了產地果賤在千里之外高價的情景。


奔波的閩農


上半年很多人都在抱怨什麼時候才能“水果自由”,當下大家卻悄無聲息地都實現了“水果自由”,是大家手裡大的錢多了嗎?並不是,是水果價格的正常波動而已,我們先來看一下蘋果價格在今年波動 的原因。

蘋果是一種可以儲存的水果,按照生長週期的規律,商販一般會對其進行為期一年的儲存,來擇機高價售賣。天公不作美的是,2018年的“倒春寒”,給果樹的花期帶來很大的影響,造成2018年秋季包括蘋果、梨等北方水果的將減產。

減產也就意味著可供商販們存儲的蘋果就少了,所以在2019年上半年,蘋果供應相對緊張。同時,2019年南方的水果產量也不理想,南北方水果總量的總體偏緊,使水果價格一路高漲,所以在網絡上出現了“水果自由”這一關鍵詞。

2019年對蘋果種植區來說,可謂是風調雨順,多地預期都是“豐收年”,豐收本是好事,但也意味著供應將會相對過剩,再加上一些“惜售”的蘋果商販,去年的“老蘋果”還躺在冷庫裡,所以在新蘋果下來之前,要及時處理掉。

當下的市場疲軟,僅是價格的反應,是短期內新果上市造成的供應過剩產生的結果。並不是消費者的消費量低迷,所以銷售上沒有太大的問題。

相反,近幾年新興的消費渠道正在崛起,例如線上的水果電商,無論是傳統電商平臺還是短視頻直播帶貨,都大大地促進了水果的分銷效率。另外,線下生鮮店、社區團購也遍地開花,也促進了水果的銷售。

所以果農及中間商要擁抱這些新的變化,去積極地參與這些新興的水果銷售模式。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蘋果市場疲軟,銷售難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場上供大於求,賣的比買的多了,價格自然就要下降,如果都買不到蘋果,那價格肯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歸根結底,今年的蘋果市場出現的銷售難主要問題就出在以下幾方面:

一,市場供求比例失衡

這是造成今年蘋果價格下降的本質,現在回頭想想上半年蘋果價格的瘋狂,讓多少果農又拾起了信心,在我們膠東地區,遇到了持續的乾旱,但這絲毫沒有難倒被蘋果價格刺激的果農,想盡一切辦法給果樹澆水,把其它的作物都放棄了也要保住蘋果。

結果呢,蘋果保住了,產量上去了,市場卻消化不了了,價格一降再降,還是賣不動,於是,果農就著急了,這一天一落價誰能受得了,趕緊摘了賣吧,沒白沒黑的採摘,拉到市場銷售,都擠在了一起,市場上貨就更多了,價格就再降,這種局面就出現了。

二、蘋果品質下降

今年的蘋果返綠的很多,大部分蘋果表面質量不好,這與今年的氣候有很大關係,但與摘袋的時間等果樹管理也是有直接關係的,前面說過,蘋果價格下降,讓很多果農都著了急,晚賣一天就要損失錢,這可不是開玩笑,那可是真金白銀啊。

於是乎,大家一擁而上,都急著銷售,表面質量?那差不多就行,晚了就算上好色也不一定賣的價錢高,採摘標準越放越松,質量越來越差,價格越來越低。

三、銷售渠道單一

現在我們這的果農,都是扎堆往市場跑,這個市場是我們這的收購市場,而不是全國的市場,果農們轉來轉去就是附近的幾個收購市場,沒有別的地方可去。

現在在網上銷售是很好的方式,我問過一些果農,大部分人都知道在網上銷售好,但是知道怎麼操作的,幾乎沒有,轉來轉去,我們這也就那幾個年輕人在銷售著,銷量好的就更少了。

四、沒有品牌意識和合作意識

品牌建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合作發展是利大於弊的,但是,現在我們的果農普遍還是不願合作的,每個人都要打自己的算盤。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誰也不可能犧 牲自己的利益去和別人合作。

但是我們合作才能夠實現共贏,很多人在以前吃了虧,不願再相信合作,而不合作單靠個人去打造品牌是非常難的,在市場上單打獨鬥、各自為營是我們果農現在很難經受市場考驗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是農夫七哥,以上只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歡迎留言指正。每天農技分享,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農夫七哥


您好!縱觀近幾年的農產品市場問題,在起落的規律中,往往伴隨著大豐收,恰恰卻看不到豐收的喜悅!

比如,前幾年新聞報道的白菜豐收了,爛在地裡沒有人採購;西葫蘆豐收了,菜農哭著倒入河內的場景等等,讓人看著心疼與揪心!

這裡針對我的家鄉2019年花牛系列品種蘋果大豐收,總結以下兩點。

第一,產量過剩,供大於求

  • 這裡舉例說明一下,去年,在我的家鄉因為春季寒流影響,蘋果大面積減產,我妹妹的蘋果產量只有2000斤左右。客商搶著採購,以每斤2元以上出售完畢,乾脆利落;而今年不止花牛系列的蘋果豐收了,還有紅富士以及黃金帥都豐產了!因此。我妹妹家今年蘋果的產量達到了1萬斤左右,相當於去年近5倍的產量!更何況,我妹妹一個人顧不過來好好管理,產量那麼高,其他人家精心管理的果園更是可想而知了!


  • 妹妹的蘋果,經過繁瑣勞累的運輸,存放自家院子,用彩條布搭起一個避光的帳篷,妹妹,天天盼著上門訂購的河南客商,焦急如焚,夜不能寐,這就是豐收產生的後果!最後以每斤0.55元的價格賣了!能夠賣掉就是萬幸,妹妹一直擔心賣不掉爛在院子裡怎麼辦?
  • 我妹妹的蘋果產收情況,雖然只是一個例子,卻是今年蘋果豐收的一個縮影!
  • 所以,不管任何東西,都要適量,一旦過剩,物極必反,沒有好的結果。反而物以稀為貴更妙。但是,如果有了質量,沒有產量,也不是好辦法。總之,務農種地難,做農民更不易。

第二,一些網絡銷售為了搶佔先機,蘋果未能完全成熟時銷售,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客戶體驗差造成的後果

  • 比如,今年的中秋節和白露的節氣,差不多基本湊到一塊兒了,所以,為了趕節日,經常看到一些網絡直播銷售花牛蘋果的視頻,似乎銷售的如火如荼,非常火爆。可是,沒有完全成熟的花牛蘋果,色度不佳罷了,口感澀硬卻是致命傷,肯定沒有回購慾望。同時,這樣的銷售結果,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毀招牌!


  • 因為,花牛系列的蘋果,每年的完全成熟期跟著白露的節氣,才能夠採摘下架銷售,這個時候如果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鮮果,吃起來還是不夠完美,待自然存放一週,才達到完全香甜的最佳口感效果。

所以,請不要為了一點自己的蠅頭小利,就像一個老鼠害了一鍋湯,自欺欺人!毀掉來之不易家鄉的特產榮譽!

這就是我補充總結的蘋果市場疲軟,銷售難的兩個關鍵問題,因為,在前面回答了花牛蘋果滯銷的問題,這裡只是補充完善一下。

“貪婪往往是禍患的根源”請每一個人愛惜家鄉的果實,珍惜身邊的名優特產!

回答完畢。若喜歡我的回答,請您直接@清影說農,非常高興參與大家的回帖交流與學習!

清影說農圖文原創/於2019年10月20日晚完成(以上圖片來自親手所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