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殖真的那麼掙錢嗎?

付二牛


養殖業風險和利潤是同時的。就如同過去老人家說的,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打莊子


也不知道你從哪裡聽說的農村搞養殖幾年時間能掙到幾百萬?在我看來,這就是個神話。

不知道南方那邊農村怎麼樣,在我們大西北農村老家方圓百里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誰家搞養殖掙了幾百萬。

我們村裡的養羊大戶,自家養了200只小尾寒羊,還包了50畝地種植紫花苜蓿。這樣算下來,一年的淨收入(包括紫花苜蓿出售收入)也就在20萬元左右,就算多養幾年,也根本達不到幾百萬的目標。苜蓿平均壽命5~7年,到期就得重新播種。


我哥家養了十頭奶牛,能擠奶的九頭,一頭配種。雖說現在一斤牛奶的市場價為兩塊錢,但奶牛吃的牧草和精飼料特別多,光一年的草料錢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我哥每天自己擠完牛奶,還要騎著電三輪辛辛苦苦到城裡挨家挨戶送牛奶,這樣辛苦忙碌一年,所掙到的純利潤也不過十來萬。


我朋友在山裡面養了50頭驢,完全的放養,朋友開著自己的皮卡車三天進山看一次自己家的驢。放養驢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節省成本,還好我們這邊山裡放驢環境比較安全,沒有出現過驢丟失的現象。可即便養殖成本如此低廉,朋友到年底一核算,50頭放養驢也才賺了十萬塊錢。

總結:千萬不要被道聽途說的假象所迷惑,天底下哪裡有這麼好掙的錢?養殖業是個既辛苦又風險特高的行業,根本沒有一些人說的幾年能掙幾百萬那麼風光。如果懂點養殖技術、飼養管理得當還可以掙些錢;如果對養殖行業一竅不通,別說幾百萬,幾萬都難。


西北郭郭


因為技術不成熟,設有承擔風險的能力,養殖業不能看運氣。我以前也搞過養殖,初涉養殖可試行全面開花的辦法,每樣的數量不要太多,要考慮場地,市場需求。我第一次做的時候,養了300只雞,50只羊,30頭豬100只鴨,兩畝田龍蝦。這是十年前的事了,因為屋後是山,門前是河的地理環境。結果比打工要好。


金榜名單


農村養殖只要有市場前一年能回本就不錯了,我們村裡一個做雞和鴿子養殖。

散養土雞肉質緊緻和城裡超市賣的不同價格也是最高的,在山上養殖,在鎮上開個直營店自產自銷,這樣沒有中間商環節利潤也高。一家人可以分工負責,雞蛋也可以通過網絡賣,市場前景很樂觀。

鴿子肉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很適合人體的營養,是滋補佳品還有藥用價值。乳鴿子的價格明顯上升,餵養鴿子主要是小麥,玉米等,玉米價格的下跌也使養殖成本下跌,想入行養鴿戶的可以嘗試一下。

雞苗與育雛工作要做好,在整個土雞養殖過程顯得非常關鍵,挑選雞苗的時候要選擇優質的品質,三黃雞就不錯,抗逆性強的一類,控制好溫度,育雛的關鍵是溫度,溫度把控不好,雛雞就容易出現問題,比較剛出殼,羽毛還沒有豐滿,建議溫度控制在35°到38°,像夏天天氣5、6月份可以自然育苗。土雞餵食主要是玉米🌽小麥,平時多摘菜葉豬草🌿剁碎了餵雞吃。準備上市半個月前就用喂肉粉蠶蛹等飼料餵養。

疾病防疫很重要,如球蟲病,消化道寄生蟲病等需要經常檢查雞的狀況,每天要做好雞舍衛生消毒工作。


田野南派人


現在農村發展還是能掙到錢的,比如農村養殖

農村養殖業的種類有很多,其中土雞養殖、肉鴿養殖、黃牛養殖、鵪鶉養殖、野雞養殖都是很賺錢的項目。

1、土雞養殖

現在市場上的雞大多都是飼料養殖,肉質鬆散,味道也不夠好,但是如果在農村用穀物散養,讓土雞食草食蟲,這樣養殖的肌肉肉質緊實、風味獨特,銷售也不愁。

2、肉鴿養殖

肉鴿也叫乳鴿,其特點是:體型大、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是高級滋補營養品。肉質細嫩味美,為血肉品之首。肉鴿性成熟早、繁殖較快、生長迅速,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疾病少,飼養管理技術簡單,養殖收入高且收入穩定,風險小。

3、黃牛養殖

中國的黃牛大約有25種,排在前五名的有:南陽牛、秦川牛、魯西牛、延邊牛和晉南牛,合稱為中國五大良種黃牛。黃牛適應能力強,耐粗飼,放牧性能好,不僅有較強的抗病能力,而且對不少疾病也有特殊的抵抗力。

4、鵪鶉養殖

鵪鶉主要吃雜草種子、豆類、穀物及漿果、嫩葉、嫩芽等,一般在平原、丘陵、沼澤、湖泊、溪流的草叢中生活。鵪鶉不僅食用營養價值很高,藥用價值也很高,鵪鶉已被人們逐漸認識,視作滋補珍品,其飼養業也逐漸擴大繁榮,中國各省均有養殖。

5、野雞養殖

近年來也為食品已經成為餐桌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佳餚,但是野生野雞受國家法律保護,禁止非法經營,加之自然界存在量極少,因此商機無限。

總之,在農村搞養殖還是能賺到錢的,並且還能陪著老人和孩子,兩全其美吧。


範範是老范家


廣袤農村,大有作為!農村傳統養殖業無非就是雞鴨魚鵝,牛驢豬羊。近年來各種疫情頻發,禽流感,瘋牛病,口蹄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給廣大養殖戶帶來很多損失和困擾。尤其是一些中小規模,未嚴格按照標準化建設的養殖場,在疫情來臨之際,會承擔更大的風險。這種情況下,別說掙錢,更多是可能是血本無歸!

老話說,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足以說明養殖的風險,沒有一定的經驗和抗風險的能力,不要輕易入行。但這也不能說這個行業就不能做了。

養豬,需要的投入比較大,一頭豬正常行情的話,有200元左右的利潤,飼料餵養一年能出欄兩茬多點,你把預期的要達到的利潤除以200,再除於兩次出欄,(一次出欄資金就能週轉了)比如你預計年收入20萬,那就要年出欄1000頭豬,按養4-5個月出欄一次,你就要投入500頭仔豬和相應的飼料,獸藥及人工費。自繁自養的話,週期長點,仔豬價格會便宜點。關鍵點:很多人認為養一頭豬,十頭豬都養的很好,不需要技術什麼,但是你上了百頭,完全就是兩個概念了!

養牛羊驢,飼料來源比較廣,放養圈養根據你當地情況來定。放養牲畜體質較好,抗病能力強,但是增肥沒有圈養,俗話就是吃肥了跑瘦了,也比較辛苦。圈養你周圍要有好的青飼來源,苜蓿,玉米,小麥,水稻秸稈,也可以種植高產牧草。青貯飼料處理方法自行學習。

雞鴨鵝家禽養殖,生長週期短,但這類個頭小的東西,遇到病疫,死的快,都不給你搶救的機會,並且一有嚴重疫情,幾乎是全軍覆沒,乾乾淨淨。就算養好了,也要提前把銷路搞好,到出欄時候了沒賣掉,飼料轉化比低,你多養一天多虧一天,雖然這東西吃的不多,可數量多啊,這也是要考慮到的問題!

特種養殖的話,反正我身邊搞特種養殖的沒一個真正成功過,小到蠍子,土元,蜈蚣,牛蛙,還有娃娃魚,野豬,荷蘭豬,兔,麂子大多都死在銷路和價格變動上,有的保護類動物,特種養殖證和銷售許可證難辦下來,沒有手續就開始搞是違法的,養和賣都違法。

要是我現在繼續搞養殖,就找個交通還算便利,能通車,靠山近水植被茂密無人居住的地方,有大池塘更好,水裡養上魚,放養雞鴨鵝,豬牛羊,各找各的吃互不干擾,數量不需要多,一兩個人管的過來就行,我一朋友現在做的就很好,只需租用一塊地修建圈舍或者利用別人已經搬走無人住的老房子,給牲畜過夜,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這麼多年,滿山都是資源,早放晚歸,一年下來也不比在外打工少掙,加上一些政府的獎勵,補貼,早已脫貧致富!


浪河散人


您好朋友。發展養殖業選擇好品種很關鍵,品種是生產效益的因素,每一個品種都有它的好處和缺點。無論是引進還是商品畜。先要了解品種性能和特點,是否合適自己的條件。要了解種畜生產場地情況,是否具備資格。要了解(種畜生產經營許可)。種畜是否符合標準,是否進行檢疫等等🙇🙇🙇畜舍場地,地勢問題。開闊,通風,排糞,溫度等等。這都要了解哦。建畜舍要考慮到居民生活和畜牧養殖要能相互有一個和諧優良環境。畜舍最好有一定距離。。與居民隔開。畜舍排汙處理,不要汙染到村民生活環境,特別是水源🙇🙇🙇交通也要考慮,要考慮能生產方便,便於運輸,便於防疫🙇🙇🙇餵養成本,牧草營養不錯,在某些方面大超過飼料。如果養殖草食家畜就需要牧草。一方面降低飼料成本,可以調節淡季和旺季飼料供應。相互補充好營養成分,特別是那些什麼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等🙇🙇畜舍要打掃乾淨預防疾病。畜舍周圍定期噴霧消毒。預防接種絕對不能忽視的。根據不同畜牧不同年齡接種各疫苗。如果有傳染流行時,務必採取緊急預防🙇🙇疫苗要注意好商品標籤,用藥要選擇正規的廠家。別貪小便宜,不然會因小失大🙇🙇最後祝福:創業興隆👏👏


黑人發仔


農村人搞養殖業能不能掙到錢這兩年收入還不錯的。以前搞農村養殖業靠的是運氣,那會養殖業規模沒有條件限制,出現了大大小小數不清的養殖戶。沒有規範的管理體系導致了養殖業的環境的汙染,對家禽養殖飼料管理不統一,有的養殖戶家禽還沒長到規定的重量就出售了,大規模的養殖戶就跟吃虧,所以那時候不掙錢,甚至虧本。

從去年開始國家出臺了規範的養殖業政策,無論從環保,防疫,銷售,飼料上都有了正規的管理。更好的是對農村大型養殖戶有了財政上的大力支持,那些養殖散戶就失去了能力和市場,全部退出了養殖業,剩下的養殖大戶投入了大量的財力人力。終於,優質的投資得到了大豐收,去年養殖戶都掙到了一大桶金。

我的信息來自我姨家的大表哥,前幾年他是年年養殖年年虧,就在去年他重建了養殖場,不算是養殖大戶,但是環保都嚴格按照標準建造。去年把以前的債務全部還完,還在市裡買了房子。





糊糊塗塗大半輩子


農村做養殖業不是沒有出路,關鍵還是看自己怎麼做,我們可以看到農村做養殖業種植業的人還是很多的,所以不能就說沒有出路,很多人靠養殖業種植業發家致富也是很常見的。現在國家對於農村創業的扶持也是有很多的,特別是在一些貧困額山區,有很多的扶貧項目,好多都是國家出錢來扶持,老百姓自己出力就可以了,這樣的還是可以考慮試一下的。畢竟國家扶持的話風險會小很多。

當然做養殖業的風險也確實是很大的,所以也不能就盲目的投資,都知道做農業不容易,成功的人確實有,但是也是比較少的,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投資農業了,覺得農業的風險是最大的。

對於一般的農村人來說投資養殖業,關鍵就是選到一個好的項目,當然一個好的項目需要考察的因素是非常多的,市場,技術,場地,政策優惠,自己的投資金額,環境等等非常多的條件綜合老考慮的,最後決定養殖什麼,而不是隨便看到別人活著是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視頻就盲目的去投資。就說我想養蚯蚓吧,蚯蚓估計很多人還不知道是可以養殖賣錢的,這個項目確實是可以做的,現在的市場需求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在養殖之前一定要把市場搞定,還有技術,然後就是要有條件養殖,因為蚯蚓是需要汙泥或者是牛糞,豬糞這些來養殖的,很多地方沒有這些東西的話那麼就是不能養殖的。目前來說對於一般小的養殖戶主要的市場就是漁具店,然後再就是一些水產養殖戶,比如說石蛙,黃鱔等等都是需要蚯蚓的。

在農村大補的養殖項目,最大的風險就在於市場銷路,因為各個項目來說做的人都是非常多的,競爭會非常的大的,所以說在決定養殖之前最好就是把市場銷路先搞定,就說現在很多想回農村養雞的人來說,養雞這個項目確實是很不錯的,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有銷路,現在養雞的人太多了,而且市場太混亂,質量好一點的土雞雖然很好吃,但是很難找到銷路,質量差一點的銷路消費者買了又覺得買到假的了,而且自己也很難一下子銷售出去很多土雞,特別是對於剛開始養雞的人來說,很多人養出來了賣不出去,最後就是虧本。

養殖業本來就是一個投資週期比較長的行業,而且很多都是高投入低產出的,所以不能盲目的去投資,但是也不能畏首畏尾的,如果考察好一個項目之後就要果斷的去做,對於創業來說,我覺得人這一輩子總是要折騰一下子的,最後還要說一點,農村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跳跳騎士


農村的傳統養殖業(雞、鴨、豬等畜牧業)只是表面看起來風光,市場價格的波動,養殖中發生的各種情況都可能虧本,其中的苦惱,外人是無法理解的。如果你想突然一下子在幾年之內賺到幾百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也有通過幾年的養殖失敗,從而掌握了經驗技術和管理能力,在一個好的市場環境,獲得成功的。那我們先舉個例子,從例子中來看看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有哪些條件?

就比如說湖南省永州的“泥鰍哥”他大學選修的就是養殖業,前後經過六年的養殖失敗,虧損了很多錢,才掌握了泥鰍的管理和養殖技術。然後他發現了一個新的、前景遠大的市場,又借到二百萬的資金來建設廠地,購買設備,才獲得了成功。

從他的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發現養殖的風險其實很大。養殖成功需要具備的四大要素為:資金、技術、管理、市場,缺一不可。有充足的資金才能建設和購買養殖所需要的廠地、設備、原料;再就是要有足夠的技術解決在養殖過程中動物所患的各種病症;良好的管理可以減少成本;前景遠大的市場才能消化養殖出來的產品、副產品。

所以我們在投資養殖業的時候,就需要考察市場環境的好壞,所需資金規模的大小,是否懂得或學習管理和養殖技術的地方,這都是最關鍵的。只有市場環境好,有資金,懂得管理和技術,我們的投資資金才能得到保障和收益。必竟能夠在養殖業中能夠一年賺上幾百萬的人只有極少數,大家沒有別人好樣的能力,投資就需要謹慎。

以上屬於個人觀點,大家有什麼建議和討論,可以在討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