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体验」出国读研,学经济还是学金融呢?


「学科体验」出国读研,学经济还是学金融呢?

出国读研或者高中毕业读本科,很多人面临的问题就是:我读经济还是金融呢?

下面我来写一篇文章,简单对比下这两门学科的。只适合于不知道自己该学啥,也无所谓学什么,主要的选择是为了在英国就业、进修和学到一些实用的技巧。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十分确定自己想做什么,或者是专业从业者,就不用继续看了;如果你想看,就当娱乐就好,抬杠就没必要了。

经济学与金融学有什么区别?

「学科体验」出国读研,学经济还是学金融呢?


「学科体验」出国读研,学经济还是学金融呢?

经济分两部分 —— 宏观和微观,是一门理论科学,从社会和市场的角度理解政府和公司的经济行为。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思考大事件、类似于马列主义、生产力提高、国家发展趋势之类的人,经济会很适合你,因为有很多的理论和历史知识可以开阔你的视野。

金融分得就很多了,从我的角度划分的话,大致就是三大部分吧:

产品类金融 —— 你们都想做投行,那请问投行投啥啊?请看看市场产品都有什么。

管理类金融 —— 从公司内部分析公司的资金构成,资产结构;公司报表,大多以遵循国际惯例提供管理信息为不读;

分析类金融 —— 和管理类金融类似,但是更多的是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各个公司的特点,以风险预测和投资为目的;

带入一下,你学经济,可以在一盏茶的时间和朋友讨论国际贸易形势和中美贸易关系;学金融,你可能坐在电脑前看着微软最新季度的收支报告,考虑是不是要抛掉股票。这两个技巧都是实用技巧,但是也代表两个科目的区别 —— 一个更像社会交流的实用技巧,另一个更像生活细节的个人技巧。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校期间,你会发现,很多经济金融类共存的院校里面,两个专业可以选相似课程,所以其实区别并没有那么大。毕竟经济理论是金融的基础!


「学科体验」出国读研,学经济还是学金融呢?

在就业口上面,几乎没有区别。我写过其他几篇就业类的文章,希望大家可以看一下。但是我个人的看法就是,经济毕业生,很多会来金融行业寻求就业机会。就好像投行和保险公司,严格意义来讲,这些都是金融企业,但是优秀经济类毕业生也会申请,而且不会被歧视。

但是进修方面,经济学就有明显的优势了。我真的很少见到金融博士,我甚至很难想象金融博士干什么,大概是主修数学模型的金融经济类学生吧。反而经济类的博士会选择更多,有很多顶尖高校都有很强的经济学院。因为是一门理论科学,所以有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这里注意,因为是一门研究类学科,所以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很多顶尖学校是有经济没金融的状态。所以千万不要盲目对比经济类毕业生和金融类毕业生在市场上的收入,这就好像对比LSE的毕业生和Leeds的毕业生一样。一般情况下,LSE毕业生工资肯定是高一些的,这个和学科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你是金融类进修,我的看法是,你可能最好的办法是考CFA、ACCA、CPA、FRM之类的的认证,通过专业认证来起到进修的作用。当然也不是说经济类不能考,但是金融类毕业生因为很多内容已经学过,甚至都有免试机会,所以如果你的想法是做会计、精算、投资顾问之类的,一个优秀的金融学位可能比一个同样水平的经济学位更起到一个“捷径”的作用。

「学科体验」出国读研,学经济还是学金融呢?

现在假设同一水平的经济和金融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候有什么优劣势呢?

公司分类选择 —— 这方面金融类毕业生可能有优势,他们通过金融知识能很快分析自己适合申请的公司类型。经济类可能更多的就是往投行四大冲。

对公司板块的理解 —— 经济类学生对公司板块和时政信息可能会有更好的理解,对于commercial awareness之类的问题可能可以更好地回答。类似于,How is Brexit going to affect our industry? 这方面作为一个金融类毕业生,你需要补充的就是多看新闻和经济评论。

对公司产品理解 —— 这方面金融类毕业生会有优势,因为这算是他们的bread & butter。作为一个经济类毕业生,你能和别人拉大差距的方式就是日常积累。千万不要停步在理论基础,要多看公司产品的内容,尤其是目标就业领域的公司,了解他们的资本结构以及盈利模式。

数学模型 —— 这方面我个人感觉还是金融毕业生稍强,你有一个较强的模型背景,在面试和申请的时候可能会有帮助。毕竟你不管是做经济类还是金融类的工作,入职直接decision making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你要接触公司模型或者是经济模型,而这些往往会落到数学模型上。作为经济毕业生,有相应的理解和准备还是很重要的。


我想了很久,能说出来的区别就这么多了,所以真的没有那么大区别,希望大家各自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来进行补充。

很多时候,更关键的内容是学科以外的内容,太纠结学科,不如纠结些学科外的东西,这更有助于就业,尤其在英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