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2019猝不及防就過去了,距離2009年,已經是十年之久了。

猶記得在2009年,我們被一篇名叫《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刷了屏。

文章作者以一箇中小城市和農村平民子弟的身份口吻進行了一番剖白:

從小城市來的自己,因為身份上的差別,到了城裡發現各方面不如在城市裡的同學,經濟上不富裕,說話上土得掉渣,見識上有差距。

這些認知差距造成的巨大落差,是他在家那邊的小城市之前很多年都看不到的。

於是只能咬牙奮鬥了很多年,無數個夙興夜寐換來一個碩士學位。

作者最後說在熬了18年之後,他才終於取得了和都市裡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有了和普通白領坐下來喝咖啡、聊聊天的資本。

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然而10年過去了......

“寒門再難出貴子,縣城再無清華北大”的呼聲卻越來越多。

造成這種轉變的原因是什麼?

良好的教育需要大量金錢的投入,保送、加分、自招等高考政策疊加了優越家庭的優勢,給普通家庭的孩子留下的空間越來越小。

現在的我們,早就已經過了靠奮鬥改變命運的時代。

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01

90後月薪3萬

依然買不起一線城市5環內的房子

我有一個師兄,小城市裡出生,大學順利考到了北京,畢業之後,在北京的金融機構做了交易員,成功做到了月薪3萬。

堅信依靠自己能改變命運的師兄,玩了命的在北京工作,就希望有一天能在北京留下來。

當他辛苦工作10年終於攢了一筆錢,覺得可以在北京買一套房子的時候。

售樓處轉一圈回來,卻發現5環內的房子已經成為了遙不可及的夢想。

師兄說:我認命了。

最後不得不選擇了告別這所城市,回到了老家。

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無數一線城市工作的年輕人身上。

有人懷著夢想而來,卻發現每個月的薪水,交了房租、吃穿住行之後,月月捉襟見肘;

有人省吃儉用,拼命攢錢,發現攢下來的錢再多也跑不過通貨膨脹的速度;

有人工作10年,兢兢業業,發現依然買不起一線城市的一個廁所;

在這樣一個每個人都扛著巨大的壓力,分分鐘面臨奔潰的時代裡,年輕人希望通過消費麻痺自己,讓自己顯得沒有那麼貧窮.....

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當我們買了第一件幾千塊的衣服的時候,我們可能同樣需要2000塊的鞋來配這件衣服;

當我們擁有了得體的衣服之後,我們需要更貴的包包來襯托這一身;

當我們全身上下都精緻又完美的時候,怎麼能去擠地鐵和公交呢?不得搭配一輛同樣完美的車?

基本工資滿足不了需求,父母那邊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很多年輕人就打上了借貸的主意。

根據蘇寧金融之前發佈的報告顯示:這一屆90後人均負債達到了7.09萬元,而在這些負債裡面,超過半數都是消費貸款。

因為借債太多沒辦法還清而自殺的新聞層出不窮,因為大學生裸貸而毀掉的家庭在新聞裡出現的也越來越多。

拿透支消費換取短暫的“生活滿足感”,讓90後的生活充滿了更大的恐慌與焦慮。

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02

工作三年

有人成負翁,也有人變成富翁

我之前認識的一個學姐,入職了就在一家傳統媒體做文案編輯的工作。

入職幾個月後,工資拿到了6000元,相比於當時同齡人每個月4000出頭的工資來說,待遇還能算得上不錯。

可是三年過去,她還是一名小編,每天跟熱點寫著幾篇文章,工資還是6000元。

每個月勤勤懇懇工作,生活上精打細算,能省則省。

3年了,銀行卡賬戶裡面還是沒有攢下一分錢,學姐變得越來越焦慮。

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而和她同期入職的同事,工作三年卻在北京買了房和車。

開始表姐還以為同事是富二代,後來瞭解才知道人家從入職開始就已經開始學著怎麼去理財了。

“起初是每月收益200塊,後來是1000塊,2000塊……雖然剛開始收入不起眼,但是通過複利的作用,財富增長起來特別快。

李嘉誠:如果你不想窮一輩子,記住下面的話

對於我們這種既不是富二代,也沒有祖傳拆遷房的普通人而言,理財收入就是實現階級跨越的最低門檻。

學姐說:好後悔沒有去學理財啊!與其花時間去焦慮,不如去研究怎麼賺錢,讓錢為你工作。

03

理財思維和能力

是人人必須懂得技能之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不缺少賺錢的能力,只是缺少賺錢理財的思維。

那有的人會說,我知道理財很重要,但我沒錢呀!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後來發現這是個誤區。

因為真正的理財高手,最初的投資金額都很少。

比如之前我認識的一個90後投資大咖蓉蓉,8年前月入4000的她通過把自己的錢合理規劃,在理財的第1年就掙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20萬,後來又通過投資房產把20萬變成了200萬。

由此可見,一個人是否具有投資理財思維和能力,是拉開貧富的關鍵。

面對理財,

有人會覺得各種數據高深莫測,沒有人幫很難;

有人忽略了通貨膨脹,堅定的認為銀行才是存款最安全的居所;

有人想要奮力一搏,非但沒掙到錢,反而負債連連....

為什麼同樣是投資理財,有人賺的盆滿缽滿,有人卻虧得傾家蕩產?

其實說到底,這都是因為投資理財是一門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